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调节套塑充油腔方位的XY轴精密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89565发布日期:2020-11-20 09:45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调节套塑充油腔方位的XY轴精密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调节套塑充油腔方位的xy轴精密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光缆生产工艺的套塑工序,充油腔通过限位螺丝夹持在托架内,托架通过滑块与导轨连接在一起。光纤穿过充油腔涂覆上纤膏,然后进入机头模芯后顺利填充套管内,完成生产。涂覆工艺对充油腔、机头模芯二者的同心度要求很高,理论上可以保证充油腔、机头模芯同心度,从而实现涂覆上纤膏的光纤进入机头模芯后顺利填充进入套管内。但是目前的充油腔在安装、调节和长期使用过程中与机头模芯同心度不高,充油腔中心与机头模芯中心不在一条直线上,会导致光纤在模芯里面与模芯内壁接触,纤膏被擦掉,导致断纤及套管外径不圆整。因此,亟待需要提供一种新型调节充油腔方位的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实现涂覆上纤膏的光纤快速、精确的进入机头模芯的中心位置。

充油腔的位置要根据情况进行必要的移动来保证与机头模芯的同心度,使充油腔的中心与机头模芯的中心在一条直线上。但是现有的技术是充油腔通过四颗限位螺丝夹持在托架内,通过调节拧动限位螺丝来改变充油腔在托架内的夹持位置,从而实现充油腔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的移动。该装置存在如下缺陷:1、当需要上下左右移动时,充油腔只能在托架的空槽内移动,移动的空间有限。2、需人为用力拧动托架上面的四颗限位螺丝,夹紧程度难以把握,充油腔位置精度难以保证且操作麻烦。3、调节繁琐,需反复调节四颗限位螺丝,需要较高的技术经验。4、由于操作员的操作不当,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螺丝和托架容易磨损松动,造成充油腔在托架内移位。以上因素都会造成充油腔与机头模芯的同心度不高,充油腔的中心与机头模芯的中心不在一条直线上,导致光纤在模芯里面与模芯内壁接触,纤膏被擦掉,导致断纤及套管外径不圆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通过xy轴两个方向进行对充油腔进行位置调节的精密调节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调节套塑充油腔方位的xy轴精密调节装置,包括设置有y轴滑轨的滑座,所述滑座上设置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能够沿y轴进行滑动,所述第一滑块上设置有x轴滑轨,所述x轴滑轨上设置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能够沿x轴进行滑动,由于x轴和y轴相互垂直,因此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的复合移动使得第二滑块能够移动至xy轴形成的平面中的任意位置,当然这个位置受到x轴和y轴长度的影响,所述滑座上还设置有第一螺旋千分尺,所述第一螺旋千分尺的测头端与第一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块上设置有第二螺旋千分尺,所述第二螺旋千分尺的测头端与第二滑块固定连接,通过螺旋千分尺对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的位置进行调节,使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能够精确地移动,由于充油腔在xy轴形成的平面内需要调节的距离不大,因此采用了螺旋千分尺,所述第二滑块上设置有充油腔固定座,充油腔固定在充油腔底座上,通过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的复合移动,带动充油腔进行精确的平面移动,所述滑座两侧设置有z轴滑轨,在z轴滑轨底部设置一个工作台,工作台上设置与z轴滑轨配合的滑块或者轨道,通过滑座在z轴滑轨上的移动,可以调节充油腔与机头模心的距离。

具体的,所述滑座包括托板和调节竖板,所述调节竖板为u型的板件结构,u型的板件结构包括中部的一个底板和侧部的两个侧板,两个侧板相互平行并且分别与底板的两边连接,两个侧板与底板相垂直,所述调节竖板的一个侧板与托板平行并且与托板连接,所述z轴滑轨设置于托板两侧,所述y轴滑轨设置于调节竖板的两个侧板之间并且与两个侧板相垂直。

具体的,所述调节竖板不与托板连接的侧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一螺纹千分尺固定于调节竖板的中部并且与y轴滑轨平行,所述第一螺纹千分尺的旋转部穿过通孔位于调节竖板的外侧。螺旋千分尺的旋转部即使用手进行旋转调节的部分,这个部分从u型的板件结构的侧板上伸出,能够便于手动调节。所述的位于外侧即位于两个侧板之外。

具体的,所述第一滑块也为u型的板件结构,所述x轴滑轨设置于第一滑块的两个侧板之间并且与两个侧板相垂直,所述x轴滑轨与y轴滑轨相垂直,所述第一滑块的一个侧板上设置于通孔,所述第二螺旋千分尺固定于第一滑块的中部并且旋转部穿过通孔位于第一滑块的外部。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保证了充油腔与机头模芯的同心度,充油腔的中心与机头模芯的中心在一条直线上。避免了传统充油腔调节装置的定位精度不高、操作繁琐和长期使用的不稳定,减轻了套塑主机人员操作难度;

2、充油腔进行上、下、左、右稳定移动,移动距离通过千分尺螺柄刻度值直接读取,保证定位的精确性;

3、可以快速、精确的调节充油腔与机头模芯的同心度,实现光纤穿过充油腔涂覆上纤膏进入机头模芯的中心位置且顺利填充进入套管内,操作简单不需较高的技术经验;

4、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该充油腔调节装置不易磨损,充油腔方位无偏移,提高了过程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1-螺旋千分尺,2-第一滑块,3-第二滑块,4-充油腔,5-充油腔固定座,6-z轴滑轨,7-工作台,8-托板,9-调节竖板,10-y轴滑轨,11-x轴滑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调节套塑充油腔4方位的xy轴精密调节装置。包括一个xy轴平面调节部分和一个z轴移动部分,其中xy轴平面调节部分固定于z轴移动部分上,其中充油腔4固定于xy轴平面调节部分上,通过调节z轴移动部分在z轴上的位置,可以调节xy轴平面调节部分与机头模心的距离。因此对z轴移动部分的位置调整,可以调整充油腔4与机头模心的距离。

其中z轴移动部分为一个托板8,托板8的两侧设置z轴滑轨6,在托板8下方设置一个工作台7,工作台7上设置有与z轴滑轨6相配合的轨道或者滑块,使托板8能够沿z轴进行移动,为了保证托板8滑动地顺畅性,在z轴滑轨6与工作台7上的轨道或者滑块之间设置两排小滚珠,使托板8的滑动稳定并且顺滑。xy轴平面调节部分固定于托板8的顶部。

具体的,xy轴平面调节部分包括一个调节竖板9,调节竖板9为u型板结构,即具有一个位于中部的连接板和两个位于连接板两侧的侧板,并且两个侧板相互平行,两个侧板与连接板相垂直。调节竖板9的侧板与托板8相平行并且一个侧板固定于托板8上,具体可以采用螺钉固定的方式或者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两个侧板之间设置有y轴滑轨10,y轴滑轨10与两个侧板相垂直,y轴滑轨10的两端分别抵靠于两个侧板上。本段落中所述的侧板均指调节竖板9上的侧板结构。

具体的,xy轴平面调节部分还包括第一滑块2,第一滑块2也为u型板结构,并且第一滑块2的两个侧板之间设置有x轴滑轨11,x轴滑轨11与两个侧板相垂直,x轴滑轨11的两端分别抵靠于两个侧板上。其中x轴滑轨11和y轴滑轨10相互垂直。为了使第一滑块2能够在y轴滑轨10上滑动,因此第一滑块2上设置有与y轴滑轨10相配合的滑槽,并且该滑槽与x轴滑轨11分别位于连接板的两面。

具体的,为了便于充油腔4的固定,因此xy轴平面调节部分上还设置了第二滑块3,第二滑块3上设置有与x轴滑轨11相配合的滑槽和充油腔固定座5,充油腔4固定于充油腔固定座5上。因此与x轴滑轨11相配合的滑槽和充油腔固定座5分别位于第二滑块3相对的两面上。

具体的,为了能够对充油腔4在x轴滑轨11和y轴滑轨10形成的平面上进行精确的位置调整,而充油腔4位置的调整又是为了使充油腔4与机头模心同轴,因此充油腔4的位置调整数值不大但是需要调整精确,因此在调节竖板9和第一滑块2上均固定有螺旋千分尺1,调节竖板9上的螺旋千分尺1的测头端与第一滑块2连接,用于调节第一滑块2在y轴滑轨10上的移动距离,第一滑块2上的螺旋千分尺1的测头端与第二滑块3连接,用于调节第二滑块3在x轴滑轨11上移动的距离。为了便于手动调节,因此在调节竖板9和第一滑块2的一个侧板上设置了通孔,便于螺旋千分尺1的旋转部分伸出,便于手动调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