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93231发布日期:2021-08-06 18:46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



背景技术:

在图像显示装置(例如液晶显示装置、有机el显示装置)中,由于其图像形成方式,常常在显示单元的至少一侧配置有偏光板。进而,在实用中,往往相位差板与偏光板组合使用,正在广泛使用将偏光板与相位差板一体化而成的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例如专利文献1)。近年来,图像显示装置在进一步薄型化及挠性化,随之而来,也强烈要求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的薄型化。然而,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越薄,在加热加湿环境下的光学特性降低的耐久性的问题越显著。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3325560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的课题而做出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便非常薄、耐久性也优异的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具有偏光板和相位差层,所述偏光板包含偏光件和配置于该偏光件的一侧的保护层,所述相位差层配置在该偏光板的与该保护层相反的一侧。该保护层由热塑性丙烯酸系树脂的有机溶剂溶液的涂布膜的固化(solidified)物构成,该保护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95℃以上。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相位差层为单层,该相位差层的re(550)为100nm~190nm,该相位差层的慢轴与上述偏光件的吸收轴所成的角度为40°~50°。该情况下,上述相位差层可以为树脂薄膜,也可以为液晶化合物的取向固化层。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上述相位差层具有第1层与第2层的层叠结构;该第1层的re(550)为200nm~300nm,其慢轴与上述偏光件的吸收轴所成的角度为10°~20°;该第2层的re(550)为100nm~190nm,其慢轴与该偏光件的吸收轴所成的角度为70°~80°。该情况下,上述第1层及第2层分别可以为树脂薄膜,也可以为液晶化合物的取向固化层。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保护层的厚度为10μm以下。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保护层的碘吸附量为4.0重量%以下。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热塑性丙烯酸系树脂具有选自由内酯环单元、戊二酸酐单元、戊二酰亚胺单元、马来酸酐单元及马来酰亚胺单元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者。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配置在图像显示装置的视觉辨识侧、并且上述保护层配置在视觉辨识侧。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通过在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中由热塑性丙烯酸系树脂的有机溶剂溶液的涂布膜的固化物构成保护层,并将其玻璃化转变温度设为规定值以上,可获得即便非常薄、耐久性也优异的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中可使用的偏光板的制造方法中利用了加热辊的干燥收缩处理的一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术语及符号的定义)

本说明书中的术语及符号的定义如下。

(1)折射率(nx、ny、nz)

“nx”是面内的折射率为最大的方向(即慢轴方向)的折射率,“ny”为在面内与慢轴正交的方向(即快轴方向)的折射率,“nz”为厚度方向的折射率。

(2)面内相位差(re)

“re(λ)”为23℃下的用波长λnm的光测定的面内相位差。例如,“re(550)”为23℃下的用波长550nm的光测定的面内相位差。对于re(λ),将层(薄膜)的厚度设为d(nm)时,通过式:re(λ)=(nx-ny)×d来求出。

(3)厚度方向的相位差(rth)

“rth(λ)”为23℃下的用波长λnm的光测定的厚度方向的相位差。例如,“rth(550)”为23℃下的用波长550nm的光测定的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对于rth(λ),将层(薄膜)的厚度设为d(nm)时,通过式:rth(λ)=(nx-nz)×d来求出。

(4)nz系数

nz系数通过nz=rth/re来求出。

(5)角度

本说明书中提及角度时,该角度包含相对于基准方向顺时针及逆时针这两者。因此,例如“45°”是指±45°。

a.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的概略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的截面示意图。图示例的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100具有:偏光件10、配置于偏光件10的一侧的保护层20、和配置于偏光件10的另一侧的相位差层40。偏光件10和保护层20构成偏光板。因此,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具有:包含偏光件和配置于该偏光件的一侧的保护层的偏光板;以及配置于该偏光板的与该保护层相反的一侧的相位差层。根据需要,偏光板还可以在偏光件10的与保护层20相反的一侧包含另一保护层(未图示)。换言之,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100可以在偏光件10与相位差层40之间还包含另一保护层(未图示)。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中,偏光件10的厚度优选为8μm以下。

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相位差层40为单层。该情况下,相位差层40的re(550)例如为100nm~190nm,相位差层40的慢轴与偏光件10的吸收轴所成的角度例如为40°~50°。该情况下,优选的是,在相位差层40的外侧(与偏光件10相反的一侧)设置另一相位差层(未图示)。对于另一相位差层,代表性的是,折射率特性显示nz>nx=ny的关系。或者,如图2所示,另一实施方式的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101中,相位差层40具有第1层41与第2层42的层叠结构。该情况下,第1层41的re(550)例如为200nm~300nm,第1层41的慢轴与偏光件10的吸收轴所成的角度例如为10°~20°;第2层42的re(550)例如为100nm~190nm,第2层42的慢轴与偏光件10的吸收轴所成的角度例如为70°~80°。任意实施方式中,相位差层40均可以为树脂薄膜,也可以为液晶化合物的取向固化层。相位差层40具有层叠结构的情况下,代表性的是,第1层41及第2层42分别为树脂薄膜或液晶化合物的取向固化层。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保护层20由热塑性丙烯酸系树脂的有机溶剂溶液的涂布膜的固化物构成。为这样的构成时,可使保护层非常薄(例如为10μm以下)。进而,可将保护层直接(即不隔着粘接剂层或粘合剂层)形成于偏光件。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如上所述,偏光件及保护层非常薄,且可省略粘接剂层或粘合剂层,因此,可使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的总厚度非常薄。相位差层由树脂薄膜构成的情况下,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的总厚度例如为80μm以下,优选为70μm以下、更优选为60μm以下。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的总厚度的下限例如可以为30μm。相位差层由液晶化合物的取向固化层构成的情况下,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的总厚度例如为25μm以下,优选为22μm以下、更优选为20μm以下。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的总厚度的下限例如可以为10μm。

进而,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保护层20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95℃以上,优选为100℃以上、更优选为10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10℃以上、特别优选为115℃以上。保护层的tg在这样的范围内时,利用与由热塑性丙烯酸系树脂的有机溶剂溶液的涂布膜的固化物构成保护层所带来的效果的协同效果,可实现即便非常薄、耐久性也优异的偏光板(结果为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具体而言,可实现即便在加热加湿环境下光学特性的降低也得到抑制的偏光板(结果为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另一方面,保护层的tg优选为300℃以下、更优选为25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0℃以下、特别优选为160℃以下。保护层的tg在这样的范围内时,可使用成形性优异。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实现即便在加热加湿环境下光学特性的降低也得到抑制的偏光板(结果为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这样的偏光板(结果为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在85℃及85%rh的环境下放置48小时后的单体透射率ts的变化量δts及偏光度p的变化量δp分别非常小。单体透射率ts可使用例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日本分光公司制,产品名“v7100”)来测定。偏光度p由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的单体透射率(ts)、平行透射率(tp)及正交透射率(tc),利用下式来算出。

偏光度(p)(%)={(tp-tc)/(tp+tc)}1/2×100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ts、tp及tc为利用jisz8701的2度视野(c光源)进行测定并进行视感度校正而得到的y值。此外,ts及p实质上为偏光件的特性。δts及δp分别由下述式求出。

δts(%)=ts48-ts0

δp(%)=p48-p0

这里,ts0为放置前(初始)的单体透射率,ts48为放置后的单体透射率,p0为放置前(初始)的偏光度,p48为放置后的偏光度。δts优选为3.0%以下,更优选为2.7%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4%以下。δp优选为-0.05%~0%,更优选为-0.03%~0%,进一步优选为-0.01%~0%。

本发明的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还可以包含上述以外的相位差层。这样的相位差层的光学特性(例如折射率特性、面内相位差、nz系数、光弹性系数)、厚度、配置位置等可以根据目的来适当设定。

本发明的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还可以包含导电层或带导电层的各向同性基材(均未图示)。导电层或带导电层的各向同性基材代表性的是设置在相位差层40的外侧(与偏光件10相反的一侧)。设置导电层或带导电层的各向同性基材的情况下,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可以应用于在显示单元(例如液晶单元、有机el单元)与偏光板之间嵌入有触摸面板的所谓内置触摸面板(innertouchpanel)型输入显示装置。

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可以为长条状,也可以为片状。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为长条状的情况下,优选卷绕成卷状而成为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卷。

代表性的是,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具有粘合剂层作为一侧(代表性的是相位差层40侧)的最外层,可贴合至显示单元。根据需要,可以以可剥离的方式在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上暂时粘接表面保护薄膜和/或载体薄膜,以增强和/或支撑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包含粘合剂层的情况下,在粘合剂层表面上以可剥离的方式暂时粘接隔离体,可以在直至实际使用为止的期间保护粘合剂层、并且实现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的卷状化。

本发明的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如上所述非常薄,因此,可适宜用于挠性的图像显示装置。更优选的是,图像显示装置具有弯曲的形状(实质上为弯曲的显示画面),和/或可挠曲或弯折。作为图像显示装置的具体例,可举出液晶显示装置、电致发光(el)显示装置(例如有机el显示装置、无机el显示装置)。不言而喻的是,上述说明不妨碍本发明的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应用于一般的图像显示装置。

以下,详细地对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的构成要素进行说明。

b.偏光板

b-1.偏光件

作为偏光件,可采用任意适当的偏光件。偏光件代表性的是可使用两层以上的层叠体来制作。关于偏光件的制造方法,以偏光板的制造方法而之后在d项中进行说明。

偏光件的厚度优选为1μm~8μm,更优选为1μm~7μm,进一步优选为2μm~5μm。

偏光件的硼酸含量优选为10重量%以上,更优选为13重量%~25重量%。只要偏光件的硼酸含量在这样的范围内,则可通过与后述碘含量的协同效果来良好地维持贴合时的卷曲调整的容易性,并且良好地抑制加热时的卷曲,同时改善加热时的外观耐久性。硼酸含量例如可由中和法使用下述式以每单位重量的偏光件所含的硼酸量的形式算出。

偏光件的碘含量优选为2重量%以上,更优选为2重量%~10重量%。只要偏光件的碘含量在这样的范围内,则可通过与上述硼酸含量的协同效果来良好地维持贴合时的卷曲调整的容易性,并且良好地抑制加热时的卷曲,同时改善加热时的外观耐久性。本说明书中,“碘含量”是指偏光件(pva系树脂薄膜)中所含的所有碘的量。更具体而言,碘在偏光件中以碘离子(i-)、碘分子(i2)、多碘离子(i3-、i5-)等形态存在时,本说明书中的碘含量是指包含所有这些形态的碘的量。碘含量例如可以通过荧光x射线分析的标准曲线法来算出。需要说明的是,多碘离子在偏光件中以形成了pva-碘络合物的状态存在。通过形成这样的络合物,可在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内表现吸收二色性。具体而言,pva与三碘化物离子的络合物(pva·i3-)在470nm附近具有吸光峰,pva与五碘化物离子的络合物(pva·i5-)在600nm附近具有吸光峰。结果,多碘离子可以根据其形态在可见光的广的范围内吸收光。另一方面,碘离子(i-)在230nm附近具有吸光峰,实质上不参与可见光的吸收。因此,以与pva的络合物的状态存在的多碘离子主要与偏光件的吸收性能有关。

偏光件优选在波长380nm~780nm中的任意波长下显示出吸收二色性。偏光件的单体透射率ts优选为40%~48%,更优选为41%~46%。偏光件的偏光度p优选为97.0%以上,更优选为99.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9.9%以上。

b-2.保护层

保护层如上所述由热塑性丙烯酸系树脂(以下简称为丙烯酸系树脂)的有机溶剂溶液的涂布膜的固化物构成。以下,针对保护层的构成成分进行具体说明,接着说明保护层的特性。

b-2-1.丙烯酸系树脂

丙烯酸系树脂(如后所述,包含2种以上丙烯酸系树脂的混合物及丙烯酸系树脂与其它树脂的混合物)的tg如上述a项中有关保护层的说明中所述。

作为丙烯酸系树脂,只要具有如上所述的tg,则可采用任意适当的丙烯酸系树脂。丙烯酸系树脂代表性的是,作为单体单元(重复单元),含有(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作为主成分。本说明书中,“(甲基)丙烯酸”是指丙烯酸和/或甲基丙烯酸。作为构成丙烯酸系树脂的主骨架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可例示直链状或支链状的烷基的碳数1~18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这些可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进而,也可通过共聚向丙烯酸系树脂中导入任意适当的共聚单体。源自(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重复单元代表性的是由下述通式(1)表示:

通式(1)中,r4表示氢原子或甲基,r5表示氢原子或任选被取代的碳数1~6的脂肪族或脂环式烃基。作为取代基,可举出例如卤素、羟基。作为(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具体例,可举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正己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二环戊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二环戊酯、(甲基)丙烯酸氯甲酯、(甲基)丙烯酸2-氯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甲基)丙烯酸3-羟丙酯、(甲基)丙烯酸2,3,4,5,6-五羟己酯、(甲基)丙烯酸2,3,4,5-四羟戊酯、2-(羟甲基)丙烯酸甲酯、2-(羟甲基)丙烯酸乙酯、2-(羟乙基)丙烯酸甲酯。通式(1)中,r5优选为氢原子或甲基。因此,特别优选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为丙烯酸甲酯或甲基丙烯酸甲酯。

丙烯酸系树脂可仅含有单一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单元,也可含有上述通式(1)中的r4及r5不同的多个(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单元。

丙烯酸系树脂中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单元的含有比率优选为50摩尔%~98摩尔%,更优选为55摩尔%~98摩尔%,进一步优选为60摩尔%~98摩尔%,特别优选为65摩尔%~98摩尔%,最优选为70摩尔%~97摩尔%。含有比率若少于50摩尔%,则有无法充分发挥源自(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单元而表现出的效果(例如,高耐热性、高透明性)之虞。上述含有比率若大于98摩尔%,则有树脂变脆而容易破裂,无法充分发挥高机械强度而生产率变差之虞。

丙烯酸系树脂优选具有包含环结构的重复单元。作为包含环结构的重复单元,可举出内酯环单元、戊二酸酐单元、戊二酰亚胺单元、马来酸酐单元、马来酰亚胺(n-取代马来酰亚胺)单元。包含环结构的重复单元可在丙烯酸系树脂的重复单元中仅含有1种,也可含有2种以上。

内酯环单元优选由下述通式(2)表示:

通式(2)中,r1、r2及r3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碳数1~20的有机残基。需要说明的是,有机残基也可含有氧原子。丙烯酸系树脂中可仅含有单一的内酯环单元,也可含有上述通式(2)中的r1、r2及r3不同的多个内酯环单元。具有内酯环单元的丙烯酸系树脂记载于例如日本特开2008-181078号公报中,该公报的记载作为参考被援引至本说明书中。

戊二酰亚胺单元优选由下述通式(3)表示:

通式(3)中,r11及r12分别独立地表示氢或碳数1~8的烷基,r13表示碳数1~18的烷基、碳数3~12的环烷基或碳数6~10的芳基。通式(3)中,优选r11及r12分别独立地为氢或甲基,r13为氢、甲基、丁基或环己基。更优选r11为甲基,r12为氢,r13为甲基。丙烯酸系树脂中可仅含有单一的戊二酰亚胺单元,也可含有上述通式(3)中的r11、r12及r13不同的多个戊二酰亚胺单元。具有戊二酰亚胺单元的丙烯酸系树脂例如记载于日本特开2006-309033号公报、日本特开2006-317560号公报、日本特开2006-328334号公报、日本特开2006-337491号公报、日本特开2006-337492号公报、日本特开2006-337493号公报、日本特开2006-337569号公报中,这些公报的记载作为参考被援引至本说明书中。需要说明的是,戊二酸酐单元除了上述通式(3)中被r13取代的氮原子变为氧原子之外,可适用上述有关戊二酰亚胺单元的说明。

马来酸酐单元及马来酰亚胺(n-取代马来酰亚胺)单元可由名称识别结构,因此省略具体说明。

丙烯酸系树脂中的包含环结构的重复单元的含有比率优选为1摩尔%~50摩尔%,更优选为10摩尔%~40摩尔%,进一步优选为20摩尔%~30摩尔%。含有比率过少时,有时tg低于110℃,有时得到的保护层的耐热性、耐溶剂性及表面硬度变得不充分。含有比率过多时,有时成形性及透明性不充分。

丙烯酸系树脂也可含有除(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单元及包含环结构的重复单元以外的重复单元。作为这样的重复单元,可举出源自可与构成上述单元的单体共聚的乙烯基系单体的重复单元(其它乙烯基系单体单元)。作为其它乙烯基系单体,可举出例如: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巴豆酸、2-(羟甲基)丙烯酸、2-(羟乙基)丙烯酸、丙烯腈、甲基丙烯腈、乙基丙烯腈(ethacrylonitrile)、烯丙基缩水甘油醚、马来酸酐、衣康酸酐、n-甲基马来酰亚胺、n-乙基马来酰亚胺、n-环己基马来酰亚胺、丙烯酸氨基乙酯、丙烯酸丙基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乙基氨基丙酯、甲基丙烯酸环己基氨基乙酯、n-乙烯基二乙基胺、n-乙酰基乙烯基胺、烯丙基胺、甲基烯丙基胺、n-甲基烯丙基胺、2-异丙烯基-噁唑啉、2-乙烯基-噁唑啉、2-丙烯酰基-噁唑啉、n-苯基马来酰亚胺、甲基丙烯酸苯基氨基乙酯、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对缩水甘油基苯乙烯、对氨基苯乙烯、2-苯乙烯基-噁唑啉等。这些可单独使用也可组合使用。其它乙烯基系单体单元的种类、数量、组合、含有比率等可根据目的适当设定。

丙烯酸系树脂的重均分子量优选为1000~2000000,更优选为5000~1000000,进一步优选为10000~500000,特别优选为50000~500000,最优选为60000~150000。重均分子量可使用凝胶渗透色谱法(gpc系统,东曹公司制),以聚苯乙烯换算求得。此外,作为溶剂,可使用四氢呋喃。

丙烯酸系树脂可适当组合使用上述单体单元,并通过任意适当的聚合方法来聚合。也可将具有不同单体单元的2种以上丙烯酸系树脂混合。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可组合使用丙烯酸系树脂与其它树脂。即,可将构成丙烯酸系树脂的单体成分与构成其它树脂的单体成分共聚,并将该共聚物供于后述保护层的成形;也可将丙烯酸系树脂与其它树脂的混合物供于保护层的成形。作为其它树脂,可举出例如苯乙烯系树脂、聚乙烯、聚丙烯、聚酰胺、聚苯硫醚、聚醚醚酮、聚酯、聚砜、聚苯醚、聚缩醛、聚酰亚胺、聚醚酰亚胺等热塑性树脂。组合使用的树脂的种类及配混量可根据目的及得到的薄膜所期望的特性等来适当设定。例如苯乙烯系树脂(优选为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可作为相位差控制剂来组合使用。

组合使用丙烯酸系树脂与其它树脂时,丙烯酸系树脂与其它树脂的混合物中的丙烯酸系树脂的含量优选为50重量%~100重量%,更优选为60重量%~100重量%,进一步优选为70重量%~100重量%,特别优选为80重量%~100重量%。含量小于50重量%时,有无法充分展现出丙烯酸系树脂原本具有的高耐热性、高透明性之虞。

b-2-2.保护层的构成及特性

保护层如上所述由丙烯酸系树脂的有机溶剂溶液的涂布膜的固化物构成。只要为这样的涂布膜的固化物,则与挤出成形薄膜薄相比可使厚度非常薄。保护层的厚度如上所述为10μm以下,优选为7μm以下,更优选为5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μm以下。保护层的厚度的下限例如可为1μm。此外,虽理论上尚不明确,但这种涂布膜的固化物由于在薄膜成形时的收缩与热硬化(cured)性树脂或活性能量射线硬化性树脂(例如紫外线硬化性树脂)的硬化物相比更小、并且不含残存单体等,因此,具有可抑制薄膜本身的劣化且抑制由残存单体等引起的对偏光板(偏光件)的不良影响的优点。进而,由于吸湿性及透湿性与水溶液或水分散体这样的水系涂布膜的固化物相比更小,因此具有加湿耐久性优异的优点。其结果,可实现即便在加热加湿环境下仍可维持光学特性且耐久性优异的偏光板(结果为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

保护层的tg如上述a项中的说明所示。

保护层的碘吸附量优选为4.0重量%以下,更优选为3.0重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重量%以下,特别优选为1.0重量%以下,特别优选为0.5重量%以下。碘吸附量越小越优选,其下限例如可为0.1重量%。只要碘吸附量为这样的范围,则可获得具有更优异的耐久性的偏光板(结果为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碘吸附量可以利用后述实施例记载的方法来测定。

保护层优选实质上在光学上具有各向同性。本说明书中,“实质上在光学上具有各向同性”是指面内相位差re(550)为0nm~10nm,厚度方向的相位差rth(550)为-20nm~+10nm。面内相位差re(550)更优选为0nm~5nm,进一步优选为0nm~3nm,特别优选为0nm~2nm。厚度方向的相位差rth(550)更优选为-5nm~5nm,进一步优选为-3nm~3nm,特别优选为-2nm~2nm。保护层的re(550)及rth(550)在这样的范围内时,在将包含该保护层的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应用于图像显示装置时可防止对显示特性的不良影响。

保护层的厚度3μm时的380nm下的透光率越高越优选。具体而言,透光率优选为85%以上,更优选为88%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0%以上。只要透光率在这样的范围,则可确保所期望的透明性。透光率例如可以利用根据astm-d-1003的方法来测定。

保护层的雾度越低越优选。具体而言优选为5%以下,更优选为3%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5%以下,特别优选为1%以下。只要雾度为5%以下,则可赋予薄膜良好的透明感。进而,即使在图像显示装置的视觉辨识侧使用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时,也可良好地视觉辨识显示内容。

保护层的厚度3μm时的yi优选为1.27以下,更优选为1.2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23以下,特别优选为1.20以下。当yi大于1.3时,有时光学透明性变得不充分。需要说明的是,yi例如可由通过使用了高速积分球式分光透射率测定机(商品名dot-3c:村上色彩技术研究所制)的测定而得到的颜色的三刺激值(x、y、z),利用下式求出。

yi=[(1.28x-1.06z)/y]×100

保护层的厚度3μm时的b值(以亨特色度体系为准的色相的尺度)优选小于1.5,更优选为1.0以下。在b值为1.5以上时,有时会出现不期望的色调。需要说明的是,b值例如可如下得到:将构成保护层的薄膜的试样裁切成3cm见方,使用高速积分球式分光透射率测定机(商品名dot-3c:村上色彩技术研究所制)测定色相,并基于亨特色度体系评价该色相,由此得到。

保护层(涂布膜的固化物)可根据目的含有任意适当的添加剂。作为添加剂的具体例,可举出紫外线吸收剂;流平剂;受阻酚系、磷系、硫系等抗氧化剂;耐光稳定剂、耐候稳定剂、热稳定剂等稳定剂;玻璃纤维、碳纤维等增强材料;近红外线吸收剂;三(二溴丙基)磷酸酯、三烯丙基磷酸酯、锑氧化物等阻燃剂;阴离子系、阳离子系、非离子系界面活性剂等抗静电剂;无机颜料、有机颜料、染料等着色剂;有机填料或无机填料;树脂改性剂;有机填充剂或无机填充剂;塑化剂;润滑剂;抗静电剂;阻燃剂等。添加剂可在丙烯酸系树脂的聚合时添加,也可在薄膜形成时添加在溶液中。添加剂的种类、数量、组合、添加量等可根据目的适当设定。

可以在保护层的偏光件侧形成有易粘接层。易粘接层例如包含水系聚氨酯和噁唑啉系交联剂。通过形成这样的易粘接层,可提高保护层与偏光件的密合性。另外,可以在保护层上形成有硬涂层。硬涂层可在保护层作为视觉辨识侧偏光板的视觉辨识侧的保护层使用时形成。形成易粘接层及硬涂层这两者的情况下,代表性的是,它们可分别形成于保护层的不同侧。

b-3.偏光板的制造方法

b-3-1.偏光件的制造方法

上述b-1项记载的偏光件的制造方法包括:在长条状的热塑性树脂基材的单侧形成含有卤化物和聚乙烯醇系树脂(pva系树脂)的聚乙烯醇系树脂层(pva系树脂层),从而制成层叠体;以及,对层叠体依次实施空中辅助拉伸处理、染色处理、水中拉伸处理和干燥收缩处理,该干燥收缩处理一边将上述层叠体沿长边方向输送一边进行加热,从而使其沿宽度方向收缩2%以上。pva系树脂层中的卤化物的含量优选相对于pva系树脂100重量份为5重量份~20重量份。干燥收缩处理优选使用加热辊进行处理,加热辊的温度优选为60℃~120℃。根据这样的制造方法,可获得如上所述的偏光件。尤其是通过制作包含含有卤化物的pva系树脂层的层叠体,将上述层叠体的拉伸设为包含空中辅助拉伸及水中拉伸的多阶段拉伸,并利用加热辊对拉伸后的层叠体进行加热,可获得具有优异的光学特性(代表性的是单体透射率及偏光度)并且光学特性的不均得到抑制的偏光件。具体而言,通过在干燥收缩处理工序中使用加热辊,可一边输送层叠体一边使层叠体整体全部均匀收缩。由此,不仅可提高所得偏光件的光学特性,还能稳定生产光学特性优异的偏光件,并且可抑制偏光件的光学特性(尤其是单体透射率)的不均。以下,对卤化物及干燥收缩处理进行说明。对于这些之外的制造方法的详细内容,例如记载于日本特开2012-73580号公报。本说明书中援用该公报整体的记载作为参考。

b-3-1-1.卤化物

包含卤化物和pva系树脂的pva系树脂层可通过将包含卤化物和pva系树脂的涂布液涂布于热塑性树脂基材上并将涂布膜干燥来形成。涂布液代表性的是使上述卤化物及上述pva系树脂溶解于溶剂而成的溶液。作为溶剂,可举出例如水、二甲基亚砜、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各种二醇类、三羟甲基丙烷等多元醇类、乙二胺、二亚乙基三胺等胺类。这些可单独使用或可将两种以上组合来使用。这些中,优选为水。溶液的pva系树脂浓度优选相对于溶剂100重量份为3重量份~20重量份。只要为这样的树脂浓度,则可形成密合于热塑性树脂基材的均匀的涂布膜。

作为卤化物,可采用任意适当的卤化物。可举出例如碘化物及氯化钠。作为碘化物,可举出例如碘化钾、碘化钠及碘化锂。这些之中,优选为碘化钾。

涂布液中的卤化物的量优选相对于pva系树脂100重量份为5重量份~20重量份,更优选为10重量份~15重量份。若卤化物的量过多,则有时卤化物渗出而最后得到的偏光件发生白浊。

一般而言,pva系树脂层经过拉伸,pva树脂中的聚乙烯醇分子的取向性变高,但若将拉伸后的pva系树脂层浸渍于含水的液体中,则有时聚乙烯醇分子的取向紊乱而取向性降低。尤其是在对热塑性树脂基材与pva系树脂层的层叠体进行硼酸水中拉伸时,为了使热塑性树脂基材的拉伸稳定而在较高温度下在硼酸水中对上述层叠体进行拉伸时,上述取向度降低的倾向显著。例如,pva薄膜自身在硼酸水中的拉伸通常在60℃下进行,相对于此,a-pet(热塑性树脂基材)与pva系树脂层的层叠体的拉伸在70℃左右的温度这样较高的温度下进行,此时,拉伸初期的pva的取向性会在通过水中拉伸而上升之前的阶段降低。对此,通过制作含有卤化物的pva系树脂层与热塑性树脂基材的层叠体,并在硼酸水中对层叠体进行拉伸之前在空气中进行高温拉伸(辅助拉伸),可促进辅助拉伸后的层叠体的pva系树脂层中的pva系树脂的结晶化。其结果,在将pva系树脂层浸渍于液体中时,与pva系树脂层不含卤化物的情况相比,更能抑制聚乙烯醇分子的取向紊乱及取向性的降低。由此,可提高经染色处理及水中拉伸处理等将层叠体浸渍于液体中来进行的处理工序而得到的偏光件的光学特性。

b-3-1-2.干燥收缩处理

干燥收缩处理可通过对区域整体加热来进行的区域加热来进行,也可通过对输送辊加热(使用所谓的加热辊)来进行(加热辊干燥方式)。优选使用这两者。通过使用加热辊使其干燥,可有效抑制层叠体的加热卷曲,制造出外观优异的偏光件。具体而言,通过在使层叠体沿着加热辊的状态下进行干燥,可有效促进上述热塑性树脂基材的结晶化而增加结晶化度,即使是在较低的干燥温度下,也能良好地使热塑性树脂基材的结晶化度增加。其结果,热塑性树脂基材的刚性增加而成为可耐受因干燥导致的pva系树脂层的收缩的状态,从而卷曲受到抑制。此外,通过使用加热辊,可在将层叠体维持平坦状态的同时进行干燥,因此不仅能抑制卷曲的产生,还能抑制褶皱的产生。此时,层叠体通过干燥收缩处理而在宽度方向上收缩,从而可提高光学特性。这是因为,可有效提高pva及pva/碘络合物的取向性。基于干燥收缩处理的层叠体的宽度方向的收缩率优选为2%~10%,更优选为2%~8%,特别优选为4%~6%。通过使用加热辊,可在输送层叠体的同时使其连续地在宽度方向上收缩,可实现高生产率。

图3是表示干燥收缩处理的一例的示意图。在干燥收缩处理中,利用加热至规定温度的输送辊r1~r6与导辊g1~g4来一边输送层叠体200一边使其干燥。在图示例中,将输送辊r1~r6配置成可交替地连续加热pva树脂层的面与热塑性树脂基材的面,但例如也可将输送辊r1~r6配置成仅连续加热层叠体200的一个面(例如热塑性树脂基材面)。

通过调整输送辊的加热温度(加热辊的温度)、加热辊的数量及与加热辊的接触时间等,可控制干燥条件。加热辊的温度优选为60℃~120℃,更优选为65℃~100℃,特别优选为70℃~80℃。可在可良好地增加热塑性树脂的结晶化度而良好地抑制卷曲的同时,制造出耐久性极优异的光学层叠体。需要说明的是,加热辊的温度可以利用接触式温度计来测定。在图示例中设置有6个输送辊,但输送辊只要为多个就没有特别限制。输送辊通常设置2个~40个,优选设置4个~30个。层叠体与加热辊的接触时间(总接触时间)优选为1秒~300秒,更优选为1~20秒,进一步优选为1~10秒。

加热辊可设置于加热炉(例如烘箱)内,也可设置于一般的制造线(室温环境下)。优选设置于具备送风手段的加热炉内。通过组合使用基于加热辊的干燥与热风干燥,可抑制加热辊间的急剧的温度变化,可容易地控制宽度方向的收缩。热风干燥的温度优选为30℃~100℃。此外,热风干燥时间优选为1秒~300秒。热风的风速优选为10m/s~30m/s左右。需要说明的是,该风速为加热炉内的风速,可利用迷你扇叶型数字风速计来测定。

优选在水中拉伸处理之后且在干燥收缩处理之前实施清洗处理。上述清洗处理代表性的是可通过使pva系树脂层浸渍于碘化钾水溶液中来进行。

由此,可获得热塑性树脂基材/偏光件的层叠体。

b-3-2.偏光板的制造方法

在上述b-3-1项中得到的层叠体表面涂布丙烯酸系树脂的有机溶剂溶液而形成涂布膜,使该涂布膜固化,由此形成保护层。

丙烯酸系树脂如上述b-2-1项中的说明所示。

作为有机溶剂,可使用可将丙烯酸系树脂溶解或均匀分散的任意适当的有机溶剂。作为有机溶剂的具体例,可举出乙酸乙酯、甲苯、甲乙酮(mek)、甲基异丁基酮(mibk)、环戊酮、环己酮。

溶液的丙烯酸系树脂浓度优选相对于溶剂100重量份为3重量份~20重量份。只要为这样的树脂浓度,则可形成密合于偏光件的均匀的涂布膜。

溶液可涂布于任意适当的基材上,也可涂布于偏光件上。在将溶液涂布于基材时,形成于基材上的涂布膜的固化物被转印至偏光件上。在将溶液涂布于偏光件时,通过使涂布膜干燥(固化),在偏光件上直接形成保护层。更优选溶液涂布于偏光件上,在偏光件上直接形成保护层。只要为这样的构成,则可省略转印所需的粘接剂层或粘合剂层,因此,可使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更薄。作为溶液的涂布方法,可采用任意适当的方法。作为具体例,可举出辊涂法、旋涂法、线棒涂布法、浸涂法、模涂法、帘涂法、喷涂法、刮刀涂布法(逗点涂布法等)。

通过使溶液的涂布膜干燥(固化),可形成保护层。干燥温度优选为100℃以下,更优选为50℃~70℃。干燥温度只要为这样的范围,则可防止对偏光件的不良影响。干燥时间可根据干燥温度而变化。干燥时间例如可为1分钟~10分钟。

如上操作,形成保护层,结果,可得到热塑性树脂基材/偏光件/保护层的层叠体。通过从该层叠体将热塑性树脂基材剥离,可以得到如图1及图2所示那样的具有偏光件10和保护层20的偏光板。通过在这样的偏光板的偏光件表面形成相位差层40,可以得到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或者,也可以使构成相位差层的树脂薄膜贴合于热塑性树脂基材/偏光件的层叠体的偏光件表面,接着剥离热塑性树脂基材,在该剥离面形成保护层。该情况下,可以以高制造效率得到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需要说明的是,关于相位差层的形成,采用业界中周知的方法,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在后述的c项中简单地说明。

c.相位差层

c-1.由单层构成的相位差层

相位差层由单层构成的情况下,该相位差层如上所述,re(550)例如为100nm~190nm,相位差层40的慢轴与偏光件10的吸收轴所成的角度例如为40°~50°。相位差层代表性的是为了对偏光板赋予防反射特性而设置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作为λ/4板而发挥作用。如上所述,相位差层可以为树脂薄膜,也可以为液晶化合物的取向固化层。

对于相位差层,优选折射率特性显示nx>ny≥nz的关系。相位差层的面内相位差re(550)如上所述例如为100nm~190nm,优选为110nm~170nm、更优选为130nm~160nm。需要说明的是,此处“ny=nz”不仅仅是ny与nz完全相等,包含实质上相等的情况。因此,在不损害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可以存在ny<nz的情况。

相位差层的nz系数优选为0.9~3、更优选为0.9~2.5、进一步优选为0.9~1.5、特别优选为0.9~1.3。通过满足这样的关系,将得到的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用于图像显示装置时,可获得非常优异的反射色相。

相位差层40的慢轴与偏光件10的吸收轴所成的角度θ如上所述例如为40°~50°,优选为42°~48°、进一步优选为约45°。角度θ在这样的范围内时,通过将相位差层设为λ/4板,可得到具有非常优异的圆偏光特性(结果为非常优异的防反射特性)的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

相位差层可以显示出相位差值随着测定光的波长而变大的反常色散波长特性,可以显示出相位差值随着测定光的波长而变小的正常波长色散特性,也可以显示出相位差值几乎不因测定光的波长而变化的平坦的波长色散特性。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相位差层显示反常色散波长特性。该情况下,相位差层的re(450)/re(550)优选为0.8以上且不足1、更优选为0.8以上且0.95以下。为这样的构成时,可实现非常优异的防反射特性。

相位差层包含光弹性系数的绝对值优选为2×10-11m2/n以下、更优选为2.0×10-13m2/n~1.5×10-11m2/n、进一步优选为1.0×10-12m2/n~1.2×10-11m2/n的树脂。光弹性系数的绝对值在这样的范围内时,在加热时产生收缩应力的情况下,不易发生相位差的变化。其结果,可良好地防止得到的图像显示装置的热不均。

c-1-1.树脂薄膜

相位差层为树脂薄膜的情况下,该树脂薄膜代表性的是拉伸薄膜。该情况下,相位差层的厚度优选为60μm以下、更优选为30μm~55μm。相位差层的厚度在这样的范围内时,可良好地抑制加热时的卷曲、并且良好地调整贴合时的卷曲。

相位差层可以由可满足上述特性的任意适当的树脂薄膜构成。作为这样的树脂的代表例,可列举出聚碳酸酯系树脂、聚酯碳酸酯系树脂、聚酯系树脂、聚乙烯基缩醛系树脂、聚芳酯系树脂、环状烯烃系树脂、纤维素系树脂、聚乙烯醇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聚酰亚胺系树脂、聚醚系树脂、聚苯乙烯系树脂、丙烯酸系树脂。这些树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例如混合、共聚)。相位差层由显示反常色散波长特性的树脂薄膜构成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地使用聚碳酸酯系树脂或聚酯碳酸酯系树脂(以下,有时简称为聚碳酸酯系树脂)。

作为上述聚碳酸酯系树脂,只要可得到本发明的效果,则可以使用任意适当的聚碳酸酯系树脂。例如,聚碳酸酯系树脂包含:源自芴系二羟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源自异山梨醇系二羟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及源自选自由脂环式二醇、脂环式二甲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或聚乙二醇、以及亚烷基二醇或螺二醇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二羟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优选的是聚碳酸酯系树脂包含源自芴系二羟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源自异山梨醇系二羟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源自脂环式二甲醇的结构单元和/或源自二乙二醇、三乙二醇或聚乙二醇的结构单元;进一步优选包含源自芴系二羟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源自异山梨醇系二羟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及源自二乙二醇、三乙二醇或聚乙二醇的结构单元。聚碳酸酯系树脂根据需要还可以包含源自其它的二羟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可适合使用的聚碳酸酯系树脂的详情例如记载于日本特开2014-10291号公报、日本特开2014-26266号公报、日本特开2015-212816号公报、日本特开2015-212817号公报、日本特开2015-212818号公报中,该记载作为参考被援引至本说明书中。

前述聚碳酸酯系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优选为110℃以上且150℃以下、更优选为120℃以上且140℃以下。若玻璃化转变温度过低,则有耐热性变差的倾向,有在薄膜成形后引起尺寸变化的可能性,或者有时使得到的有机el面板的图像品质降低。若玻璃化转变温度过高,则有时薄膜成形时的成形稳定性变差,或者有时损害薄膜的透明性。需要说明的是,玻璃化转变温度依据jisk7121(1987)来求出。

前述聚碳酸酯系树脂的分子量可以用比浓粘度表示。对于比浓粘度,使用二氯甲烷作为溶剂,将聚碳酸酯浓度精密调整至0.6g/dl,在温度20.0℃±0.1℃使用乌式粘度管来测定。比浓粘度的下限通常优选0.30dl/g、更优选为0.35dl/g以上。比浓粘度的上限通常优选1.20dl/g、更优选为1.00dl/g、进一步优选为0.80dl/g。若比浓粘度小于前述下限值,则有时产生成形品的机械强度变小的问题。另一方面,若比浓粘度大于前述上限值,则有时产生成形时的流动性降低、生产率、成形性降低的问题。

作为聚碳酸酯系树脂薄膜,可以使用市售的薄膜。作为市售品的具体例,可列举出帝人公司制的商品名“pureacewr-s”、“pureacewr-w”、“pureacewr-m”、日东电工株式会社制的商品名“nrf”。

相位差层40例如可以通过对由上述聚碳酸酯系树脂形成的薄膜进行拉伸来获得。作为由聚碳酸酯系树脂形成薄膜的方法,可采用任意适当的成形加工法。作为具体例,可列举出压缩成形法、传递成形法、注射成形法、挤出成形法、吹塑成形法、粉末成形法、frp成形法、流延涂布法(例如流延法)、压延成形法、热压法等。优选挤出成形法或流延涂布法。这是因为可提高得到的薄膜的平滑性、得到良好的光学均匀性。成形条件可以根据使用的树脂的组成、种类、相位差层所期望的特性等来适宜设定。需要说明的是,如上所述,聚碳酸酯系树脂在市面上有很多薄膜制品销售,因此将该市售薄膜以其原样供于拉伸处理。

树脂薄膜(未拉伸薄膜)的厚度可以根据相位差层的期望的厚度、期望的光学特性、后述的拉伸条件等来设定为任意适当的值。优选为50μm~300μm。

上述拉伸可采用任意适当的拉伸方法、拉伸条件(例如拉伸温度、拉伸倍率、拉伸方向)。具体而言,可以单独使用自由端拉伸、固定端拉伸、自由端收缩、固定端收缩等各种拉伸方法,也可以同时或逐次使用。关于拉伸方向,也可以在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厚度方向、倾斜方向等各种方向、维度进行。拉伸的温度相对于树脂薄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优选为tg-30℃~tg+60℃、更优选为tg-10℃~tg+50℃。

通过适宜选择上述拉伸方法、拉伸条件,可以得到具有上述期望的光学特性(例如折射率特性、面内相位差、nz系数)的相位差薄膜。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相位差薄膜通过对树脂薄膜进行单向拉伸或固定端单向拉伸来制作。作为固定端单向拉伸的具体例,可列举出一边使树脂薄膜沿长度方向前进、一边沿宽度方向(横向)进行拉伸的方法。拉伸倍率优选为1.1倍~3.5倍。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相位差薄膜可以通过将长条状的树脂薄膜在相对于长度方向呈上述的角度θ的方向进行连续斜向拉伸来制作。通过采用斜向拉伸,可得到相对于薄膜的长度方向具有角度θ的取向角(在角度θ的方向具有慢轴)的长条状的拉伸薄膜,例如,在与偏光件的层叠时可采用辊对辊(roll-to-roll),可简化制造工序。需要说明的是,角度θ可以为在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中偏光件的吸收轴与相位差层的慢轴所成的角度。角度θ如上所述优选为40°~50°、更优选为42°~48°、进一步优选为约45°。

作为斜向拉伸中使用的拉伸机,例如,可列举出拉幅式拉伸机,其可对横向和/或纵向施加左右不同的速度的输送力或拉伸力或牵引力。拉幅式拉伸机有横向单向拉伸机、同时双向拉伸机等,只要可对长条状的树脂薄膜进行连续斜向拉伸,就可以使用任意适当的拉伸机。

上述拉伸机通过分别适当地控制左右的速度,可得到具有上述期望的面内相位差、并且在上述期望的方向具有慢轴的相位差层(实质上为长条状的相位差薄膜)。

上述薄膜的拉伸温度可以根据相位差层所期望的面内相位差值及厚度、使用的树脂的种类、使用的薄膜的厚度、拉伸倍率等而变化。具体而言,拉伸温度优选为tg-30℃~tg+30℃、进一步优选为tg-15℃~tg+15℃、最优选为tg-10℃~tg+10℃。通过以这样的温度进行拉伸,本发明可得到具有适当的特性的相位差层。需要说明的是,tg为薄膜的构成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c-1-2.液晶化合物的取向固化层

相位差层为液晶化合物的取向固化层的情况下,通过使用液晶化合物,从而与非液晶材料相比能够显著增大得到的相位差层的nx与ny的差,因此能够显著减小用于得到期望的面内相位差的相位差层的厚度。其结果,可实现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的进一步的薄型化。本说明书中,“取向固化层”是指液晶化合物在层内在规定的方向进行取向、且该取向状态被固定的层。需要说明的是,“取向固化层”为包含如后述那样使液晶单体硬化而得到的取向硬化层的概念。本实施方式中,代表性的是,棒状的液晶化合物以沿相位差层的慢轴方向排列的状态进行取向(均匀取向(homogeneouslyorientation))。

作为液晶化合物,例如,可列举出液晶相为向列相的液晶化合物(向列液晶)。作为这样的液晶化合物,例如,可以使用液晶聚合物、液晶单体。液晶化合物的液晶性的表现机理可以为溶致也可以为热致。液晶聚合物及液晶单体可以分别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

液晶化合物为液晶单体的情况下,该液晶单体优选为聚合性单体及交联性单体。这是因为通过使液晶单体聚合或交联(即硬化),能够将液晶单体的取向状态固定。使液晶单体取向后,例如如果使液晶单体彼此聚合或交联,则可由此将上述取向状态固定。此处,通过聚合形成聚合物,通过交联形成三维网状结构,但这些为非液晶性。因此,形成的相位差层不会发生例如液晶性化合物特有的温度变化引起的向液晶相、玻璃相、结晶相的转移。其结果,相位差层为不受温度变化影响的稳定性非常优异的相位差层。

液晶单体显示液晶性的温度范围根据其种类而异。具体而言,该温度范围优选为40℃~120℃、进一步优选为50℃~100℃、最优选为60℃~90℃。

作为上述液晶单体,可采用任意适当的液晶单体。例如,可以使用日本特表2002-533742(wo00/37585)、ep358208(us5211877)、ep66137(us4388453)、wo93/22397、ep0261712、de19504224、de4408171、及gb2280445等中记载的聚合性液晶基元(mesogen)化合物等。作为这样的聚合性液晶基元化合物的具体例,例如,可列举出basf公司的商品名lc242、merck公司的商品名e7、wacker-chem公司的商品名lc-sillicon-cc3767。作为液晶单体,例如优选向列性液晶单体。

液晶化合物的取向固化层可以如下来形成:对规定的基材的表面实施取向处理,在该表面上涂布包含液晶化合物的涂布液而使该液晶化合物在与上述取向处理对应的方向上进行取向,将该取向状态固定,由此形成。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基材为任意适当的树脂薄膜,形成于该基材上的取向固化层可被转印至偏光件10的表面。另一实施方式中,基材可以为另一保护层。该情况下省略转印工序,可在取向固化层(相位差层)的形成后连续通过辊对辊进行层叠,因此生产率进一步提高。

作为上述取向处理,可采用任意适当的取向处理。具体而言,可列举出机械取向处理、物理取向处理、化学取向处理。作为机械取向处理的具体例,可列举出摩擦处理、拉伸处理。作为物理取向处理的具体例,可列举出磁场取向处理、电场取向处理。作为化学取向处理的具体例,可列举出斜向蒸镀法、光取向处理。各种取向处理的处理条件可根据目的采用任意适当的条件。

液晶化合物的取向通过根据液晶化合物的种类在显示液晶相的温度下进行处理来进行。通过进行这样的温度处理,液晶化合物成为液晶状态,该液晶化合物根据基材表面的取向处理方向进行取向。

取向状态的固定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通过对如上所述那样取向了的液晶化合物进行冷却来进行。液晶化合物为聚合性单体或交联性单体的情况下,取向状态的固定通过对如上所述那样取向了的液晶化合物实施聚合处理或交联处理来进行。

液晶化合物的具体例及取向固化层的形成方法的详情记载于日本特开2006-163343号公报中。该公报的记载作为参考被援引至本说明书中。

作为取向固化层的另一例,可列举出盘状液晶化合物以垂直取向、混合取向及倾斜取向中的任意状态进行取向的形态。盘状液晶化合物代表性的是盘状液晶化合物的圆盘面相对于相位差层的薄膜面实质上垂直地进行取向。盘状液晶化合物实质上垂直是指薄膜面与盘状液晶化合物的圆盘面所成的角度的平均值优选为70°~90°、更优选为80°~90°、进一步优选为85°~90°。盘状液晶化合物通常是指具有将苯、1,3,5-三嗪、杯芳烃等之类的环状母核配置在分子的中心、且直链的烷基、烷氧基、取代苯甲酰氧基等作为其侧链以放射状取代而成的圆盘状的分子结构的液晶化合物。作为盘状液晶的代表例,可列举出c.destrade等的研究报告、mol.cryst.liq.cryst.71卷、111页(1981年)中记载的苯衍生物、苯并菲衍生物、三聚茚衍生物、酞菁衍生物、b.kohne等的研究报告、angew.chem.96卷、70页(1984年)中记载的环己烷衍生物、及j.m.lehn等的研究报告、j.chem.soc.chem.commun.,1794页(1985年)、j.zhang等的研究报告、j.am.chem.soc.116卷、2655页(1994年)中记载的氮杂冠醚系、苯乙炔系的大环。作为盘状液晶化合物的进一步的具体例,例如,可列举出日本特开2006-133652号公报、日本特开2007-108732号公报、日本特开2010-244038号公报中记载的化合物。上述文献及公报的记载作为参考被援引至本说明书中。

相位差层为液晶化合物的取向固化层的情况下,其厚度优选为0.5μm~7μm、更优选为1μm~5μm。通过使用液晶化合物,从而可以以比树脂薄膜明显薄的厚度实现与树脂薄膜同等的面内相位差。

c-1-3.另一相位差层

如上所述,相位差层40由单层构成的情况下,优选设置另一相位差层。另一相位差层可以为如上所述折射率特性显示nz>nx=ny的关系的所谓正型c板。通过使用正型c板作为另一相位差层,从而能够良好地防止倾斜方向的反射,可实现防反射功能的广视角化。该情况下,另一相位差层的厚度方向的相位差rth(550)优选为-50nm~-300nm、更优选为-70nm~-250nm、进一步优选为-90nm~-200nm、特别优选为-100nm~-180nm。此处,“nx=ny”不仅包含nx与ny严格相同的情况,也包含nx与ny实质上相等的情况。即,另一相位差层的面内相位差re(550)可以不足10nm。

具有nz>nx=ny的折射率特性的另一相位差层可以由任意适当的材料形成。另一相位差层优选由包含固定于垂直取向的液晶材料的薄膜形成。能够垂直取向的液晶材料(液晶化合物)可以为液晶单体,也可以为液晶聚合物。作为该液晶化合物及该相位差层的形成方法的具体例,可列举出日本特开2002-333642号公报的[0020]~[0028]中记载的液晶化合物及相位差层的形成方法。该情况下,另一相位差层的厚度优选为0.5μm~10μm、更优选为0.5μm~8μm、进一步优选为0.5μm~5μm。

c-2.2层结构的相位差层

相位差层40在相位差层具有第1层41与第2层42的层叠结构的情况下,可以是第1层41及第2层42中的任一者作为λ/4板发挥作用、另一者作为λ/2板发挥作用。例如,第1层41作为λ/2板发挥作用、第2层42作为λ/4板发挥作用的情况下,第1层的面内相位差re(550)如上所述例如为200nm~300nm、优选为230nm~290nm、更优选为250nm~280nm。第2层的面内相位差re(550)如上所述例如为100nm~190nm、优选为110nm~170nm、更优选为130nm~160nm。第1层的慢轴与偏光件的吸收轴所成的角度如上所述例如为10°~20°、优选为12°~18°、更优选为约15°。第2层的慢轴与偏光件的吸收轴所成的角度如上所述例如为70°~80°、优选为72°~78°、更优选为约75°。为这样的构成时,可得到接近理想的反常波长色散特性的特性,结果可实现非常优异的防反射特性。

对于第1层41及第2层42,可以一者为树脂薄膜、另一者为液晶化合物的取向固化层,可以两者为树脂薄膜,也可以两者为液晶化合物的取向固化层。优选的是,第1层41及第2层42两者为树脂薄膜或液晶化合物的取向固化层。

第1层41及第2层42的厚度可以以得到λ/4板或λ/2板的期望的面内相位差的方式来调整。例如,第1层41作为λ/2板发挥作用、第2层42作为λ/4板发挥作用、并且第1层41及第2层42为树脂薄膜的情况下,第1层41的厚度为例如40μm~75μm、第2层42的厚度为例如30μm~55μm。第1层41及第2层42为液晶化合物的取向固化层的情况下,第1层41的厚度为例如2.0μm~3.0μm、第2层42的厚度为例如1.0μm~2.0μm。

对于构成第1层及第2层的树脂薄膜、液晶化合物、第1层及第2层的形成方法、光学特性等,如关于单层在上述中所说明那样。

d.导电层或带导电层的各向同性基材

导电层可以通过任意适当的成膜方法(例如,真空蒸镀法、溅射法、cvd法、离子镀法、喷雾法等)在任意适当的基材上形成金属氧化物膜来形成。作为金属氧化物,例如,可列举出铟氧化物、锡氧化物、锌氧化物、铟-锡复合氧化物、锡-锑复合氧化物、锌-铝复合氧化物、铟-锌复合氧化物。其中优选为铟-锡复合氧化物(ito)。

导电层包含金属氧化物的情况下,该导电层的厚度优选为50nm以下、更优选为35nm以下。导电层的厚度的下限优选为10nm。

导电层可以从上述基材转印至相位差层而以导电层自身作为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的构成层,也可以以与基材的层叠体(带导电层的基材)的形式层叠于相位差层。优选上述基材在光学上为各向同性,因此,导电层可以作为带导电层的各向同性基材用于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

作为光学上各向同性的基材(各向同性基材),可采用任意适当的各向同性基材。作为构成各向同性基材的材料,例如,可列举出将降冰片烯系树脂、烯烃系树脂等不具有共轭体系的树脂作为主骨架的材料、在丙烯酸系树脂的主链中具有内酯环、戊二酰亚胺环等环状结构的材料等。若使用这样的材料,则在形成各向同性基材时,能够将伴随分子链的取向而产生的相位差抑制为较小。各向同性基材的厚度优选为50μm以下、更优选为35μm以下。各向同性基材的厚度的下限例如为20μm。

上述导电层和/或上述带导电层的各向同性基材的导电层根据需要可进行图案化。通过图案化,可形成导通部和绝缘部。结果可形成电极。电极可作为感知对触摸面板的接触的触摸传感器电极而发挥作用。作为图案化方法,可采用任意适当的方法。作为图案化方法的具体例,可列举出湿蚀刻法、丝网印刷法。

实施例

以下,以实施例来具体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受这些实施例限定。各特性的测定方法如以下所述。需要说明的是,只要无特别说明,则实施例中的“份”及“%”为重量基准。

(1)玻璃化转变温度tg

将实施例及比较例中使用的构成保护层的材料溶解于规定溶剂而得到的溶液利用涂抹器涂布于基材(pet薄膜),并以60℃干燥而形成涂膜(厚度40μm)。将所得涂膜从基材剥离,裁切成条状而作为测定试样。将该测定试样供于dma测定,测定tg。测定装置及测定条件如下。

(测定装置)

siinanotechnologyinc.制,“dms6100”

(测定条件)

·测定温度范围:-80℃~150℃

·升降温速度:2℃/分钟

·测定试样宽度:10mm

·夹具间距离:20mm

·测定频率:1hz

·应变振幅:10μm

·测定气氛:n2(250ml/分钟)

(2)碘吸附量

将实施例及比较例中使用的构成保护层的材料溶解于规定溶剂而得到的溶液利用涂抹器涂布于基材(pet薄膜),并以60℃干燥而形成涂膜(厚度40μm)。将所得涂膜从基材剥离,裁切成1cm×1cm(1cm2)而作为测定试样。将该测定试样供于燃烧ic法,对试样中的碘量进行定量分析。具体如下所述。取测定试样并称量而放入顶空小瓶(20ml容量)。接着,将装有碘溶液(碘浓度1重量%、碘化钾浓度7重量%)1ml的小瓶(2ml容量)放入该顶空小瓶并盖紧。之后,将该顶空小瓶在干燥机中在65℃下加热6小时,取加热后的试样放入陶瓷皿中并使用自动燃烧装置使其燃烧,使吸收液捕集所产生的气体后,进行定量分析,求出吸附的碘的重量%。需要说明的是,所使用的装置如下。

·自动试样燃烧装置:mitsubishichemicalanalytech制,“aqf-2100h”

·ic(阴离子):thermofisherscientific公司制,“ics-3000”

(3)脱色

从实施例及比较例所得的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裁切出试验片(50mm×50mm),该试验片形成分别与垂直于偏光件的吸收轴方向的方向及吸收轴方向相对向的两边。以保护层成为外侧的方式利用粘合剂将试验片贴合于无碱玻璃板,制成试验样品,将该试验样品放置于85℃及85%rh的烘箱内48小时进行加热加湿,目视观察配置成与标准偏光板成交叉棱镜的状态时加湿后的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的脱色状态,并按照以下基准进行评价。

无问题:未观察到脱色

部分脱色:在端部观察到脱色

全部脱色:偏光板整体明显脱色

(4)单体透射率及偏光度

从实施例及比较例所得的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裁切出试验片(50mm×50mm),该试验片形成分别与垂直于偏光件的吸收轴方向的方向及吸收轴方向相对向的两边。以保护层为外侧的方式利用粘合剂将试验片贴合于无碱玻璃板,制成试验样品,对该试验样品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日本分光公司制,产品名“v7100”)测定单体透射率(ts)、平行透射率(tp)及正交透射率(tc),并利用下式求出偏光度(p)。此时,使测定光从保护层侧入射。

偏光度(p)(%)={(tp-tc)/(tp+tc)}1/2×100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ts、tp及tc是利用jisz8701的2度视野(c光源)进行测定并进行视感度校正所得的y值。此外,ts及p实质上为偏光件的特性。

然后,将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放置于85℃及85%rh的烘箱内48小时进行加热加湿(加热试验),之后,由加热试验前的单体透射率ts0及加热试验后的单体透射率ts48,用下述式求出单体透射率变化量δts。

δts(%)=ts48-ts0

同样地,由加热试验前的偏光度p0及加热试验后的偏光度p48,用下述式求出偏光度变化量δp。

δp(%)=p48-p0

需要说明的是,加热试验与上述脱色时同样地制作试验样品来进行。

(5)正面反射率

从实施例及比较例所得的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裁切出试验片(50mm×50mm),该试验片形成分别与垂直于偏光件的吸收轴方向的方向及吸收轴方向相对向的两边。以保护层成为外侧的方式利用粘合剂将试验片贴合于无碱玻璃板,制成试验样品。将该试验样品供于85℃、85%rh下48小时的加湿试验。在反射板(torayfilm公司制、商品名“dms-x42”;反射率86%)上以玻璃与反射板相对的方式(即保护层成为外侧的方式)配置上述加湿试验后的试验样品。接着,用分光测色计((konicaminolta制的cm-2600d),以sci方式测定正面反射率。

<实施例1>

1.偏光件/树脂基材的层叠体的制作

作为树脂基材,使用长条状且吸水率0.75%、tg约75℃的非晶质的间苯二甲酸共聚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厚度:100μm)。对树脂基材的单面实施电晕处理。

在以9:1混合聚乙烯醇(聚合度4200,皂化度99.2摩尔%)及乙酰乙酰基改性pva(日本合成化学工业公司制,商品名“gohsefimerz410”)而成的pva系树脂100重量份中,添加碘化钾13重量份,制备pva水溶液(涂布液)。

在树脂基材的电晕处理面涂布上述pva水溶液并在60℃下干燥,由此,形成厚度13μm的pva系树脂层,制作层叠体。

将得到的层叠体在130℃的烘箱内在圆周速度不同的辊间沿纵向(长边方向)进行自由端单向拉伸至2.4倍(空中辅助拉伸处理)。

接着,使层叠体浸渍于液温40℃的不溶化浴(相对于水100重量份配混4重量份硼酸而得到的硼酸水溶液)中30秒(不溶化处理)。

接着,以最终得到的偏光件的单体透射率(ts)成为41.5%±0.1%的方式一边调整浓度一边使其浸渍于液温30℃的染色浴(相对于水100重量份,以1:7的重量比配混碘与碘化钾而得到的碘水溶液)中60秒(染色处理)。

接着,使其浸渍于液温40℃的交联浴(相对于水100重量份配混3重量份碘化钾并配混5重量份硼酸而得到的硼酸水溶液)中30秒(交联处理)。

然后,一边使层叠体浸渍于液温70℃的硼酸水溶液(硼酸浓度4.0重量%)中,一边在圆周速度不同的辊间沿纵向(长边方向)进行单向拉伸以使总拉伸倍率达到5.5倍(水中拉伸处理)。

之后,使层叠体浸渍于液温20℃的清洗浴(相对于水100重量份,配混4重量份碘化钾而得到的水溶液)中(清洗处理)。

之后,一边在保持于90℃的烘箱中干燥,一边使其接触表面温度保持在75℃的sus制加热辊约2秒(干燥收缩处理)。基于干燥收缩处理的层叠体的宽度方向的收缩率为5.2%。

如上操作,在树脂基材上形成厚度5μm的偏光件,制作偏光件/树脂基材的层叠体。偏光件的单体透射率(初始单体透射率)ts0为41.5,偏光度(初始偏光度)p0为99.996%。

2.构成相位差层的相位差薄膜的制作

2-1.聚酯碳酸酯系树脂的聚合

使用由2台具备搅拌叶片及控制为100℃的回流冷凝器的立式反应器构成的分批聚合装置进行聚合。投入双[9-(2-苯氧基羰基乙基)芴-9-基]甲烷29.60质量份(0.046mol)、异山梨醇(isb)29.21质量份(0.200mol)、螺二醇(spg)42.28质量份(0.139mol)、碳酸二苯酯(dpc)63.77质量份(0.298mol)及作为催化剂的乙酸钙一水合物1.19×10-2质量份(6.78×10-5mol)。对反应器内进行减压氮置换后,用热介质进行加温,在内温为100℃的时刻开始搅拌。升温开始40分钟后使内温到达220℃,在进行控制以保持该温度的同时开始减压,在到达220℃后90分钟时成为13.3kpa。将随着聚合反应副产的苯酚蒸气导入100℃的回流冷凝器,使苯酚蒸气中含有的若干量的单体成分返回到反应器,未冷凝的苯酚蒸气导入至45℃的冷凝器而回收。向第1反应器中导入氮气暂时使压力恢复至大气压后,将第1反应器内的低聚物化了的反应液移至第2反应器。接着,开始第2反应器内的升温及减压,在50分钟时达到内温240℃、压力0.2kpa。其后,进行聚合至变为规定的搅拌动力为止。在到达规定动力的时刻向反应器内导入氮气使气压恢复,将生成的聚酯碳酸酯系树脂挤出在水中,切割线料而得到粒料。

2-2.相位差薄膜的制作

对所得聚酯碳酸酯系树脂(粒料)在80℃下进行5小时真空干燥,然后使用具备单螺杆挤出机(东芝机械株式会社制、料筒设定温度:250℃)、t模(宽度200mm、设定温度:250℃)、冷却辊(设定温度:120~130℃)及卷取机的薄膜制膜装置,制作厚度135μm的长条状的树脂薄膜。对所得长条状的树脂薄膜沿宽度方向以拉伸温度133℃、拉伸倍率2.8倍进行拉伸,得到厚度48μm的相位差薄膜。所得相位差薄膜的re(550)为141nm、re(450)/re(550)为0.82、nz系数为1.12。

3.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的制作

借助丙烯酸系粘合剂(厚度5μm)将上述3.中得到的相位差薄膜贴合于上述1.中得到的层叠体的偏光件表面。此时,以偏光件的吸收轴与相位差薄膜的慢轴成45°的角度的方式进行贴合。将树脂基材剥离而得到具有相位差层/偏光件的构成的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

将为具有内酯环单元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丙烯酸系树脂(内酯环单元30摩尔%)20份溶解于甲乙酮80份中,得到丙烯酸系树脂溶液(20%)。使用线棒将该丙烯酸系树脂溶液涂布于上述得到的偏光板的偏光件表面,并在60℃下使涂布膜干燥5分钟,形成以涂布膜的固化物的形式构成的保护层。保护层的厚度为3μm、tg为119℃、碘吸附量为0.25重量%。如上操作,得到具有保护层(涂布膜的固化物)/偏光件/相位差层的构成的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将所得的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供于上述(3)~(5)的评价。进而,目视观察保护层形成后有无收缩。将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2>

除了使用为具有马来酸酐单元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丙烯酸系树脂(马来酸酐单元7摩尔%)来代替为具有内酯环单元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丙烯酸系树脂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形成保护层。保护层的厚度为3μm、tg为115℃。除了使用该保护层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制作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将所得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供于与实施例1相同的评价。将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3>

除了使用为100%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丙烯酸系树脂(楠本化成株式会社制、制品名“b-728”)来代替为具有内酯环单元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丙烯酸系树脂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形成保护层。保护层的厚度为3μm、tg为116℃、碘吸附量为0.34重量%。除了使用该保护层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制作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将所得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供于与实施例1相同的评价。将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4>

除了使用为具有戊二酰亚胺环单元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丙烯酸系树脂(戊二酰亚胺环单元4摩尔%)来代替为具有内酯环单元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丙烯酸系树脂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形成保护层。保护层的厚度为3μm、tg为103℃、碘吸附量为2.3重量%。除了使用该保护层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制作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将所得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供于与实施例1相同的评价。将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5>

除了使用为具有内酯环单元的不同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丙烯酸系树脂(内酯环单元20摩尔%)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形成保护层。保护层的厚度为3μm、tg为104℃、碘吸附量为2.8重量%。除了使用该保护层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制作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将所得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供于与实施例1相同的评价。将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6>

除了使用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丁酯(摩尔比80/20)的共聚物的丙烯酸系树脂来代替为具有内酯环单元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丙烯酸系树脂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形成保护层。保护层的厚度为3μm、tg为95℃、碘吸附量为3.8重量%。除了使用该保护层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制作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将所得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供于与实施例1相同的评价。将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7>

1.偏光件/树脂基材的层叠体的制作

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偏光件/树脂基材的层叠体。

2.构成相位差层的第1取向固化层及第2取向固化层的制作

将显示向列液晶相的聚合性液晶(basf公司制:商品名“paliocolorlc242”、由下式表示)10g和针对该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光聚合引发剂(basf公司制:商品名“irgacure907”)3g溶解于甲苯40g,制备液晶组合物(涂布液)。

用摩擦布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厚度38μm)表面进行摩擦,实施取向处理。取向处理的方向设为在贴合于偏光板时从视觉辨识侧观看时相对于偏光件的吸收轴的方向成为15°的方向。利用棒涂机将上述液晶涂布液涂布于该取向处理表面,以90℃进行2分钟加热干燥,由此使液晶化合物取向。用金属卤化物灯对这样形成的液晶层照射1mj/cm2的光,使该液晶层硬化,由此在pet薄膜上形成液晶取向固化层a。液晶取向固化层a的厚度为2.5μm、面内相位差re(550)为270nm。进而,液晶取向固化层a显示nx>ny=nz的折射率特性。

改变涂布厚度,且将取向处理方向设为从视觉辨识侧观看时相对于偏光件的吸收轴的方向成为75°的方向,除此以外,与上述同样地在pet薄膜上形成液晶取向固化层b。液晶取向固化层b的厚度为1.5μm、面内相位差re(550)为140nm。进而,液晶取向固化层b显示nx>ny=nz的折射率特性。

3.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的制作

将上述2.中得到的液晶取向固化层a及液晶取向固化层b依次转印至上述1.中得到的偏光件/树脂基材的层叠体的偏光件表面。此时,以偏光件的吸收轴与取向固化层a的慢轴所成的角度成为15°、偏光件的吸收轴与取向固化层b的慢轴所成的角度成为75°的方式进行转印(贴合)。需要说明的是,各自的转印(贴合)借助紫外线硬化型粘接剂(厚度1.0μm)来进行。接着,为了增强,将带粘合剂的基材贴合于取向固化层b的表面。接着,将树脂基材剥离,得到具有偏光件/粘接层/相位差层(第1取向固化层/粘接层/第2取向固化层)/带粘合剂的基材的构成的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

接着,与实施例3同样地在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的偏光件表面形成保护层。最后,将带粘合剂层的基材剥离,得到具有保护层(涂布膜的固化物)/偏光件/相位差层的构成的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将所得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供于与实施例1相同的评价。将结果示于表1。

<比较例1>

除了使用为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摩尔比55/45)的共聚物的丙烯酸系树脂(楠本化成公司制,产品名“b-722”)来代替为具有内酯环单元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丙烯酸系树脂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形成保护层。保护层的厚度为3μm、tg为39℃、碘吸附量为1.7重量%。除了使用该保护层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制作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将所得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供于脱色评价,结果为不良(“全部脱色”),因此未进行单体透射率及偏光度的评价。将结果示于表1。

<比较例2>

除了使用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丁酯(摩尔比35/65)的共聚物的丙烯酸系树脂(楠本化成公司制,产品名“b-734”)来代替为具有内酯环单元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丙烯酸系树脂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形成保护层。保护层的厚度为3μm、tg为71℃、碘吸附量为12重量%。除了使用该保护层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制作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将所得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供于脱色评价,结果为不良(“全部脱色”),因此未进行单体透射率及偏光度的评价。将结果示于表1。

<比较例3>

除了使用紫外线硬化型丙烯酸系树脂(共荣社化学制,产品名“lightacrylatehpp-a”,羟基新戊酸新戊二醇酯丙烯酸加成物)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形成保护层(硬化物)。具体而言,将配混该丙烯酸系树脂97重量%及光聚合引发剂(irgacure907,basf公司制)3重量%而成的组合物涂布于偏光件上,并在氮气气氛下使用高压汞灯以累积光量300mj/cm2照射紫外线,形成硬化层(保护层)。保护层的厚度为3μm、tg为83℃、碘吸附量为6.6重量%。除了使用该保护层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制作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将得到的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供于与实施例1相同的评价。将结果示于表1。

<比较例4>

除了使用紫外线硬化型丙烯酸系树脂(东亚合成公司制,产品名“aronixm-402”),二季戊四醇五及六丙烯酸酯(五丙烯酸酯为30%~40%))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形成保护层(硬化物)。保护层的形成方法与比较例3相同。保护层的厚度为3μm。除了使用该保护层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制作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将得到的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供于与实施例1相同的评价。将结果示于表1。

<比较例5>

除了使用紫外线硬化型环氧系树脂(daicel公司制,产品名“celloxide2021p”)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形成保护层(硬化物)。具体而言,将配混该环氧系树脂95重量%及光聚合引发剂(cpi-100p,san-apro公司制)5重量%而成的组合物涂布于偏光件上,并在空气气氛下使用高压汞灯以累积光量500mj/cm2照射紫外线,形成硬化层(保护层)。保护层的厚度为3μm、tg为95℃、碘吸附量为9重量%。除了使用该保护层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制作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将得到的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供于与实施例1相同的评价。将结果示于表1。

<比较例6>

除了使用水系聚酯系树脂(日本合成化学公司制,产品名“polyesterwr905”)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形成保护层(涂布膜的固化物)。保护层的厚度为3μm,碘吸附量为12重量%。除了使用该保护层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制作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将得到的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供于脱色的评价,结果为不良(“全部脱水”),因此未进行单体透射率及偏光度的评价。将结果示于表1。

<比较例7>

除了使用水系聚氨酯系树脂(第一工业制药株式会社制、制品名“superflexsf210”)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形成保护层(涂布膜的固化物)。保护层的厚度为3μm、tg为107℃、碘吸附量为19重量%。除了使用该保护层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制作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将得到的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供于脱色的评价,结果为不良(“全部脱色”),因此未进行单体透射率及偏光度的评价。将结果示于表1。

<比较例8>

除了使用水系聚氨酯系树脂(unitika公司制、制品名“arrowbasese1200”)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形成保护层(涂布膜的固化物)。保护层的厚度为3μm、碘吸附量为15重量%。除了使用该保护层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制作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将得到的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供于脱色的评价,结果为不良(“全部脱色”),因此未进行单体透射率及偏光度的评价。将结果示于表1。

[表1]

<评价>

根据表1可明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为如下的偏光板:尽管非常薄,但在加热加湿环境下也可抑制光学特性的降低,耐久性优异,并且不会发生保护层形成后的收缩,可耐受实际应用。进而,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的加湿试验后的正面反射率非常小,显示良好的防反射特性。这表示:应用于例如有机el显示装置这样的具有金属层的图像显示装置时,有防止该金属层引起的外部光的反射眩光的效果。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适合用于图像显示装置。作为图像显示装置,可举出例如便携信息终端(pda)、智能手机、移动电话、时钟、数码相机、便携游戏机等便携设备;计算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复印机等oa设备;摄像机、电视、微波炉等家庭用电气设备;后方监视器、汽车导航系统用监视器、汽车音响等车载用设备;数字标牌、商业店铺用信息用显示器等展示设备;监视用监视器等警备设备;看护用监视器、医疗用监视器等看护·医疗设备。

附图标记说明

10偏光件

20保护层

40相位差层

41第1层

42第2层

100偏光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