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黄化的多层光学复合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65492发布日期:2021-09-25 09:51阅读:98来源:国知局
抗黄化的多层光学复合膜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黄化的多层光学复合膜。


背景技术:

2.液晶显示器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产品。在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组内含发光光源和起到聚光作用的光学贴合膜。
3.液晶显示器内的光学贴合膜具有辉度高的特点,然而,光学贴合膜在自然光线照射下或在热、氧、水分等作用下,随着放置时间的增加,会出现部分氧化、老化现象,进而出现多层膜片颜色变黄,引起黄化现象,影响了产品的外观和聚光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黄化的多层光学复合膜,其在不影响光学贴合膜聚光效果的前提下,使光学贴合膜具有较好的抗老化、抗黄化性能,提升产品的良率及品质。
5.本实用新型的抗黄化的多层光学复合膜包括至少两层光学膜层,在所述多层光学复合膜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背涂层,在所述多层光学复合膜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背涂层,所述第一背涂层的雾度大于所述第二背涂层的雾度,所述光学膜层中的至少一层为棱镜膜层,所述棱镜膜层包括第一棱镜膜层,所述第一棱镜膜层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棱镜层和第一基材层,所述第一背涂层为含有抗黄化剂的第一背涂层,所述第二背涂层为含有抗黄化剂的第二背涂层。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多层光学复合膜的下表面和中间分别设置含有抗黄化剂的第一背涂层和第二背涂层,因而,能够有效改善其在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而发生黄化现象,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多层光学复合膜的内部设置第一背涂层可以提高其雾度,并能提升多层光学复合膜的可视角,同时提供良好的遮蔽性。
6.进一步的,所述棱镜膜层还包括第二棱镜膜层,所述第二棱镜膜层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二棱镜层和第二基材层,还包括用于将所述第二基材层与所述第一棱镜层相黏合的第一胶黏层,所述第一胶黏层为含有抗黄化剂的第一胶黏层,所述第一背涂层位于所述第一胶黏层和第二基材层中间。
7.更进一步的,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棱镜膜层的第一基材层下方的第一微透镜层,所述第二背涂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微透镜层的下侧。
8.进一步的,在所述棱镜膜层的上侧面还设置有第二微透镜层,所述第二微透镜层与所述棱镜膜层通过第二胶黏层连接,在所述第二胶黏层与所述第二微透镜层中间还设置有第三背涂层。
9.更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二微透镜层的上表面还设置有扩散层。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棱镜膜层的折射率为1.48-1.64。
11.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棱镜膜层的各个棱镜的纵截面为等腰三角形,且各个所述棱镜的纵截面的顶角为80-110度。
12.更进一步的,各个所述第一棱镜膜层的各个棱镜的纵截面的顶角为尖角或圆角。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中:
17.11、第一棱镜膜层;111、第一基材层;112、第一棱镜层;12、第二棱镜膜层;121、第二基材层;122、第二棱镜层;21、第一背涂层;22、第二背涂层;23、第三背涂层;31、第一微透镜层;32、第二微透镜层;4、扩散层;51、第一胶黏层;52、第二胶黏层。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19.实施例一:
20.参见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抗黄化的多层光学复合膜包括棱镜膜层,本实施例的棱镜膜层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第一棱镜膜层11和第二棱镜膜层12,在第一棱镜膜层11和第二棱镜膜层12中间还设置有第一背涂层21。第一棱镜膜层11包括第一基材层111,在第一基材层111的上表面压印有第一棱镜层112,第二棱镜膜层12包括第二基材层121,在第二基材层121的上表面压印有第二棱镜层122。第一棱镜层112与第二基材层121通过第一胶黏层51相粘合。在本实施例的第一胶黏层51和第二基材层121中间设置有第一背涂层21,在第一基材层111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背涂层22。第一背涂层21的雾度为30-60%,第二背涂层22的雾度为1-20%,厚度为1-10μm。
21.在本实施例的第一胶黏层51、第一背涂层21和第二背涂层22中均复配有抗黄化剂,本实施例的抗黄化剂选自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抗氧剂与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中的至少一种。
[0022]
本实施例的第一棱镜层112的各个棱镜的纵截面为三角形或类三角形,优选为等腰三角形,且各个棱镜的纵截面的顶角为80-110度,各个棱镜的顶角可以是尖角也可以是圆角或其它形状。第一棱镜膜层11的折射率为1.48-1.64。
[0023]
实施例二:
[0024]
参见附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仅在于,在实施例一的第一基材层111的下表面还设置有第一微透镜层31,第二背涂层22设置于第一微透镜层31的下侧。
[0025]
实施例三:
[0026]
参见附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抗黄化的多层光学复合膜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棱镜膜层、第二微透镜层32和扩散层4。第二微透镜层32与棱镜膜层通过第二胶黏层52连接,在第二胶黏层52与第二微透镜层32中间还设置有第三背涂层23。本实施例的棱镜膜层可以包括实施例一的第一棱镜膜层11和第二棱镜膜层12中的至少一层。在本实施例的第三背涂层23和第二胶黏层52中均复配有与实施例一中相同的抗黄化剂。
[0027]
对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实施例的多层光学复合膜利用quv测试方法进行黄边指数测定,实验室环境条件为22
±
3℃,照射能量为0.89w/m2,波长为340nm,黑板温度为60℃,实验时间为72小时。得到结果如表1所示:
[0028]
表1实施例1-3的黄变指数测定结果对比
[0029][0030]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实施例均具有良好的抗黄化性能。
[0031]
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抗黄化的多层光学复合膜,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层光学膜层,在所述多层光学复合膜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背涂层,在所述多层光学复合膜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背涂层,所述第一背涂层的雾度大于所述第二背涂层的雾度,所述光学膜层中的至少一层为棱镜膜层,所述棱镜膜层包括第一棱镜膜层,所述第一棱镜膜层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棱镜层和第一基材层,所述第一背涂层为具有抗黄化功能的第一背涂层,所述第二背涂层为具有抗黄化功能的第二背涂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黄化的多层光学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棱镜膜层还包括第二棱镜膜层,所述第二棱镜膜层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二棱镜层和第二基材层,还包括用于将所述第二基材层与所述第一棱镜层相黏合的第一胶黏层,所述第一胶黏层为具有抗黄化功能的第一胶黏层,所述第一背涂层位于所述第一胶黏层和第二基材层中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黄化的多层光学复合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棱镜膜层的第一基材层下方的第一微透镜层,所述第二背涂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微透镜层的下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黄化的多层光学复合膜,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棱镜膜层的上侧面还设置有第二微透镜层,所述第二微透镜层与所述棱镜膜层通过第二胶黏层连接,在所述第二胶黏层与所述第二微透镜层中间还设置有第三背涂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黄化的多层光学复合膜,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微透镜层的上表面还设置有扩散层。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黄化的多层光学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棱镜膜层的折射率为1.48

1.64。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抗黄化的多层光学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棱镜膜层的各个棱镜的纵截面为等腰三角形,且各个所述棱镜的纵截面的顶角为80

110度。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抗黄化的多层光学复合膜,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第一棱镜膜层的各个棱镜的纵截面的顶角为尖角或圆角。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黄化的多层光学复合膜,其包括至少两层光学膜层,在多层光学复合膜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背涂层,在多层光学复合膜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背涂层,第一背涂层的雾度大于第二背涂层的雾度,光学膜层中的至少一层为棱镜膜层,棱镜膜层包括第一棱镜膜层,第一棱镜膜层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棱镜层和第一基材层,第一背涂层为含有抗黄化剂的第一背涂层,第二背涂层为含有抗黄化剂的第二背涂层。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抗黄化的多层光学复合膜,在保证光学贴合膜原有聚光效果的情况下,提升光学贴合膜抗老化、抗黄化性能,提升产品的良率及品质。的良率及品质。的良率及品质。


技术研发人员:何志兴 宁召 楼鑫 张朋辉 江振扬 汪乐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锦德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16
技术公布日:2021/9/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