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光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17244发布日期:2020-07-29 02:05阅读:45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光阑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学仪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光阑。



背景技术:

光阑是指在光学系统中对光束起着限制作用的实体,可以是透镜的边缘、框架或特别设置的带孔屏。主要作用是调节光束的强弱,具体而言又可分两方面,限制光束或限制视场大小。光学系统中限制光束最多的光阑,称为孔径光阑,限制视场最多的光阑,称为视场光阑。

目前常规的技术方案里,通常是将外环固定后,通过摆杆手动调节内环,进而实现对光阑片的调整,调节过程比较复杂,在机动性要求高的场合甚至需要在调整过程中手动按紧外环以避免晃动,操作过程极其不便也难以保证调节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电动控制的光阑,调节简便迅速且能有效保证调节效果。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光阑,包括机座,所述机座设有上下贯通的通光孔,所述通光孔上方设置光阑,所述光阑包括同心设置的外环和内环,所述外环与机座固接,所述内环与可驱动内环转动的传动机构相连,所述传动机构与原动机构输出端相连。外环与机座相连,可以直接将机座的通光孔对准待观测视场放置,即能利用机座实现外环的固定,内环通过传动机构实现受驱转动,而传动机构与电机、旋转电缸等原动机构连接,从而实现通过控制原动机构便捷迅速地调整光阑。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在通光孔上端同心设置的转台,所述转台顶部设有与内环相连的连接组件,所述转台底面固接第一同步轮,所述第一同步轮一侧设有第二同步轮,所述第一同步轮与第二同步轮通过同步带相连,所述第一同步轮底部设有承托组件。同步轮组驱动转台,转台通过连接组件带动内环转动,利用同步轮组传动精度较高。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从内环外侧壁沿内环径向延伸的连接杆,所述转台顶面对应连接杆的位置设有连接台,所述连接杆与连接台固接,所述外环对应连接杆的位置设有让位槽,所述让位槽沿外环周向延伸。通过连接台和连接杆将转台的转动动作传递给内环,实现内环随着转台一起转动,结构精巧,传动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外环的外壁同心设置卡套,所述卡套对应让位槽的位置设有豁口,所述卡套侧壁通过延伸板与机座固接。通过卡套实现外环的固定,卡套再与机座固接,连接牢固,避免手动握持或按压的麻烦。

进一步的,所述承托组件包括与第一同步轮底部固接的套筒,所述套筒截面呈“7”形,所述套筒上部径向外展的凸缘底面设有托环,所述托环对应套筒拐角的位置设为斜面,所述斜面与套筒形成截面为三角形的沟槽,所诉沟槽中沿周向设置多个滚球,所述托环与机座固接。承托组件的设置便于第一同步轮的稳定转动,从而保证转台带动内环转动的精度。

进一步的,所述套筒的下部竖直延伸并超过托环,所述套筒超过托环的外侧壁设有挡环,所述挡环顶面与托环底面之间设有若干滚珠,所述滚珠外部设有保持架。设置挡环和滚珠、保持架可以使第一同步轮转动更加平稳,提升内环对光阑片的调控平顺度和精确度。

进一步的,所述原动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同步轮固接,所述电机的机体与机座固接。电机作为原动机构驱动第二同步轮转动,电机采购方便养护容易且可控性强。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输出轴远离第二同步轮的一端穿出电机,所述输出轴穿出电机一端设有手轮。设置手轮后,在电机断电的情况下也可以手动对光阑片进行调节。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机座设有上下贯通的通光孔,而光阑外环与机座相连,直接将机座的通光孔对准待观测视场放置,即能利用机座实现外环的固定,内环通过传动机构实现受驱转动,而传动机构与原动机构连接,从而实现通过控制原动机构便捷迅速地调整光阑,并且调节过程更加稳定,从而大幅改善了调节效果,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切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光阑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展示了一种电动光阑,包括机座1,机座1设有上下贯通的通光孔,通光孔上方设置光阑,光阑包括同心设置的外环21和内环22,外环21与机座1固接,内环22与可驱动内环22转动的传动机构相连,传动机构与原动机构输出端相连。可以理解的是,机座1设有上下贯通的通光孔,而光阑外环21与机座1相连,可以直接将机座1的通光孔对准待观测视场放置,即能利用机座1实现外环21的固定,内环22通过传动机构实现受驱转动,而传动机构与电机、旋转电缸等原动机构连接,从而实现通过控制原动机构便捷迅速地调整光阑。

进一步的,传动机构包括在通光孔上端同心设置的转台4,转台4顶部设有与内环22相连的连接组件,转台4底面固接第一同步轮51,第一同步轮51一侧设有第二同步轮53,第一同步轮51与第二同步轮53通过同步带52相连,第一同步轮51底部设有承托组件。可以理解的是,同步轮组驱动转台4,转台4通过连接组件带动内环22转动,利用同步轮组传动精度较高,与原动机构连接的第二同步轮53直径较小,而与转台4连接的第一同步轮51直径较大,从而将内环22转动的量进行了放大,第二同步轮53旋转多圈才使内环22转动一点,进而实现了内环22细致、高精的调控。

进一步的,连接组件包括从内环22外侧壁沿内环径向延伸的连接杆24,转台4顶面对应连接杆24的位置设有连接台41,连接杆24与连接台41固接,外环21对应连接杆24的位置设有让位槽25,让位槽25沿外环21周向延伸。更进一步的,外环21的外壁同心设置卡套3,卡套3对应让位槽25的位置设有豁口,卡套3侧壁通过延伸板11与机座1固接。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连接台41和连接杆24将转台4的转动动作传递给内环22,实现内环22随着转台4一起转动,结构精巧,传动稳定,让位槽25的长度就是内环22转动区间对应的长度,让位槽25的高度与连接杆24的直径适配。通过卡套3实现外环21的固定,卡套3再与机座1固接,连接牢固,避免手动握持或按压的麻烦。

进一步的,承托组件包括与第一同步轮51底部固接的套筒6,套筒6截面呈“7”形,套筒6上部径向外展的凸缘底面设有托环7,托环7对应套筒6拐角的位置设为斜面,斜面与套筒6形成截面为三角形的沟槽,所诉沟槽中沿周向设置多个滚球71,托环7与机座1固接。更进一步的,套筒6的下部竖直延伸并超过托环7,套筒6超过托环7的外侧壁设有挡环8,挡环8顶面与托环底面之间设有若干滚珠81,滚珠81外部设有保持架。可以理解的是,承托组件的设置便于第一同步轮51的稳定转动,从而保证转台4带动内环22转动的精度,所谓套筒6截面呈“7”形上部的外径大,下部的外径小,形成一个空心阶梯轴的形状,而托环7就位于上段粗轴的底部,对应拐角位置设置滚球71可以降低磨损,延长寿命。而在托环7底部设置挡环8和滚珠81、保持架可以使第一同步轮51转动更加平稳,提升内环22对光阑片23的调控平顺度和精确度。

进一步的,原动机构包括电机91,电机91的输出轴与第二同步轮53固接,电机91的机体与机座1固接。更进一步的,电机91输出轴远离第二同步轮53的一端穿出电机91,输出轴穿出电机91一端设有手轮92。可以理解的是,电机91作为原动机构驱动第二同步轮53转动,电机91采购方便,养护容易,且可控性强,而在输出轴远离第二同步轮53的一端设置手轮92后,就可以在电机91断电的情况下手动对光阑片23进行调节。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机构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上述实施方式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