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光学镜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80301发布日期:2020-11-03 23:39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光学镜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镜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光学镜片。



背景技术:

激光和微波是均具有较强的辐射,但是激光和微波的研究又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一些研究人员不得不经常的与激光和微波进行接触,此时为了减少激光和微波对眼睛造成的伤害,研究人员通常需要佩戴一些防护镜,但目前可供选择的防护镜较少,适用的范围较窄,为了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我公司进行了防激光、防微波,并具有高抗击冲击强度的多功能光学镜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多功能光学镜片,可以对激光和微波进行防护,并且具有高抗击冲击强度,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光学镜片,包括光学玻璃基材,所述光学玻璃基材的一侧镀制有金属薄膜层,所述光学玻璃基材的另一侧镀制有介质膜层,所述光学玻璃基材与金属薄膜层以及光学玻璃基材与介质膜层之间均通过粘合夹层热压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光学玻璃基材分别为三氟化铈、二氧化锆和二氟化镁,所述三氟化铈的厚度为λ/,所述二氧化锆的厚度为λ/,所述二氟化镁的厚度为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金属薄膜层分别为纳米碳涂膜层、氧化锌铝透明膜层和电镀银透明膜层,所述纳米碳涂膜层、氧化锌铝透明膜层和电镀银透明膜层的厚度设置为0.1μm~2μ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光学玻璃基材厚度为2mm,其光密度为2~4,可见光透过率为90%,近红外光谱区的吸收带为700~1100nm,所述光学玻璃基材采用有色光学玻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粘合夹层采用聚乙烯醇缩丁醛胶片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多功能光学镜片,光学玻璃基材对微波具有良好的屏蔽衰减效果,而三氟化铈、二氧化锆和二氟化镁的设置不仅扩展了防护角,而且保证了可见光波段具有良好的通过率,同时也可以反射衰减可见光波段激光,再者纳米碳涂膜层、氧化锌铝透明膜层和电镀银透明膜层的设置使得整体具有良好的抗机械、物理和化学磨损的效果,最后通过聚乙烯醇缩丁醛胶片材料作为粘合夹层,使得彼此之间具有较强的粘附力,同时又能够保证较高的透光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光学玻璃基材、2金属薄膜层、3介质膜层、4粘合夹层、5三氟化铈、6二氧化锆、7二氟化镁、8纳米碳涂膜层、9氧化锌铝透明膜层、10电镀银透明膜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光学镜片,光学玻璃基材1的一侧镀制有金属薄膜层2,光学玻璃基材1的另一侧镀制有介质膜层3,光学玻璃基材1与金属薄膜层2以及光学玻璃基材1与介质膜层3之间均通过粘合夹层4热压复合。

优选的:光学玻璃基材1分别为三氟化铈5、二氧化锆6和二氟化镁7,三氟化铈5的厚度为λ/4,二氧化锆6的厚度为λ/2,二氟化镁7的厚度为λ/4,三氟化铈5、二氧化锆6和二氟化镁7在可见光区域内可达到宽带减反射,平均反射率为5%。

优选的:金属薄膜层2分别为纳米碳涂膜层8、氧化锌铝透明膜层9和电镀银透明膜层10,纳米碳涂膜层8、氧化锌铝透明膜层9和电镀银透明膜层10的厚度设置为0.1μm~2μm,金属薄膜层2的设置,使得整体具有较高的防微波效果,而且使得整体具有良好的抗机械、物理和化学磨损的效果。

优选的:光学玻璃基材1厚度为2mm,其光密度为2~4,可见光透过率为90%,近红外光谱区的吸收带为700~1100nm,光学玻璃基材1采用有色光学玻璃,光学玻璃基材1可采用的品种有crb3、kg3、qb21、bg38、bg23等,防护的波长为532nm、1060nm、790nm、840nm和近红外波段调谐激光。

优选的:粘合夹层4采用聚乙烯醇缩丁醛胶片材料,聚乙烯醇缩丁醛胶片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更具有较高的透光率和较高的抗拉伸强度,在这对玻璃、介质膜和金属膜具有高强度的粘合作用。

在使用时:先对光学玻璃基材1、金属薄膜层2和介质膜层3进行材料的准备,然后通过粘合夹层4采用热压复合技术依次把三氟化铈5、二氧化锆6和二氟化镁7进行压合,由此制成介质膜层3,在通过粘合夹层4采用热压复合技术依次把纳米碳涂膜层8、氧化锌铝透明膜层9和电镀银透明膜层10进行压合,由此制成金属薄膜层2,最后通过粘合夹层4采用热压复合技术把金属薄膜层2压合在光学玻璃基材1的一侧,把介质膜层3压合在光学玻璃基材1的另一侧,由此完成加工生产。

本实用新型:光学玻璃基材对微波具有良好的屏蔽衰减效果,而三氟化铈、二氧化锆和二氟化镁的设置不仅扩展了防护角,而且保证了可见光波段具有良好的通过率,同时也可以反射衰减可见光波段激光,再者纳米碳涂膜层、氧化锌铝透明膜层和电镀银透明膜层的设置使得整体具有良好的抗机械、物理和化学磨损的效果,最后通过聚乙烯醇缩丁醛胶片材料作为粘合夹层,使得彼此之间具有较强的粘附力,同时又能够保证较高的透光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功能光学镜片,包括光学玻璃基材(1),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玻璃基材(1)的一侧镀制有金属薄膜层(2),所述光学玻璃基材(1)的另一侧镀制有介质膜层(3),所述光学玻璃基材(1)与金属薄膜层(2)以及光学玻璃基材(1)与介质膜层(3)之间均通过粘合夹层(4)热压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光学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玻璃基材(1)分别为三氟化铈(5)、二氧化锆(6)和二氟化镁(7),所述三氟化铈(5)的厚度为λ/4,所述二氧化锆(6)的厚度为λ/2,所述二氟化镁(7)的厚度为λ/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光学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薄膜层(2)分别为纳米碳涂膜层(8)、氧化锌铝透明膜层(9)和电镀银透明膜层(10),所述纳米碳涂膜层(8)、氧化锌铝透明膜层(9)和电镀银透明膜层(10)的厚度设置为0.1μm~2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光学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玻璃基材(1)厚度为2mm,其光密度为2~4,可见光透过率为90%,近红外光谱区的吸收带为700~1100nm,所述光学玻璃基材(1)采用有色光学玻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光学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夹层(4)采用聚乙烯醇缩丁醛胶片材料。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光学镜片,包括光学玻璃基材,光学玻璃基材的一侧镀制有金属薄膜层,光学玻璃基材的另一侧镀制有介质膜层,光学玻璃基材与金属薄膜层以及光学玻璃基材与介质膜层之间均通过粘合夹层热压复合,光学玻璃基材对微波具有良好的屏蔽衰减效果,而三氟化铈、二氧化锆和二氟化镁的设置不仅扩展了防护角,而且保证了可见光波段具有良好的通过率,同时也可以反射衰减可见光波段激光,再者纳米碳涂膜层、氧化锌铝透明膜层和电镀银透明膜层的设置使得整体具有良好的抗机械、物理和化学磨损的效果,最后通过聚乙烯醇缩丁醛胶片材料作为粘合夹层,使得彼此之间具有较强的粘附力,同时又能够保证较高的透光率。

技术研发人员:张腾飞;蔡敬佩;张朝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阳市康力达光学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25
技术公布日:2020.11.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