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尺寸光纤传输射出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65940发布日期:2021-08-31 13:57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尺寸光纤传输射出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小尺寸光纤传输射出头。



背景技术:

光缆是由光纤(光传输载体)经过一定的工艺而形成的线缆,它是利用置于包覆护套中的一根或多根光纤作为传输媒质并可以单独或成组使用的通信线缆组件。光缆主要是由光导纤维(细如头发的玻璃丝)和塑料保护套管及塑料外皮构成,光缆内没有金、银、铜铝等金属,一般无回收价值。光缆是一定数量的光纤按照一定方式组成缆芯,外包有护套,有的还包覆外护层,用以实现光信号传输的一种通信线路。

现有的小尺寸光纤传输射出头在与数据连接设备进行连接时,因为数据连接设备属于电性设备,所以光纤受到数据连接设备的影响,自身带有一定的电流,而检修人员对光纤以及数据连接设备进行检修的过程中,容易引发触电等危险,检修工作具有不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检修人员对光纤以及数据连接设备进行检修的过程中,容易引发触电等危险,检修工作具有不安全性,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小尺寸光纤传输射出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小尺寸光纤传输射出头,包括传输头和橡胶环,所述橡胶环套接固定于传输头外壁前端;

所述橡胶环外侧熔接有圆覆环,且圆覆环前端边缘呈环形开设有连接口,所述圆覆环外壁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主齿轮,且连接口前端设有保护筒,所述保护筒后端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连接件;

所述传输头外壁且位于主齿轮外侧套接固定有包覆筒,且包覆筒左上角开设有开槽,所述包覆筒内部左上角且位于前后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副齿轮。

优选的,所述传输头前端设有连接端,且橡胶环与传输头的连接位置靠近于连接端。

优选的,所述连接口环绕于橡胶环外侧,且包覆筒与传输头的连接位置位于圆覆环后端,所述包覆筒前端内侧与传输头外壁之间相隔有间隙,且连接口前端朝向于间隙。

优选的,所述保护筒环绕于传输头外壁,且连接件往后贯穿过包覆筒前端内侧与传输头外壁之间的间隔,所述连接件贯穿入连接口内部且与连接口熔接为一体。

优选的,所述包覆筒由一大一小两个圆筒相互熔接组成,且两个圆筒相互熔接的位置紧密贴合有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副齿轮位于小圆筒内,且副齿轮位于主齿轮左上角,所述副齿轮与主齿轮之间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开槽开设于小圆筒上,且副齿轮顶部凸出于开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需要将光纤拔下时,直接按压住包覆筒边壁且位于橡胶垫的位置,且该位置呈内凹状,便于工作人员稳定夹持于橡胶垫,不易于滑脱,通过橡胶垫可起到绝缘效果,以免传输头出现损坏的情况导致工作人员触电,且包覆筒由pvc塑料材质制成,包覆筒同样具有绝缘性,能够进一步保护工作人员测试工作的安全性,因为包覆筒与传输头固定连接,所以拔动包覆筒的同时连接端脱离于数据连接设备,可安全的将传输头取下;

需要将连接端再次插入数据连接设备时,可首先调整连接端的连接角度,并且为了避免传输头内残留有电流伤及工作人员,可通过副齿轮对连接端的角度进行调整,划动凸出于开槽的副齿轮,使得副齿轮进行旋转,副齿轮啮合于主齿轮进行转动,同理圆覆环间接被副齿轮传动,因为橡胶环套接固定于传输头外壁前端,所以在圆覆环旋转时,橡胶环带动传输头一同转动,加上橡胶环与传输头的连接位置靠近于连接端,所以能够对连接端的位置进行微调,在不直接触及连接端的同时调节连接端转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传输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橡胶环与包覆筒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筒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传输头1、连接端101、橡胶环2、圆覆环201、连接口202、主齿轮203、保护筒3、连接件301、包覆筒4、开槽401、橡胶垫402、副齿轮40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参阅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小尺寸光纤传输射出头,包括传输头1和橡胶环2,所述橡胶环2套接固定于传输头1外壁前端,下面对一种小尺寸光纤传输射出头的各个部件进行详细描述:

所述橡胶环2外侧熔接有圆覆环201,且圆覆环201前端边缘呈环形开设有连接口202,所述圆覆环201外壁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主齿轮203,且连接口202前端设有保护筒3,所述保护筒3后端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连接件301;

具体的,首先通过传输头1起到光纤传输的作用,且传输头1的外径为0.1cm-0.3cm,所以小尺寸光纤,能够在不改变调制波长范围的基础上实现更多数据通道的波分复用,增加实用性;

所述传输头1前端设有连接端101,且橡胶环2与传输头1的连接位置靠近于连接端101;

进一步的,在连接光纤时,将连接端101插入数据连接设备中,搭建光纤与数据连接设备的连接,则进入数据传输工作中;

所述传输头1外壁且位于主齿轮203外侧套接固定有包覆筒4,且包覆筒4左上角开设有开槽401,所述包覆筒4内部左上角且位于前后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副齿轮403;

所述包覆筒4由一大一小两个圆筒相互熔接组成,且两个圆筒相互熔接的位置紧密贴合有橡胶垫402;

所述副齿轮403位于小圆筒内,且副齿轮403位于主齿轮203左上角,所述副齿轮403与主齿轮203之间啮合连接;

具体的,在数据连接设备使用的过程中,有时需要通过光纤测试数据连接设备上不同接口的良好状态,所以光纤会被进行多次的拔插,以及角度调整,需要将光纤拔下时,直接按压住包覆筒4边壁且位于橡胶垫402的位置,且该位置呈内凹状,便于工作人员稳定夹持于橡胶垫402,不易于滑脱,通过橡胶垫402可起到绝缘效果,以免传输头1出现损坏的情况导致工作人员触电,且包覆筒4由pvc塑料材质制成,包覆筒4同样具有绝缘性,能够进一步保护工作人员测试工作的安全性,因为包覆筒4与传输头1固定连接,所以拔动包覆筒4的同时连接端101脱离于数据连接设备,可安全的将传输头1取下;

所述开槽401开设于小圆筒上,且副齿轮403顶部凸出于开槽401;

进一步的,需要将连接端101再次插入数据连接设备时,可首先调整连接端101的连接角度,并且为了避免传输头1内残留有电流伤及工作人员,可通过副齿轮403对连接端101的角度进行调整,划动凸出于开槽401的副齿轮403,使得副齿轮403进行旋转,副齿轮403啮合于主齿轮203进行转动,同理圆覆环201间接被副齿轮403传动;

所述连接口202环绕于橡胶环2外侧,且包覆筒4与传输头1的连接位置位于圆覆环201后端,所述包覆筒4前端内侧与传输头1外壁之间相隔有间隙,且连接口202前端朝向于间隙;

所述保护筒3环绕于传输头1外壁,且连接件301往后贯穿过包覆筒4前端内侧与传输头1外壁之间的间隔,所述连接件301贯穿入连接口202内部且与连接口202熔接为一体;

再进一步的,因为橡胶环2套接固定于传输头1外壁前端,所以在圆覆环201旋转时,橡胶环2带动传输头1一同转动,加上橡胶环2与传输头1的连接位置靠近于连接端101,所以能够对连接端101的位置进行微调,在不直接触及连接端101的同时调节连接端101转动;

主齿轮203、副齿轮403以及圆覆环201均由pvc塑料材质制成,通过主齿轮203、副齿轮403、圆覆环201和橡胶环2可在工作人员调节连接端101位置的同时,起到阻电性,保证工作人员调节传输头1过程中的安全,并且因为保护筒3穿过包覆筒4前端内侧与传输头1外壁之间的间隙内,保护筒3可挡住该间隙,且通过保护筒3增长对连接头的保护长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