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学成像镜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15432发布日期:2020-08-28 15:53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学成像镜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镜头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光学成像镜头。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光学成像镜头也得到了迅猛发展,被广泛地应用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视频会议、车载监控、安防监控、智能交通系统等各个领域,因此,对于光学成像镜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智能交通系统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性能好坏很关键,会影响整个系统的可靠性。但目前应用于智能交通系统的光学成像镜头,其边缘色差大,色彩还原度差;通光普遍比较小,低照环境下,进光亮较低,拍摄图面较暗;且总长较长,已无法满足智能交通系统日益提高的要求,急需进行改进。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的光学成像镜头。



技术实现要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光学成像镜头,从物侧至像侧沿一光轴依次包括光阑、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该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各自包括一朝向物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物侧面以及一朝向像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像侧面;

该第一透镜具负屈光率,该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该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

该第二透镜具正屈光率,该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

该第三透镜具负屈光率,该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该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

该该第四透镜具正屈光率,该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

该第五透镜具正屈光率,该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五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

该第六透镜具负屈光率,该第六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该第六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

该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与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相互胶合;该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与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相互胶合;该第五透镜的像侧面与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相互胶合;

该光学成像镜头具有屈光率的透镜只有上述六片。

优选地,该光学成像镜头更满足:|vd1-vd2|>14,其中,vd1和vd2分别为该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的色散系数。

优选地,该光学成像镜头更满足:|vd3-vd4|>14且第三透镜的相对部分色散>0.63,其中,vd3和vd4分别为该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的色散系数。

优选地,该光学成像镜头更满足:|vd5-vd6|>14且第六透镜的相对部分色散>0.63,其中,vd5和vd6分别为该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的色散系数。

优选地,该光学成像镜头更满足:nd3≥1.9且vd3<21,其中nd3和vd3分别为第三透镜的折射率和色散系数。

优选地,该光学成像镜头更满足:nd6≥1.9且vd6<21,其中nd6和vd6分别为第六透镜的折射率和色散系数。

优选地,该光学成像镜头更满足: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的芯厚总和小于2.3mm,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的芯厚总和小于3.5mm,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的芯厚总和小于3.8mm。

优选地,该光学成像镜头更满足:上述六片透镜的折射率范围在1.75到2.0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1.该光学成像镜头小外径、总长短ttl<15.5mm,实现镜头小型化,结构简单化;

2.该镜头相对照度较高,大于60%,在低照环境下,拍摄图面较亮;

3.该镜头在125lp/mm的空间频率下,mtf值大于0.2,因此镜头解像力较好,分辨率高;

4.该镜头的垂轴色差小,小于4μm,对颜色还原更加准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波长范围0.486-0.656μm的mtf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0.656μm的相对照度图;

图4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垂轴色差曲线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波长范围0.486-0.656μm的mtf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0.656μm的相对照度图;

图7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垂轴色差曲线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波长范围0.486-0.656μm的mtf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0.656μm的相对照度图;

图10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垂轴色差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所说的「一透镜具有正屈光率(或负屈光率)」,是指所述透镜以高斯光学理论计算出来的近轴屈光率为正(或为负)。所说的「透镜的物侧面(或像侧面)」定义为成像光线通过透镜表面的特定范围。透镜的面形凹凸判断可依该领域中通常知识者的判断方式,即通过曲率半径(简写为r值)的正负号来判断透镜面形的凹凸。r值可常见被使用于光学设计软件中,例如zemax或codev。r值亦常见于光学设计软件的透镜资料表(lensdatasheet)中。以物侧面来说,当r值为正时,判定为物侧面为凸面;当r值为负时,判定物侧面为凹面。反之,以像侧面来说,当r值为正时,判定像侧面为凹面;当r值为负时,判定像侧面为凸面。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学成像镜头,从物侧至像侧沿一光轴依次包括光阑、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该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各自包括一朝向物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物侧面以及一朝向像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像侧面。

该第一透镜具负屈光率,该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该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

该第二透镜具正屈光率,该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

该第三透镜具负屈光率,该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该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

该第四透镜具正屈光率,该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

该第五透镜具正屈光率,该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五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

该第六透镜具负屈光率,该第六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该第六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

该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与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相互胶合;该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与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相互胶合;该第五透镜的像侧面与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相互胶合。

该光学成像镜头具有屈光率的透镜只有上述六片,其中分为三组胶合片,光阑在镜头的最前端,三组胶合透镜结合使用,进一步消紫光波段色差。

优选地,该光学成像镜头更满足:|vd1-vd2|>14,其中,vd1和vd2分别为该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的色散系数。|vd3-vd4|>14且第三透镜的相对部分色散>0.63,其中,vd3和vd4分别为该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的色散系数。|vd5-vd6|>14且第六透镜的相对部分色散>0.63,其中,vd5和vd6分别为该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的色散系数。三组胶合透镜的色散系数差,可以有利于进一步消除色差。

优选地,该光学成像镜头更满足:nd3≥1.9且vd3<21,其中nd3和vd3分别为第三透镜的折射率和色散系数。

优选地,该光学成像镜头更满足:nd6≥1.9且vd6<21,其中nd6和vd6分别为第六透镜的折射率和色散系数。第三、六透镜,均取负屈光度,用高折射率材质,且使用偏离“正常玻璃”较大的特殊色散玻璃,对消色差取到较大作用。

优选地,该光学成像镜头更满足: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的芯厚总和小于2.3mm,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的芯厚总和小于3.5mm,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的芯厚总和小于3.8mm,镜片结构比较紧凑,一定程度上压缩了镜头的光学总长。

优选地,该光学成像镜头更满足:上述六片透镜的折射率范围在1.75到2.0之间,进行光学结构优化,保证像质。

该光学成像镜头成像像面大于6mm,光学总长小于15.5mm,光学后焦大于5.5mm,整体光学总长较短。

下面将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光学成像镜头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光学成像镜头,从物侧a1至像侧a2沿一光轴i依次包括光阑100、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第四透镜4、第五透镜5、第六透镜6、保护片110和成像面120;该第一透镜1至第六透镜6各自包括一朝向物侧a1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物侧面以及一朝向像侧a2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像侧面。

该第一透镜1具负屈光率,该第一透镜1的物侧面11为凹面,该第一透镜的像侧面12为凹面;

第二透镜2具正屈光率,该第二透镜2的物侧面21为凸面,该第二透镜的像侧面22为凸面;

第三透镜3具负屈光率,该第三透镜3的物侧面31为凹面,该第三透镜的像侧面32为凹面;

该第四透镜4具正屈光率,该第四透镜4的物侧面41为凸面,该第四透镜的像侧面42为凸面;

该第五透镜5具负屈光率,该第五透镜5的物侧面51为凸面,该第五透镜的像侧面52为凸面;

第六透镜6具正屈光率,该第六透镜6的物侧面61为凹面,该第六透镜的像侧面62为凸面。

本具体实施例的详细光学数据如表1-1所示。

表1-1实施例一的详细光学数据

本具体实施例的解像力请参阅图2,从图上可以看出对传函管控好,分辨率高;相对照度图如图3所示,相对照度>65%;垂轴色差图详见图4,可以看出视场色差小,小于4μm,色彩还原性好。

本具体实施例中,光学成像镜头的焦距f=3.945mm,光圈值fno=2.6,视场角fov=104.6°,ttl=14.66mm。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各个透镜的面型凹凸和屈光率相同,仅各透镜表面的曲率半径、透镜厚度等光学参数不同。

本具体实施例的详细光学数据如表2-1所示。

本具体实施例的解像力请参阅图5,从图上可以看出对传函管控好,分辨率高;相对照度图如图6所示,相对照度>65%;垂轴色差图详见图7,可以看出视场色差小,小于4μm,色彩还原性好。

本具体实施例中,光学成像镜头的焦距f=3.930mm,光圈值fno=2.6,视场角fov=104.6°,ttl=14.64mm。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各个透镜的面型凹凸和屈光率相同,仅各透镜表面的曲率半径、透镜厚度等光学参数不同。

本具体实施例的详细光学数据如表3-1所示。

本具体实施例的解像力请参阅图8,从图上可以看出对传函管控好,分辨率高;相对照度图如图9所示,相对照度>65%;垂轴色差图详见图10,可以看出视场色差小,小于4μm,色彩还原性好。

本具体实施例中,光学成像镜头的焦距f=3.942mm,光圈值fno=2.6,视场角fov=104.6°,ttl=15.38。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其以相同的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保护的范围之内。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其技术方案和/或实施方式可以有各种不同的修改和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