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镜腿组件及头戴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26123发布日期:2020-08-21 14:46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折叠镜腿组件及头戴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头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折叠镜腿组件及头戴设备。



背景技术:

ar/vr/mr等智能设备近年来得到了广泛消费者的青睐,各种各样的头戴式、眼镜式产品形态不断出现。以ar眼镜为例,ar眼镜能够为用户带来丰富的视觉体验,以眼镜的形式佩戴于用户头部,便于用户使用。现有市面上的ar眼镜还不能很好的适配各种头围的头型佩戴,并保证一定的夹持力,用户佩戴体验上并不是很舒适。

此外,由于ar眼镜的内部空间狭小,能够利用的空间可以说都被布置上了相关硬件,fpc等线路遍布了整个产品内部,ar眼镜折叠时,fpc等线路往往裸露在外面,fpc等线路易受磨损,降低产品的可靠性及美观度。

再者,有的ar眼镜为了提高便携性及收纳性,其设置有转轴机构,转轴机构仅是用于实现折叠功能,功能相对单一,无法提供其他改善用户体验的效果。

本背景技术所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加对本申请背景技术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括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背景技术中指出的ar眼镜佩戴不舒适、折叠时线路裸露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可折叠镜腿组件及头戴设备,通过凹凸轮机构使镜腿折叠时具有较好的止位感,且在镜腿折叠时能够保持一定的夹持力,以适配不同头围的头型佩戴,提高佩戴舒适度;凹凸轮机构内包括有齿轮结构,通过齿轮结构实现镜框与镜腿的同步相向运动,使镜腿实际折叠的变化角度小于镜腿与镜框之间的变化角度,以减小内部线路的折弯变形,同时镜腿在折叠时线路不外露,提高产品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折叠镜腿组件,包括镜框和镜腿,还包括:转轴组件,其包括镜框连接部、镜腿连接部以及凸轮组件;其中,所述镜框连接部与所述镜框连接,其具有第一连接轴;所述镜腿连接部与所述镜腿连接,其具有第二连接轴;所述凸轮组件包括第二凸轮、第一凸轮以及弹性部,所述第二凸轮与所述第一凸轮适配且同时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接轴或所述第二连接轴上,所述第一凸轮可沿所述第一连接轴或所述第二连接轴的轴向方向运动,所述弹性部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接轴或所述第二连接轴上以向对应的所述第一凸轮施加复位力;所述镜框和所述镜腿相对转动时可使所述第一凸轮和所述第二凸轮相互嵌合以使所述镜框和所述镜腿固定在特定位置处;所述镜框和所述镜腿相对转动时也可使所述第一凸轮与所述第二凸轮沿所述第一连接轴或所述第二连接轴的轴向方向相互顶推,此时所述弹性部施加将所述第一凸轮紧贴所述第二凸轮的作用力;所述镜框和所述镜腿相对转动时,其中一个所述齿轮带动另外一个所述齿轮同步转动以使所述镜框和所述镜腿同步相向转动。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折叠镜腿组件还包括齿轮部,所述齿轮部包括两个相互外啮合的齿轮,两个所述齿轮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轴和所述第二连接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凸轮与同轴设置的其中一个所述齿轮固定连接;所述镜框和所述镜腿相对转动时,其中一个所述齿轮带动另外一个所述齿轮同步转动以使所述镜框和所述镜腿同步相向转动。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轮沿其周向方向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凸起部和第一凹陷部,所述第二凸轮沿其周向方向对应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二凸起部和第二凹陷部;当所述第一凸起部嵌入所述第二凹陷部内时,所述第一凸轮与所述第二凸轮相互嵌合,所述镜框和所述镜腿可固定在特定位置处;当所述第一凸起部由所述第二凹陷部的底端向顶端运动时,所述第一凸轮被顶起,所述弹性部受力变形;所述第一凸起部在所述弹性部的复位力作用下可由所述第二凹陷部的顶端向底端运动。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轮具有两个,分别为第一凸轮ⅰ和第一凸轮ⅱ,所述第一凸轮ⅰ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接轴上且可沿所述第一连接轴的轴向方向运动,所述第一凸轮ⅱ套设于所述第二连接轴上其可沿所述第二连接轴的轴向方向运动;所述第二凸轮也具有两个,分别为第二凸轮ⅰ和第二凸轮ⅱ,所述第二凸轮ⅰ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接轴上,所述第二凸轮ⅱ套设于所述第二连接轴上;所述弹性部也具有两个,分别为第一弹性部和第二弹性部,所述第一弹性部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接轴上以向所述第一凸轮ⅰ提供复位力,所述第二弹性部套设于所述第二连接轴上以向所述第一凸轮ⅱ提供复位力;其中一个所述齿轮设于所述第二凸轮ⅰ的底部,另外一个所述齿轮设于所述第二凸轮ⅱ的底部。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轮ⅰ与所述第一凸轮ⅱ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凸轮ⅰ与其中一个对应的所述齿轮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凸轮ⅱ与另外一个对应的所述齿轮一体成型。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镜框连接部还包括镜框连接臂,所述镜框连接臂为u型结构,所述第一连接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镜框连接臂的u型结构开口的上下两端固定连接;所述镜腿连接部还包括镜腿连接臂,所述镜腿连接臂为u型结构,所述第二连接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镜腿连接臂的u型结构开口的上下两端固定连接。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镜框的内部形成有第一空腔,所述镜框的端部设有与所述第一空腔连通的镜框开口部,所述镜框连接臂经所述镜框开口部伸入所述第一空腔与所述镜框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镜腿的内部形成有第二空腔,所述镜腿的端部设有与所述第二空腔连通的镜腿开口部,所述镜腿连接臂经所述镜腿开口部伸入所述第二空腔与所述镜腿的内壁固定连接。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折叠镜腿组件还包括盖板组件,其内形成有容纳腔,所述凸轮组件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盖板组件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通孔,所述第一连接轴和所述第二连接轴的端部从所述通孔穿出以与所述镜框连接臂、所述镜腿连接臂连接。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轴和所述第二连接轴的的上端分别设有止挡部;所述容纳腔内设有固定块,所述第一连接轴和所述第二连接轴转动地穿设于所述固定块内,所述固定块的顶端面与所述止挡部抵靠,所述固定块的底端面与所述弹性部的上端抵靠,所述弹性部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凸轮抵靠,所述固定块同时与所述盖板组件固定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头戴设备,包括fpc组件和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可折叠镜腿组件,盖板组件靠近所述镜框的一侧设有第一让位口,所述盖板组件靠近所述镜腿的一侧设有第二让位口,所述fpc组件穿设于所述镜框的内部空腔、所述第一让位口、所述容纳腔、所述第二让位口以及所述镜腿的内部空腔内。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fpc组件位于所述容纳腔内的部分与所述盖板组件的内壁粘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申请所公开的可折叠镜腿组件通过转轴组件实现镜框与镜腿之间的转动连接,转轴组件包括有第二凸轮、第一凸轮、齿轮部以及弹性部,第二凸轮与第一凸轮适配,齿轮部中的两个齿轮相互外啮合,其中一个齿轮与第二凸轮固定连接、带动该第二凸轮运动,该齿轮转动可带动另外一个齿轮相向转动。当第二凸轮与第一凸轮相互嵌合时,可使镜框和镜腿固定在特定位置处。当第二凸轮和第一凸轮沿轴向方向相互顶推时,弹性部施加将第一凸轮紧贴第二凸轮的作用力,在镜腿向镜框的外侧弯折时,使得镜腿具有朝向镜框的内侧运动的趋势而使镜腿保持一定的夹持力,提高佩戴舒适度。同时,凸轮与第二凸轮之间的配合也可使镜腿在弯折时具有较好的止位感。

镜腿在弯折时,其中一个齿轮将带动另外一个齿轮同步相向转动,由于其中一个齿轮通过镜框连接部与镜框间接地固定连接,另一个齿轮通过镜腿连接部与镜腿间接地固定连接,所以当镜腿弯折时,在齿轮部的作用下,镜框也将同步相向运动,使得镜腿实际折叠的变化角度小于镜腿与镜框之间的变化角度,以减小内部线路的折弯变形,有助于提高内部线路的可靠性。

本申请所公开的头戴设备中,fpc组件穿设于镜框的内部空腔、盖板组件的内部容纳腔以及镜腿的内部空腔内,盖板组件对转轴组件、fpc组件等线路进行遮挡,镜腿在折叠转动时,可避免fpc组件等线路外露,提高fpc组件等线路的可靠性,进而提高整个头戴设备的可靠性及美观性。

结合附图阅读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发明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根据实施例的镜腿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实施例的镜腿折叠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实施例的可折叠镜腿组件的爆炸图;

图4为根据实施例的转轴组件的爆炸图;

图5为根据实施例的转轴组件的状态示意图一;

图6为根据实施例的转轴组件的状态示意图二;

图7为根据实施例的转轴组件的状态示意图三;

图8为根据实施例的转轴组件、盖板组件以及fpc组件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省略前盖板和fpc组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根据实施例的后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根据实施例的fpc组件与前盖板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根据实施例的可折叠镜腿组件的剖视图;

图13为根据实施例的镜腿展开时的剖视图;

图14为根据实施例的镜腿折叠时的剖视图;

图15为根据实施例的镜腿朝向镜框外侧弯折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根据实施例的fpc组件在镜腿侧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镜框,110-第一空腔,120-镜框开口部,130-镜框的内侧壁,140-镜框的外侧壁,150-第一圆弧部,160-第一螺钉柱,170-第四螺钉柱,180-第三定位柱,190-第一止挡面;

200-镜腿,210-第二空腔,220-镜腿开口部,230-镜腿的内侧壁,240-镜腿的外侧壁,250-第二圆弧部,260-第五螺钉柱,270-第二止挡面;

300-转轴组件;

310-凸轮组件;

311-第一凸轮,3111-第一凸轮ⅰ,3112-第一凸轮ⅱ,3113-第一凸起部,3114-第一凹陷部,3115-第一轴孔,3116-第二轴孔;

312-第二凸轮,3121-第二凸轮ⅰ,3122-第二凸轮ⅱ,3123-第二凸起部,3124-第二凹陷部,3125-第三轴孔,3126-第四轴孔;

313-齿轮部,3131-第一齿轮,3132-第二齿轮;

314-弹性部,3141-第一弹性部,3142-第二弹性部;

315-固定块,3151-第三轴孔,3152-第四轴孔,3153-第三螺钉孔;

320-镜框连接部,321-第一连接轴,3211-平面部,3212-圆弧过渡部,3213-第一止挡部,3214-第一定位孔,322-镜框连接臂,3221-第一定位柱,3222-第一螺钉孔,3223-第三定位孔;

330-镜腿连接部,331-第二连接轴,3312-第二止挡部,3313-第二定位孔,332-镜腿连接臂,3321-第二定位柱;

400-盖板组件,410-后盖板,411-第一凹槽,412-第一开口,413-第二开口,414-安装槽,415-第二螺钉柱,420-前盖板,421-第二凹槽,422-第三开口,423-第四开口,424-定位筋,425-第二螺钉孔,426-限位板,430-容纳腔,440-第一让位口,441-镜框侧接触面,450-第二让位口,451-镜腿侧接触面,460-上通孔,470-下通孔;

500-fpc组件,510-fpc一段,520-fpc二段,530-fpc三段,540-补强板,541-第四螺钉孔,542-第五螺钉孔,550-支撑筋,560-海绵,570-连接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竖”、“横”、“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实施例中的可折叠镜腿组件可应用于ar/vr/mr等头戴设备,镜腿可折叠能够提高头戴设备的佩戴舒适度,同时也便于头戴设备在不使用时的携带及收纳。

参照图1至图3,本实施例中的可折叠镜腿组件主要包括镜框100、镜腿200和转轴组件300等部分。图1所示为镜腿200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此时头戴设备可佩戴于用户头部。图2所示为镜腿200折叠时的结构示意图,此时头戴设备不使用,便于携带及收纳。图3为可折叠镜腿组件的爆炸图。

镜框100和镜腿200的内部均具有空腔,以便于头戴设备中fpc组件等线路的走线以及其他功能模块的安装。将镜框100的内部空腔标记为第一空腔110,将镜腿200的内部空腔标记为第二空腔210。

图4所示为转轴组件300的爆炸图,图5至图7所示为转轴组件300在不同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转轴组件300包括镜框连接部320、镜腿连接部330以及凸轮组件310。

镜框连接部320与镜框100固定连接,其具有第一连接轴321。镜腿连接部330与镜腿200固定连接,其具有第二连接轴331。凸轮组件310与第一连接轴321和第二连接轴331连接,以实现镜框100与镜腿200的转动连接。

凸轮组件310包括第二凸轮312、第一凸轮311、齿轮部313以及弹性部314。

第二凸轮312与第一凸轮311适配且同时套设于第一连接轴321或第二连接轴331上。第一凸轮311可沿第一连接轴321或第二连接轴331的轴向方向运动。本实施例以第二凸轮312与第一凸轮311同时套设于第二连接轴331为例进行阐述,第一凸轮311可沿第二连接轴331的轴向方向运动。

齿轮部313包括两个相互外啮合的齿轮,分别定义为第一齿轮3131和第二齿轮3132。第一齿轮3131与第一连接轴321固定连接,第一齿轮3131可随第一连接轴321转动。第二齿轮3132与第二连接轴331固定连接,第二齿轮3132可随第二连接轴331转动。

第二凸轮312与同轴设置的其中一个齿轮固定连接,以第二连接轴331为例,第二凸轮312与第二齿轮3132固定连接,第二齿轮3132随第二连接轴331转动时,第二齿轮3132将带动第二凸轮312一起转动。

弹性部314套设于第一连接轴321或第二连接轴331上以向对应的第一凸轮311施加复位力,同样以第二连接轴331为例,弹性部314套设于第二连接轴331上,弹性部314向套设于第二连接轴331上的第一凸轮311施加复位力。

以第二凸轮312和第一凸轮311设置在第二连接轴331上为例,当镜框100与镜腿200相对转动时,镜腿连接部330随镜腿200同步同向转动,第二齿轮3132和第二凸轮312一起随镜腿连接部330(具体为第二连接轴331)同步同向转动,第二凸轮312将与第一凸轮311相互作用,使第一凸轮311沿第二连接轴331的轴向方向运动。

当第一凸轮311与第二凸轮312相互嵌合时,可使镜框100和镜腿200固定在特定位置处,实现镜腿200弯折后的止位。同时第二凸轮312与第一凸轮311之间的嵌合限位,使得镜腿200弯折到位后具有较好的止位感。

当第一凸轮311与第二凸轮312未处于相互嵌合的位置状态时,第一凸轮311与第二凸轮312将沿第二连接轴331的轴向方向相互顶推,此时弹性部314施加将第一凸轮311紧贴第二凸轮312的作用力,由于第二凸轮312是不能够上下移动的,则在弹性部314及第一凸轮311的作用下,镜腿200具有朝向镜框100的内侧运动的趋势,进而使镜腿200保持一定的夹持力,使该镜腿组件能够适配不同头围的头型佩戴,同时提高佩戴舒适度。

第二齿轮3132在随第二连接轴331同步同向转动的同时,第二齿轮3132将带动第一齿轮3131同步相向转动,由于第一齿轮3131通过镜框连接部320间接地与镜框100固定连接,进而可实现镜框100与镜腿200之间的同步相向转动。这样,参照图14,镜框100与镜腿200之间的折叠角度α由两部分组成,分别为镜框100相对于转轴组件300的转动角度α1和镜腿200相对于转轴组件300的转动角度α2。当转轴组件300内部穿设有fpc组件等线路时,该转轴组件300结构可减小内部线路的弯折角度,从而大大提高内部线路的可靠性。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4至图7,第一凸轮311沿其周向方向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凸起部3113和第一凹陷部3114,第二凸轮312沿其周向方向对应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二凸起部3123和第二凹陷部3124。第一凸起部3113与第一凹陷部3114、以及第二凸起部3123与第二凹陷部3124之间均以平滑的弧线相互过渡。第一凸起部3113、第一凹陷部3114、第二凸起部3123以及第二凹陷部3124均分别设置多个。

参照图7,当第一凸起部3113完全嵌入第二凹陷部3124内时,第一凸轮311与第二凸轮312相互嵌合,此时镜框100和镜腿200可固定在特定位置处。

当第一凸起部3113由第二凹陷部3124的底端向顶端运动时,第一凸轮311被顶起,弹性部314受力变形。第一凸起部3113在弹性部314的复位力作用下可由第二凹陷部3124的顶端向底端运动。

具体而言,镜腿200向镜框100的内侧折叠时,参照图6,设定第二连接轴331顺时针转动,此时第一凸起部3113部分位于第二凹陷部3124内,第一凸起部3111的一侧接触面与第二凸起部3123的一侧接触面抵靠,弹性部314受力压缩;继续顺时针转动第二连接轴331,第二凸起部3123会将第一凸起部3113向上顶起,当第一凸起部3113运动至第二凸起部3123的顶端面时,参照图5,此时第一凸轮311向上运动到最大位移处,弹性部314压缩量达到最大;再继续顺时针转动第二连接轴331,当第一凸起部3113旋转至另一个临近的第二凹陷部3124内时,松开镜腿200,也即释放作用于镜腿200上的外力,第一凸起部3113在弹性部314的复位力作用下会自动旋转至与另一个临近的第二凹陷部3124嵌合,参照图7,此时镜腿200折叠到位且固定在该处。

镜腿200向内侧折叠时,当镜腿200转动至一定角度时,第一凸轮311会自动带动镜腿200继续转动一定角度并止位,使镜腿200折叠过程中具有很好的阻尼效果以及止位感,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若用户的头围较大,佩戴时镜腿200会向外侧弯折,镜腿200向外侧弯折时第二连接轴331逆时针转动,此时第一凸起部3113部分位于第二凹陷部3124内,第一凸起部3113的一侧接触面与第二凸起部3123的一侧接触面抵靠,弹性部314受力压缩;设计镜腿200向外侧弯折至最大角度时,第一凸起部3113还未转动至第二凸起部3123的顶端面,此时第一凸起部3113314在弹性部的复位力作用下具有朝向第二凸轮312向下运动的趋势,通过第一凸起部3113与第二凸起部3123之间的相互接触挤压作用,使得第二连接轴331具有顺时针转动的趋势,也即使得镜腿200具有朝向镜框100内侧运动的趋势,镜腿200在反向弯折能够具有一定的夹持力,提高镜腿组件的佩戴可靠性及舒适性。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5,镜框100的端部具有第一止挡面190,镜腿200的端部具有第二止挡面270,镜腿200向镜框100的外侧弯折时,当第一止挡面190与第二止挡面270抵靠时,镜腿200则不能够继续反向弯折。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和图5,第一凸轮311具有两个,分别为第一凸轮ⅰ3111和第一凸轮ⅱ3112,第一凸轮ⅰ3111套设于第一连接轴321上且可沿第一连接轴321的轴向方向运动,第一凸轮ⅱ3112套设于第二连接轴331上其可沿第二连接轴331的轴向方向运动。第二凸轮312也具有两个,分别为第二凸轮ⅰ3121和第二凸轮ⅱ3122,第二凸轮ⅰ3121套设于第一连接轴321上,第二凸轮ⅱ3122套设于第二连接轴331上。弹性部314也具有两个,分别为第一弹性部3141和第二弹性部3142,第一弹性部3141套设于第一连接轴321上以向第一凸轮ⅰ3111提供复位力,第二弹性部3142套设于第二连接轴331上以向第一凸轮ⅱ3112提供复位力。第一齿轮3131设于第二凸轮ⅰ3121的底部,第二齿轮3132设于第二凸轮ⅱ3122的底部。

通过对称的凹凸轮结构使镜框100与镜腿200之间的转动连接以及止位更加可靠。

本实施例中,第一凸轮ⅰ3111与第一凸轮ⅱ3112一体成型,第二凸轮ⅰ3121与第一齿轮3131一体成型,第二凸轮ⅱ3122与第二齿轮3132一体成型。在加工第二凸轮ⅰ3121和第一齿轮3131时,可在同一个圆柱体结构的顶端面上加工第二凸轮ⅰ3121,在该圆柱体结构的外周壁上加工齿条以形成第一齿轮3131。第二凸轮ⅱ3122与第二齿轮3132的加工与之相同,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弹性部314可以为弹簧,便于安装且可靠。

本实施例中,参照图4,第一连接轴321和第二连接轴331的横截面形状为非圆形,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接轴321和第二连接轴331分别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平面部3211和连接两个平面部3211的圆弧过渡部3212。第二凸轮ⅰ3121和第一齿轮3131上设有与第一连接轴321适配的穿孔(未标示),以实现第二凸轮ⅰ3121、第一齿轮3131与第一连接轴321之间的装配,第二凸轮ⅰ3121和第一齿轮3131不能够相对于第一连接轴321转动,并且在上部第一弹性部3141和第一凸轮ⅰ3111的挤压作用下,第二凸轮ⅰ3121和第一齿轮3131不能够沿第一连接轴321向上移动。同样的,第二凸轮ⅱ3121和第二齿轮3132上也设有与第二连接轴331适配的穿孔(未标示),以实现第二凸轮ⅱ3121、第二齿轮3132与第二连接轴331之间的装配,第二凸轮ⅱ3121和第二齿轮3132不能够相对于第二连接轴331转动,并且在上部第二弹性部3142和第一凸轮ⅱ3112的挤压作用下,第二凸轮ⅱ3122和第二齿轮3132不能够沿第二连接轴331向上移动。

第一凸轮ⅰ3111上设有与第一连接轴321上的圆弧过渡段3212适配的第一轴孔3115,第一连接轴321转动地穿设于第一轴孔3115内,同时第一凸轮ⅰ3111可沿第一连接轴3115上下移动。同样的,第一凸轮ⅱ3112上设有与第二连接轴331上的圆弧过渡段适配的第二轴孔3116,第二连接轴331转动地穿设于第二轴孔3116内,同时第一凸轮ⅱ3112可沿第二连接轴331上下移动。第一凸轮ⅰ3111与第一凸轮ⅱ3112的一体式结构,使得第一凸轮ⅰ3111和第一凸轮ⅱ3112能够同步地上下移动,同时第一凸轮ⅰ3111和第一凸轮ⅱ3112作为一个整体不能够相对于第一连接轴321和第二连接轴331扭动。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4和图5,第一连接轴321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止挡部3213,第二连接轴331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二止挡部3312。第一齿轮3131的底端面与位于下部的第一止挡部3213抵靠,第二齿轮3132的底端面与位于下部的第二止挡部3312抵靠,以实现对第一齿轮3131和第二齿轮3132的轴向限位。第一弹性部3141的下端与第一凸轮ⅰ3111抵靠、上端与位于上部的第一止挡部3213抵靠,第二弹性部3142的下端与第一凸轮ⅱ3112抵靠、上端与位于上部的第二止挡部3312,以实现第一弹性部3141和第二弹性部3142的轴向限位。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轴321和第二连接轴331上还设有固定块315,固定块315上设有第三轴孔3151和第四轴孔3152,第一连接轴321转动地穿设于第三轴孔3151内,第二连接轴331转动地穿设于第四轴孔3152内。固定块315的顶端面与位于上部的第一止挡部3213和第二止挡部3312抵靠,固定块315的底端面与第一弹性部3141和第二弹性部3142的上端抵靠,一方面使得第一弹性部3141和第二弹性部3142的装配结构更加可靠、不易脱落,同时,固定块315321也使得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331之间的相对转动连接更为可靠。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4和图5,镜框连接部320还包括镜框连接臂322,镜框连接臂322为u型结构,第一连接轴321的上下两端分别与镜框连接臂322的u型结构开口的上下两端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镜框连接臂322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定位柱3221,第一连接轴321的上下两端分别对应设有第一定位孔3214,第一定位柱3221插设于第一定位孔3214内后,将第一定位柱3221焊接至第一定位孔3214处,实现第一连接轴321与镜框连接臂322之间的固定连接。

同样的,镜腿连接部330还包括镜腿连接臂332,镜腿连接臂332为u型结构,第二连接轴331的上下两端分别与镜腿连接臂322的u型结构开口的上下两端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镜腿连接臂332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二定位柱3321,第二连接轴331的上下两端分别对应设有第二定位孔3313,第二定位柱3321插设于第二定位孔3313内后,将第二定位柱3321焊接至第二定位孔3313处,实现第二连接轴331与镜腿连接臂332之间的固定连接。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和图12,镜框100的端部设有与第一空腔110连通的镜框开口部120,镜框连接臂322经镜框开口部120伸入第一空腔110与镜框100的内壁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镜框连接臂322上设有第一螺钉孔3222,镜框100的内壁上对应设有第一螺钉柱160,在第一螺钉孔3222和第一螺钉柱160中同时穿设螺钉,实现镜框连接臂322与镜框100之间的固定连接。为了便于安装定位,镜框连接臂322上设有第三定位孔3223,镜框100的内壁上对应设有第三定位柱180,第三定位柱180插设于第三定位孔3223中。

同样的,镜腿200的端部设有与第二空腔210连通的镜腿开口部220,镜腿连接臂332经镜腿开口部220伸入第二空腔210与镜腿200的内壁固定连接。镜腿连接臂332与镜腿200之间的固定结构同镜框连接臂322与镜框100之间的固定结构相同,不再赘述。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图8以及图9,该可折叠镜腿组件还包括盖板组件400,其内形成有容纳腔430,凸轮组件310位于容纳腔430内,盖板组件400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通孔,也即盖板组件400的上侧设有两个通孔(标记为上通孔460),盖板组件400的下侧设有两个通孔(标记为下通孔)470,第一连接轴321和第二连接轴331的端部从通孔穿出以与镜框连接臂322和镜腿连接臂332连接。

盖板组件400主要用于对凸轮组件310、fpc组件500等线路进行遮挡,参照图1和图2,镜腿200在展开或折叠时仅有盖板组件400外露,有助于提高美观性。

参照图3,本实施例中的盖板组件400为对开式结构,其包括后盖板410和前盖板420,后盖板410与前盖板420扣合后内部形成容纳腔430。

后盖板410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0,其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两个第一凹槽411;前盖板420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1,其上下两侧设有两个第二凹槽421。当后盖板410与前盖板420扣合连接后,位于上侧的两个第一凹槽411与第二凹槽421围成上部的两个上通孔460,位于下侧的两个第一凹槽411与第二凹槽421围成下部的两个下通孔470。

第一止挡部3213和第二止挡部3312分别为扁平状的圆盘结构,位于上部的第一止挡部3213和第二止挡部3312分别位于两个上通孔460内、并可在上通孔460内转动,位于下部的第一止挡部3213和第二止挡部3312分别位于两个下通孔470内、并可在下通孔470内转动。

继续参照图10和图11,后盖板410上设有第二螺钉柱415,前盖板420上对应设有第二螺钉孔425,第二螺钉柱415与第二螺钉孔425中同时穿设螺钉,实现后盖板410与前盖板420的固定安装。

后盖板410的周壁上设有安装槽414,前盖板420的周壁上对应设有定位筋424,安装时,先将定位筋424设于安装槽414内,实现后盖板410与前盖板420之间的预定位,便于安装。

固定块315上设有第三螺钉孔3153,第二螺钉柱415、第二螺钉孔425以及第三螺钉孔3153中同时穿设螺钉,由于固定块315的位置是固定的,即可实现盖板组件400的固定安装。

参照图10,后盖板410靠近镜框100的一侧设有第一开口412,后盖板410靠近镜腿200的一侧设有第二开口413;参照图11,前盖板420靠近镜框100的一侧设有第三开口422,前盖板420靠近镜腿200的一侧设有第四开口423。后盖板410与前盖板420扣合连接后,第一开口412与第三开口422对接形成第一让位口440,第一让位口440与第一空腔110连通;第二开口413与第四开口423对接形成第二让位口450,第二让位口450与第二空腔210连通。

第一让位口440和第二让位口450主要用于走线,当该可折叠镜腿组件应用于ar眼镜等头戴设备中,参照图13,头戴设备中的fpc组件500穿设于镜框的第一空腔110、镜框开口部120、第一让位口440、容纳腔430、第二让位口450、镜腿开口部220以及镜腿的第二空腔210内。镜框100与镜腿200相对于转动时,fpc组件500不会外露,避免fpc组件500外露而易磨损,同时有助于提高美观性。

镜腿200在折叠过程中,fpc组件500可能会与第一让口部440处的两个接触面(标注为镜框侧接触面441,尤其是靠近镜框内侧的接触面)以及第二让口部450处的两个接触面(标注为镜腿侧接触面451)接触,接触面优选地为圆弧面,避免接触面处有尖角结构而对fpc组件500产生磨损。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3和图14,镜框的内侧壁130长度短于镜框的外侧壁140长度,在镜框的内侧壁130位于镜框开口部120处设有第一圆弧部150;同样的,镜腿的内侧壁230长度短于镜腿的外侧壁240长度,在镜腿的内侧壁230靠近镜腿开口部220处设有第二圆弧部250。当镜框100和镜腿200均向内侧折叠时,第一圆弧部150和镜框的外侧壁140共同对第一让位口440起到遮挡,第二圆弧部250和镜腿的外侧壁240同时对第二让位口450起到遮挡,以对fpc组件500等内部线路起到全方位遮挡。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1,fpc组件500位于容纳腔430内的部分与前盖板420的内壁粘接,这样,当镜腿200与镜框100相对转动时,fpc组件500不会具有被折弯的风险,且不会在容纳腔430内窜动,大大提高fpc组件500的可靠性。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2,fpc组件500为三段式结构,其包括fpc一段510、fpc二段520以及fpc三段530,fpc一段510设于镜框的第一空腔110中,fpc三段530设于镜腿的第二空腔210中,fpc二段520穿设于容纳腔430内并与前盖板420粘接固定,fpc二段520的一端经第一让位口440伸出、并通过连接器570与fpc一段510连接,fpc二段520的另一端经第二让位口450伸出、并通过连接器570与fpc三段530连接。

分段式结构一方面便于fpc组件500的组装,另一方面,镜腿200转动时,仅有fpc二段520发生相应的弯折,可进一步提高fpc组件500的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前盖板420上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限位板426,fpc二段520从两个限位板426之间的间隙走线,两个限位板426可进一步提高fpc组件500的安装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2,fpc二段520的两端分别设有补强板540,位于镜框100侧的补强板540上设有第四螺钉孔541,位于镜腿200侧的补强板540上设有第五螺钉孔542,镜框100的内壁和镜腿200的内壁上分别对应设有第四螺钉柱170和第五螺钉柱260,第四螺钉孔541与第四螺钉柱170、第五螺钉孔542与第五螺钉柱260之间穿设螺钉,以使fpc二段520的两端的固定安装结构更为稳固。

本实施例中,fpc一段510在镜框的第一空腔110内的安装结构与fpc三段530在镜腿的第二空腔210内的安装结构相同,本实施例以fpc三段530为进行阐述。参照图16,镜腿200的内壁上设有支撑筋550和海绵560,支撑筋550紧靠镜腿200的内壁,海绵560紧靠支撑筋550,fpc三段530的端部紧靠海绵560,fpc三段530的端部还设有连接器570,支撑筋550、海绵560以及连接器570位于两个第五螺钉柱260之间,fpc二段520端部的补强板540通过螺钉固定设于第五螺钉柱260上,使得fpc二段520的端部、fpc三段530的端部、以及连接器570能较为可靠的接触连接。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