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发光面的LED背光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75913发布日期:2020-08-25 19:08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发光面的LED背光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背光装置,具体是一种具有发光面的led背光源。



背景技术:

背光源是位于液晶显示器背后的一种光源,它的发光效果将直接影响到液晶显示模块视觉效果。液晶显示器本身并不发光,它显示图形或是它对光线调制的结果,在背光源的设计中,所用光源的选用是很重要的。所用的光源决定了背光源的功耗、亮度、颜色等光电参数,也决定了其使用条件和使用寿命等特性,背光源经常使用导光板来引导光的散射方向,用来提高面板的亮度。

但是导光板会随着使用的时间增长表面会因为氧化或者过热出现发黄的现象,这就需要人们对其进行更换,但是现有的背光源导光板的连接结构较为复杂,人们在对其更换的时候需要消耗过多的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发光面的led背光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发光面的led背光源,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导光板,所述第一壳体两端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插合板,所述第一壳体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支撑滑轨,所述第一壳体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反光膜,所述第一壳体两端外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对称分布的插合定位柱,所述第二壳体靠近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连接板,所述插合板与所述连接板卡合连接,所述插合板与所述连接板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壳体内壁固定连接有led灯管,所述led灯管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壳体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反光膜,所述第二壳体靠近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外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对称分布的连接套筒,所述插合定位柱与所述连接套筒卡合连接,所述插合定位柱与所述连接套筒可拆卸连接,所述导光板两端外壁固定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与所述支撑滑轨滑动连接,所述导光板靠近所述第二壳体的两端与所述第二壳体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的材质为黑色不透光pvc。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插合板远离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到所述第一壳体的距离大于所述插合定位柱远离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到所述第一壳体的距离。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壳体远离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安装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板上设有连接螺栓,所述连接板通过所述连接螺栓与所述插合板螺接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套筒上设有固定螺栓,所述连接套筒通过所述固定螺栓与所述插合定位柱螺接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光板顶部设有扩散膜,所述扩散膜与所述导光板粘接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在使用本装置的时候,能够解除第二壳体上连接板与第一壳体上插合板之间的连接关系,从而解除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的连接,再解除插合定位柱与连接套筒之间的连接,然后把导光板从解除连接的一端抽出,再把新的导光板上的滑板插入到支撑滑轨内,就可以完成对导光板的更换,增加了人们对导光板的更换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具有发光面的led背光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具有发光面的led背光源中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具有发光面的led背光源中第一壳体和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具有发光面的led背光源中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壳体;11、插合板;12、支撑滑轨;13、第一反光膜;14、插合定位柱;2、第二壳体;21、安装板;211、安装孔;22、连接板;221、连接螺栓;23、led灯管;24、第二反光膜;25、连接套筒;251、固定螺栓;3、导光板;31、滑板;32、扩散膜。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具有发光面的led背光源,包括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和导光板3,第一壳体1两端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插合板11,第一壳体1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支撑滑轨12,第一壳体1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反光膜13,第一壳体1两端外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对称分布的插合定位柱14,第二壳体2靠近第一壳体1的一端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连接板22,插合板11与连接板22卡合连接,插合板11与连接板22可拆卸连接,第二壳体2内壁固定连接有led灯管23,led灯管23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第二壳体2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反光膜24,第二壳体2靠近第一壳体1的一端外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对称分布的连接套筒25,插合定位柱14与连接套筒25卡合连接,插合定位柱14与连接套筒25可拆卸连接,导光板3两端外壁固定连接有滑板31,滑板31与支撑滑轨12滑动连接,导光板3靠近第二壳体2的两端与第二壳体2接触。

在图1、图2和图4中:第一壳体1两端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插合板11,第一壳体1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支撑滑轨12,第一壳体1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反光膜13,通过第一反光膜13能够对进入第一壳体1内的光进行反射,避免进入第一壳体1内的光透过第一壳体1照射出去,第一壳体1两端外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对称分布的插合定位柱14,插合板11远离第一壳体1的一端到第一壳体1的距离大于插合定位柱14远离第一壳体1的一端到第一壳体1的距离,在安装的时候能够先把插合板11与连接板22进行插合,从而对插合定位柱14与连接套筒25之间的插合起到一个引导定位的作用。

在图1、图2、图3和图4中: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的材质为黑色不透光pvc,通过黑色不透光pvc的材质可以避免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内的光线透射出去,第二壳体2远离第一壳体1的一端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21,安装板21上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安装孔211,在安装的时候,能够把外部的螺栓穿过安装板21上的安装孔211,然后拧紧外部的螺栓,从而通过对安装板21的固定来对第二壳体2进行固定,第二壳体2靠近第一壳体1的一端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连接板22,插合板11与连接板22卡合连接,插合板11与连接板22可拆卸连接,连接板22上设有连接螺栓221,连接板22通过连接螺栓221与插合板11螺接固定,在安装的时候把连接螺栓221贯穿插合板11旋入到连接板22内部,拆卸的过程相反,从而实现连接板22与插合板11之间的安装和拆卸,第二壳体2内壁固定连接有led灯管23,led灯管23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第二壳体2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反光膜24,第二壳体2靠近第一壳体1的一端外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对称分布的连接套筒25,插合定位柱14与连接套筒25卡合连接,插合定位柱14与连接套筒25可拆卸连接,连接套筒25上设有固定螺栓251,连接套筒25通过固定螺栓251与插合定位柱14螺接固定,在安装的时候把固定螺栓251贯穿若干个插合定位柱14与若干个连接套筒25,然后拧上固定螺栓251的配套螺母,拆卸的过程相反,从而实现连接套筒25与插合定位柱14之间的安装和拆卸,导光板3两端外壁固定连接有滑板31,滑板31与支撑滑轨12滑动连接,导光板3靠近第二壳体2的两端与第二壳体2接触,导光板3顶部设有扩散膜32,扩散膜32与导光板3粘接固定,通过扩散膜32能够对照射到导光板3上的光起到扩散的作用,在使用本装置的时候,开启led灯管23,第二壳体2上的第二反光膜24会对第二壳体2内部的光进行反射,通过第一壳体1上的第一反光膜13可以对第一壳体1内部的光进行反射,被反射的光会照射到导光板3上面,而且在导光板3需要进行更换的时候,能够解除第二壳体2上连接板22与第一壳体1上插合板11之间的连接关系,从而解除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之间的连接,再解除插合定位柱14与连接套筒25之间的连接,然后把导光板3从解除连接的一端抽出,再把新的导光板3上的滑板31插入到支撑滑轨12内,就可以完成对导光板3的更换,增加了人们对导光板3的更换速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使用本装置的时候,开启led灯管23,第二壳体2上的第二反光膜24会对第二壳体2内部的光进行反射,通过第一壳体1上的第一反光膜13可以对第一壳体1内部的光进行反射,被反射的光会照射到导光板3上面,而且在导光板3需要进行更换的时候,能够解除第二壳体2上连接板22与第一壳体1上插合板11之间的连接关系,从而解除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之间的连接,再解除插合定位柱14与连接套筒25之间的连接,然后把导光板3从解除连接的一端抽出,再把新的导光板3上的滑板31插入到支撑滑轨12内,就可以完成对导光板3的更换,增加了人们对导光板3的更换速度。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