一种电力通信光缆防鼠类啃咬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02945发布日期:2019-12-13 19:37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力通信光缆防鼠类啃咬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光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力通信光缆防鼠类啃咬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力通信光缆建设中,现有技术中采用架空的电缆敷设方式,由于通信光缆的聚乙烯护套材质,其特殊的气味成为老鼠经常啃咬的对象,常常因为鼠类的啃咬在运行通信光缆引发电力通信事故,给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力通信光缆防鼠类啃咬装置,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力通信光缆防鼠类啃咬装置,包括通信光缆本体和所述通信光缆本体外部包裹的护层,所述护层包括从内到外依次为内护层、中护层和外护层,所述内护层为聚乙烯材质的管道,所述中护层的材质为玻璃纱,所述玻璃纱缠绕在所述内护层的表面,所述玻璃纱的外表面上涂有一层辣椒素,所述中护层的外表面套设有外护层,所述外护层为蛇形管,所述蛇形管的两端采用喉箍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蛇形管的材质为不锈钢钢带。

进一步的,所述不锈钢钢带的外表面设有绝缘护套。

进一步的,所述通信光缆本体包括中心加强芯和围绕在所述中心加强芯外部的多个光纤单元,所述光纤单元和所述中心加强芯之间设有填充物。

进一步的,所述光纤单元包括松套管和设置在所述松套管内的多根光纤,所述松套管内的所述多根光纤之间设有纤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力通信光缆防鼠类啃咬装置,结合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通过在通信光缆本体的外部设置三层防护结构,能够有效地防止鼠类啃咬电力通信光缆,保证电力通信网安全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通信光缆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护层结构;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外护层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电力通信光缆防鼠类啃咬装置,包括通信光缆本体和所述通信光缆本体外部包裹的护层1,其中:通信光缆本体所述通信光缆本体包括中心加强芯2和围绕在所述中心加强芯外部的多个光纤单元。所述光纤单元和所述中心加强芯之间设有填充物3,所述填充物由阻水绳和阻水纱构成,所述阻水绳由阻水带绕包的芳纶丝构成,所述阻水带的材料为半导电缓冲阻水带,所述光纤单元和所述中心加强芯分别与所述阻水绳绞合在一起,所述光纤单元和所述中心加强芯分别与所述阻水纱绞合在一起。

所述光纤单元所述光纤单元包括松套管4和设置在所述松套管内的多根光纤5,所述松套管内的所述多根光纤之间设有纤膏6。

如图2、图3所示,所述护层包括从内到外依次为内护层7、中护层8和外护层9,所述内护层7为聚乙烯材质的管道,所述聚乙烯材质的管道包裹在所述通信光缆本体的外表面,所述中护层8的材质为玻璃纱,所述玻璃纱缠绕在所述7内护层的表面,作用于光缆加强芯或者用于包裹在整体缆芯的外层起抗拉作用。所述玻璃纱的外表面上涂有一层辣椒素,辣椒素是一种化学的驱避剂,通过化学气味刺激鼠类动物,使其远离通信光缆。所述中护层8的外表面套设有外护层9,所述外护层9为蛇形管10,所述蛇形管10的材质为不锈钢钢带,所述蛇形管的两端采用不锈钢的喉箍11进行固定,喉箍11类似于平时使用的不锈钢卡箍,将通信光缆牢固地固定,相当于在通信光缆外层装上了一层“铠甲”,替代了传统通信光缆聚乙烯材质便于鼠类啃咬的现象,大大提高了通信光缆防鼠类啃咬的能力。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