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光缆实时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66739发布日期:2021-03-30 20:00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下光缆实时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通信数据传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下光缆实时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建设和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通信网络建设和改造任务日益繁重。而城市配网光缆化改造的持续完善,使得国内大中城市拥有越来越庞大的地下通信光缆网络。

目前通信光缆线路普遍敷设在主干道路旁侧的光缆沟或隧道,而且光缆线路同路径并行走线较为多见,一条通道往往会有不同电压等级的光缆线路同沟走线。而现有的地下光缆定位装置在进行地下光缆的安装定位时,具有难度高以及与光缆的固定稳定差的问题,进而影响到安装效率与光缆的准确定位,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光缆实时定位装置,以实现提升安装效率与连接固定稳定性的目的。其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地下光缆实时定位装置,包括:

装置底壳,用于与基座连接固定,并连接地下光缆;

装置上盖,用于与所述装置底壳连接固定,并将地下光缆固定在装置底壳内;

定位mcu,用于与地下光缆连接固定,并与远程中心控制器无线连接;

其中,所述装置底壳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底壳端体,所述装置上盖的左右两端均设置与相应的所述底壳端体匹配并用于固定地下光缆的上盖端体,所述底壳端体和所述上盖端体套接有锁止环。

优选地:所述锁止环与所述底壳端体和所述上盖端体螺纹连接,且所述锁止环远离所述装置底壳和所述装置上盖的一端内侧形成有缩环,所述缩环的内径随着与所述装置底壳和所述装置上盖之间的距离增加而逐渐缩小。

优选地:所述底壳端体和所述上盖端体的内侧设置有用于与地下光缆抵接的防水橡胶层。

优选地:所述装置底壳的上端设置有两个左右对称的固定l板。

优选地:所述装置底壳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l型固定板;所述装置上盖设置有与所述l型固定板匹配固定的固定插锁。

优选地:所述l型固定板与所述装置底壳之间形成有朝向后侧的开口,所述固定插锁设置有从一端至另一端贯穿所述开口的弹性抵接插体,所述弹性抵接插体从所述开口内穿出的一端与所述l型固定板的端部抵接。

优选地:所述l型固定板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装置底壳的上端右侧和所述装置底壳的下端左侧或分别位于所述装置底壳的上端左侧和所述装置底壳的下端右侧。

优选的:所述装置底壳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限位条,所述限位条从所述装置底壳的前端穿出并用于与所述装置上盖的相应一侧抵接。

通过以上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地下光缆实时定位装置,该地下光缆实时定位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装置底壳与基座固定,进而在安装好地下光缆后,再装盖装置上盖将显著降低该地下光缆实时定位装置的安装固定以及维修维护的难度;

2、通过底壳端体与上盖端体包裹地下光缆,进而在锁止环的旋紧过程中,令底壳端体和上盖端体对地下光缆实现紧密的连接,达到显著提升该地下光缆实时定位装置与地下光缆的连接固定稳定性的目的;

3、通过设置在底壳端体与上盖端体内侧的防水橡胶层与地下光缆接触,实现保护地下光缆以及有效密封的效果;

4、通过设置相互匹配的l型固定板与固定插锁,在安装该地下光缆实时定位装置时,在将装置底壳与地下光缆固定完成后,横向推动装置上盖即可令弹性抵接插体插入l型固定板内,达到有效连接固定装置底壳和装置上盖的目的,进而显著降低该地下光缆实时定位装置的安装固定与维修维护的难度;

5、通过限位条显著提升装置底壳与装置上盖的安装固定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公开的地下光缆实时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公开的地下光缆实时定位装置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装置底壳;11、底壳端体;111、防水橡胶层;12、固定l板;13、限位条;14、l型固定板;2、装置上盖;21、上盖端体;22、固定插锁;221、弹性抵接插体;3、光缆;4、锁止环;5、定位mcu。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地下光缆实时定位装置,包括用于与基座连接固定并连接地下光缆3的装置底壳1、用于与所述装置底壳1连接固定的装置上盖2以及用于与地下光缆3连接固的定位mcu5(见图3)。装置上盖2在与装置底壳1连接固定时将地下光缆3固定在装置底壳1内,并与地下光缆3达成稳定连接的目的,防止该地下光缆实时定位装置在地下光缆3上移动而影响到地下光缆3的实时定位准确性。与此同时,定位mcu5与远程中心控制器无线连接,以达到传输实时定位信息以及接受相关指令的目的。

如图1、图3、图4所示,装置底壳1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底壳端体11,并在装置上盖2的左右两端均设置与相应的底壳端体11匹配并用于固定地下光缆3的上盖端体21。需要提及的是,位于相应一端的底壳端体11与上盖端体21套接有锁止环4。锁止环4与底壳端体11和上盖端体21螺纹连接,且锁止环4远离装置底壳1和装置上盖2的一端内侧形成有缩环(见图4)。缩环的内径随着与装置底壳1和装置上盖2之间的距离增加该地下光缆而逐渐缩小。因此,在锁止环4的旋紧过程中,将令底壳端体11和上盖端体21对地下光缆3实现紧密的连接,达到显著提升实时定位装置与地下光缆3的连接固定稳定性的目的。

如图1、图3所示,底壳端体11和上盖端体21的内侧设置有用于与地下光缆3抵接的防水橡胶层111,通过防水橡胶层111与地下光缆3接触,实现保护地下光缆3以及有效密封的效果;与此同时,在装置底壳1的上端设置有两个左右对称的固定l板12。固定l板12用于供螺栓等连接件穿过并与基座连接固定,实现便捷安装固定该地下光缆实时定位装置的效果。

如图2、图3所示,在装置底壳1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l型固定板14。并在装置上盖2设置有与l型固定板14匹配固定的固定插锁22。需要说明的是,l型固定板14与装置底壳1之间形成有朝向后侧的开口,且固定插锁22设置有从一端至另一端贯穿开口的弹性抵接插体221,并在弹性抵接插体221的一端从开口内穿出后将与l型固定板14的端部抵接。因此,在安装该地下光缆实时定位装置时,首先将装置底壳1与地下光缆3固定完成,再横向推动装置上盖2即可令弹性抵接插体221插入l型固定板14内,即可达到有效连接固定装置底壳1和装置上盖2的目的,显著降低该地下光缆实时定位装置的安装固定与维修维护的难度。

为了达到进一步降低该地下光缆实时定位装置的安装固定与维修维护的难度,将l型固定板14设置有两个。其中两个l型固定板14且分别位于装置底壳1的上端右侧和装置底壳1的下端左侧或分别位于装置底壳1的上端左侧和装置底壳1的下端右侧。以通过减少连接固定的部位,在降低该地下光缆实时定位装置的安装固定与维修维护的难度的同时,具有安装稳定以及使用寿命长的效果。

如图2所示,在装置底壳1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限位条13。限位条13从装置底壳1的前端穿出并用于与装置上盖2的相应一侧抵接,进而通过限位条13实现显著提升装置底壳1与装置上盖2的安装固定稳定性的效果。

综上,本申请通过装置底壳1与基座固定,进而在安装好地下光缆3后,再装盖装置上盖2将显著降低该地下光缆实时定位装置的安装固定以及维修维护的难度。

本申请涉及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