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薄防蓝光镜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13237发布日期:2021-05-04 10:18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薄防蓝光镜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
属于镜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超薄防蓝光镜片。



背景技术:

在可见光中,蓝光是一种极具能量的高能短波光,蓝光可以很容易就穿透眼睛的晶状体而达到视网膜处,对眼睛整体造成一种光化学性质的损害,迅速的加快眼睛黄斑区域的氧化过程而对眼睛产生极大的伤害,导致眼干、眼涩和眼睛酸痛等症状。而高能短波蓝光普遍存在于生活中,如平时要接触的各种节能灯、led灯和白炽灯中、ipad和电视机等,还有每天都要接触的日光,为了减少蓝光对眼睛的损害,佩戴专用的防蓝光眼镜,是现在最好的防护手段。然而,现有的防蓝光镜片制备工艺复杂、成本高、蓝光和紫外线吸收率及透光度低,而且,因为目前镜片随度数的增加,镜片规格较厚,佩戴笨重,舒适感得不到保障。因此,急需开发一种可吸收蓝光,成本低,厚度较薄,佩戴舒适的防蓝光镜片。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超薄防蓝光镜片,用于避免镜片厚度较厚,佩戴不舒适,同时防蓝光效果较差的麻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薄防蓝光镜片,其包括镜片基体,镜片基体具有光学凸面、光学凹面、及光学端面;其中光学凹面具有位于中央的第一主视面,及环设于第一主视面的第二边缘环面,第一主视面与光学凸面具有同一弯度,第二边缘环面弯度大于第一主视面;镀制于镜片基体的加硬膜层;真空溅射于加硬膜层的防蓝光膜层,防蓝光膜层至少包括氧化硅层、氧化锡层、二氧化钛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第一主视面至光学凸面的垂直距离相等。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第二边缘环面至光学凸面的垂直距离由内向外渐小。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第二边缘环面面积占光学凹面至多20%。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加硬膜层为氮化硅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防蓝光膜层厚度为80μm~300μ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通过在镜片基体的光学凹面设置第一主视面观察,第二边缘环面加弯削薄,减小边缘厚度,同时防蓝光膜层实现防蓝光,避免以往镜片笨重,功能单一,防护效果较差的麻烦。

当然,实施本申请的任一产品必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超薄防蓝光镜片截面图。

附图标记

镜片基体10,第一主视面21,第二边缘环面22,加硬膜层30,氧化硅层41,氧化锡层42,二氧化钛层4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申请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请参考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超薄防蓝光镜片截面图。如图所示,一种超薄防蓝光镜片包括镜片基体10,镜片基体10具有光学凸面、光学凹面、及光学端面;其中光学凹面具有位于中央的第一主视面21,及环设于第一主视面21的第二边缘环面22,第一主视面21与光学凸面具有同一弯度,第二边缘环面22弯度大于第一主视面21;镀制于镜片基体10的加硬膜层30;真空溅射于加硬膜层的防蓝光膜层,防蓝光膜层至少包括氧化硅层41、氧化锡层42、二氧化钛层43。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镜片基体10由树脂单体充填固化成型,具有光学凸面、光学凹面及光学端面,成凹透镜状。其中,光学凹面具有位于中央的第一主视面21与第二边缘环面22,第一主视面21与光学凸面具有相同的弯度,第二边缘环面22则弯度加大,向内凹陷,使得所在的镜片基体10相应区域厚度渐小,完成边缘的超薄处理,减小配重,便于装夹,佩戴起来更为舒适。

加硬膜层30镀制在镜片基体10上,用于提高镜片基体10的硬度,提高耐摔防护性。优选的,加硬膜层30为氮化硅层,提供硬度加强。

防蓝光膜层采用真空溅射的方式,镀制到加硬膜层30表面,用于提高镜片基体10的有害蓝光吸收效果。且至少设有氧化硅层41、氧化锡层42、二氧化钛层43,通过金属氧化物在光催化下充分吸收过滤,实现蓝光防护功能,提高眼睛的保护性。优选一实施例中,防蓝光膜层厚度为80μm~300μm。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主视面21至光学凸面的垂直距离相等,保证弯度需求,球面设置,视野均匀清晰。

进一步地,第二边缘环面22至光学凸面的垂直距离由内向外渐小,逐渐减小边缘厚度,实现镜片的削薄,减轻配重,方便镜框装配,同时减小鼻梁佩戴的压力,提高舒适度。

优选的,第二边缘环面22面积占光学凹面至多20%,保证第一主视面21的视区范围,进而再减小边缘厚度,提高使用性能。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申请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申请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申请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超薄防蓝光镜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镜片基体,所述镜片基体具有光学凸面、光学凹面、及光学端面;

其中所述光学凹面具有位于中央的第一主视面,及环设于所述第一主视面的第二边缘环面,所述第一主视面与所述光学凸面具有同一弯度,所述第二边缘环面弯度大于所述第一主视面;

镀制于所述镜片基体的加硬膜层;

真空溅射于所述加硬膜层的防蓝光膜层,所述防蓝光膜层至少包括氧化硅层、氧化锡层、二氧化钛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防蓝光镜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主视面至所述光学凸面的垂直距离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薄防蓝光镜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二边缘环面至所述光学凸面的垂直距离由内向外渐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防蓝光镜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二边缘环面面积占所述光学凹面至多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防蓝光镜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加硬膜层为氮化硅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防蓝光镜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防蓝光膜层厚度为80μm~300μ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薄防蓝光镜片,其包括镜片基体,镜片基体具有光学凸面、光学凹面、及光学端面;其中光学凹面具有位于中央的第一主视面,及环设于第一主视面的第二边缘环面,第一主视面与光学凸面具有同一弯度,第二边缘环面弯度大于第一主视面;镀制于镜片基体的加硬膜层;真空溅射于加硬膜层的防蓝光膜层,防蓝光膜层至少包括氧化硅层、氧化锡层、二氧化钛层。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镜片基体的光学凹面设置第一主视面观察,第二边缘环面加弯削薄,减小边缘厚度,同时防蓝光膜层实现防蓝光,避免以往镜片笨重,功能单一,防护效果较差的麻烦。

技术研发人员:焦飞宏;蒋俊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汇鼎光学眼镜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24
技术公布日:2021.05.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