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致变色后视镜元件及包含该元件的后视镜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02789发布日期:2021-03-09 19:22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致变色后视镜元件及包含该元件的后视镜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后视镜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致变色后视镜元件及包含该元件的后视镜组件。


背景技术:

2.电致变色技术在汽车后视镜中的应用逐渐得以推广,通过电压的施加,后视镜玻璃在正向通电时呈着色状态,起到防眩目的作用,断电或者反向通电时呈褪色状态,表现为常规镜片。电致变色后视镜的主要元件为两片贴合的导电玻璃及罐装在两片导电玻璃中间的电致变色介质,同时,为确保电回路连通,需要将导电玻璃的电极引出并与电路板进行电连接,电极设置的牢固性和稳定性是电致变色后视镜产品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现有技术主要采用导电夹卡接在导电玻璃上的形式,这种电极结构引出方式,导电夹易于松脱,造成电致变色后视镜元件电接触不良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致变色后视镜元件及包含该元件的后视镜组件。该后视镜元件包括:
4.基本透明的第一导电基材,包括第一基体和透明导电层,所述透明导电层设在第一基体的后表面,所述第一基体的前表面朝向观察者;
5.第二导电基材,包括第二基体和导电反射层,所述导电反射层设在第二基体的前表面,所述第二基体的后表面背向观察者,所述第一导电基材和第二导电基材以间隔开的关系布置;
6.主密封材料,基本沿周向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电基材和第二导电基材的外周区域之间,以将第一基体的后表面和第二基体的前表面密封地相互结合并限定一空腔;以及
7.电致变色介质,设置在所述空腔中;
8.其中,沿所述第二导电基材的侧边边缘开设一个向内延伸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埋设有导电引线并填充有导电浆料和粘结材料,所述导电引线通过第一凹槽内的导电浆料与导电反射层建立电连接关系。
9.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反射层由第二基体的前表面延伸至所述第一凹槽的内侧壁上。
10.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电连接导体,所述电连接导体一侧向第二基体的前表面延伸并连接在导电反射层上,另一侧沿所述第一凹槽的内侧壁延伸。
1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靠近第一导电基材的至少部分外周区域,在所述透明导电层上形成一绝缘区域,防止所述透明导电层建立的电连接区域与导电反射层通过导电浆料形成短路。
12.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电基材的后表面至少与所述第一凹槽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绝缘层。
13.在至少另外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引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长条型接电片上,所述长条型接电片长度大于第一凹槽沿第二导电基材侧边边缘的开口长度,所述长条型接电片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对应位置并连接在导电反射层上,所述导电引线另外一端向第二导电基材的后表面延伸并引出。
14.在另一个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引线一端在第一凹槽内延伸通过导电浆料与透明导电层建立电连接关系,另一端连接有快接式的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设置在第二导电基材的后表面上。
15.优选地,所述第一导电基材的外周区域设有环形装饰层,所述环形装饰层可遮蔽主密封材料和凹槽区域。
16.优选地,所述第一导电基材前表面的外周边缘区域为经过倒角处理后的光滑过渡区域。
17.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沿所述第二导电基材的侧边边缘另外开设一个向内延伸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埋设有导电引线并填充有导电浆料和粘结材料,所述导电引线通过第二凹槽内的导电浆料与透明导电层建立电连接关系。
18.在至少另外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引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长条型接电片上,所述长条型接电片长度大于第二凹槽沿第二导电基材侧边边缘的开口长度,所述长条型接电片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对应位置并连接在透明导电层上,所述导电引线另外一端向第二导电基材的后表面延伸并引出。
19.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后视镜组件,该后视镜组件包含本实用新型的电致变色后视镜元件,所述后视镜组件应用于汽车内后视镜或外后视镜。所述后视镜组件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用于将后视镜框和车体连接;后视镜框,用于安装后视镜镜片及其他附属电子元件及其零部件。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21.本实用新型的电致变色后视镜元件,具有防眩目的作用,并且后视镜元件的电连接建立方便、成本低廉、结构简单、连接牢固,镜片元件电连接性能优异,可延长电致变色后视镜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22.以下将参照附图仅以示例方式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附图中,相同的特征或部件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且附图不一定按比例绘制,并且在附图中: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电致变色后视镜元件的俯视平面示意图。
24.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25.图3为图1中b-b方向的剖视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电致变色后视镜元件的剖视图。
27.图4a为图4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28.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电致变色后视镜元件的剖视图。
29.图5a为图5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30.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电致变色后视镜元件的剖视图。
31.图6a为图6中e处的局部放大图。
32.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电致变色后视镜元件的剖视图。
33.图7a为图7中f处的局部放大图。
34.图7b为图7a中的长条型接电片与凹槽关系的俯视平面示意图。
35.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电致变色后视镜元件的剖视图。
36.图8a为图8中g处的局部放大图。
37.图8b为图8a中的接线端子与凹槽关系的俯视平面示意图。
38.图9为具有一个形成在第一导电基材上的环形装饰层的剖视图,该环形装饰层可以用于本实用新型任一实施例中。
39.图10为具有外周边缘区域经倒角处理后的第一导电基材的剖视图,该倒角处理后的第一导电基材可以用于本实用新型任一实施例中。
40.其中,第一基体1,第二基体2,主密封材料3a,粘结材料3b,空腔4,电致变色介质5,导电引线6,导电浆料7,电连接导体8,绝缘层9,长条型接电片10,接线端子11,环形装饰层12,第一凹槽21,第二凹槽22,内侧壁22a,透明导电层101,第一绝缘区域102,光滑过渡区域103,导电反射层201,第二绝缘区域202。
具体实施方式
41.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42.实施例1
43.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电致变色后视镜元件,包括:
44.基本透明的第一导电基材,包括第一基体1和透明导电层101,所述透明导电层101设在第一基体1的后表面,所述第一基体1的前表面朝向观察者;
45.第二导电基材,包括第二基体2和导电反射层201,所述导电反射层201设在第二基体2的前表面,所述第二基体2的后表面背向观察者,所述第一导电基材和第二导电基材以间隔开的关系布置;
46.主密封材料3a,基本沿周向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电基材和第二导电基材的外周区域之间,以将第一基体1的后表面和第二基体2的前表面密封地相互结合并限定一空腔4;以及
47.电致变色介质5,设置在所述空腔4中;
48.其中,沿所述第二导电基材的侧边边缘开设一个向内延伸的第一凹槽21,所述第一凹槽21内埋设有导电引线6并填充有导电浆料7和粘结材料3b,所述导电引线6通过第一凹槽21内的导电浆料7与导电反射层201建立电连接关系。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解决现有电致变色后视镜元件引出电极结构复杂、易于松脱的问题。导电引线6引出后连接至电路板,以提供电致变色后视镜元件一定的电压和电流。粘结材料3b用以使导电引线6固定在第一凹槽21内,防止其松脱。
49.沿所述第二导电基材的侧边边缘另外开设一个向内延伸的第二凹槽22,所述第二凹槽22内埋设有导电引线6并填充有导电浆料7和粘结材料3b,所述导电引线6通过第二凹槽22内的导电浆料7与透明导电层101建立电连接关系。在导电反射层201靠近第二凹槽22区域形成第二绝缘区域202,以防止第二凹槽22内的导电浆料7与导电反射层201形成短路。
50.靠近第一导电基材的至少部分外周区域,在所述透明导电层101上形成第一绝缘
区域102,防止所述透明导电层101建立的电连接区域与导电反射层201通过导电浆料7形成短路。所述透明导电层101建立的电连接区域是指在第二凹槽22内的导电浆料7与透明导电层101建立电连接关系的区域。
51.第一绝缘区域102和第二绝缘区域202可以通过化学腐蚀、激光消融或通过刮擦等化学和物理的方法将导电材料从透明导电层101和导电反射层201上除去,亦或通过导电材料在沉积过程中通过掩模的方式避免导电材料沉积到该区域中。
52.相应的,本实施例的内后视镜组件包括支架,用于将后视镜框和车体连接;后视镜框,用于安装电致变色后视镜元件和pcb板,所述pcb板用于控制电致变色后视镜元件的驱动电路;及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的电致变色后视镜元件。所述电致变色后视镜元件中的导电引线6与驱动电路进行电连接,构成完整的电回路;所述电致变色后视镜元件通过双面背胶片粘贴在后视镜框内的载板一侧上,所述载板另一侧安装pcb板并紧固在后视镜框内,所述双面背胶片和载板的设置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通过在电场的作用,电致变色后视镜元件中的电致变色介质5发生颜色和折射率、反射率等光学性质的变化,从而为电致变色后视镜带来防眩目的作用。
53.实施例2
54.如图4和图4a所示,本实施例的电致变色后视镜元件,包括:
55.基本透明的第一导电基材,包括第一基体1和透明导电层101,所述透明导电层101设在第一基体1的后表面,所述第一基体1的前表面朝向观察者;
56.第二导电基材,包括第二基体2和导电反射层201,所述导电反射层201设在第二基体2的前表面,所述第二基体2的后表面背向观察者,所述第一导电基材和第二导电基材以间隔开的关系布置;主密封材料3a,基本沿周向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电基材和第二导电基材的外周区域之间,以将第一基体1的后表面和第二基体2的前表面密封地相互结合并限定一空腔4;以及
57.电致变色介质5,设置在所述空腔4中;
58.其中,沿所述第二导电基材的侧边边缘开设一个向内延伸的第一凹槽21,所述第一凹槽21内埋设有导电引线6并填充有导电浆料7和粘结材料3b,所述导电引线6通过第一凹槽21内的导电浆料7与导电反射层201建立电连接关系。所述导电反射层201由第二基体2的前表面延伸至所述第一凹槽21的内侧壁22a上;导电反射层201在第一凹槽21内侧壁22a上的延伸可以是覆盖所有区域的,也可以是覆盖其部分区域,通过导电反射层201在第一凹槽21内侧壁22a上的延伸为导电浆料7和导电反射层201提供足够的电接触面积,以保证导电引线6、导电浆料7和导电反射层201之间建立足够的导电性。可以理解的是,导电反射层201除了至所述第一凹槽21的内侧壁22a上,还可以继续延伸至与第一凹槽21内侧壁22a相邻的第二导电基材其他侧边边缘部位。
59.沿所述第二导电基材的侧边边缘另外开设一个向内延伸的第二凹槽22,所述第二凹槽22内埋设有导电引线6并填充有导电浆料7和粘结材料3b,所述导电引线6通过第二凹槽22内的导电浆料7与透明导电层101建立电连接关系;在导电反射层201靠近第二凹槽22区域形成第二绝缘区域202,以防止第二凹槽22内的导电浆料7与导电反射层201形成短路;
60.靠近第一导电基材的至少部分外周区域,在所述透明导电层101上形成第一绝缘区域102,防止所述透明导电层101建立的电连接区域与导电反射层201通过导电浆料7形成
短路,所述透明导电层101建立的电连接区域是指在第二凹槽22内的导电浆料7与透明导电层101建立电连接关系的区域。
61.相应的,本实施例的内后视镜组件包括支架,用于将后视镜框和车体连接;后视镜框,用于安装电致变色后视镜元件和pcb板,所述pcb板用于控制电致变色后视镜元件的驱动电路;及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的电致变色后视镜元件。所述电致变色后视镜元件中的导电引线6与驱动电路进行电连接,构成完整的电回路;所述电致变色后视镜元件通过双面背胶片粘贴在后视镜框内的载板一侧上,所述载板另一侧安装pcb板并紧固在后视镜框内,所述双面背胶片和载板的设置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通过在电场的作用,电致变色后视镜元件中的电致变色介质5发生颜色和折射率、反射率等光学性质的变化,从而为电致变色后视镜带来防眩目的作用。
62.实施例3
63.如图5和图5a所示,本实施例的电致变色后视镜元件,包括:
64.基本透明的第一导电基材,包括第一基体1和透明导电层101,所述透明导电层101设在第一基体1的后表面,所述第一基体1的前表面朝向观察者;
65.第二导电基材,包括第二基体2和导电反射层201,所述导电反射层201设在第二基体2的前表面,所述第二基体2的后表面背向观察者,所述第一导电基材和第二导电基材以间隔开的关系布置;
66.主密封材料3a,基本沿周向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电基材和第二导电基材的外周区域之间,以将第一基体1的后表面和第二基体2的前表面密封地相互结合并限定一空腔4;以及
67.电致变色介质5,设置在所述空腔4中;
68.其中,沿所述第二导电基材的侧边边缘开设一个向内延伸的第一凹槽21,所述第一凹槽21内埋设有导电引线6并填充有导电浆料7和粘结材料3b,所述导电引线6通过第一凹槽21内的导电浆料7与导电反射层201建立电连接关系;所述第一凹槽21内设有电连接导体8,所述电连接导体8一侧向第二基体2的前表面延伸并连接在导电反射层201上,另一侧沿所述第一凹槽21的内侧壁22a延伸;该电连接导体8可以选用铜、银、金等具有导电作用的金属或金属合金材料,该电连接导体8进而可以是薄片状,或者多个线束组成亦或是其他合适的形状,或者不同形状的组合;通过该电连接导体8为导电浆料7和导电反射层201提供足够的电接触面积,以保证导电引线6、导电浆料7和导电反射层201之间建立足够的导电性;
69.沿所述第二导电基材的侧边边缘另外开设一个向内延伸的第二凹槽22,所述第二凹槽22内埋设有导电引线6并填充有导电浆料7和粘结材料3b,所述导电引线6通过第二凹槽22内的导电浆料7与透明导电层101建立电连接关系;在导电反射层201靠近第二凹槽22区域形成第二绝缘区域202,以防止第二凹槽22内的导电浆料7与导电反射层201形成短路;
70.靠近第一导电基材的至少部分外周区域,在所述透明导电层101上形成第一绝缘区域102,防止所述透明导电层101建立的电连接区域与导电反射层201通过导电浆料7形成短路,所述透明导电层101建立的电连接区域是指在第二凹槽22内的导电浆料7与透明导电层101建立电连接关系的区域。
71.相应的,本实施例的内后视镜组件包括支架,用于将后视镜框和车体连接;后视镜框,用于安装电致变色后视镜元件和pcb板,所述pcb板用于控制电致变色后视镜元件的驱动电路;及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的电致变色后视镜元件。所述电致变色后视镜元件中的导电
引线6与驱动电路进行电连接,构成完整的电回路;所述电致变色后视镜元件通过双面背胶片粘贴在后视镜框内的载板一侧上,所述载板另一侧安装pcb板并紧固在后视镜框内,所述双面背胶片和载板的设置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通过在电场的作用,电致变色后视镜元件中的电致变色介质5发生颜色和折射率、反射率等光学性质的变化,从而为电致变色后视镜带来防眩目的作用。
72.实施例4
73.如图6和图6a所示,本实施例的电致变色后视镜元件及包含该元件的后视镜组件为实施例1-3的另外一种实施方式。具体地说,实施例1-3通过提供第一绝缘区域102,以防止所述透明导电层101建立的电连接区域与导电反射层201通过导电浆料7形成短路,而本实施例的绝缘通过在第一导电基材的后表面与所述第一凹槽21相对应的位置设立绝缘层9。该绝缘层9面积大于第一凹槽21面积,该绝缘层9沿第一导电基材后表面的周边边缘至少部分外周区域延伸,以保证第一凹槽21内的导电浆料7和透明导电层101有良好的绝缘效果。该绝缘层9可以通过沉积具有绝缘作用的金属氧化物,亦或是通过涂刷至少一层高分子有机聚合物层作为绝缘层9,亦或是上述金属氧化物和有机聚合物层的组合方式。
74.实施例5
75.如图7、图7a和图7b所示,本实施例的电致变色后视镜元件及包含该元件的后视镜组件为实施例1-3的另外一种实施方式。具体地说,实施例1-3直接将导电引线6埋设在第一凹槽21内,然后通过填充导电浆料7和粘结材料3b将导电引线6固定连接在第一凹槽21内,建立牢固的电连接和物理连接关系,延长电致变色后视镜元件的使用寿命;而本实施例,所述导电引线6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长条型接电片10上,所述长条型接电片10长度大于第一凹槽21沿第二导电基材侧边边缘的开口长度,所述长条型接电片10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21对应位置并连接在导电反射层201上(即长条型接电片10与导电反射层201接触,建立电连接关系),所述导电引线6另外一端向第二导电基材的后表面延伸并引出。所述长条型接电片10的面积大于第一凹槽21的截面积,以便所述长条型接电片10卡接在第一导电基材和第二导电基材之间,而导电引线6可以通过锡焊或者胶粘的方式固定连接在长条型接电片10的表面上,从而进一步提高导电引线6与导电浆料7及导电反射层201之间建立牢固稳定的电连接和物理连接关系,进一步保证了电致变色后视镜元件的使用质量。该长条型接电片10可以选用铜、银、金等具有导电作用的金属或金属合金材料。
76.本实施例的优点还在于,无需在透明导电层101上形成第一绝缘区域102或绝缘层9,如图7a所示,可以通过具有绝缘性质的主密封材料3a将导电银浆和透明导电层101进行电绝缘,长条型接电片10埋设在主密封材料3a上,所述主密封材料3a内填充具有非导电材料的间隔件,以为长条型接电片10形成一定的支撑作用,防止其与透明导电层101接触形成短路。
77.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凹槽22内的导电引线6,也可以固定连接在长条型接电片10上,然后埋设在所述第二凹槽22内,并贯穿第二凹槽22向第二导电基材的后表面外延伸,从而在第二凹槽22位置的导电引线6与导电浆料7和透明导电层101之间也建立同样牢固和稳定的电连接和物理连接关系。
78.实施例6
79.如图8、图8a和图8b所示,本实施例的电致变色后视镜元件及包含该元件的后视镜
组件为实施例1-5改进的实施方式。具体地说,本实施例的导电引线6一端在第一凹槽21内延伸通过导电浆料7与透明导电层101建立电连接关系,另一端连接有快接式的接线端子11,所述接线端子11设置在第二导电基材的后表面上。通过接线端子11方便快捷的插拔功能,使其与外接的电路板上引出的导电引线建立有效地电连接,进一步提高后视镜的组装效率和工作稳定性。
80.实施例7
81.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电致变色后视镜元件及包含该元件的后视镜组件为实施例1-6改进的实施方式。具体地说,本实施例的第一导电基材的外周区域设有环形装饰层12,所述环形装饰层12可遮蔽主密封材料3a和凹槽区域。所述环形装饰层12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电基材前表面的外周区域,亦或是后表面的外周区域,优选的是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电基材后表面的外周区域;所述环形装饰层12为al,ag,cr,cu,ir,ni,ti,pb,pt,ru,rh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合金材料;所述环形装饰层12亦或是油墨层;通过所述环形装饰层12以遮蔽主密封材料3a和凹槽区域,当观察者从第一导电基材的前表面观察时,后视镜呈现美学上的感官度,提升了后视镜的外观吸引力,尤其是当所述环形装饰层12为具有反射作用的金属层时,该装饰层的设置进一步提升了后视镜的遮蔽作用,起到延长主密封材料3a老化的作用。
82.实施例8
83.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电致变色后视镜元件及包含该元件的后视镜组件为实施例1-7改进的实施方式。具体地说,本实施例的第一导电基材前表面的外周边缘区域为经过倒角处理后的光滑过渡区域103。该光滑过渡区域103的设置使得后视镜在美学上是令人愉快的,尤其当其用于制造成无边框的后视镜时,该光滑过渡区域103使得第一导电基材的外周边缘不再尖锐,并且更加耐用和安全可靠。
84.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当导电引线7埋设在第一凹槽21内时,导电浆料7和粘结材料3b在第一凹槽21内的填充方式可以是先采用点胶方式将粘结材料3b施涂在第一凹槽21内,从而固化后将导电引线6牢固地粘结在第二导电基材上,然后再将导电浆料7填充在粘结材料3b上,从而与导电反射层201建立电连接关系;或是在上述填充方式的基础上再在导电浆料7的上面再填充一层粘结材料3b,进一步使导电引线6粘结牢固;亦或是先将导电浆料7填充在第一凹槽21内,然后再将粘结材料3b施涂在导电浆料7的上面,从而建立牢固的连接关系。
8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基体1和第二基体2可独立地选用基本透明的玻璃、有机树脂或陶瓷中的一种,透明导电层101可选用掺杂铟的氧化锡、掺杂氟的氧化锡、掺杂铝的氧化锌或、氧化铟锌或石墨烯中的至少一种;导电反射层201包括反射层和导电层。反射层为金属膜层或金属氧化物膜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金属膜层为al,ag,cr,cu,ir,ni,ti,pb,pt,ru,rh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合金材料;所述金属氧化物膜层结构为高折射率膜层/低折射率膜层/高折射率膜层;其中高折射率膜层材料为nb2o5,ta2o5,tio2,zro2中的一种材料,低折射率为sio2或mgf2。所述导电层可选用金属离子掺杂的zno、sno2、in2o3、tio2、hfo2、cuo或氟掺杂的sno2中的至少一种。其中金属离子为mg
2+
,al
3+
,ga
3+
,sb
3+
,nb
4+
,ge
3+
,zr
4+
中的至少一种;也可以采用金属氧化物/金属/金属氧化物膜层形式的复合膜层结构,所述金属氧化物为nb2o5,ta2o5,tio2,wo3,zno,al2o3,sno2,sio2,zro2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金属为al,
ag,cu,ir,ni,ti,pb,pt,ru,rh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合金材料。所述透明导电层101和导电反射层201可采用真空蒸镀或磁控溅射等物理气相沉积方法制备得到。主密封材料3a和粘结材料3b独立地选自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有机硅树脂中的至少一种。导电浆料7可选用导电银浆、导电油墨或其他导电材料,优选的是选用导电银浆。
86.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专利相比目前使用的技术具有相当大的优势。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