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06909发布日期:2021-04-09 12:55阅读:88来源:国知局
粉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的粉盒。



背景技术:

打印机、复印机等图像形成设备通常具有图像处理单元和显影单元,利用显影单元提供的碳粉等显影剂为图像处理单元上形成的静电潜像显影,以在纸张等介质上形成可见图像。显影单元包括粉盒,粉盒可拆卸地装入图像形成装置主机中。粉盒一般包含外壳、感光鼓、显影辊(dr)、送粉辊(sr)以及容纳显影剂的腔体等,感光鼓、显影辊、送粉辊等可旋转地设置于外壳内,且两端均穿出外壳。如图1所示,在外壳100的一端设置有送粉辊导电支架101和显影辊导电端支架102,送粉辊导电支架101和显影辊导电端支架102都采用导电材料制成,送粉辊导电支架101与送粉辊的端部相接触,显影辊导电端支架102与显影辊的端部相接触,送粉辊导电支架101和显影辊导电端支架102分别与打印设备上不同电压的电压源相接触,从而为送粉辊和导电辊送电。在送粉辊导电支架101和显影辊导电端支架102之间设置有固定支架103,固定支架103为绝缘材料制成,用于实现送粉辊导电支架101和显影辊导电端支架102之间的绝缘隔离,同时配合固定螺钉4,起到固定安装作用。组装粉盒时,将送粉辊导电支架101、固定支架103、显影辊导电端支架102按顺序依次装配到外壳100上,并通过固定螺钉104固定。现有的粉盒装配方式是送粉辊导电支架101、显影辊导电端支架102和固定支架103依次安装到外壳100上,存在工序较多,部件零散不便于安装、效率不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组装的粉盒。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粉盒,包括外壳和设置于所述外壳一端的送粉辊导电支架、显影辊导电端支架及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的一侧表面上设置有突出于该表面的显影辊导电端支架卡扣部、另一侧表面设置有突出于该表面的送粉辊导电支架卡扣部,所述显影辊导电端支架上设置有与所述显影辊导电支架对应的卡扣配合部,所述卡扣配合部可与所述显影辊导电端支架卡扣部卡扣配合,所述送粉辊导电支架可与所述送粉辊导电支架卡扣部卡扣配合。

更具体的,所述显影辊导电支架卡扣部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卡扣部和第二卡扣部,所述第一卡扣部和所述第二卡扣部相对布置。

更具体的,所述第一卡扣部为突出于所述固定支架表面的钩形结构,所述第二卡扣部为突出于所述固定支架表面的柱体,所述柱体上设置有凸肋。

更具体的,所述卡扣配合部为向外突出的筋条。

更具体的,所述送粉辊导电支架卡扣部为突出于所述固定支架表面的钩形结构。

更具体的,所述固定支架上设置有导向凸部,所述导向凸部与所述送粉辊导电支架卡扣部位于同一侧表面,所述导向凸部突出于所述固定支架的表面且与送粉辊导电支架上的通孔相对应。

更具体的,所述导向凸部为圆柱体。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在送粉辊导电支架、显影辊导电端支架及固定支架上设置相互配合的卡扣结构,卡扣结构可以将送粉辊导电支架和下淫棍导电端支架分别固定在固定支架上,从而可以先将送粉辊导电支架、显影辊导电端支架及固定支架先组装在一起后,再用固定螺丝将它们整体装配到粉盒外壳上,将多个部件依次在粉盒外壳上安装变为一个组件一次安装到粉盒外壳上,简化了送粉辊导电支架、显影辊导电端支架及固定支架在粉盒上的装配步骤,更方便操作,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种粉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粉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固定支架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显影辊导电端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显影辊导电端支架和固定支架装配在一起时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送粉辊导电支架和固定支架装配在一起时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附图会不依一般比例做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清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粉盒结构基本和现有粉盒结构相同,同样包括外壳10,在外壳10内设置有感光鼓、显影辊、送粉辊、搅拌架等旋转组件以及容纳显影剂的粉仓(未图示),在外壳100的一端设置有送粉辊导电支架3、显影辊导电端支架2以及用于隔离和固定送粉辊导电支架及显影辊导电端支架的固定支架1。如图3和图4所示,和现有的固定支架1不同的地方是,本实施例的固定支架1上设置有第一卡扣部1-1、第二卡扣部1-2和第三卡扣部1-3。其中,第一卡扣部1-1和第二卡扣部1-2设置于固定支架1的同一侧表面(与显影辊导电端支架相对的表面)上,第三卡扣部1-3设置于固定支架1的另一侧表面(与送粉辊导电支架相对的表面)上。第一卡扣部1-1和第二卡扣部1-2组成显影辊导电端支架卡扣部,用于对显影辊导电端支架2进行卡扣固定。本实施例的第一卡扣部1-1为突出于固定支架1表面的钩形结构,第二卡扣部1-2为突出于固定支架1表面的柱体,该柱体上设置有凸肋,以形成卡扣结构。第一卡扣部1-1和第二卡扣部1-2间隔相对设置。

如图5所示,显影辊导电端支架2上设置有与显影辊导电端支架卡扣部对应的卡扣配合部2-1,卡扣配合部2-1与固定支架1上的显影辊导电端支架卡扣部相配合,将显影辊导电端支架2安装在固定支架1上。本实施例在固定支架1上通过第一卡扣部1-1和第二卡扣部1-2来对显影辊导电端支架进行固定,则对应的,在显影辊导电端支架2上设置了一对卡扣配合部2-1,卡扣配合部2-1为一对向外突出的筋条。如图6所示,将显影辊导电端支架2固定到固定支架1上时,显影辊导电端支架2上的卡扣配合部2-1扣入固定支架1上的第一卡扣部1-1和第二卡扣部1-2中,与第一卡扣部1-1和第二卡扣部1-2形成卡扣配合的关系,从而将显影辊导电端支架2安装在固定支架1上。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显影辊导电端支架卡扣部也可以只设置1个,例如只设置第一卡扣部或第二卡扣部,但设置一对相对设置的显影辊导电端支架卡扣部,可以使显影辊导电端支架2在固定支架1上的安装更稳固。显影辊导电端支架卡扣部的数量也可以是2个以上。

固定支架1上的第三卡扣部1-3的结构和第一卡扣部1-1的结构类似,都是突出于固定支架1表面的钩形结构,送粉辊导电支架3为片体结构,第三卡扣部1-3弯钩部的高度和送粉辊导电支架3的厚度相对应,如图7所示,安装时第三卡扣部1-3可直接扣在送粉辊导电支架3的一侧边缘,从而将送粉辊导电支架3固定在固定支架1上。第三卡扣部作为送粉辊导电支架卡扣部,也可以设置一个以上。为了方便安装,在固定支架1上还设置有导向凸部1-4,导向凸部1-4的位置和送粉辊导电支架3上的通孔相对应,送粉辊导电支架3安装在固定支架1上时,导向凸部1-4伸入送粉辊导电支架3上的通孔内,可以协助定位,方便第三卡扣部1-3与送粉辊导电支架3形成卡扣配合的关系。本实施例的导电凸部1-4为突出于固定支架表面的圆柱体。

当将显影辊导电端支架2和送粉辊导电支架3都固定在固定支架1上后,显影辊导电端支架2、送粉辊导电支架3和固定支架1形成一个整体的组件,再通过固定螺丝统一装配到粉盒的外壳上即可,相比于显影辊导电端支架、固定支架和送粉辊导电支架按序依次安装到粉盒的外壳上,操作更方便,效率更高。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