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引销固定结构及使用所述结构之光学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11891发布日期:2021-04-27 13:03阅读:79来源:国知局
导引销固定结构及使用所述结构之光学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系关于一种光学连接器的技术,特别是指一种可以拆卸与组合光学连接器导引销的一种导引销固定结构及使用所述结构之光学连接器。本申请请求根据2019年10月26日提交的申请号为62/926,447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案授予的权益,其完整内容在此通过引用结合于此。


背景技术:

随着通讯需求的增加以及技术的进步,数据中心需要有更好的讯号传输媒介以满足数据量及传输速度不断增加的需求。在各种讯号传输媒介中,由于光纤具有高带宽、低损耗的优点,近年来已广泛作为讯号的传输媒介。光纤的使用,已经在通讯产业中,产生了重大革命性的影响。现今100g光纤模块通讯已经不敷使用,未来可预期的是将走向400g光纤模块通讯的时代。在光纤通讯的应用领域中,光学连接器是很重要的零组件,习用技术中,例如,多光纤推入/拉出(multi-fiber push on,mpo)技术之光学连接器,可以用来收容及连接光纤。通常,多个mpo连接器接合在一起以便连接一光纤电缆作为光学传输路径,因此mpo光学连接器具有公型光学连接器与母型光学连接器。习用技术中,例如图1a与图1b所示,光学连接器100a与100b前段的上表面110上形成有一长条形的特征突起112,而前段的两侧面上则各形成有一凹部114。光学连接器100a与100b前端的端面120上系裸露出有复数根光纤130,其中各光纤130的端面系与光学连接器100a与100b的端面120齐平。另外,光学连接器100b的端面120上形成有两导引孔150,而光学连接器100a的端面120上则伸出有一对导引销140,其可分别插入导引孔150内。习用技术中,在某些使用情境中,导引销有拆卸更换的需求,但是因为导引销设置在光学连接器内部,因此如何有效率的更换,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如能不需要完全拆解光学连接器就可以让使用者方便替换,将会增加光学连接器使用的方便性,节省维护所需要的时间。在上述背景说明段落中所揭露之内容,仅为增进对本发明之背景技术的了解,因此,上述之内容含有不构成阻碍本发明之先前技术,且应为本领域习知技艺者所熟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连接器的导引销固定结构,透过定位件在固定座的两侧面的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滑动的机制,可以达动固定导引销或释放导引销的效果,增加用户维护光学连接器导引销的便利性。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连接器,其壳体具有单面可以打开、敞开、闭合的效果。此外,在光学连接器的部件上,更开设有观察窗,可以让用户在装设通讯线材时,透过观察窗观察线材状态,或者是调整线材。由于光学连接器的壳体可以单面性的敞开,因此光学连接器的通讯线材可以预先组合好再研磨光纤端面,达到组装通讯线材便利性的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连接器之导引销固定结构,包括有固定座以及定位件。固定座具有一贯通槽,在所述贯通槽之一开口的表面上且位于所述开口两侧分别设置有一通孔,用以提供容置一导引销,在所述固定座的两侧面分别形成一第一卡扣结构。定位件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定位件具有一对平行的侧板,分别滑接在固定座两侧面上,每一侧板上具有第二卡扣结构,每一侧板更延伸有一定位板,抵靠在所述表面上,每一定位板上具有一第一拘束结构。其中,定位件于第一位置时,第二卡扣结构与第一卡扣结构相结合,第一拘束结构用以拘束所述导引销,所述定位件于第二位置时,所述卡扣结构脱离所述第一卡扣结构,使所述第一拘束结构脱离所述导引销。在一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连接器,包括有第一挟持组件、导引销固定结构以及第二挟持组件。第一挟持组件具有用以挟持通讯线材之第一挟持座,其内部具有第一导引槽以提供通讯线材通过,以及用以包覆第一挟持座的壳体模块。导引销固定结构包括有一固定座以及一定位件。固定座具有贯通槽,令挟持套穿过贯通槽,在贯通槽之开口的表面上,位于开口两侧分别设置有通孔,用以提供容置导引销,在所述固定座的两侧面分别形成一第一卡扣结构,所述定位件,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定位件具有一对平行的侧板,分别滑接在所述固定座两侧面上,每一侧板上具有第二卡扣结构,每一侧板更延伸有一定位板,抵靠在所述表面上,每一定位板上具有一第一拘束结构,所述定位件于一第一位置,使得所述第二卡扣结构与所述第一卡扣结构相结合,所述第一拘束结构用以拘束所述导引销。第二挟持组件与第一挟持组件耦接,第二挟持组件更具有第二挟持套,内部具有第二导引槽与第一导引槽相对应。其中,当壳体模块拆卸脱离所述导引销固定结构时,藉由调整所述定位件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卡扣结构脱离所述第一卡扣结构,使所述第一拘束结构脱离所述导引销。而为了让上述目的、技术特征以及实际实施后之增益性更为明显易懂,于下文中将系以较佳之实施范例辅佐对应相关之图式来进行更详细之说明。
附图说明
经由详细描述和附图,将仅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附图进行更全面的理解;因此,以下附图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要求范围;图1a与1b为习用之光学连接器示意图;图2a与2b分别为本发明之导引销固定结构第一实施例立体与分解示意图;图2c为本发明之导引销固定结构的定位件移动至第二位置示意图;图3a为本发明之导引销固定结构另一实施例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b为图3a之座体局部剖面示意图;图3c与3d分别为透过治具将定位件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的剖面示意图;图4a为本发明之光学连接器之一实施例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b为光学连接器剖面示意图;图4c为光学连接器拆除盖体显示具有开窗体实施例示意图;图4d为图4a所示的各部组件组合而成之光学连接器立体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之穿引通讯线材示意图;及图6a与6b为光学连接器内的定位件作动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a、100b-光学连接器;110-上表面;112-突起;114-凹部;120-端面;130-光纤;150-导引孔;140-导引销;2、2a-导引销固定结构;20、20a-固定座;200-贯通槽;200a、200b-夹板;201-开口;202-表面;203-通孔;204、204a-第一卡扣结构;205-侧面;206-凹口;207、208-凸壁;209-顶面;209a-凸体;21-导引销;210-第二拘束结构;22、22a-定位件;220-侧板;221、221a-第二卡扣结构;222-第三卡扣结构;223-定位板;224、224a-第一拘束结构;225-连接板;2250、2251-子连接板;226-延伸板;24-治具;240-压板;241-突起结构;242-端部结构;243-斜面;3-光学连接器;30-第一挟持组件;300-第四卡扣结构;301-开口;30a-壳体模块;31-第二挟持组件;310-第二导引槽;311-弹性固定座;312-第一端;313-第二端;314-固定块;31a-尾座;31b-第二挟持座;31c-弹性组件;32-连接头;320-观察窗;321-穿孔;322-线材通道;33-第一挟持座;330-第一导引槽;34-套件;341-第一耦接结构;35-壳体固定件;351-第二耦接结构;36-容置座;360-容置空间;362-第五卡扣结构;363-前端部;9-通讯线材;90-子线材;l1~l4-距离;h-高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本发明之优点及特征以及达到其方法将参照例示性实施例及附图进行更详细地描述而更容易理解。然而,本发明可以不同形式来实现且不应该被理解仅限于此处所陈述的实施例。相反地,对所属技术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而言,所提供的此些实施例将使本揭露更加透彻与全面且完整地传达本发明的范畴,且本发明将仅为所附加的申请专利范围所定义。在图中,组件的尺寸及相对尺寸为了清晰易懂而以夸示方法表示。整篇说明书中,某些不同的组件符号可以是相同的组件。如后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含任何及所有一或多相关所列对象的组合。除非另外定义,所有使用于后文的术语(包含科技及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该领域的技术人士一般所理解相同的意思。将更可理解的是,例如于一般所使用的字典所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被理解为具有与相关领域的内容一致的意思,且除非明显地定义于后文,将以所属技术领域通常知识者所理解的一般意义所理解。以下将配合图式详细叙述例示实施例。然而,这些实施例可以包含于不同的形式中,且不应被解释为用以限制本发明之申请专利范围。这些实施例之提供使得本发明之揭露完整与明暸,熟知此技术之人将能经由该些实施例了解本发明之范畴。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清楚、完整地说明。请参阅图2a与2b所示,该图分别为本发明之导引销固定结构第一实施例立体与分解示意图。导引销固定结构2包括有固定座20以及定位件22。固定座20具有贯通槽200,在贯通槽200之开口201两侧的表面202分别设置有通孔203,用以提供容置导引销21。导引销21在插入通孔203的那一侧具有第二拘束结构210。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拘束结构210为环状凹槽的设计。在固定座20的两侧面205分别形成第一卡扣结构20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卡扣结构204为凸体的结构。开口200的端面上更凸出有一对夹板200a与200b。在顶面209上更具有凸
壁207与208以及凸体209a,其中凸壁207与208分别对应有通孔203,且两凸壁207与208之间相距一特定距离。定位件22设置在固定座20上,定位件22具有连接板225以及一对相互平行的侧板220。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板225与该对侧板220构成倒u字型的结构滑设在固定座20上。其中,连接板225两侧弯折成子连接板2250与2251,分别和该对侧板220连接。每一侧板220上具有第二卡扣结构221与第三卡扣结构222。本实施例中,第二卡扣结构221与第三卡扣结构222为可以和第一卡扣结构204相结合的凹部结构。每一侧板220更弯折有一定位板223,在定位板223上形成有第一拘束结构22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拘束结构224为凹口的设计,用以嵌入第二拘束结构210内。当定位件22与固定座20组合在一起时,该对侧板220分别滑接在固定座20两侧的侧面205上。定位件22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二卡扣结构221与第一卡扣结构204相结合。在此状态下,第一拘束结构224抵靠在相应的导引销21的表面上,产生固定导引销21的效果。此外,定位件22位于第一位置的时候,子连接板2250与2251贴靠于顶面209上。由于子连接板2250与2251系由连接板225两侧弯折而成,因此在定位件22位于第一位置的时候,连接板225与顶面209之间具有一高度差。连接板225凸伸出延伸板226,其中延伸板226于定位件22位于第一位置时,位于该两凸壁207与208之间。定位件22位于第一位置时,子连接板2250贴靠于顶面209上且位于凸壁207与凸体209a之间的顶面209上,以及子连接板2251则位于凸壁208与凸体209a之间的顶面209上。该对夹板200a与200b之间设置有第一挟持座33,其内挟持有具有复数个子线材90的通讯线材9,本实施例中,通讯线材9为导光线材,例如:光纤等。第一挟持座33的一端经由开口201穿入贯通槽200。请参阅图2a至2c所示,其中,图2c为本发明之导引销固定结构的定位件移动至第二位置示意图。图2b所示定位件22位于第一位置的状态下,第一拘束结构224嵌入导引销21的第二拘束结构210,藉由第一拘束结构224与第二拘束结构210的相互拘束,使得导引销21被定位在固定座20的通孔203内。又因为第二卡扣结构221与第一卡扣结构204相扣合,因此定位件22可以稳固地固定在固定座20上。当使用者要更换导引销21,或有其他目的要将导引销21拔出时,可以透过治具或手指经由延伸板226和顶面209之间的空间对延伸板226施加上提的作用力,其力量可以让第二卡扣结构221脱离第一卡扣结构204的束缚,使得定位件22往上移动。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定位件上更具有第三卡扣结构222,位于第二卡扣结构221的一侧,因此当第二卡扣结构221推离第一卡扣结构204之后,第三卡扣结构222会接着与第一卡扣结构204相结合,将定位件22定位在第二位置的状态。由于定位件22已经上移一段距离,因此第一拘束结构224也随之上移一段距离,使得第一拘束结构224不再与导引销21表面的第二拘束结构210相接触。在此状态下,使用者即可将导引销取出,进行更换或保养维护。要说明的是,第三卡扣结构222并非必要性的结构,有第三卡扣结构222可以增加第二位置的固定效果,即使没有还是不影响插拔导引销21。请参阅图3a与图3b所示,其中图3a为本发明之导引销固定结构另一实施例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b为图3a之座体局部剖面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该导引销固定结构2a包括有固定座20a与定位件22a。定位件22a滑设在固定座20a上。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座20a位于开口201
两侧分别设置有通孔203,用以提供容置导引销21。在定位件22a上,相应于通孔203的位置上具有第一拘束结构224a,用以在定位件22a于固定座20a上的第一位置时,抵靠在插入于通孔203内的导引销21表面的第二拘束结构210内。固定座20a两侧具有第一卡扣结构204a,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卡扣结构204a为凹部结构。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定位件22a具有连接板225,其两端延伸有相互平行的一对相互平行的侧板220。本实施例中,侧板220的端部上形成有与第一卡扣结构204a相互对应的第二卡扣结构221a。本实施例中,第二卡扣结构221a为可以嵌入第一卡扣结构204a的凸部结构,其系可以在定位件22a位于固定座20a上的第一位置时,与第一卡扣结构204a相结合。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座20a的对应每一第一卡扣结构204a的一侧开设凹口206。本实施例中第一卡扣结构204a具有挠性的板体,因此第二卡扣结构221a也具有挠性,可以在端面受力时产生变形,而脱离第一卡扣结构204a。当定位件22a于第一位置时,第二卡扣结构221a与第一卡扣结构204a相结合,第一拘束结构224a抵靠在相应的导引销21表面的第二拘束结构210内,产生拘束与定位导引销21的效果。当要释放第一拘束结构224a抵靠于导引销21表面时,透过将定位件22a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后,使得第二卡扣结构221a暂时脱离第一卡扣结构204a,进而让第一拘束结构224a脱离第二拘束结构210。在本实施例中,将定位件22a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的方式与前述实施例不同,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a至3d所示,其中图3c与3d分别为透过治具将定位件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的剖面示意图。由于在第一卡扣结构204a的一侧开设凹口206,因此可以透过治具24插入其中,以将定位件22a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在图3c中,定位件22a位于第一位置,此时第一卡扣结构204a与第二卡扣结构221a相互扣接,因此定位件22a可以稳定地固定在固定座20a上,在此状态下,第一拘束结构224a抵压于导引销21上的第二拘束结构210内。当要拆卸导引销21时,透过在固定座20a两侧的治具24,来控制定位件22a移动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每一个治具24上具有压板240,其上具有突起结构241。本实施例的突起结构241具有渐缩的端部结构242,与固定座20a两侧凹口206的位置相互对应。如图3d所示,使用者可以将压板240上的突起结构241往对应的凹口206插入,在插入的过程中,端部结构242的斜面243会与定位件22a的侧板220的端面相互抵靠。由于端部结构242的表面为越靠近压板240的位置越开阔的斜面243,因此随着突起结构241插入到凹口206,斜面243会挤压对应之侧板220的端面使第二卡扣结构221a往上变形,进而让第二卡扣结构221a脱离第一卡扣结构204a,使得定位件22a往上移动而与固定座20a的顶面209相距高度h。请参阅图4a至图4d所示,其中图4a为本发明之光学连接器之一实施例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b为光学连接器剖面示意图;图4c为光学连接器拆除盖体显示具有开窗体实施例示意图;图4d为图4a所示的各部组件组合而成之光学连接器立体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的光学连接器仅为应用本发明的导引销固定结构的其中之一实施例,因此光学连接器的种内并不以图中所示的为限制。光学连接器3具有第一挟持组件30,用以挟持通讯线材9,第一挟持组件30具有用以挟持通讯线材9之第一挟持座33,以及壳体模块30a。第一挟持座33内部具有第一导引槽330以提供通讯线材9通过。壳体模块30a用以包覆第一挟持座3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挟持组件30更具有连接头32,与第一挟持座33相耦接在一起。其中,连接头32与具有观察窗320、穿孔321以及线材通道322。穿孔321提供导引销21穿入连接
头32。本实施例中,连接头32的穿孔321对应第一挟持座33的那一侧具有插入口,提供第一挟持座33插设于其中,使得连接头32与第一挟持座33相结合。本实施例中,壳体模块30a更具有容置座36、套件34以及壳体固定件35,容置座36提供容置该导引销固定结构2。套件34套设在容置座36的外围,壳体固定件35套设在容置座36外围且与该套件34耦接。光学连接器3更具有第二挟持组件31,与第一挟持组件30耦接,第二挟持组件31具有第二挟持座31b,内部具有第二导引槽310与第一导引槽330相对应,用以提供通讯线材9穿过。第二挟持组件31具有尾座31a以及弹性组件31c。尾座31a用以提供通讯线材通过9,第二挟持座31b容置在尾座31a内。本实施例中,通讯线材9经由贯穿整个第二挟持座31b的第二导引槽310的第一端312穿入第二导引槽310内,然后再由第二端313穿出第二导引槽310。第二挟持座31b两侧外表面相对应的位置上具有固定块314用以在装入尾座31a时,嵌入尾座31a上的开口301,产生结合固定的效果。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挟持座31b在第一端312上具有弹性固定座311,其系为y字型的结构,因此在装入于尾座31a内时,尾座31a与弹性固定座311对应的壁面会施加作用利于弹性固定座311上,使得弹性固定座311变形,也对尾座31a壁面产生作用力,使得第二挟持座31b得以固定于尾座31a内。本实施例中,第二导引槽310具有第二端313与贯通槽200相对应,第一端312的开口由向第二端313之方向逐渐缩小。其中,第二导引槽310具由第一端312渐缩第一段距离l1之后,维持第一口径沿伸第二段距离l2,再渐缩第三段距离l3,再维持第二口径沿伸第四段距离l4。藉由贯通槽200的渐缩设计,将有助于通讯线材的安装。弹性组件31c套设在第二挟持座31b的外侧,容置在尾座31a内。由于尾座31a两侧具有第四卡扣结构300,本实施例为凸块结构,而在容置座36两侧具有第五卡扣结构362,本实施例为开口结构,因此当尾座31a插入容置座36内部一定深度时,第四卡扣结构300与第五卡扣结构362的结合相互对应,使得第四卡扣结构300嵌入第五卡扣结构362,而达到固定的效果。本实施例中,导引销固定结构2系为图2a与2b所示的结构。其中,插设在导引销固定结构2的导引销21穿入连接头32的穿孔321,使得连接头32与设置在导引销固定结构2内的第一挟持座33结合在一起。之后导引销固定结构2与连接头32容置在容置座36内的容置空间360。请参阅图5所示,该图为本发明之穿引通讯线材示意图。透过本发明之第二挟持座31b预组装在尾座31a,再加上连接头32可以更简单地穿设通讯线材9进入到光学连接器3内部,再由连接头32穿出。本实施例中,通讯线材9由左边第二挟持座31b的第一端312开始插入,然后通过第二导引槽310、再穿过第一导引槽330,再通过观察窗320一直到最右边线材通道322的出口。第二挟持座31b不会影响里面弹性组件31c的作动。使用者可以用肉眼观看观察窗320内每以子线材90的插入情况,万一有问题,因为观察窗320是敞开的,还可以拨动子线材,让子线材进入线材通道322而穿出连接头32。有第二挟持座31b,有助于插入通讯线材9。当通讯线材9穿设程序结束之后,再将套件34由容置座36的前端部363插入,形成如图4c所示的状态。最后再将壳体固定件35由容置座36的前端部363插入,与套件34相互结合,形成如图4d的状态,就完成了光学连接器的组装。在本实施例中,套件34于靠近壳体固定件35处具有第一耦接结构341,而壳体固定件35具有第二耦接结构351与第一耦接结构341相结合。其中第一耦接结构341为开口结构,而第二耦接结构351为悬臂的凸块结构,可以和第一耦接结构341相卡扣。当由特定方向施加作用力于第二耦接结构351时(本实施例为向下
施力作用于第二耦接结构351),使得第二耦接结构351受力往下移动而脱离第一耦接结构341,解除套件34与壳体固定件35的结合状态。接下来说明要如何拆光学连接器3的导引销21,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是如图2a所示的导引销固定结构2。在一拆除的实施例中,将光学连接器3敞开成图4c所示的状态,也就是将壳体固定件35拆除。如图6a与6b所示,为了方便说明,图中仅显示光学连接器部分的组件。当移除了壳体固定件35,此时定位件22位于第一位置,也就是第一卡扣结构204与第二卡扣结构221相结合的状态。使用者可以利用治具,例如板体或者是插销,插入延伸板226与顶面209之间的空间,将定位件22往上拨动,定位件22受力往上移动,解除第一卡扣结构204与第二卡扣结构221的结合状态。在定位件22往上移动之后,第三卡扣结构222与第一卡扣结构204结合在一起,使得定位件22被定位在第二位置,解除定位件22对导引销21的拘束,形成如图6b的状态。要说明的是,定位件22往上移动的方式,并不以本实施例为限制,例如当光学连接器内装设的是如图3a所示的导引销固定结构2a时,可以透过插入治具24的方式,将定位件22a上移。因此,要如何将定位件22上移,例如:从敞开处往上拨,还是由连接器本体左右开缝,插入工具往上拨,都是可以实施,并没有限定。以上所述,乃仅记载本发明为呈现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之较佳实施方式或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专利实施之范围。即凡与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文义相符,或依本发明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为本发明专利范围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