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06166发布日期:2021-12-28 18:11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眼镜片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眼镜片。


背景技术:

2.框架眼镜采用单光凹透镜片、双光凹透镜片和渐进多焦点镜片,周边离焦框架眼镜片控制近视的加深。cn208921990u公开的一种能控制近视度数增长的镜片和眼镜,所述镜片包括上镜片和下镜片,镜片的屈光度高于下镜片的屈光度,所述上镜片和下镜片之间通过各自的连接面相连,所述上镜片和下镜片相邻接两侧面分别连接为光滑的曲面。这种镜片和眼镜能够控制近视度数增长过快。
3.cn202339453u公开的一种控制近视、减度数的专用眼镜,包括镜架和镜片,所述镜片固定在镜架上,镜片依据多焦点原理设计的,结构紧凑,具有多种功能,主要适合于青少年配戴,可消除视疲劳,有效控制真性近视的发展,提高视力,恢复早期近视,治疗中、低度近视;镜片渐片区不同光学焦点可起到对人眼视细胞的刺激,通过达到对视功能的锻炼从而对低龄儿童弱视具有显著效果。实验论证,通过单光凹透镜片、双光凹透镜片和渐进多焦点镜片对近视的控制十分有限。
4.cn104678572a公开的一种眼镜片,其包括第一屈光区域,其具有基于矫正眼睛的屈光不正用的处方的第一屈光力;和第二屈光区域,其具有与所述第一屈光力不同的屈光力,并且具有将像聚焦在除了眼睛的视网膜以外的位置上以抑制眼睛的屈光不正的发展的功能,其中,在镜片的中心部附近,所述第二屈光区域被形成为多个彼此独立的岛形区域,并且所述第一屈光区域被形成为除了形成为所述第二屈光区域的区域以外的区域。
5.患者在使用上述cn104678572a中的眼镜片,目视辨别通过第一屈光力形成的物体的像的同时,通过由除了第一屈光力以外的屈光力在视网膜前方获得的像来抑制近视的发展。然而,上述眼镜片由于第二屈光区域被形成为多个彼此独立的岛形区域,导致所有通过第一屈光区域的光线会集中地在同一时间作用于患者的视网膜上,因此,这种眼镜片虽然通过第二屈光区域理论上抑制近视的发展,但实际上却无法降低通过第一屈光区域的光线对眼睛产生的刺激以及炫光,造成眼疲劳(炫光和眼疲劳是导致近视的主要因素),因此,仍然无法有效地抑制近视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提供一种使抑制近视发展的作用获得提高的眼镜片。
7.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8.眼镜片,包括多个将像聚焦在除了眼睛的视网膜以外位置以抑制眼睛屈光不正发展的第一单元,第一单元具有第一屈光度,还包括:
9.使光偏离直线传播的第二单元,多个第一单元通过第二单元连接;
10.多个矫正近视的第三单元,所述第三单元被形成为除了形成为所述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以外的区域;
11.第二单元和第三单元具有的屈光度与所述第一屈光度不同,经过第二单元和第三单元的光作用在视网膜上后形成位相差。
12.本发明的优点为:在本发明中,利用连接多个第一单元的第二单元,使得同一光源发出的光在线在分别通过第二单元和第三单元时,第二单元相对第三单元而言,对光线形成的阻碍作用更大,因此,通过第二单元的光与通过第三单元的光产生光路差,进而到达视网膜的时间不相同,从而形成所述位相差。通过位相差,避免了光线集中地在同一时间作用于视网膜上,可减轻对眼睛产生的刺激,降低眼疲劳以及降低炫光,并且这种结构使物体的各部分进行分解成像,能够提升成像的鲜明度、轮廓、清晰度。
13.本发明中,通过第二单元连接第一单元,使每个第一单元成为非独立的岛形区域,第二单元类似于岛链,相邻的第一单元通过岛链连接后,而每个第一单元分别间隔地排布在多个环上形成多个抑制层,在每个环内的第三单元是封闭的,光线在通过除第一单元以外的第二单元和第三单元时,通过第二单元和第三单元的配合形成的位相差,降低了光线对眼睛产生的炫光以及刺激,使患者眼睛的疲劳感获得降低。因此,通过第二单元和第三单元的配合,在矫正近视的同时还起到了抑制近视发生的作用,即本发明的眼镜片使抑制近视发展的作用获得提高。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发明的眼镜片实施例1的俯视图;
15.图2为本发明中的第一单元的立体图;
16.图3为本发明中的第二单元的立体图;
17.图4为本发明的眼镜片实施例2的俯视图;
18.图5为在图4的基础上增加了表示各抑制层中的第一单元的中心所在环上示意图;
19.附图中的标记:
20.a为最外层抑制层;
21.b为最内层抑制层;
22.c为中间抑制层;
23.1为眼镜片;
24.10为第一单元;
25.20为第二单元;
26.30为第三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27.实施例1
28.如图1所示的眼镜片1,眼镜片1是具有物体侧表面和眼侧表面的凹透镜,其中物体侧表面形成为朝向物体侧的凸曲面,眼侧表面形成为具有比物体侧表面的曲率大的曲率的凹面。眼镜片1具有将像聚焦在除了眼睛的视网膜以外位置以抑制眼睛屈光不正发展的第一单元10、使光偏离直线传播的第二单元20、多个矫正近视的第三单元30,下面分别对每部分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行详细说明:
29.如图1所示,第一单元10由具有将像聚焦在眼睛的视网膜前方的点的材料制成,第
二单元20和第三单元30具有将像聚焦在眼睛的视网膜上的功能。因此,当患者使用抑制近视的发展的眼镜片1来观看物体时,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同时在视网膜前方形成像。本发明的眼镜片1具有如下作用:在目视辨别通过第二单元20和第三单元30形成的物体的像的同时,通过由除了第三单元30以外的第一单元10在视网膜前方获得的像来抑制近视的发展。
30.如图1,多个第一单元10通过第二单元20连接,所述第三单元30被形成为除了形成为所述第一单元10和第二单元20以外的区域;第二单元20和第三单元30具有的屈光度与所述第一屈光度不同,经过第二单元20和第三单元30的光作用在视网膜上后形成位相差。本发明中,优选的方式是,第一单元10和第二单元20均凸出于第三单元30,第二单元20和第三单元30的屈光度不相同。
31.由于光的前进速度是恒定的(在一定范围内),它到达任何一点都有固定的相位,而不同光波在相遇点相位的差即为位相差。在本发明中,利用连接多个第一单元10的第二单元20,使得同一光源发出的光在线在分别通过第二单元20和第三单元30时,第二单元20相对第三单元30而言,对光线形成的阻碍作用更大,因此,通过第二单元20的光与通过第三单元30的光产生光路差,进而到达视网膜的时间不相同,从而形成所述位相差。通过位相差,避免了光线集中地在同一时间作用于视网膜上,可减轻对眼睛产生的刺激,降低眼疲劳以及降低炫光,并且这种结构使物体的各部分进行分解成像,能够提升成像的鲜明度、轮廓、清晰度。由此可见,通过第二单元20和第三单元30的配合,在矫正近视的同时还起到了抑制近视发生的作用。因此,本发明中抑制近视的发展主要由第一单元10完成,但同时还由第二单元20和第三单元30组合形成的结构完成。
32.如图1,所述多个第一单元10分别间隔地排布在多个环上以形成多个抑制层。每个抑制层上任意相邻两个第一单元10均通过第二单元20连接。所述的环可以是规则的环,也可以是不规则的,规则的环可以是圆形,正多边形等,不规则的环可以是任意不规则形状。本实施例中,供第一单元排布的环优先采用不规则的环,多个不规则的环从内向外排列,或从外向内排列。
33.如图1、图2,沿眼镜片1的纵向使第一单元10表面形成的投影呈圆形,优选地,第一单元10整体呈半球形,各个第一单元10的表面积为0.50mm2至3.14mm2。本发明中的所述纵向为:沿眼镜片1的物体侧表面向眼侧表面的直线延伸方向,或者沿眼镜片1的眼侧表面向物体侧表面的直线延伸方向。
34.如图1、图3,沿眼镜片1的纵向使第二单元20表面形成的投影呈矩形。沿眼镜片1的纵向使第二单元20形成的截面呈矩形或弓形,优选地,沿眼镜片1的纵向使第二单元20形成的截面呈弓形。每个第二单元20的面积为每个第一单元10面积的2-10%。第二单元20的厚度小于或等于第一单元10的厚度。
35.如图1,第三单元30的总面积相对于第一单元10和第二单元20以及第三单元20的总面积的比为40%至50%。因此,能够在确保抑制近视的发展的功能的同时,保持充分的可视性并且获得良好的佩戴感。
36.实施例2
37.如图4和图5,所述多个第一单元10分别间隔地排布在具有同一中心的多个环上以形成最外层抑制层a、最内层抑制层b以及至少一个中间抑制层c,这些中间抑制层c位于最
外层抑制层a和最内层抑制层b之间。在每层抑制层中的每个第一单元10的中心位于同一环上,即,最外层抑制层a中的每个第一单元10的中心位于最外层的环上,最内层抑制层b中的每个第一单元10的中心位于最内层的环上,中间抑制层c中的每个第一单元10的中心位于该中间层的环上。本发明中,中间抑制层c的数量优先采用三层。
38.如图4和图5,所述每个环为六边形的环,所述六边形的环为非正六边形,第一单元10的中心放在多边形的环上,有利于排列更多的第一单元10,以及具有更多的连接线,使眼镜片1的抑制近视的功能获得充分发挥。同时,也使得第一单元10的排列更加容易。
39.如图4和图5,最外层抑制层a和最内层抑制层b中的相邻两个第一单元10均通过第二单元20连接,从而,由第一单元10和第二单元20围成的最外层抑制层a和最内层抑制层b均为封闭的空间。籍此,由最内层抑制层b以及连接最内层抑制层b的第一单元10的多个第二单元20围成的第三单元30的面积为28-227mm2,此处于面积为所有第三单元30中最大。该28-227mm2的面积位于眼镜片1的中心区域。
40.每个中间抑制层c中只有一部分两个相邻的第一单元10通过第二单元20连接,每个中间抑制层c中任意一个第一单元10与相邻的最外层抑制层a和/或最内层抑制层b和/或另外的中间抑制层c中的第一单元10通过第二单元20连接。这样的结构使得形成的第三单元30有不同的形状(如图1和图2所示),有利于在保障第二单元20和第三单元30产生的抑制作用时,又能降低第二单元20占用第三单元30的面积,从而使视力的矫正得到保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