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影像科诊断阅片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46051发布日期:2020-11-19 19:29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影像科诊断阅片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影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影像科诊断阅片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临床上,给病人进行放射线检查时,利用放射线将病人的病变部位直接投影到影像胶片上,然后借助荧光灯箱进行观察和诊断,通过影像片可以给医生提供诊断依据;放射科影像诊断中,往往会借助于x光学仪器制作的x光片对患者进行诊断,于是阅片工作便在疾患的诊断与之后的针对性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有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多次放射影像,这些日期不同的影像片医生日后往往需要对比查看;对于疑难病症经常需要多人同时阅片,而阅片板的角度也无法调整,使多人阅片不方便,而且对于一些阅片装置来说只能单一阅片,不能与以前病历进行对比,容易造成误诊;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影像科诊断阅片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对比观察胶片以及能够调节角度以及高度的影像科诊断阅片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影像科诊断阅片器包括:底座;阅片板;所述阅片板设有两个,两个所述阅片板均连接于调节机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连接于底座,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壳体、齿轮、固定杆、转轴、锥齿轮和转杆,所述齿轮设有两个,且两个所述齿轮均啮合转动连接于壳体上,两个所述齿轮的顶端分别通过固定杆与对应的阅片板固定连接,所述转轴固定连接于齿轮的底端,且所述转轴的一端穿过壳体位于壳体内,所述转杆转动连接于壳体内,且所述转杆的一端穿过壳体位于壳体的外端,位于所述壳体内的转杆以及转轴均固定连接有锥齿轮,且两个所述锥齿轮之间相互啮合;第一升降机构;所述第一升降机构连接于调节机构;第二升降机构;所述第二升降机构连接于调节机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连接于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对称设置于底座的一端两侧,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一铰杆、第二铰杆、销轴和吊耳,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通过吊耳与底座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通过销轴与第一铰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铰杆的另一端与壳体的底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通过吊耳与底座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通过销轴与第二铰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铰杆的另一端与壳体的底端铰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对称设置于底座的另一端两侧,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包括第三连杆、第四连杆、第三铰杆和第四铰杆,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与底座铰接,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通过销轴与第三铰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四连杆的一端与底座铰接,所述第四连杆的另一端通过销轴与第四铰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四铰杆的另一端与壳体的底端铰接。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螺纹杆、第一螺母、第二螺母和固定柱,两个所述第一连杆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柱,且所述固定柱上设置有第一螺母,两个所述第三连杆之间也固定连接有固定柱并设置有第二螺母,所述螺纹杆连接于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杆连接的销轴以及与第二连杆连接的销轴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且与所述第三连杆连接的销轴以及与第四连杆连接的销轴之间也固定连接有连接杆。

优选的,所述壳体内部为空腔结构。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影像科诊断阅片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影像科诊断阅片器,通过所述转动转杆带动转轴转动,所述转轴带动两个齿轮相互啮合转动,所以通过齿轮可将阅片板调节到适合观测角度,通过两个所述阅片板能够让医生对不同日期拍摄的影像片对比查看,通过转动所述螺纹杆让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相向或相背转动,所以便可通过固定柱带动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一铰杆工作,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一铰杆形成的角度扩大时壳体升高,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一铰杆形成的角度减小时壳体降低,所以便可通过转动螺纹杆让壳体进行高度的调节,以便于不同身高的人去观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影像科诊断阅片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a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底座,2、阅片板,3、调节机构,31、壳体,32、齿轮,33、固定杆,34、转轴,35、锥齿轮,36、转杆,4、第一升降机构,41、第一连杆,42、第二连杆,43、第一铰杆,44、第二铰杆,45、销轴,46、吊耳,5、第二升降机构,51、第三连杆,52、第四连杆,53、第三铰杆,54、第四铰杆,55、连接杆,6、驱动机构,61、螺纹杆,62、第一螺母,63、第二螺母,64、固定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影像科诊断阅片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壳体3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底座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影像科诊断阅片器包括:底座1、阅片板2、调节机构3、第一升降机构4、第二升降机构5和驱动机构6,所述阅片板2设有两个,两个所述阅片板2均连接于调节机构3,所述第一升降机构4连接于调节机构3,所述第二升降机构5连接于调节机构3,所述驱动机构6连接于第一升降机构4和第二升降机构5。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调节机构3连接于底座1,所述调节机构3包括壳体31、齿轮32、固定杆33、转轴34、锥齿轮35和转杆36,所述齿轮32设有两个,且两个所述齿轮32均啮合转动连接于壳体31上,两个所述齿轮32的顶端分别通过固定杆33与对应的阅片板2固定连接,所述转轴34固定连接于齿轮32的底端,且所述转轴34的一端穿过壳体31位于壳体31内,所述转杆36转动连接于壳体31内,且所述转杆36的一端穿过壳体31位于壳体31的外端,位于所述壳体31内的转杆36以及转轴34均固定连接有锥齿轮35,且两个所述锥齿轮35之间相互啮合,通过转动转杆36带动锥齿轮35转动,然后两个齿轮32之间下相互啮合转动调节两个阅片板2的角度。

参考图1和图3所示,所述第一升降机构4对称设置于底座1的一端两侧,所述第一升降机构4包括第一连杆41、第二连杆42、第一铰杆43、第二铰杆44、销轴45和吊耳46,所述第一连杆41的一端通过吊耳46与底座1铰接,所述第一连杆41的另一端通过销轴45与第一铰杆43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铰杆43的另一端与壳体31的底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42的一端通过吊耳46与底座1铰接,所述第二连杆42的另一端通过销轴45与第二铰杆44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铰杆44的另一端与壳体31的底端铰接,第一铰杆43和第二铰杆44用于支撑壳体31。

参考图1所示,所述第二升降机构5对称设置于底座1的另一端两侧,所述第二升降机构5包括第三连杆51、第四连杆52、第三铰杆53和第四铰杆54,所述第三连杆51的一端与底座1铰接,所述第三连杆51的另一端通过销轴45与第三铰杆53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四连杆52的一端与底座1铰接,所述第四连杆52的另一端通过销轴45与第四铰杆54的一端铰接,所述第四铰杆54的另一端与壳体31的底端铰接,第三铰杆53和第四铰杆54用于支撑壳体31。

参考图1和图3所示,所述驱动机构6包括螺纹杆61、第一螺母62、第二螺母63和固定柱64,两个所述第一连杆41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柱64,且所述固定柱64上设置有第一螺母62,两个所述第三连杆51之间也固定连接有固定柱64并设置有第二螺母63,所述螺纹杆61连接于第一螺母62和第二螺母63,通过转动螺纹杆61让第一螺母62和第二螺母63在螺纹杆61上相向运动或相背运动。

参考图1所示,与所述第一连杆41连接的销轴45以及与第二连杆42连接的销轴45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55且与所述第三连杆51连接的销轴45以及与第四连杆52连接的销轴45之间也固定连接有连接杆55;通过连接杆55让第一连杆41和第一铰杆43在受力的同时带动第二连杆42和第二铰杆44受力。

参考图1所示,所述壳体31内部为空腔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影像科诊断阅片器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使用时,首先将两个不同日期的胶片夹持在两个阅片板2上,通过转动所述转杆36锥齿轮35转动,两个所述锥齿轮35相互啮合带动转轴34转动,所述转轴34带动齿轮32转动,两个所述齿轮32相互啮合转动,所以两个阅片板2的观察角度得到调节;通过两个阅片板2能够让医生对不同日期拍摄的影像片对比查看;然后通过转动所述螺纹杆61带动第一螺母62和第二螺母63相向或相背运动,所述第一螺母62通过固定柱64带动第一连杆41和第一铰杆43工作,所述第一连杆41和第一铰杆43形成的角度扩大时壳体31升高,所述第一连杆41和第一铰杆43形成的角度减小时壳体31降低,同时,通过连接杆55带动第二连杆42和第二铰杆44与第一连杆41以及第一铰杆43同步工作;同时所述第三连杆51、第四连杆52、第三铰杆53和第四铰杆54的运动如同上;所以便可通过转动螺纹杆61进行高度的调节。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影像科诊断阅片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影像科诊断阅片器,通过所述转动转杆36带动转轴34转动,所述转轴34带动两个齿轮32相互啮合转动,所以通过齿轮32可将阅片板2调节到适合观测角度,通过两个所述阅片板2能够让医生对不同日期拍摄的影像片对比查看,通过转动所述螺纹杆61让第一螺母62和第二螺母63相向或相背转动,所以便可通过固定柱64带动所述第一连杆41和第一铰杆43工作,所述第一连杆41和第一铰杆43形成的角度扩大时壳体31升高,所述第一连杆41和第一铰杆43形成的角度减小时壳体31降低,所以便可通过转动螺纹杆61让壳体31进行高度的调节,以便于不同身高的人去观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