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连接器插座的固定结构及其光学连接器插座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28436发布日期:2021-04-27 16:21阅读:77来源:国知局
光学连接器插座的固定结构及其光学连接器插座模块的制作方法
光学连接器插座的固定结构及其光学连接器插座模块
1.相关申请
2.本申请请求根据35u.s.c.
§
119(e)授予2019年10月26日提交的申请号为62/926,452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案的权益,其完整内容在此通过引用结合于此。
技术领域
3.本发明系关于光学连接器插座所使用的固定结构,特别是指一种设置与固定于金属壳体通孔内,避免光学连接器插座倾歪状态发生的一种光学连接器插座的固定结构及其光学连接器插座模块。


背景技术:

4.由于光纤具有高带宽、低损耗的优点,近年来已广泛作为讯号的传输媒介。光纤的使用,已经在通讯产业中,产生了重大革命性的影响。现今100g光模块通讯已经不敷使用,未来可预期的是将走向400g光模块通讯的时代。
5.在400g光通讯的领域里,光纤模块的封装设计也有很多种设计,其中一种名为四路倍增密度的小型封装可插拔收发器(quad small form factor pluggable-double density,qsff-dd)的规格,以兼具向下兼容的设计,受到诸多大厂的注目,纷纷推出相应规格的光通讯模块产品。
6.习用技术中,光通讯模块具有用来保持光纤位置的连接器,以及用来提供连接器插入的光学连接器插座。连接器具有光纤保持结构,用来将光纤保持在同一平面。连接器插座两侧具有插入孔,提供光学连接器插入,使得光学连接器上的光纤可以相对应的耦接在一起。
7.为了方便光学连接器插座设置在通讯设备的金属壳板上,光学连接器插座上会设置金属件,以做为将光学连接器插座固定在金属壳板通孔内的固定结构。而在习用技术中,具有多种的固定结构设计,例如:美国专利公告us.pat.no.7384200号专利揭露了一种光学连接器插座的金属固定结构,其系具有连接板部以及由该连接板部两端以直角弯曲延伸的一段侧板。其中,每一侧板部的中间段区域具有向外侧突出且其一端对应具有安装孔壳体板的弹性夹爪。从弹性夹爪往连接板部侧设置有第一侧板,而相对于该第一侧板,在该弹性夹爪的另一侧具有第二侧板,其端部具有向该连接器以及连接板部倾斜延伸的突出件。
8.另外,例如美国专利us.pat.no.9,285,548一种光纤适配器的固持器,包含:一水平部;两垂直部,由该水平部向下延伸;两弹性的阻止片部,分别由该等垂直部延伸出;一固定用弹片,由该水平部向上延伸出,其中该固定用弹片上形成有一开口;以及一舌部,从该开口的一内缘延伸出。
9.在上述背景说明段落中所揭露的内容,仅为增进对本发明的背景技术的了解,因此,上述内容含有不构成阻碍本发明的先前技术,且应为本领域习知技艺者所熟知。


技术实现要素:

10.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连接器插座的固定结构,用以将光学连接器插座嵌入固定于通讯设备的壳体的通孔内。本发明在固定结构两侧且位于壳体的通孔内具有朝向通孔壁面的抵靠结构,以提供平均的力量座用于光学连接器上,产生稳定的固定效果。此外,在另一实施例中,其中之一抵靠结构的一侧具有可以提供平衡稳定支撑的延伸件,使得固定结构可以更稳定的固定在光学连接器上。
11.在一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连接器插座的固定结构,用以将光学连接器插座固定在金属壳板的通孔内,光学连接器插座具有第一表面,以及分别连接于第一表面两侧的第二表面,固定结构包括有主体板以及一对侧板部。主体板抵靠于该第一表面上。该对侧板部分别连接在该主体板的两侧,该对侧板部抵靠在该第二表面上。该每一侧板部更具有第一侧板、连接板以及第二侧板。第一侧板与该主体板相连接。连接板的一端与该第一侧板连接。第二侧板与该连接板另一端连接,使得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具有凹口。其中,第一侧板或第二侧板形成第一延伸件抵靠于该光学连接器插座的壳体上。
12.在一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连接器插座模块,包括有光学连接器插座以及固定结构。光学连接器插座具有一第一表面,以及分别连接于该第一表面两侧的第二表面。固定结构用以将该光学连接器插座固定在一金属壳板的一通孔内,该固定结构包括有一主体板以及一对侧板部,该主体板,抵靠于该第一表面上,该对侧板部,分别连接在该主体板的两侧,该对侧板部抵靠在该第二表面上,该每一侧板部更具有第一侧板、连接板以及第二侧板。第一侧板与该主体板相连接。连接板的一端与该第一侧板连接。第二侧板与该连接板另一端连接,使得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具有凹口。其中,第一侧板或第二侧板形成第一延伸件抵靠于该光学连接器插座的壳体上。
13.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与第二弹性件相连接,形成一体的结构。
14.在一实施例中,第二侧板开设有分隔槽,其两侧分别具有第一弹性件以及第一延伸件,其中第一弹性件系抵靠于通孔的侧壁。此外,第一弹性件具有第一斜板,其一端连接有第一压板,抵靠在该通孔的侧壁。在第一侧板具有第二弹性件,其系抵靠于该通孔的侧壁。
15.在一实施例中,第一侧板开设分隔槽,其两侧分别具有第一弹性件以及第一延伸件,其中第一弹性件系抵靠于通孔的侧壁。第一弹性件具有第一斜板,其一端连接有一第一压板,抵靠在该通孔的侧壁。第二侧板具有第二弹性件,其系抵靠于通孔的侧壁。第二弹性件具有第二斜板,其一端连接有一第二压板,抵靠在通孔的侧壁。
16.而为了让上述目的、技术特征以及实际实施后的增益性更为明显易懂,于下文中将系以较佳的实施范例辅佐对应相关的图式来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17.经由详细描述和附图,将仅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附图进行更全面的理解;因此,以下附图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发明的申请专利范围;
18.图1a为本发明的光学连接器插座的固定结构的一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19.图1b为光学连接器插座与图1a的固定结构结合示意图;
20.图2a为本发明的光学连接器插座的固定结构的另一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21.图2b为光学连接器插座与图2a的固定结构结合示意图;
22.图3a与图3b为本发明的固定结构的不同实施例示意图;
23.图4a与图4b为本发明的光学连接器插座模块实施例示意图;
24.图4c为图4b所示的aa剖面示意图;及
25.图5a至图5c为本发明的光学连接器插座模块另一实施例立体与剖面示意图;
26.附图标记说明:
27.2、2a~2c-固定结构;20-主体板;21-侧板部;210、210a-第一侧板;211-连接板;212-第二侧板;213-凹口;214、214a-分隔槽;215-第一弹性件;215a-第一斜板;215b-第一斜板;216a、216c-第一延伸件;216b、216d-第二延伸件;217-第二弹性件;217
’-
第一弹性件;217a-第二斜板;217b-第二压板;218-抵靠板;218a-止檔板;219-连接压板;22-凹部空间;3-光学连接器插座;30-第一表面;31-第二表面;32-凹槽结构;320-槽体;321-侧槽体;33-固定侧板;34-定位孔;35-插入口;4、4a-光学连接器插座模块;5-壳体;50-通孔;51-框壁;52-表面;i0-第一侧;i1-第二侧。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29.本发明的优点及特征以及达到其方法将参照例示性实施例及附图进行更详细地描述而更容易理解。然而,本发明可以不同形式来实现且不应所述被理解仅限于此处所陈述的实施例。相反地,对所属技术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而言,所提供的此些实施例将使本揭露更加透彻与全面且完整地传达本发明的范畴,且本发明将仅为所附加的申请专利范围所定义。在图中,组件的尺寸及相对尺寸为了清晰易懂而以夸示方法表示。
30.除非另外定义,所有使用于后文的术语(包含科技及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士一般所理解相同的意思。将更可理解的是,例如于一般所使用的字典所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被理解为具有与相关领域的内容一致的意思,且除非明显地定义于后文,将不以过度理想化或过度正式的意思理解。
31.以下将配合图式详细叙述例示实施例。然而,这些实施例可以包含于不同的形式中,且不应被解释为用以限制本发明的申请专利范围。这些实施例的提供使得本发明的揭露完整与明暸,熟知此技术的技术人士将能经由所述些实施例了解本发明的范畴。
32.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清楚、完整地说明。
33.请参阅图1a与图1b所示,其中图1a为本发明的光学连接器插座的固定结构的一实施例立体示意图;图1b为光学连接器插座与图1a的固定结构结合示意图。本实施例的固定结构2,用以将光学连接器插座3固定在金属壳板的通孔内,光学连接器插座3具有第一表面30,以及分别连接于第一表面30两侧的第二表面31。固定结构2套设在光学连接器插座3的第一表面30与第二表面31上。本实施例中,第一表面30与第二表面31系形成于光学连接器插座3本体的凹槽结构32内,以拘束固定结构2,使得固定结构2可以稳定设置于光学连接器插座3上。
34.本实施例中,固定结构2包括有主体板20以及一对侧板部21。主体板20抵靠于该第
一表面30上。两个侧板部21分别连接在主体板20的两侧,分别抵靠在第二表面31上。本实施例中,主体板20没有与侧板部21连接的侧边系抵靠在构成第一表面30的凹槽结构32的槽壁上。通过凹槽结构32的槽壁拘束主体板20,以使主体板20稳固的固定在凹槽结构32内。
35.每一侧板部21更具有第一侧板210、连接板211以及第二侧板212。第一侧板210与该主体板20相连接。连接板211的一端与第一侧板210连接。第二侧板212与连接板211另一端连接,使得第一侧板210与第二侧板212之间形成凹口213。其中,第一侧板210或第二侧板212形成第一延伸件抵靠于光学连接器插座3的壳体上。
36.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延伸件216a系形成于第二侧板212上,第一延伸件216a的端部抵靠于构成第二表面31的凹槽结构32的槽壁上。第二侧板212开设有分隔槽214,其两侧分别具有第一弹性件215以及第一延伸件216a。第一弹性件215具有第一斜板215a,由第二侧板212的一端以特定角度向外侧延伸,第一斜板215a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压板215b。在第一侧板210与连接板211连接侧相反的那一侧,具有第二弹性件217,其系具有第二斜板217a,由第一侧板210的一端以特定角度向外侧延伸,第二斜板217a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压板217b。此外,每一侧板部21系更具有抵靠板218,设置于该凹口213内,且抵靠板218的一端与连接板211相连接,而以特定角度向外倾斜延伸,其端部反折一角度,形成止文件板218a与光学连接器插座3的固定侧板33相对应。要说明的是,在一实施例中,固定结构2系由金属板凹折形成主体板20与侧板部21,形成具有凹部空间22来与光学连接器插座3结合。
37.请参阅图2a与图2b所示,其中图2a为本发明的光学连接器插座的固定结构的另一实施例立体示意图;图2b为光学连接器插座与图2a的固定结构结合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基本上与图1a及图1b的结构相似,差异的是本实施例的固定结构2a的第一侧板210a的端部并非是图1a第二弹性件217的设计,而是以第二延伸件216b平直的延伸抵靠在构成第二表面31的凹槽结构32的槽壁上。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3a所示,该图为本发明的固定结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的固定结构2b,基本上与图1a所示的结构类似,差异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二侧板212上的第一弹性件215的第一压板215b与第一侧板210上的第二弹性件217所延伸出的第二压板217b结构相连接以形成一连接压板219,使得第一弹性件215与该第二弹性件217合成一体。
38.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3b所示,该图为本发明的固定结构再一实施例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固定结构2c与图1a差异的结构在于该第一侧板210开设分隔槽214a,其两侧分别具有第一弹性件217’以及第一延伸件216c,当装设于如图1a所示的光学连接器插座3的凹槽结构32时,其端部抵靠于构成第二表面31的凹槽结构32的槽壁上。第二侧板212具有第二延伸件216d,其端部也是抵靠于构成第二表面31的凹槽结构32的槽壁上。要说明的是,虽然图3b中的第二侧板212具有第二延伸件216d,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侧板212上的第二延伸件216d也可以改成图2a的弹性件215的形式。
39.请参阅图4a与图4b所示,该图为本发明的光学连接器插座模块实施例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光学连接器插座模块4包括有光学连接器插座3以及固定结构2。本实施例中,的光学连接器插座3与固定结构2系以图1a与图1b所示的结构来说明。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固定结构也可以如图2a、3a~3b所是的固定结构2a~2c所示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光学连接器插座3的第一侧i0与第二侧i1具有插入口35,用以提供光学连接器插入,使得经由第一侧i0与第二侧i1的插入口35插入的光学连接器可以相互耦接。
40.固定结构2套设在光学连接器插座3的凹槽结构32内,通过主体板20置入于凹槽结构32位于光学连接器插座3顶侧的槽体320内,主体板20两侧边分别抵靠在槽体320的两侧壁上。固定结构2的侧板部21的连接板211的一侧边抵靠在凹槽结构32位于光学连接器插座3侧面的侧槽体321的槽壁上。第二侧板212的第一延伸件216a的端部抵靠在光学连接器插座3侧面的侧槽体321的槽壁上。通过固定结构2两侧的第一延伸件216a端部对称地抵靠在光学连接器插座3侧面的侧槽体321的槽壁,使得固定结构2在光学连接器3上达到更好的固定与结构平衡效果。整个光学连接器插座模块4可以被装设在通讯设备的壳体5上面。在本实施例中,壳体5为金属壳体,其上具有通孔50,用以让光学连接器插座模块4通过,使得光学连接器插座3可以通过固定结构2固定在通孔50内。在本实施例中,光学连接器插座3的本体从两侧延伸出固定侧板33,每一个固定侧板33上具有定位孔34,可以提供固定组件,例如:螺丝等,固定在壳体5上。
41.请同时参阅图4a至图4c所示,其中图4c为图4b所示的aa剖面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第一侧板210上的第二弹性件217上的第二压板217b抵靠在构成通孔50的框壁51上。此外,第二侧板212上的第一弹性件215上的第一压板215b抵靠在构成通孔50的框壁51上。由于在还没有组装时,第一弹性件215与第二弹性件217本来外开的幅度大于通孔50的开口宽度,随着光学连接器插座3插入通孔50时,当框壁51与第一压板215b与第二压板217b接触时,框壁51压挤第一压板215b与第二压板217b,使得第一压板215b与第二压板217b与框壁51相抵靠,而让固定结构2的第一与第二弹性件215与217可以提供力量平均地作用于壳体5上,进而对光学连接器3产生稳定的固定效果。此外,当光学连接器插座3插入通孔50定位之后,抵靠板218前端的止檔板218a端部与壳体5的表面52相对应。通过止档板218a也可以防止壳体5从光学连接器3的一端脱落。
42.请参阅图5a至图5c所示,该图为本发明的光学连接器插座模块另一实施例立体与剖面示意图。本实施例中,装设在光学连接器3上的固定结构系以图2a所示的实施例来实施。整个光学连接器插座模块4a可以被装设在通讯设备的金属壳体5上面。在本实施例中,壳体5上具有通孔50,用以让光学连接器插座模块4a通过,使得光学连接器插座3可以通过固定结构2a固定在通孔50内。在本实施例中,光学连接器插座3的本体从两侧延伸出固定侧板33,每一个固定侧板33上具有定位孔34,可以提供固定组件,例如:螺丝等,固定在壳体5上。
43.本实施例中,第一侧板210上的第二延伸件216b端部直接抵靠在凹槽结构32位于光学连接器插座3侧面的侧槽体321的槽壁上。此外,第二侧板212上的第一弹性件215上的第一压板215b抵靠在构成通孔50的框壁51上。由于在还没有组装时,第一弹性件215本来外开的幅度大于通孔50的开口宽度,随着光学连接器插座3插入通孔50时,当框壁51与第一压板215b接触时,框壁51压挤第一压板215b,使得第一压板215b与框壁51相抵靠,让固定结构2的第一弹性件215可以提供平均的力量作用于壳体5上,进而对光学连接器3产生稳定的固定效果。此外,当光学连接器插座3插入通孔50定位之后,抵靠板218前端的止檔板218a端部与壳体5的表面52相对应。通过止档板218a也可以防止壳体5从光学连接器3的一端脱落。
44.综合上述,本发明藉由该固定结构将光学连接器插座嵌入固定于通讯设备的壳体的通孔上,其中固定结构以第一延伸件216a及/或第二延伸件216b抵靠在光学连接器插座侧面的槽壁上,产生稳定支撑的效果。此外,固定结构也通过第一弹性件215及/或第二弹性
件217产生作用于壳体通孔侧壁的作用力,进而对光学连接器插座提供平均的力量,产生稳定的固定效果。
45.以上所述,乃仅记载本发明为呈现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手段的较佳实施方式或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专利实施的范围。即凡与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文义相符,或依本发明专利范围所做的等同变化与修饰,皆为本发明专利范围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