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混合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53690发布日期:2020-10-28 11:56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成混合器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集成混合器件。



背景技术:

进入21世纪后,由于互联网业务的迅速发展和音频、视频、数据、多媒体应用等数据业务的快速增长,带动数据通信对带宽的需求快速增长,从而对超高速和超长距离的大容量光纤网络和传输系统有了更为迫切的需求。在系统传输容量方面,新一代光电子器件的研究开发将更注重降低单位带宽的传输成本,而不再一味追求单纤传输速率的突破。智能化光电子器件是光网络设备降低运行维护费用、提高使用效率的关键。另外,无源器件在光传输设备中的应用比例越来越大,对无源器件提出了更高的小型化和集成的要求。

基于平面光波导分路器,作为odn网络系统的关键元器件,其功能为信号分配,光功率分配,市场需求不断增加。系统经常需要将波分复用器和平面波导分路器集合到一起,常规产品是将两个器件熔接加热保护,或者不用熔接方式,而是将波分复用器输出光纤做成平面光波导分路器输入单芯光纤阵列,这种做法产品尺寸大,无法达到小型化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集成混合器件,节约了原有的单芯阵列光纤器件,缩短了产品尺寸,使产品进一步集成化。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个或两个波分复用器,该波分复用器包括管体、准直器、输入光纤、第一输出光纤和第二输出光纤,该准直器设置在管体的输出口处,该第二输出光纤与输入光纤设置在管体的输入口,第一输出光纤内置于准直器中,该准直器的根部设置倾斜截面;以及

平面波导分路器,所述平面波导分路器通过所述准直器的根部与所述波分复用器的输入端耦合。

有益效果:将第二输出光纤设置在输入光纤一端,第一输出光纤内置于准直器中,使得波分复用器能够直接作为平面波导分路器的输入单纤光纤阵列,解决了集成器件中间存在一段光纤的裸露问题,稳定了单纤的传输,节约了原有分立器件的单芯阵列光纤,缩短了产品尺寸,使产品进一步集成化。

进一步地,该倾斜截面与准直器中心轴的垂直面的夹角为8°。

进一步地,该波分复用器还包括膜片,该膜片内置在管体中部。

进一步地,该膜片为滤光片。

进一步地,所述波分复用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波分复用器的输出口处设置一个准直器,所述平面波导分路器的输入端设置有与准直器倾斜截面相吻合的斜接面。

进一步地,所述准直器与平面波导分路器通过点胶固定连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集成混合器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波分复用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和图2,一种集成混合器件,主要由一个或两个波分复用器1以及平面波导分路器2组成,将该波分复用器1根部研磨,与该波分复用器1中心轴垂直面形成具有一定角度的倾斜截面,波分复用器1的目标输出光纤贴合于该倾斜截面,该波分复用器1直接作为平面波导分路器2的输入单纤光纤阵列,同平面波导波分复用器1的输入端耦合。具体的,该波分复用器1包括管体101、准直器103、输入光纤、第一输出光纤和第二输出光纤,该准直器103设置在管体101的输出口处,该第二输出光纤与输入光纤设置在管体101的输入口,第一输出光纤内置于准直器103中。将输入光纤视为λ1+λ2、第一输出光纤即目标输出光纤视为λ1、第二输出光纤视为λ2。即λ1+λ2从输入口输入,准直器103输出λ1,而λ2通过输入口输出。该准直器103的根部设置倾斜截面,该倾斜截面与准直器103中心轴垂直面呈一定角度。该平面波导分路器2与该波分复用器1耦合。该集成混合器件解决了波分复用器1与平面波导分路器2之间光纤裸露的问题,稳定了单纤的传输,节约了原有分立器件的单芯阵列光纤,缩短了产品尺寸,产品进一步集成化。

优选的,将该准直器103根部研磨,形成与准直器103中心轴的垂直面夹角为8°的倾斜截面。该平面波导分路器2的输入端加工有与8°的倾斜截面吻合的斜接面,该准直器103与平面波导分路器2通过点胶固定连接。将该准直器103根部研磨至8°,能够让波分复用器1与平面波导分路器2的耦合达到最佳的固定效果。该倾斜截面与准直器103中心轴的垂直面夹角也可以为12°。

具体的,该波分复用器1还包括膜片102,该膜片102内置在管体101中部。

优选的,该膜片102可替换为滤光片,从而波分复用器1能够作为膜片分光器,该滤光片能够将各个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分开,实现产品的二次分光,功能多样化。

优选的,该集成混合器件中波分复用器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该波分复用器1的输出口处设置一个准直器103。两个波分复用器1互相紧贴,该准直器103通过点胶与两个波分复用器1的管体101连接,使得两个波分复用器1的第一输出光纤均能进入准直器103内。该平面波导分路器2的输入端设置有与准直器103根部的倾斜截面相吻合的斜接面,该准直器103与平面波导分路器2通过点胶固定连接。该准直器103作为两个该波分复用器1的共用器件,两个该波分复用器1的第一输出光纤内置于该准直器103中,使得两个波分复用器1直接作为平面波导分路器2的输入单纤光纤阵列,同平面波导波分复用器1耦合。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该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技术特征:

1.一种集成混合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两个波分复用器,所述波分复用器包括管体、准直器、输入光纤、第一输出光纤和第二输出光纤,所述准直器设置在管体的输出口处,所述第二输出光纤与输入光纤设置在管体的输入口,第一输出光纤内置于准直器中,所述准直器的根部设置倾斜截面;以及

平面波导分路器,所述平面波导分路器通过所述准直器的根部与所述波分复用器的输入端耦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混合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截面与准直器中心轴的垂直面的夹角为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混合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分复用器还包括膜片,所述膜片内置在管体中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混合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为滤光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混合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分复用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波分复用器的输出口处设置一个准直器,所述平面波导分路器的输入端设置有与准直器倾斜截面相吻合的斜接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成混合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准直器与平面波导分路器通过点胶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成混合器件,主要由一个或两个波分复用器以及平面波导分路器组成,将波分复用器根部研磨,与波分复用器中心轴垂直面形成具有一定角度的倾斜截面,波分复用器的目标输出光纤贴合于该倾斜截面,波分复用器直接作为平面波导分路器的输入单纤光纤阵列,同平面波导波分复用器耦合。波分复用器包括管体、准直器、输入光纤、第一输出光纤和第二输出光纤,准直器的根部设置倾斜截面,平面波导分路器与波分复用器耦合。集成混合器件解决了波分复用器与平面波导分路器之间光纤裸露的问题,节约了原有分立器件的单芯阵列光纤,缩短了产品尺寸,产品进一步集成化。

技术研发人员:严安全;杜永建;智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奥鑫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27
技术公布日:2020.10.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