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基板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01800发布日期:2021-07-23 21:18阅读:68来源:国知局
显示基板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基板及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随着ar(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vr(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reality)产品显示器高分辨率的不断追求,精细化的设计与制作工艺是显示屏发展的必然趋势,设计与制作也将直接影响到最终产品。同时,环境温度大幅度变化及产品受到外力作用冲击同样会对产品显示有影响,所以,面板制作的要求及显示效果也会不断提高。目前ar/vr产品ps(隔垫物;postspacer)设计有psoncf(隔垫物设置在彩膜基板上)&psonarray(隔垫物设置在阵列基板上)两种设计,两种设计均存在由于assay对盒偏移形成ps相关mura、漏光等不良,psmura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液晶面板受到外力作用引起的。当液晶面板强度不足时,在受到外力冲击后会产生不可恢复性色斑,发生psmura。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显示基板及显示面板。

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显示基板,其具有透光区域和遮光区域;所述遮光区域包括主支撑区和副支撑区;所述显示基板包括:基底,设置在所述基底上的配向层;在所述配向层背离所述基底的一侧、且至少位于所述主支撑区的位置设置有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背离所述基底的表面到所述基底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配向层背离所述基底的表面到所述基底之间的距离。

可选地,在所述支撑区和所述副支撑区均设置有所述凸起结构,且位于同一行的所述支撑区和所述副支撑区中的凸起结构为一体成型结构。

可选地,所述显示基板包括阵列基板。

可选地,所述显示基板包括在所述基底上、位于所述遮光区域的开关晶体管和位于所述透光区域的显示电极;所述开关晶体管与所述显示电极之间设置有层间绝缘层,所述开关晶体管的漏极通过贯穿层间绝缘层的过孔与所述显示电极连接;所述配向层位于所述显示电极背离所述基底的一侧;

所述凸起结构覆盖位于所述主支撑区的所述过孔,所述凸起结构具有对应于所述过孔的填充部。

可选地,位于同一行的所述支撑区和所述副支撑区中的所述凸起结构为沿栅线方向延伸的一体成型结构。

可选地,所述显示基板包括彩膜基板。

可选地,所述凸起结构背离所述基底的表面到所述基底之间的距离,与所述配向层背离所述基底的表面到所述基底之间的距离之差包括0.3μm-1.3μm。

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显示面板,其包括上述的显示基板。

可选地,所述显示基板为阵列基板,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彩膜基板;所述彩膜基板包括主隔垫物和副隔垫物;其中,所述主隔垫物与所述显示基板的主支撑区上的所述凸起结构相抵顶。

可选地,所述显示基板为阵列基板,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阵列基板,所述阵列基板包括主隔垫物和副隔垫物;其中,所述主隔垫物与所述显示基板的主支撑区上的所述凸起结构相抵顶;

所述阵列基板包括位于所述遮光区域的开关晶体管和位于所述透光区域的显示电极,所述开关晶体管与所述显示电极之间设置有层间绝缘层;所述开关晶体管的漏极通过贯穿所述层间绝缘层的过孔与所述显示电极连接;所述主隔垫物和所述副隔垫物均设置在所述过孔处。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液晶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包含图2阵列基板的液晶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俯视图;

图7为包含图5阵列基板的液晶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俯视图;

图10为包含图8阵列基板的液晶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1、第一基底;12、层间绝缘层;12、过孔;13、像素电极;14、第一配向层;15、凸起结构;21、第二基底;22、彩色滤光片;23、第二配向层;bm、黑矩阵;ps1、主隔垫物;ps2、副隔垫物;q1、透光区域;q2、遮光区与;q21、主支撑区;q22、副支撑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一”或者“该”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基板特别适用于液晶面板,该液晶面板具体可以是ar显示面板,也可以是vr显示面板。其中,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显示基板具体可以为阵列基板,也可以是coa(coloronarray;彩膜设置在阵列基板)基板,还可以是彩膜基板。在下述具体实现方式中分别以显示基板为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为例进行说明的,但这并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其中,当显示基板为阵列基板时,显示基板中的基底则称之为第一基底,配向层则称之为第一配向层;显示基板为彩膜基板时,显示基板中的基底则称之为第二基底,配向层则称之为第二配向层。

如图1所示,一种示例性的液晶面板划分为遮光区域q2和透光区域q1;该液晶面板通常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彩膜基板、设置在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的液晶,以及用于维持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的液晶盒盒厚的隔垫物(ps;postspacer)。

其中,阵列基板通常包括第一基底11,以及设置在第一基底11上多条栅线和多条数据线,栅线和数据线交叉设置,并限定出多个像素单元;其中,每个像素单元中至少包括像素驱动电路和显示电极;在显示电极背离基底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配向层14。

具体的,像素驱动电路位于遮光区域q2,其至少包括开关晶体管t1;其中,位于同一行的像素驱动电路中的开关晶体管t1的栅极连接同一条栅线,位于同一列的开关晶体管t1的源极连接同一条数据线。显示电极位于透光区域q1,其可以是像素电极13,也可以是公共电极;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以显示电极为像素电极为例进行说明。在像素驱动电路的开关晶体管t1的漏极所在层和像素电极13所在层上方设置有层间绝缘层12,且每个像素单元中,开关晶体管t1的漏极通过贯穿层间绝缘层12的过孔121与像素电极13连接,为其提供数据电压,以使像素电极13和公共电极形成电场,驱动液晶面板中的液晶偏转,从而实现不同灰阶的显示。

其中,彩膜基板通常包括第二基底21,位于第二基底21上彩色滤光片22(具体可以包括红色滤光片、绿色滤光片、蓝色滤光片);位于相邻彩色滤光片22的黑矩阵bm;在彩色滤光片和黑矩阵bm所在层背离第二基底2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配向层23。

其中,彩色滤光片对应液晶面板的透光区域q1,黑矩阵bm对应液晶面板的遮光区域q2。

其中,隔垫物位于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并对应遮光区域q2;隔垫物包括主隔垫物ps1和副隔垫物ps2;在本实施例中将设置主隔垫物ps1的区域定义为主支撑区q21域,设置副隔垫物ps2的区域定义为副支撑区q22域。主隔垫物ps1的作用是维持液晶盒的盒厚,故主隔垫物ps1与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相抵顶,而副隔垫物ps2在液晶面板收到外力是起到缓冲作用,故副隔垫物ps2仅与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中的一者相抵顶,与另一者则存在一定的距离。液晶面板中隔垫物通常包括多行,具体的每一行隔垫物可以是沿栅线方向排布;当然隔垫物沿数据线方向也是可行的。每一行隔垫物中包括主隔垫物ps1和副隔垫物ps2,且二者可以是交替设置的。

发明人发现,在液晶面板收到外力时,主隔垫物ps1会产生错位,划伤第一取向层,导致液晶面板被划伤,导致漏光等显示不良。当然,如果主隔垫物ps1和副隔垫物ps2形成在阵列基板上,此时在液晶面板收到外力时,主隔垫物ps1会产生错位,划伤第一配向层14,导致液晶面板被划伤,导致漏光等显示不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下述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基板,其具有透光区域和遮光区域;遮光区域包括主支撑区和副支撑区;显示基板包括:基底,设置在基底上的配向层;在配向层背离基底的一侧、且至少位于主支撑区的位置设置有凸起结构;凸起结构背离基底的表面到基底之间的距离,大于配向层背离基底的表面到基底之间的距离。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基板中包括凸起结构,且凸起结构背离基底的表面到基底之间的距离,大于配向层背离基底的表面到基底之间的距离,这样一来,用该显示基板的液晶面板,即使液晶面板受到外力产生错位,由于凸起结构与配向层存在一定的高度差,主隔垫物也不会划伤透光区域的配向层,从而有效的避免的显示不良的产生。

第一种示例,如图2和3所示,显示基板为阵列基板,该阵列基板其具有遮光区域q2和透光区域q1;该阵列基板包括第一基底11,位于第一基底11上、位于遮光区域q2的开关晶体管t1,位于透光区域q1的像素电极13;开关晶体管t1的漏极通过贯穿层间绝缘层12的过孔121与像素电极13连接;在像素电极13所在层之上设置有第一配向层14,其中,遮光区域q2包括主支撑区q21和副支撑区q22;凸起结构15覆盖位于主支撑区q21和副支撑区q22的过孔,且凸起结构15具有将过孔填充的填充部,也即位于过孔中的部分结构,且位于同一行凸起结构15为沿着栅线方向延伸的一体成型,也即在第一配向层14背离基底的表面形成沿行方向(栅线方向)延伸并排设置的条状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述凸起结构15第一背离基底的表面到第一基底之间的距离,与第一配向层14背离基第一基底的表面到第一基底之间的距离之差包括但不限于0.3μm-1.3μm。

如图4所示,示意出一种应用该种阵列基板的液晶面板,该液晶面板还包括彩膜基板,主隔垫物ps1和副隔垫物ps2形成在彩膜基板上,主隔垫物ps1和副隔垫物ps2分别对应在阵列基板上的主支撑区q21和副支撑区q22,主隔垫物ps1与阵列基板相抵顶,副隔垫物ps2与阵列基板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隔。当液晶面板受到外力,主隔垫物ps1发生错位,由于凸起结构15与第一配向层14存在一定的高度差,此时主隔垫物ps1也不会与第一配向层14接触,从而有效的避免了主隔垫物ps1划伤第一配向层14。而且,凸起结构15将阵列基板上的过孔填充,此时还可以避免在液晶面板收到外力时,主隔垫物ps1边角落入过孔,而失去了支撑的作用,无法维持液晶盒的盒厚。

第二种方式,如图5和6所示,显示基板为阵列基板,该阵列基板其具有遮光区域q2和透光区域q1;该阵列基板包括第一基底11,位于第一基底11上、对应遮光区域q2的开关晶体管t1,对应透光区域q1的像素电极13;开关晶体管t1的漏极通过贯穿层间绝缘层12的过孔121与像素电极13连接;在像素电极13所在层之上设置有第一配向层14,其中,至少部分遮光区域q2包括主支撑区q21和副支撑区q22;凸起结构15仅覆盖位于主支撑区q21的过孔,也即凸起结构15背离配型层的表面呈块状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述凸起结构15第一背离基底的表面到第一基底之间的距离,与第一配向层14背离基第一基底的表面到第一基底之间的距离之差包括但不限于0.3μm-1.3μm。

如图7所示,示意出一种应用该种阵列基板的液晶面板,该液晶面板还包括彩膜基板,主隔垫物ps1和副隔垫物ps2形成在彩膜基板上,主隔垫物ps1和副隔垫物ps2分别位于在阵列基板上的主支撑区q21和副支撑区q22,主隔垫物ps1与阵列基板相抵顶,副隔垫物ps2与阵列基板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隔。当液晶面板受到外力,主隔垫物ps1发生错位,由于凸起结构15与第一配向层14存在一定的高度差,此时主隔垫物ps1也不会与第一配向层14接触,从而有效的避免了主隔垫物ps1划伤第一配向层14。而且,凸起结构15将阵列基板上的过孔填充,此时还可以避免在液晶面板收到外力时,主隔垫物ps1边角落入过孔,而失去支撑的作用,无法维持液晶盒的盒厚。同时,可以看出的是,形成在彩膜基板上的主隔垫物ps1和副隔垫物ps2高度可以是一样高,因此方便制备。

第三种方式,如图8和9所示,显示基板为彩膜基板,彩膜基板其具有遮光区域q2和透光区域q1;彩膜基板包括第二基底21,在第二基底21上,位于遮光区域q2的位置设置有黑矩阵bm,位于透光区域q1的位置设置有彩色滤光片22;在黑矩阵bm和彩色滤光片22所在层之上设置有第二配向层23;其中,至少部分遮光区域q2包括主支撑区q21和副支撑区q22;凸起结构15覆盖位于主支撑区q21和副支撑区q22的过孔,且位于同一行凸起结构15一体成型,也即在第二配型层背离基底的表面形成沿行方向(栅线方向)并排设置的条状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述凸起结构15第二背离基底的表面到第二基底之间的距离,与第二配向层23背离基第二基底的表面到第二基底之间的距离之差包括但不限于0.3μm-1.3μm。

如图10所示,示意出一种应用该种彩膜基板的液晶面板,该液晶面板还包括阵列基板;该阵列基板包括第一基底11,位于第一基底11上、位于遮光区域q2的开关晶体管t1,位于透光区域q1的像素电极13;开关晶体管t1的漏极通过贯穿层间绝缘层12的过孔121与像素电极13连接;在像素电极13所在层之上设置有第一配向层14,在过孔对应主支撑区q21的位置设置有主隔垫物ps1,在过孔对应副支撑区q22的位置设置有副隔垫物ps2,主隔垫物ps1与彩膜基板上的凸起结构15相抵顶,副隔垫物ps2与彩膜基板上的凸起结构15存在一定的距离。因此,当液晶面板受到外力,主隔垫物ps1发生错位,由于凸起结构15与第一配向层14存在一定的高度差,此时主隔垫物ps1也不会与第二配向层23接触,从而有效的避免了主隔垫物ps1划伤第一配向层14。

在一些实施例中,液晶盒的厚度在1.5mm左右;当然具体数值可以根据具体产品型号和要求具体设置。

第二方面,如图4、7、10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具体可以是液晶面板,其可以包括上述任意一种显示基板。

其中,液晶面板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描述任意一种,在此不再重复描述。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