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源模块及投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58284发布日期:2020-09-01 17:29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光源模块及投影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光源模块,且特别是关于一种光源模块及使用此光源模块的投影装置。



背景技术:

投影装置所使用的光源种类随着市场对投影装置亮度、色彩饱和度、使用寿命、无毒环保等等要求,从超高压汞灯(uhplamp)、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led)进化到激光二极管(laserdiode,ld)。

在现有使用激光二极管的投影装置中,每个激光二极管模块包括多个激光二极管及用以固定这多个激光二极管的承载架。以主要散热途径来说,通常会在承载架的背后直接贴附散热器进行散热。然而在激光二极管的温度越低、其发光效率越好的前提下,除了从背后进行散热外,需要追求更佳的散热效率。

本「背景技术」段落只是用来帮助了解本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在「背景技术」中所公开的内容可能包含一些没有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道的现有技术。此外,在「背景技术」中所公开的内容并不代表该内容或者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代表在本实用新型申请前已被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或认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源模块,能提升散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投影装置,其所使用的光源模块能提升散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为达到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光源模块具有基板、发光元件以及散热元件。发光元件具有基座、多个光源以及多个导线。多个光源配置于所述基座内,基座具有彼此相对的出光面与底面以及连接于底面与出光面之间的侧面,且多个导线沿着平行出光面的方向从侧面向外延伸。基板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以及贯穿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的开口,且发光元件透过开口穿设于基板上。散热元件连接于底面以及多个导线。

为达到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投影装置包括照明系统、光阀及投影镜头。照明系统用于提供照明光束,并包括上述的光源模块。光阀配置于照明光束的传递路径上,以将照明光束转换成影像光束。投影镜头配置于影像光束的传递路径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源模块及投影装置中,发光元件的多个导线从基座的侧面向外延伸,散热元件则连接于基座的底面及多个导线,故有别于现有技术,发光元件的散热途径除了底面之外,还包括从侧面延伸的多个导线,因此能提升散热效率。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光源模块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光源模块的上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光源模块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投影装置的方块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投影装置的照明系统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00、100a:光源模块

110:基板

111:第一表面

112:第二表面

113:开口

120:发光元件

121:基座

1211:出光面

1212:底面

1213:侧面

1213a:上侧面

1213b:下侧面

122:光源

123:导线

130、130a:散热元件

131:散热鳍片

132:凹槽

140、140a:导热粘合层

150:散热垫

200:投影装置

210:照明系统

211:波长转换轮

212:合光元件

213:分色部

214:反射部

215:滤色轮

216:光均匀化元件

217:聚光透镜

220:光阀

230:投影镜头

l1:照明光束

l2:影像光束

le:激发光束

lp:转换光束。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的一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光源模块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光源模块的上视示意图。请参考图1及图2,本实施例的光源模块100具有基板110、发光元件120以及散热元件130。发光元件120具有基座121、多个光源122以及多个导线123。多个光源122配置于所述基座121内,且用于发出光线。多个光源122可以是呈阵列排列于基座121内,但本实用新型不限定光源122的排列方式。举例而言,在方向a上,如图1是以3个光源122为例,或者,如图2是以9个光源122为例,并以3x3阵列排列于基座121内,但不局限于此。基座121具有彼此相对的出光面1211与底面1212以及连接于底面1212与出光面1211之间的侧面1213,且多个导线123例如沿着平行出光面1211的方向a从侧面1213向外延伸。图2是以6个导线123为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特别限制导线123的数量。基板110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表面111与第二表面112以及贯穿第一表面111与第二表面112的开口113。为适应不同封装的光源模块需求,出光面1211可以是基座121内封装胶层的对外表面,其中封装胶层用以将光源122封装于基座121内;或者,光源122是单颗封装后配置于基座121内,出光面1211可以是基座121的开口面(非实体表面)。

发光元件120透过开口113穿设于基板110上。具体而言,基座121的侧面1213至少被分为两个部分,凸出于第一表面111的为上侧面1213a,凸出于第二表面112的为下侧面1213b。其中,第一表面111例如与出光面1211同侧,第二表面112例如与底面1212同侧,且散热元件130连接于底面1212以及多个导线123。多个导线123例如是从下侧面1213b向外延伸,即多个导线123是配置于基板110与散热元件130之间。从图2的视角来看,多个导线123是位于基板110之下。

基板110例如是印刷电路板或金属基印刷电路板(metalcoreprintedcircuitboard,mcpcb),可用以驱动光源122发光。每一个光源122例如是激光二极管晶片,但不局限于此,例如亦可为发光二极管晶片。

多个导线123电连接于基板110,具体而言,从下侧面1213b向外延伸的多个导线123例如是连接至基板的第二表面112。至少一导线123用以从基板110接收光源驱动电流以驱动多个光源122。

光源模块100例如还包括导热粘合层140及散热垫150。导热粘合层140配置于基座121及散热元件130之间。导热粘合层140的材料例如是使用兼具导热功能与粘合功能的胶体,但不局限于此。散热垫150配置于多个导线123与散热元件130之间。由于导线123及散热元件130的硬度较高,因此使用硬度较低的散热垫150配置于两者之间,除了可作为缓冲材质,还可以提升热能传递的效果,但不局限于此。在另一实施例中,也可以是不使用散热垫150,而使导线123与散热元件130直接连接。此外,多个导线123的导热方式是透过将延伸的本体部分抵接于散热元件130或导热垫150,而多个导线123的两端则分别连接于下侧面1213b及第二表面112用以传递电流。

本实施例的光源模块100中,发光元件120的多个导线123从基座121的下侧面1213b向外延伸,散热元件130则连接于基座121的底面1212及多个导线123,或者,散热元件130透过导热粘合层140连接于基座121的底面1212及/或透过散热垫150连接于多个导线123,故有别于现有技术,发光元件120的散热途径除了底面1212之外,还包括从下侧面1213b延伸的多个导线123,因此能提升散热效率,并且当导线123的数量越多时,散热效率就越高。

散热元件130例如具有多个散热鳍片131,配置于散热元件130远离发光元件120的一侧。散热鳍片131用以增加散热的面积,以提升散热效率,本实用新型对于散热鳍片131的数量及样式设计并无特别限制。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光源模块的剖面示意图。请参考图3,本实施例的光源模块100a与光源模块100的结构与优点相似,主要差异在于本实施例的光源模块100a的散热元件130a具有凹槽132,凹槽132的形状例如对应于基座121及/或开口113的形状,基座121的底面1212与侧面1213配置于凹槽132内以与散热元件130a连接。具体而言,仅一部分的基座121是配置于凹槽内132,包括基座121的底面1212以及一部分的下侧面1213b。散热垫150配置于凹槽132外。

导热粘合层140a例如是配置于凹槽132内,基座121的底面1212透过导热粘合层140a而与散热元件130a黏合。于本实施例中,导热粘合层140a除了配置于底面1212及凹槽132之间外,还配置于位于凹槽132内的下侧面1213b及凹槽132之间,使得位于凹槽132内的基座121的下侧面1213b透过导热粘合层140a而与散热元件130a黏合。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除了多个导线123及底面1212外,一部分的下侧面1213b也透过导热粘合层140a而与散热元件130a粘合,因此能增加散热面积,更进一步地提升散热效率。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投影装置的方块示意图。请参照图4,本实施例的投影装置200包括照明系统210、光阀220及投影镜头230。照明系统210用于提供照明光束l1,光阀220配置于照明光束l1的传递路径上,以将照明光束l1转换成影像光束l2,而投影镜头230配置于影像光束l2的传递路径上,以将影像光束l2投射至屏幕,进而在屏幕上形成影像画面。光阀220可以是穿透式光阀或是反射式光阀,其中穿透式光阀可以为穿透式液晶面板,而反射式光阀可以为数字微镜元件(digitalmicro-mirrordevice,dmd)、液晶显示器(liquid-crystaldisplay,lcd)、液晶覆硅板(liquidcrystalonsiliconpanel,lcospanel)、透光液晶面板(transparentliquidcrystalpanel)、电光调变器(electro-opticalmodulator)、磁光调变器(maganeto-opticmodulator)、声光调变器(acousto-opticmodulator,aom),但不局限于此。投影镜头230例如包括具有屈光度的一或多个光学镜片的组合,例如包括双凹透镜、双凸透镜、凹凸透镜、凸凹透镜、平凸透镜以及平凹透镜等非平面镜片的各种组合。在一实施例中,投影镜头230也可以包括平面光学镜片。本实用新型对投影镜头230的型态及其种类并不加以限制。

照明系统210包括光源模块100以及波长转换轮211,光源模块100用于提供激发光束le,但不局限于此。而波长转换轮211配置于激发光束le的传递路径上。虽然图4是以图1的光源模块100为例,但光源模块100也可替换成光源模块100a。

波长转换轮211包括转换区及反射区(或穿透区)(图未示),当激发光束le用于照射在波长转换轮211上时,转换区用于将激发光束le转换成转换光束lp,转换光束lp的波长不同于激发光束le的波长,而反射区(穿透区)用于反射激发光束le或使激发光束le穿过,因此照明光束l1可包括转换光束lp及激发光束le。照明系统210可还包括其他光学元件,以使照明光束l1传递至光阀220。以下将配合图式进一步说明照明系统210具体实施态样,但本实用新型的照明系统的具体架构不限于以下所列举的实施例。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投影装置的照明系统的示意图。请参照图4及图2,本实施例的照明系统210除了包括光源模块100以及波长转换轮211之外,还可包括合光元件212、滤色轮215、光均匀化元件216及聚光透镜217,其中光均匀化元件216可以为光积分柱,但不局限于此。

合光元件212配置于光源模块100与波长转换轮211之间,且包括分色部213及反射部214,其中分色部213与反射部214相邻,且分色部213用以允许激发光束le穿透且反射转换光束lp,反射部214可反射激发光束le及转换光束lp。聚光透镜217配置于合光元件212与波长转换轮211之间,用于汇聚激发光束le入射至波长转换轮211且收聚被波长转换轮211反射的转换光束lp及激发光束le。光源模块100提供的激发光束le穿透合光元件212的分色部213而传递至波长转换轮211,而从波长转换轮211反射的转换光束lp及激发光束le会传递至合光元件212。激发光束le会被合光元件212的反射部214反射而依序通过滤色轮215及光均匀化元件216,而转换光束lp会被合光元件212的反射部214及分色部213反射而依序通过滤色轮215及光均匀化元件216。因此,照明系统210提供的照明光束l1包括转换光束lp及激发光束le。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源模块及投影装置中,发光元件的多个导线从基座的侧面向外延伸,散热元件则连接于基座的底面及多个导线,故有别于现有技术,发光元件的散热途径除了底面之外,还包括从侧面延伸的多个导线,因此能提升散热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另外,本实用新型的任一实施例或权利要求不须达到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全部目的或优点或特点。此外,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仅是用来辅助专利文件检索,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此外,本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书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用语仅用以命名元件(element)的名称或区别不同实施例或范围,而并非用来限制元件数量上的上限或下限。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