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头摄像镜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68741发布日期:2021-01-08 11:13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头摄像镜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镜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头摄像镜头。适用于要求屏占比高的智能手机等。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渐出现窄边框、刘海屏和挖孔屏等这类不断追求更大屏占比的智能手机,而这样的屏幕配置同时也要满足人们对于高清前置手机镜头的需求。为了满足高解析力和小头镜头厚度要求,一般小头摄像镜头采用5片或6片镜片,由于采用镜片的数量较多,因此生产成本相对较大。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可靠的小头摄像镜头,采用四片塑料镜片,满足人们对镜头小头尺寸、高解析力的需求,与采用五片或六片镜片的小头镜头相比,满足同等镜头厚度需求,同时降低生产成本,性价比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头摄像镜头,其技术要点是,沿光轴从物侧到像侧依次包含:具有正折射力,物侧面为凸面的第一透镜;具有负折射力,物侧面为凹面的第二透镜;具有正折射力,且像侧面在离轴位置至少存在一个拐点的第三透镜;具有正折射力,且像侧面在离轴位置至少存在一个拐点的第四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设有光阑,且满足以下条件式:ct1/ttl>0.21.0<yc32/ct3<2.0式中,ct1为第一透镜在光轴上的厚度、ttl为所述小头摄像镜头的光学总长、yc32为第三透镜像侧面离轴区域第一个拐点到光轴的垂直距离、ct3为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厚度。上述的小头摄像镜头,还满足以下条件式:0.5<r1/f1<0.650.5<r3/f2<0.75式中,r1为第一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f1为第一透镜的焦距、r3为第二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f2为第二透镜的焦距。满足条件后,镜头的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的面型更加容易加工,进而减小生产中不良镜头的数量,提升性价比,同时也减小了畸变影响。上述的小头摄像镜头,还满足以下条件式:f/epd<2.4式中,f为所述小头摄像镜头的焦距,epd为所述小头摄像镜头的入瞳直径。满足这一条件式后,镜头会拥有较小的入瞳,实现镜头头部尺寸的进一步缩小,进一步提高屏占比。上述的小头摄像镜头,还满足以下条件式:ct3/miet3<2.45式中,ct3为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厚度,miet3为第三透镜在离轴处镜片最薄位置的厚度。满足这一条件后,第三透镜的结构强度增强,弥补了组装时镜片变形带来的性能下降,进而减小生产中不良镜头数量,提升性价比。上述的小头摄像镜头,还满足以下条件式:0.35<yc42/f<0.5式中,yc42为第四透镜像侧面离轴区域凸起的拐点到光轴的垂直距离、f为小头摄像镜头的焦距。满足上述条件后,镜头可以减小倍率色差带来的影响,进而提升镜头的成像质量。上述的小头摄像镜头,所述第三透镜物侧面存在一个拐点,并且其像侧面为凸面。满足这一条件后可以改善光线在第三透镜的传播路径,提升镜头周边视场的照度。上述的小头摄像镜头,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采用非球面,其中非球面系数满足如下方程式:z=cy2/[1+{1-(1+k)c2y2}+1/2]+a4y4+a6y6+a8y8+a10y10+a12y12+a14y14+a16y16式中,z为非球面矢高、c为非球面近轴曲率、y为镜头口径、k为圆锥系数、a4为4次非球面系数、a6为6次非球面系数、a8为8次非球面系数、a10为10次非球面系数、a12为12次非球面系数、a14为14次非球面系数、a16为16次非球面系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合理搭配四片透镜的面型和位置,实现减小透镜周边视场的畸变和倍率色差的影响,使镜片可以拍摄出清晰的图像。适用性好,实现搭配不同类型的屏幕,具有清晰拍摄的能力和较高照度的优势。2、通过合理搭配四片透镜的面型和位置,满足人们对镜头小头尺寸的需求,与采用五片或六片镜片的小头镜头相比,满足同等镜头厚度需求,同时降低生产成本,性价比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镜头的二维图;图2a是实施例1所述镜头的照度曲线;图2b是实施例1所述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图2c是实施例1所述镜头的畸变曲线;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述镜头的二维图;图4a是实施例2所述镜头的照度曲线;图4b是实施例2所述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图4c是实施例2所述镜头的畸变曲线;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所述镜头的二维图;图6a是实施例3所述镜头的照度曲线;图6b是实施例3所述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图6c是实施例3所述镜头的畸变曲线。图中:第一透镜p1、第二透镜p2、第三透镜p3、第四透镜p4;1.第一透镜物侧面、2.第一透镜像侧面、3.第二透镜物侧面、4.第二透镜像侧面、5.第三透镜物侧面、6.第三透镜像侧面、7.第四透镜物侧面、8.第四透镜像侧面、9.滤光片物侧面、10.滤光片像侧面。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所示,该小头摄像镜头,沿光轴从物侧到像侧依次包含:具有正折射力,物侧面为凸面而像侧面为凹面的第一透镜p1;具有负折射力,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凹面的第二透镜p2;具有正折射力,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凸面且像侧面在离轴位置至少存在一个拐点的第三透镜p3;具有正折射力,物侧面为凸面而像侧面为凹面,且像侧面在离轴位置至少存在一个拐点的第四透镜p4。所述第三透镜物侧面存在一个拐点,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设有光阑,入射的光经过光阑依序穿过各镜片表面最终成像在成像面。该小头摄像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ct1/ttl>0.21.0<yc32/ct3<2.00.5<r1/f1<0.650.5<r3/f2<0.75f/epd<2.4ct3/miet3<2.450.35<yc42/f<0.5式中,ct1为第一透镜在光轴上的厚度、ttl为所述小头摄像镜头的光学总长、yc32为第三透镜像侧面离轴区域第一个拐点到光轴的垂直距离、ct3为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厚度、r1为第一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f1为第一透镜的焦距、r3为第二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f2为第二透镜的焦距、f为所述小头摄像镜头的焦距、epd为所述小头摄像镜头的入瞳直径、ct3为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厚度、miet3为第三透镜在离轴处镜片最薄位置的厚度、yc42为第四透镜像侧面离轴区域凸起的拐点到光轴的垂直距离。本实施例的透镜组的设计参数具体请参照下表(示出了实施例1的光学镜头的各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及材料)。其中,曲率半径和厚度的单位均为毫米(mm)。表一(a)镜片表面序号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材料特性(nd:vd)物面球面inf420stop球面inf-0.048p11非球面1.590.911.535256.1152非球面1.320.21p23非球面-3.760.261.661220.3544非球面130.1450.28p35非球面44.2410.601.516576非球面-0.6530.04p47非球面9.5440.391.516578非球面0.5550.41bk79球面inf0.21bk710球面inf0.46像面球面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采用非球面,其中非球面系数满足如下方程式:z=cy2/[1+{1-(1+k)c2y2}+1/2]+a4y4+a6y6+a8y8+a10y10+a12y12+a14y14+a16y16式中,z为非球面矢高、c为非球面近轴曲率、y为镜头口径、k为圆锥系数、a4为4次非球面系数、a6为6次非球面系数、a8为8次非球面系数、a10为10次非球面系数、a12为12次非球面系数、a14为14次非球面系数、a16为16次非球面系数。本实施例中,四个透镜的非球面系数如下表所示:表一(b)本实施例中,镜头符合各个条件式的要求,其具体参数如下表所示:表一(c)根据表一(a)、表一(b)和图1,将当前实施例的镜片形状和镜片的各项属性较为清楚的展示出来,说明当前实施例通过调节镜片的形状和间隔实现了镜头的较小的头部尺寸并且镜片的形状易于加工。根据表一(c)中和图2a中照度说明较为清晰的展示了,镜头在满足权利项的要求后,镜头的照度曲线平滑并且全像高对应的照度较大,表明该透镜具有良好的成像效果,不会出现暗角这类现象。根据表一(c)中和图2b中倍率色差曲线较为清晰的展示了,镜头在满足权利项的要求后,镜头的倍率色差长波长和短波长之间差值比较小,说明镜头具有良好的改善倍率色差的能力,呈现高质量的图像。根据表一(c)中和图2c中畸变曲线较为清晰的展示了,镜头在满足权利项的要求后,镜头的畸变较小并且前面视场的畸变单增多个峰值,说明镜头具有良好的改善畸变的能力,呈现高质量的图像。根据以上信息说明该实施例可以实现镜头的较小的头部尺寸并且可以减小畸变和色差的影响,呈现较为清晰的像。实施例2如图3所示,该小头摄像镜头,沿光轴从物侧到像侧依次包含:具有正折射力,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凸面的第一透镜p1;具有负折射力,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的第二透镜p2;具有正折射力,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凸面且像侧面在离轴位置至少存在一个拐点的第三透镜p3;具有正折射力,物侧面为凸面而像侧面为凹面,且像侧面在离轴位置至少存在一个拐点的第四透镜p4。所述第三透镜物侧面存在一个拐点,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设有光阑,入射的光经过光阑依序穿过各镜片表面最终成像在成像面。本实施例的透镜组的设计参数具体请参照下表(示出了实施例2的光学镜头的各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及材料)。其中,曲率半径和厚度的单位均为毫米(mm)。表二(a)镜片表面序号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材料特性(nd:vd)物面球面inf400stop球面inf-0.067p11非球面1.771.381.535256.1152非球面-8.7150.22p23非球面-2.4050.261.661220.3544非球面-1.650.18p35非球面3.5070.471.516576非球面-1.4380.10p47非球面1.4970.341.516578非球面0.5280.41bk79球面inf0.21bk710球面inf0.41像面球面本实施例中,其他参数参照表二(b)和表二(c):表二(b)表二(c)根据表二(a)、表二(b)和图3,将当前实施例的镜片形状和镜片的各项属性较为清楚的展示出来,说明当前实施例通过调节镜片的形状和间隔实现了镜头的较小的头部尺寸并且镜片的形状易于加工。根据表二(c)中和图4a中照度说明较为清晰的展示了,镜头在满足权利项的要求后,镜头的照度曲线平滑并且全像高对应的照度较大,表明该透镜具有良好的成像效果,不会出现暗角这类现象。根据表二(c)中和图4b中倍率色差曲线较为清晰的展示了,镜头在满足权利项的要求后,镜头的倍率色差长波长和短波长之间差值比较小,说明镜头具有良好的改善倍率色差的能力,呈现高质量的图像。根据表二(c)中和图4c中畸变曲线较为清晰的展示了,镜头在满足权利项的要求后,镜头的畸变较小并且前面视场的畸变单增多个峰值,说明镜头具有良好的改善畸变的能力,呈现高质量的图像。根据以上信息说明该实施例可以实现镜头的较小的头部尺寸并且可以减小畸变和色差的影响,呈现较为清晰的像。实施例3如图5所示,该小头摄像镜头,沿光轴从物侧到像侧依次包含:具有正折射力,物侧面为凸面而像侧面为凹面的第一透镜p1;具有负折射力,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的第二透镜p2;具有正折射力,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且像侧面在离轴位置至少存在一个拐点的第三透镜p3;具有正折射力,物侧面为凸面而像侧面为凹面,且像侧面在离轴位置至少存在一个拐点的第四透镜p4。所述第三透镜物侧面存在一个拐点,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设有光阑,入射的光经过光阑依序穿过各镜片表面最终成像在成像面。本实施例的透镜组的设计参数具体请参照下表(示出了实施例3的光学镜头的各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及材料)。其中,曲率半径和厚度的单位均为毫米(mm)。表三(a)镜片表面序号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材料特性(nd:vd)物面球面inf380stop球面inf-0.044p11非球面1.5950.81.544555.9872非球面1.480.21p23非球面-3.1620.291.661220.3544非球面-3.000.29p35非球面-58.3870.651.516576非球面-0.7540.04p47非球面6.9460.401.516578非球面0.5530.41bk79球面inf0.21bk710球面inf0.47像面球面本实施例中,其他参数参照表三(b)和表三(c):表三(b)表三(c)根据表三(a)、表三(b)和图5,将当前实施例的镜片形状和镜片的各项属性较为清楚的展示出来,说明当前实施例通过调节镜片的形状和间隔实现了镜头的较小的头部尺寸并且镜片的形状易于加工。根据表三(c)中和图6a中照度说明较为清晰的展示了,镜头在满足权利项的要求后,镜头的照度曲线平滑并且全像高对应的照度较大,表明该透镜具有良好的成像效果,不会出现暗角这类现象。根据表三(c)中和图6b中倍率色差曲线较为清晰的展示了,镜头在满足权利项的要求后,镜头的倍率色差长波长和短波长之间差值比较小,说明镜头具有良好的改善倍率色差的能力,呈现高质量的图像。根据表三(c)中和图6c中畸变曲线较为清晰的展示了,镜头在满足权利项的要求后,镜头的畸变较小并且前面视场的畸变单增多个峰值,说明镜头具有良好的改善畸变的能力,呈现高质量的图像。根据以上信息说明该实施例可以实现镜头的较小的头部尺寸并且可以减小畸变和色差的影响,呈现较为清晰的像。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