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触屏背投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52249发布日期:2020-05-08 13:05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触屏背投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触屏背投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桌面显像展示结构主要通过内嵌lcd或led显像屏产品,因技术局限性导致形态较为单一,无法做到异形显像及弧面显像,而一般的投影式桌面展示结构,因为投影机的投射比比较大,无法在狭小的空间内将影像很好地投影到幕布上,而且显像效果一般,没有触屏的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触屏背投系统,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触屏背投系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有开口的第一面;反射镜,所述反射镜设有反射面;投影机,所述投影机用于投射影像;光学膜,所述光学膜为半透光材料;触摸膜,所述触摸膜与所述光学膜贴合连接;所述反射镜和所述投影机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光学膜和触摸膜设置于所述第一面,所述投影机发出的投影光线经所述反射面反射到所述光学膜上。

进一步地,所述触摸膜通过触摸膜排线与触摸膜主板电连接,所述触摸膜主板与主机电连接,用于向所述主机传输触摸感应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光学膜至少包括入射层、导光层和匀光层,所述入射层、所述导光层和所述匀光层为pet或pe基材的薄膜,所述入射层的一面为均匀的磨砂面,所述入射层的另一面为平面并与所述导光层贴合连接,所述导光层均匀分布锯齿波状条纹,所述导光层与所述匀光层贴合连接,所述导光层透光率大于70%。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面由内部向外依次为所述触摸膜和所述光学膜,所述光学膜由内部向外依次为所述入射层、所述导光层以及所述匀光层。

进一步地,所述光学膜上覆盖有硬质透明板,所述硬质透明板与所述壳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投影机与所述主机电连接,用于传输影像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还设有第二面,所述第二面设置有开关门。

进一步地,所述硬质透明板相对的两侧向所述壳体弯曲,弯曲的两侧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硬质透明板为热弯玻璃或有机玻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种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使用方便,通过在投影光路上设置反射镜,使投影面积更大,并使用特殊结构的光学膜,使显像效果更好,在光学膜下贴合触摸膜,让使用者可以通过触摸动作操作画面,可见该种实用新型,功能全面,适合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触屏背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触屏背投系统的壳体内部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触屏背投系统的第一面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触屏背投系统的系统方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触屏背投系统的光学膜的结构图。

图中:10、壳体;20、反射镜;30、投影机;40、光学膜;41、入射层;42、导光层;43、匀光层;50、触摸膜;52、触摸膜主板;60、主机;70、硬质透明板;80、开关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的一种可触屏背投系统,包括壳体10,所述壳体10设有开口的第一面;反射镜20,所述反射镜20设有反射面;投影机30,所述投影机30用于投射影像;光学膜40,所述光学膜40为半透光材料;触摸膜50,所述触摸膜50与所述光学膜40通过湿贴工艺贴合连接;所述反射镜20和所述投影机30设置于所述壳体10内部,所述光学膜40和触摸膜50设置于所述第一面的开口处,所述投影机30投射影像的光路经所述反射面反射并投影到所述光学膜40,可通过实际情况调节所述投影机30的位置和角度,和调节所述反射镜20的位置和角度,使投射影像刚好落在所述光学膜40上,通过设置所述反射镜20,可在有限的所述壳体10的内部空间将影像投射到所述光学膜40上,增大投影面积。

其中,如图4所示的所述触摸膜50通过触摸膜排线与触摸膜主板52电连接,所述触摸膜主板52与主机60电连接,用于向所述主机60传输触摸感应信号,所述主机60设置于所述壳体10内。

其中,如图5所示的所述光学膜40至少包括入射层41、导光层42和匀光层43,所述入射层41、所述导光层42和所述匀光层43为pet或pe基材的薄膜,所述入射层41的一面为均匀的磨砂面,磨砂结构为透镜组合,所述入射层41的另一面为平面并通过胶黏热压后与所述导光层42贴合连接,所述导光层42均匀分布锯齿波状条纹,所述锯齿波状条纹为棱镜结构,所述导光层42与所述匀光层43通过胶黏热压后贴合连接,所述导光层42透光率大于70%,匀光层外设有保护离型膜,所述离型膜通过静电交互或者胶层粘合在一起,该种结构匀光性更好,有利于超短焦背投的屏幕匹配问题,也令所述光学膜40具有优良的柔软性,可以制作成异形面、弧形面等,不局限于单一的平面,通过显像调整技术可使影像不变形。

其中,所述第一面由内部向外依次为所述触摸膜50和所述光学膜40,所述光学膜40由内部向外依次为所述入射层41、所述导光层42以及所述匀光层43,所述入射层41面向光源,所述匀光层43为观看面。

其中,所述光学膜40上覆盖有硬质透明板70,所述硬质透明板70与所述壳体10连接,所述硬质透明板70在用户进行触摸操作时,保护所述光学膜40和所述触摸膜50。

其中,所述投影机30与所述主机60电连接,用于传输影像信号。

其中,所述壳体10还设有第二面,所述第二面设置有开关门80,打开所述开关门80可对所述壳体10内部进行维护。

其中,所述硬质透明板70相对的两侧向所述壳体10弯曲,弯曲的两侧与所述壳体10连接,所述硬质透明板70为热弯玻璃或有机玻璃。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触屏背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所述壳体(10)设有开口的第一面;

反射镜(20),所述反射镜(20)具有反射面;

投影机(30),所述投影机(30)用于投射影像;

光学膜(40),所述光学膜(40)为半透光材料;

触摸膜(50),所述触摸膜(50)与所述光学膜(40)贴合连接;

所述反射镜(20)和所述投影机(30)设置于所述壳体(10)内部,所述光学膜(40)和触摸膜(50)设置于所述第一面,所述投影机(30)发出的投影光线经所述反射面反射到所述光学膜(4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触屏背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膜(50)通过触摸膜排线与触摸膜主板(52)电连接,所述触摸膜主板(52)与主机(60)电连接,用于向所述主机(60)传输触摸感应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触屏背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膜(40)至少包括入射层(41)、导光层(42)和匀光层(43),所述入射层(41)、所述导光层(42)和所述匀光层(43)为pet或pe基材的薄膜,所述入射层(41)的一面为均匀的磨砂面,所述入射层(41)的另一面为平面并与所述导光层(42)贴合连接,所述导光层(42)均匀分布锯齿波状条纹,所述导光层(42)与所述匀光层(43)贴合连接,所述导光层(42)透光率大于7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触屏背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由内部向外依次为所述触摸膜(50)和所述光学膜(40),所述光学膜(40)由内部向外依次为所述入射层(41)、所述导光层(42)以及所述匀光层(4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触屏背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膜(40)上覆盖有硬质透明板(70),所述硬质透明板(70)与所述壳体(10)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触屏背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机(30)与所述主机(60)电连接,用于传输影像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触屏背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还设有第二面,所述第二面设置有开关门(8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触屏背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透明板(70)相对的两侧向所述壳体(10)弯曲,弯曲的两侧与所述壳体(10)连接,所述硬质透明板(70)为热弯玻璃或有机玻璃。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触屏背投系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有开口的第一面;反射镜,所述反射镜设有反射面;投影机,所述投影机用于投射影像;光学膜,所述光学膜为半透光材料;触摸膜,所述触摸膜与所述光学膜贴合连接;所述反射镜和所述投影机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光学膜和触摸膜设置于所述第一面,所述投影机投射影像的光路经所述反射面反射并投影到所述光学膜,通过在投影光路上设置反射镜和使用特殊结构的光学膜,使显像效果更好,在光学膜下贴合触摸膜,可以通过触摸动作操作画面。

技术研发人员:肖晓宇;庄强强;黄奇;罗羽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光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24
技术公布日:2020.05.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