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光学内窥镜成像及照明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51283发布日期:2020-07-29 03:04阅读:4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光学内窥镜成像及照明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光学内窥镜成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光学内窥镜成像及照明系统。



背景技术:

光学内窥镜成像系统一般由医用冷光源、光学硬管镜和摄像头组成,传统光学硬管镜起到光线传输和光学成像的作用,摄像头起到将光学成像转换为电子图像,传输到图像主机进行处理,并输出到监视器上。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为实现手术过程的可视化,光学硬管镜需要通过导光光纤束连接到医用冷光源上,以将照明光线导入光学硬管镜内部的光纤丝,并传输到需要手术或治疗的位置,实现照明,同时,人体组织通过光学硬管镜的光学成像系统,将图像传输到摄像头,进行光电转换,将光学成像转换为电子图像,并通过图像主机的处理,最终显示在终端监视器上。

这样光学硬管镜不仅要连接摄像头,还要连接导光光纤束,这样加持到医生握持的摄像头上的重量就增加了,增加了医生操作的负担,长时间使用会加快医护人员的疲劳。另外,连接光学硬管镜和医用冷光源的导光光纤束和连接摄像头和图像主机的摄像头线缆容易缠绕在一起,不但影响医护人员的操作,也降低了使用寿命。

另外,传统光学硬管镜为了连接光纤导光束,光学硬管镜上还需要保留连接导光束的接口,使硬管镜结构变得复杂,同时,硬管镜内部的光纤丝还需要弯折成直角,光纤丝受弯折容易折断,也大大降低了硬管镜内部导光光纤丝的寿命。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型光学内窥镜成像及照明系统来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光学内窥镜成像及照明系统,简化了光学硬管镜结构,减少了与外部设备的连接,从而避免外接导光附件带来的附加力矩,具有操作轻便,转动灵活的优势。同时避免了导光光纤丝因弯折而发生折断,大大提高光学硬管镜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新型光学内窥镜成像及照明系统,包括:摄像头、光学硬管镜,所述光学硬管镜包括:外管;目镜罩;设于所述外管内部的硬管镜本体;以及,设于所述硬管镜本体和所述外管之间且始终与所述硬管镜本体的成像光轴平行的导光光纤丝,所述导光光纤丝的入光面与出光面平行;所述摄像头包括:光学镜头透镜组、光电转换模组、供电模组以及设于所述摄像头接近所述光学硬管镜一端的发光led模组;所述摄像头一端设有与所述导光光纤丝的入光面相抵接的、用于将所述发光led模组的光线导入所述导光光纤丝的导光光锥。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硬管镜本体的光学腔体内至少装配有目镜、转像棒镜组、物镜。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发光led模组通过供电线缆连接于所述供电模组上,并由所述供电模组供电。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导光光纤丝呈环状设于所述硬管镜本体和所述外管之间。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本发明中,通过将导光光纤丝沿光学硬管镜的成像光轴平行设置,并通过与摄像头一端的导光光锥抵接实现光传输,从而简化了光学硬管镜的结构,减少了外接导光光纤丝所占用的空间及重量,能够避免外接导光附件带来的附加力矩,使得手术中内窥镜操作轻便,转动灵活。并且由于光学硬管镜内部的导光光纤丝始终与成像光轴平行,有效避免了导光光纤丝因弯折而发生折断,大大提高了导光光纤丝的寿命以及光学硬管镜的使用寿命。

2、在本发明中,导光光纤丝呈环状设于外管和硬管镜本体之间,使得光源和摄像头合二为一,且光线能够绕硬管镜本体分布,提高医生手术操作便利性的同时能够起到较全面的照明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新型光学内窥镜成像及照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新型光学内窥镜成像及照明系统的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新型光学内窥镜成像及照明系统的局部剖面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光学硬管镜的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1、摄像头;2、光学硬管镜;11、发光led模组;12、供电线缆;13、供电模组;14、光电转换模组;15、光学镜头透镜组;16、光线;17、导光光锥;21、目镜罩;22、导光光纤丝;221、入光面;222、出光面;23、光学腔体;24、目镜;25、转像棒镜组;26、物镜;27、外管;28、硬管镜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新型光学内窥镜成像及照明系统,包括:摄像头1以及光学硬管镜2,光学硬管镜2包括:外管27、目镜罩21,设于外管27内部的硬管镜本体28;以及,设于硬管镜本体28和外管27之间且始终与硬管镜本体28的成像光轴平行的导光光纤丝22,导光光纤丝22的入光面221与出光面222平行。其中目镜罩21为绝缘材质,目镜罩21装配于外管27外壁,目镜罩21一端设有用于与摄像头1螺纹装配的连接端。

摄像头1包括:光学镜头透镜组15、光电转换模组14、供电模组13以及设于摄像头1接近光学硬管镜2一端的发光led模组11;摄像头1一端设有与导光光纤丝22的入光面221相抵接的、用于将发光led模组11的光线16导入导光光纤丝22的导光光锥17。

当光学硬管镜2连接到摄像头1上时,导光光纤丝22的入光面221抵接于摄像头1的导光光锥17上,从而实现光的传输,此时从发光led模组11发出的光线16,透过导光光锥17,由入光面221进入光学硬管镜2,最终从出光面222输出,到达手术位置。

如图2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硬管镜本体28的光学腔体23内至少装配有目镜24、转像棒镜组25、物镜26。导光光纤丝22呈环状设于硬管镜本体28和外管27之间,且始终与硬管镜本体28的成像光轴平行,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导光光纤丝22和光学腔体23内的光学镜片能够互不影响,且导光光纤丝22不会受弯折,避免了光纤丝因弯折而发生折断,也大大提高了光纤丝的寿命,从而提高了光学硬管镜2的使用寿命。同时将光源和摄像头1合二为一,使得光线16能够均匀照射在硬管镜本体28外侧,进而有利于提高操作便利性以及照明效果。

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施例中的光学内窥镜成像及照明系统简化了光学硬管镜2的设计,减少了与外部设备的连接,能够避免外接导光附件带来的附加力矩,减少光学内窥镜的重量,使得手术中内窥镜操作轻便,转动灵活。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发光led模组11通过供电线缆12连接于供电模组13上,并由供电模组13供电,因此简化了连接线缆的数量,避免因线缆过多造成线缆缠绕现象从而影响医护人员的操作。并且由于摄像头1的手柄部位是圆柱形结构而非t字形结构,便于套装无菌防护套,有利于内窥镜手柄部位的无菌防护。

具体工作过程以及原理: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导光光纤丝22沿光学硬管镜2的成像光轴平行设置,并通过与摄像头1一端的导光光锥17抵接实现光传输,从而简化了光学硬管镜2的结构,减少了外接导光光纤丝22所占用的空间及重量,能够避免外接导光附件带来的附加力矩,使得手术中内窥镜操作轻便,转动灵活。并且由于光学硬管镜2内部的导光光纤丝22始终与成像光轴平行,有效避免了导光光纤丝22因弯折而发生折断,大大提高了导光光纤丝22的寿命以及光学硬管镜2的使用寿命。导光光纤丝22呈环状设于外管27和硬管镜本体28之间,使得光源和摄像头1合二为一,且光源能够绕硬管镜本体28分布,提高医生手术操作便利性的同时能够起到较全面的照明效果。

以上,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