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泛在电力物联网一体化综合配线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63838发布日期:2021-08-06 12:59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泛在电力物联网一体化综合配线单元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通信机房、紧凑型变电站综合配线机柜方面,尤其是涉及一种泛在电力物联网一体化综合配线单元。



背景技术:

在我国,电力公司在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传输网改造、配网自动化建设等信息化建设,在变电站以及变电站前端主干线路都是采用光纤通信。传统的电力机房采用光纤配线、数字配线、音频配线,网络配线等,紧凑型变电站由于空间有限,按照电力公司标准,无法安装下现有的光纤配线设备、数字配线设备、音频配线设备和网络配线设备。按照现在电力公司发展的模式,更加没有空间扩容配线设备。新开发泛在电力物联网一体化综合配线单元将光纤配线、数字配线、音频配线模块、网络配线模块集成到一起。如:传统的综合机柜配置一套48芯光纤配线模块(3u高,u制为国际19英寸安装尺寸,1u高度为44.45mm)、一套40线音频配线模块(3u高)、一套24口网络配线模块2u和一套16系统数字配线模块(4u高,16系统数字配线模块高度3u高,需要预留1u空间用于翻转施工维护),共占用12u的高度;对后续的设备扩容工作、机房维护工作造成比较大的困扰,整体性、美观性也都较差。

目前,电力机房综合配线柜全正面操作,光纤配线、数字配线、音配配线、网络配线等各种配线单元全部安装在机柜的正面,机柜背部的空间有限,无法安装光纤配线单元,这样造成机柜背部空间闲置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电力紧凑机房通信配线设备的安装问题和配线单元的理线问题,目的在于通过提供一种泛在电力物联网一体化综合配线单元,解决解决了光纤配线、音频配线、数字配线、网络配线的一体化集成问题和各种线缆合理进出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泛在电力物联网一体化综合配线单元,包括:光纤配线单元箱、架体、数网模块板、数字配线单元和网络配线单元,所述的光纤配线单元箱两侧与架体固定连接,架体沿光纤配线单元箱的前面板指向背板方向延展,数网模块板设置在两个架体延展区域之间,两个架体相对面各自设置有轴承,数网模块板两端各自与两个轴承连接;所述数网模块板的板面固定安装网络配线单元和数字配线单元,其数网模块板可翻转90°,新开发泛在电力物联网一体化综合配线柜占用高度为4u,其中光纤配线单元箱总高度为4u,音配配线、网络配线和数字配线在机柜背面操作,机柜背面有足够的空间,不用考虑数字配线模块翻转的预留空间,大大减少了机柜的配线设备占用空间,同时泛在电力物联网一体化综合配线柜从成本上相对于传统的配线模块也减少了。

进一步,所述网络配线单元靠近数网模块板下侧的区域安装有金属网线理线架。

进一步,所述数网模块板的背面上固定安装有数配专用理线架,所述数配专用理线架上均匀设置有l形的凸齿;其中,所述l形的凸齿的截面小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数配专用理线架上。

进一步,所述的光纤配线单元箱的背部板面上安装20回线音频钢背架模块,所述20回线音频钢背架模块的数量为至少一套,所述至少一套20回线音频钢背架模采用卡挂式安装在光纤配线单元箱的背部板面。

进一步,所述的光纤配线单元箱的背部板面上还安装有塑料理线环,其中,所述塑料理线环的数量为四个,两个塑料理线环安装在所述光纤配线单元箱背部板面的一侧,另两个塑料理线环安装在所述光纤配线单元箱背部板面的另一侧;其中,所述塑料理线环沿光纤配线单元箱背面的轴心位置对称布置。

进一步,所述光纤配线单元箱包括:熔配一体化托盘、导轨和跳纤存储单元,所述光纤配线单元箱两侧的内壁上对称安装至少一个导轨;所述熔配一体化托盘滑动插入沿光纤配线单元箱顶面板指向底面板方向的导轨上,所述跳纤存储单元滑动插入熔配一体化托盘下方的导轨上。

进一步,所述光纤配线单元箱的两侧设置有裸纤保护套管进纤孔和光缆接地装置。

进一步,所述架体外侧设置有接地汇流排装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一种泛在电力物联网一体化综合配线单元,新开发泛在电力物联网一体化综合配线单元占用高度为4u,光纤配线在机柜正面操作光纤配线高度3u高,加上跳纤存储单元1u,总高度为4u;音配配线、网络配线和数字配线在机柜背面操作,机柜背面有足够的空间,不用考虑数字配线模块翻转的预留空间,大大减少了机柜的配线设备占用空间,同时解决了光纤配线、音频配线、数字配线、网络配线的一体化集成问题和各种线缆合理进出问题,保证机房的各种线缆施工美观整洁,泛在电力物联网一体化综合配线单元的整体成本相对于传统的光配、数配、音配模块之和的成本更低,安装组合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数网模块板;2.光纤配线单元箱;2-1.熔配一体化托盘;2-2.跳纤存储单元;3.导轨;4.架体;5.接地汇流排装置;6.裸纤保护套管进纤孔;7.光缆接地装置;8.塑料理线环;9.20回线音频钢背架模块;10.数配专用理线架;11.数字配线单元;12.金属网线理线架;13.网络配线单元;14.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泛在电力物联网一体化综合配线单元柜,包括光纤配线单元箱2、架体4、数网模块板1、数字配线单元11和网络配线单元13,所述的光纤配线单元箱2两侧与架体4固定连接,架体4沿光纤配线单元箱2的前面板指向背板方向延展,数网模块板1设置在两个架体4延展区域之间,两个架体4相对面各自设置有轴承14,数网模块板1两端各自与两个轴承4连接;所述数网模块板1的板面固定安装网络配线单元13和数字配线单元11;其数网模块板1可翻转90°。

可以理解:新开发泛在电力物联网一体化综合配线柜占用高度为4u,其中光纤配线单元箱2总高度为4u,20回线音频钢背架模块9、网络配线单元13和数字配线单元11在机柜背面操作,机柜背面有足够的空间,不用考虑数字配线单元11翻转的预留空间,大大减少了机柜的配线设备占用空间,同时泛在电力物联网一体化综合配线柜从成本上相对于传统的配线模块也减少了。

进一步,所述网络配线单元13靠近数网模块板1下侧的区域安装有金属网线理线架12。

可以理解,网络配线单元13背部网线从金属网线理线架12正面进入并穿过,网络配线单元13采用免打线工具直接压接在网络配线单元13上,网络配线单元13正面的网线直接(采用水晶头)连接,正面网线从金属理线槽卡口出。

进一步,所述数网模块板1的背面上固定安装有数配专用理线架10,所述数配专用理线架10上均匀设置有l形的凸齿;其中,所述l形的凸齿的截面小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数配专用理线架10上,数字配线单元11进出电缆绑扎在数配专用理线架10上;

进一步,所述的光纤配线单元箱2的背部板面上安装20回线音频钢背架模块9,所述20回线音频钢背架模块9的数量为至少一套,所述至少一套20回线音频钢背架模块9采用卡挂式安装在光纤配线单元箱2的背部板面。

进一步,所述的光纤配线单元箱2的背部板面上还安装有塑料理线环8,其中,所述塑料理线环8的数量为四个,两个塑料理线环8安装在所述光纤配线单元箱2背部板面的一侧,另两个塑料理线环8安装在所述光纤配线单元箱2背部板面的另一侧;其中,所述塑料理线环8沿光纤配线单元箱2背面的轴心位置对称布置。

可以理解:20回线音频钢背架模块9进出电缆从泛在电力物联网一体化综合配线单元背部的2侧塑料理线环8进出,20回线音频钢背架模块9打线前,可将数配单元面板1翻转90°后再打线,各配线模块施工操作都不干涉;音频电缆从交换机出,沿机柜后部左立柱绑扎,跳接至20回线音频钢背架模块9上,使用打线刀卡接电缆,另一侧电缆连接至电话。如果音频配线操作空间不够,可以将20回线音频钢背架模块9取下来压接电缆,操作完毕后再将20回线音频钢背架模块9卡挂在光纤配线单元箱2背面即可,无需工具,挂取方便。

进一步,所述光纤配线单元箱2包括:熔配一体化托盘2-1、导轨3和跳纤存储单元2-2,所述光纤配线单元箱2两侧的内壁上对称安装至少一个导轨3;所述熔配一体化托盘2-1滑动插入沿光纤配线单元箱2顶面板指向底面板方向的导轨3上,所述跳纤存储单元2-2一体化托盘滑动插入熔配一体化托盘2-1下方的导轨3上。

进一步,所述光纤配线单元箱2的两侧设置有裸纤保护套管进纤孔6和光缆接地装置7。

进一步,所述架体外侧设置有接地汇流排装置5。

可以理解:光纤配线单元进入的裸纤保护套管从侧板进入,保证光纤弯曲半径,冗余跳纤盘存在跳纤存储单元2-2上;将一体化综合配线模块安装到机柜的安装立柱上,光缆进入机柜,沿机柜右安装立柱绑扎,在光配接地装置上开剥、固定、接地,进入12芯熔配一体化托盘2-1内与尾纤熔接,跳纤从12芯熔配一体化托盘2-1前端适配器连接至通信设备。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