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防冲击震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47700发布日期:2020-05-22 20:34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纤防冲击震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器件防震领域,具体为一种光纤防冲击震动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激光器具备的种种突出特点,因而被广泛的运用于工业、农业、精密测量和探测、通讯与信息处理、医疗、军事等各方面,并在许多领域引起了革命性的突破。激光器在军事上除用于通信、夜视、预警、测距等方面外,多种激光武器和激光制导武器也已经投入实用。

其中有很多方面的应用过程中,外界对其产生的冲击及震动是无法避免的,所以就需要在激光器设计过程中保证其光纤及内部光学器件具有很好的防冲击抗震性,以保证它的功能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纤防冲击震动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纤防冲击震动结构,包括壳体和盖体;所述壳体底面设置有第一光路平面,第一光路平面内部设置有若干第一安装槽,每个第一安装槽与不同的光学器件匹配,第一安装槽内设置有螺孔,并且由螺栓贯穿螺孔将光学器件固定于第一安装槽内,第一光路平面靠近一侧边处设置有设置有光纤上行斜坡,光纤上行斜坡高度与壳体和盖体的高度匹配;所述盖体顶面设置有第二光路平面,第二光路平面内部设置有与第一安装槽相对应的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光路平面内部设置有绕光纤盘;所述绕光纤盘圆周侧面至表面处缠绕有光纤,绕光纤盘上方设置有光纤下行固定结构件;所述光纤下行固定结构件包括光纤下行斜坡;所述光纤下行斜坡顶端向绕光纤盘延伸设置有延伸段,延伸段表面设置有槽口,槽口处设置有螺栓将延伸段与绕光纤盘固定于第二光路平面内部。

优选的,所述光纤下行固定结构件与绕光纤盘接合处设置有弧形部,弧形部与绕光纤盘相匹配且与绕光纤盘紧密贴合;弧形部通过与绕光纤盘匹配设置达到与绕光纤盘完美贴合的效果,从而不会对缠绕于绕光纤盘圆周侧面和表面的光纤造成损伤。

优选的,所述第一光路平面内部第一安装槽与光学器件分布为圆环形,第二光路平面对应的第二安装槽分布同样为圆环形;光学器件的环形分布方便使光学内部设置的光纤形成环绕效果。

优选的,所述光纤上行斜坡和光纤下行斜坡顶端与第二光路平面连通,底端与第一光路平面连通;光纤上行斜坡在光纤由第一光路平面上行至第二光路平面的过程中对光纤起到引导和支撑的作用,而光纤下行斜坡在光纤由绕光纤盘顶面下行至第一光路平面的过程中对光纤起到引导和支撑的作用,进而提高光纤的抗冲击性和抗震性。

优选的,所述光纤上行斜坡斜面两侧处设置有上行挡板,光纤下行斜坡斜面两侧处设置有下行挡板;上行挡板和下行挡板能够防止光纤在震动时从斜坡边缘滑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光纤上行斜坡和光纤下行斜坡,使光纤从第一光路平面内部的光学器件过渡至第二光路平面和从绕光纤盘过渡至第一光路平面时能使光纤过渡平稳,并且能对光纤起引导和支撑作用,进而避免了光纤的悬空挂置,提高光纤的抗冲击性和抗震性。

2.本实用新型还在光纤上行斜坡和光纤下行斜坡的斜面两侧处分别设置有上行挡板和下行挡板,保证在发生震动时,光纤不会从斜坡边缘滑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壳体光学器件未安装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壳体光学器件安装完毕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光学下行固定结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第一光路平面;3、第一安装槽;4、光学器件;5、螺孔;6、光纤上行斜坡;7、盖体;8、第二光路平面;9、第二安装槽;10、绕光纤盘;11、光纤下行固定结构件;111、光纤下行斜坡;112、延伸段;113、槽口;114、弧形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光纤防冲击震动结构,包括壳体1和盖体7;所述壳体1底面设置有第一光路平面2,第一光路平面2内部设置有若干第一安装槽3,每个第一安装槽3与不同的光学器件4匹配,每个第一安装槽3开槽深度由光学器件4底面到光学器件4内部固定的光纤之间的距离决定,以保证光学器件4内部固定的光纤与第一光路平面2贴合,第一安装槽3内设置有螺孔5,并且由螺栓贯穿螺孔5将光学器件4固定于第一安装槽3内,第一光路平面2靠近一侧边固定有光纤上行斜坡6,光纤上行斜坡6高度与壳体1和盖体7的高度匹配,光纤上行斜坡6顶端与第二光路平面8连通,底端与第一光路平面2连通,使光学器件4内部的光纤能贴合第一光路平面2沿着光纤上行斜坡6平缓过渡至第二光路平面8内,并且光纤由第一光路平面2上行至第二光路平面8的过程中,由光纤上行斜坡6对光纤进行支撑引导作用,避免了光纤的悬空挂置,从而提高光纤的防冲击性和抗震性;所述第二光路平面8设置于盖体7顶面,第二光路平面8内部设置有与第一安装槽3相对应的第二安装槽9,第二安装槽9将光学器件4进一步固定,所述第二光路平面8内部设置有绕光纤盘10;所述绕光纤盘10圆周侧面至表面处缠绕有光纤,绕光纤盘10上方设置有光纤下行固定结构件11;所述光纤下行固定结构件11包括光纤下行斜坡111;所述光纤下行斜坡111顶端向绕光纤盘10延伸设置有延伸段112,延伸段112表面设置有槽口113,槽口113处设置有螺栓将延伸段112与绕光纤盘10固定于第二光路平面8内部;绕光纤盘10表面缠绕的光纤沿着延伸段112与光纤下行斜坡111平缓过渡至第一光路平面2内,在光纤由绕光纤盘10顶面下行至第一光路平面2的过程中,由光纤下行斜坡111对光纤进行引导支撑作用,避免光纤的悬空挂置,从而进一步提高光纤的防冲击性和抗震性。

进一步的,所述光纤下行固定结构件11与绕光纤盘10接合处设置有弧形部114,弧形部114与绕光纤盘10相匹配且与绕光纤盘10紧密贴合;弧形部114通过与绕光纤盘10匹配设置达到与绕光纤盘10完美贴合的效果,从而不会对缠绕于绕光纤盘10圆周侧面和表面的光纤造成损伤。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光路平面2内部第一安装槽3与光学器件4分布为圆环形,第二光路平面8对应的第二安装槽9分布同样为圆环形;光学器件4的环形分布方便使光学内部设置的光纤形成环绕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光纤上行斜坡6和光纤下行斜坡111顶端与第二光路平面8连通,底端与第一光路平面2连通;光纤上行斜坡6在光纤由第一光路平面2上行至第二光路平面8的过程中对光纤起到引导和支撑的作用,而光纤下行斜坡111在光纤由绕光纤盘10顶面下行至第一光路平面2的过程中对光纤起到引导和支撑的作用,进而提高光纤的抗冲击性和抗震性。

进一步的,所述光纤上行斜坡6斜面两侧处设置有上行挡板,光纤下行斜坡111斜面两侧处设置有下行挡板;上行挡板和下行挡板能够防止光纤在震动时从斜坡边缘滑落。

本实用新型在加工时,壳体1内部的第一安装槽3与光纤上行斜坡6可直接在壳体1底面的第一光路平面2处加工成型,从而能够简化加工流程,并且更加安全可靠,在加工完毕后,将光学器件4安装至壳体1内,每个第一安装槽3与不同的光学器件4匹配,每个第一安装槽3开槽深度由光学器件4底面到光学器件4内部固定的光纤之间的距离决定,以保证光学器件4内部固定的光纤与第一光路平面2贴合,第一安装槽3内设置有螺孔5,并且由螺栓贯穿螺孔5将光学器件4固定于第一安装槽3内,从而将光学器件4安装完毕。

之后,将绕光纤盘10和光纤下行固定结构件11安装至盖体7内,光纤下行固定结构件11通过延伸段112处设置的槽口113和螺栓将绕光纤盘10和光纤下行固定结构件11固定于盖体7顶部第二光路平面8处,而光纤下行固定结构件11也与绕光纤盘10固定连接,因此光纤下行固定结构件11不会过多的占用第二光路平面8空间,光纤下行固定结构件11与绕光纤盘10接合处设置有弧形部114,弧形部114设置为与绕光纤盘10相匹配从而达到与绕光纤盘10完美贴合的效果,并且不会对缠绕于绕光纤盘10圆周侧面和表面的光纤造成损伤。

绕光纤盘10和光纤下行固定结构件11固定后,将壳体1与盖体7通过螺栓固定,此时光纤上行斜坡6顶端与第二光路平面8连通,底端与第一光路平面2连通,而第一光路平面2内固定的光学器件4内部的光纤则通过光纤上行斜坡6平稳过渡至第二光路平面8内,与此同时,光纤下行斜坡111顶端与第二光路平面8连通,底端与第一光路平面2连通,而绕光纤盘10表面缠绕的光纤沿着延伸段112与光纤下行斜坡111平缓过渡至第一光路平面2内;其中的光纤上行斜坡6和光纤下行斜坡111能对光纤起引导和支撑的作用,进而避免了光纤的悬空挂置,提高光纤的抗冲击性和抗震性。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