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解锁的光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10877发布日期:2021-10-27 18:42阅读:79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模块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便于解锁的光模块。


背景技术:

2.全球电信行业的平稳发展及宽带用户的稳步增长,为光通信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全球带宽需求的不断提高,以及数据中心、安防监控等光通信行业的应用领域的扩展,光纤宽带接入已成为主流的通信模式。在智能手机等终端以及视频和云计算等应用的普及推动下,电信运营商不断的投资建设、升级移动宽带网络和光纤宽带网络,光通信设备投资规模也进一步扩大。
3.光通信行业的讯猛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光模块的更新换代。现有的光模块一般通过解锁装置插入到主机的金属笼。往往现有的解锁装置会通过弹性件复位来实现拉环复位,整体结构复杂,同时弹性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差,其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失去弹性力,继而影响产品的正常使用。
4.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中,申请人精心研究了一种便于解锁的光模块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不足,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解锁的光模块,其能够实现光模块本体与金属笼之间的解锁和上锁,使用方便,结构紧凑,省去了传统技术中的弹性结构,降低成本,也提高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6.为实现上述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便于解锁的光模块,包括有光模块本体以及用于解除或锁定光模块本体和金属笼之间连接的拉环机构,所述拉环机构包括有设置于光模块本体上的盖板和拉环;
8.所述盖板具有用于枢接光模块本体的枢接部和分别位于枢接部前、后侧的第一旋转臂、第二旋转臂,所述第一旋转臂上设有用于与金属笼上的弹片锁槽相配合的锁头凸起;
9.所述拉环与光模块本体枢接,所述拉环上设有解锁接触面和上锁接触面,所述第二旋转臂可选择性抵接于解锁接触面或上锁接触面上;
10.当需要从金属笼内拔出光模块本体时,在转动拉环后,所述解锁接触面抵接于第二旋转臂上以使锁头凸起与金属笼的弹片锁槽分离;
11.当需要光模块本体于金属笼内插接使用时,在光模块本体插入金属笼内并往相反方向转动拉环后,所述上锁接触面抵接于第二旋转臂上以使锁头凸起与金属笼的弹片锁槽相扣。
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拉环包括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横臂以及一体连接于横臂的悬臂,所述横臂枢接于光模块本体,所述解锁接触面和上锁接触面均设置于横臂上。
1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横臂上凸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和悬臂分别位于横臂的相对侧面上,所述解锁接触面和上锁接触面均设置于凸起部上,所述解锁接触面和上锁
接触面之间形成台阶。
1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旋转臂的下端面设有自前往后倾斜向上的受力倾斜面,所述受力倾斜面可选择性抵接于解锁接触面或上锁接触面上。
1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受力倾斜面往下凸设有延伸块,所述延伸块的内侧面往内凸设有导向轴部,相应地,所述凸起部凹设有贯通至横臂内部的导向槽,所述导向轴部适配于导向槽内。
1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向轴部与受力倾斜面之间形成有供台阶转动的转动空间。
1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横臂对应延伸块设有让位槽,所述让位槽连通导向槽;所述上锁接触面上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连通导向槽。
1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光模块本体的后端设有插接连接器,所述插接连接器伸露于光模块本体外,所述插接连接器上设有弹性接触端,所述悬臂上设有贯通其内外侧的通孔,所述弹性接触端适配于通孔内且伸出悬臂外。
1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悬臂的内侧往内凸设有手持部,所述手持部上设有供手指抠住的凹槽。
2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光模块本体包括有底座和电路板,所述底座具有前后贯通的安装腔,所述电路板装设于安装腔内;
21.所述安装腔具有上端开口,所述盖板的枢接部枢接于安装腔的上端开口处且盖板遮覆安装腔的上端开口,所述拉环枢接于底座的后端。
2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其主要是通过拉环机构,能够实现光模块本体与金属笼之间的解锁和上锁,使用方便,结构紧凑,省去了传统技术中的弹性结构,提高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3.其次是,通过导向轴部和导向槽的配合,使得提高上锁的效率和稳定性;
24.再者是,通过插接连接器的弹性接触端和拉环上的通孔的配合,能够在上锁后保证拉环收纳于插接连接器,节省空间,使得本产品的外形更加美观,增加本产品的实用性,尤其是,通过拉环上设置凹槽,便于将拉环与插接连接器分离;
25.以及,整体结构设计巧妙合理,各零件之间组装方便和牢固,进一步确保了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6.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其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立体组装结构示意图(在光模块本体已于金属笼内插接使用状态下);
28.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第一截面结构示意图(显示光模块本体已于金属笼内插接使用);
29.图3是图2中a处放大示意图;
30.图4是图2中b处放大示意图;
31.图5是图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未显示第一限位壳体和第二限位壳体);
32.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第一分解结构示意图(未显示第一限位壳体和第二限位壳体);
33.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第二分解结构示意图(未显示金属笼、第一限位壳体和第二限位壳体);
34.图8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第一截面结构示意图(显示光模块本体已于金属笼内插接使用);
35.图9是图8中c处放大示意图;
36.图10是图8中d处放大示意图;
37.图1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拉环结构示意图;
38.图1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另一角度拉环结构示意图;
39.图1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盖板结构示意图;
40.图14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盖板结构示意图。
41.附图标号说明:
42.10、光模块本体
ꢀꢀꢀꢀꢀꢀꢀꢀꢀꢀꢀꢀꢀ
101、安装腔
43.11、底座
ꢀꢀꢀꢀꢀꢀꢀꢀꢀꢀꢀꢀꢀꢀꢀꢀꢀꢀꢀ
111、第一后侧安装块
44.112、第二后侧安装块
ꢀꢀꢀꢀꢀꢀꢀꢀ
113、旋转轴
45.114、竖向槽
ꢀꢀꢀꢀꢀꢀꢀꢀꢀꢀꢀꢀꢀꢀꢀꢀ
115、横向槽
46.12、电路板
47.13、插接连接器
ꢀꢀꢀꢀꢀꢀꢀꢀꢀꢀꢀꢀꢀ
131、弹性接触端
48.14、第一限位壳体
ꢀꢀꢀꢀꢀꢀꢀꢀꢀꢀꢀ
15、第二限位壳体
49.20、盖板
50.21、第一旋转臂
ꢀꢀꢀꢀꢀꢀꢀꢀꢀꢀꢀꢀꢀ
211锁头凸起
51.22、第二旋转臂
ꢀꢀꢀꢀꢀꢀꢀꢀꢀꢀꢀꢀꢀ
221、受力倾斜面
52.222、延伸块
ꢀꢀꢀꢀꢀꢀꢀꢀꢀꢀꢀꢀꢀꢀꢀꢀ
223、导向轴部
53.23、枢接部
54.30、拉环
55.31、横臂
ꢀꢀꢀꢀꢀꢀꢀꢀꢀꢀꢀꢀꢀꢀꢀꢀꢀꢀꢀ
311、凸起部
56.312、解锁接触面
ꢀꢀꢀꢀꢀꢀꢀꢀꢀꢀꢀꢀ
313、上锁接触面
57.314、左侧安装耳部
ꢀꢀꢀꢀꢀꢀꢀꢀꢀꢀ
315、右侧安装耳部
58.316、弧形过渡面
ꢀꢀꢀꢀꢀꢀꢀꢀꢀꢀꢀꢀ
317、枢接孔
59.318、让位槽
60.32、悬臂
ꢀꢀꢀꢀꢀꢀꢀꢀꢀꢀꢀꢀꢀꢀꢀꢀꢀꢀꢀ
321、通孔
61.33、手持部
ꢀꢀꢀꢀꢀꢀꢀꢀꢀꢀꢀꢀꢀꢀꢀꢀꢀ
331、凹槽
62.341、第一槽面
ꢀꢀꢀꢀꢀꢀꢀꢀꢀꢀꢀꢀꢀꢀ
342、第二槽面
63.343、导入斜面
ꢀꢀꢀꢀꢀꢀꢀꢀꢀꢀꢀꢀꢀꢀ
344、过渡斜面
64.40、金属笼
ꢀꢀꢀꢀꢀꢀꢀꢀꢀꢀꢀꢀꢀꢀꢀꢀꢀ
41、弹片锁槽。
具体实施方式
65.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66.如图1至图14所示,一种便于解锁的光模块,包括有光模块本体10以及用于解除或锁定光模块本体10和金属笼40之间连接的拉环30机构,所述拉环30机构包括有设置于光模块本体10上的盖板20和拉环30;
67.所述盖板20具有用于枢接光模块本体10的枢接部23和分别位于枢接部23前、后侧的第一旋转臂21、第二旋转臂22,所述第一旋转臂21上设有用于与金属笼40上的弹片锁槽41相配合的锁头凸起211;
68.所述拉环30与光模块本体10枢接,所述拉环30上设有解锁接触面312和上锁接触面313,所述第二旋转臂22可选择性抵接于解锁接触面312或上锁接触面313上;
69.在光模块本体10已于金属笼40内插接使用的情况下,当需要从金属笼40内拔出光模块本体10时,在转动拉环30后,所述解锁接触面312抵接于第二旋转臂22上以使锁头凸起211与金属笼40的弹片锁槽41分离;
70.当需要光模块本体10于金属笼40内插接使用时,在光模块本体10插入金属笼40内并往相反方向转动拉环30后,所述上锁接触面313抵接于第二旋转臂22上以使锁头凸起211与金属笼40的弹片锁槽41相扣。
7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拉环30包括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横臂31以及一体连接于横臂31的悬臂32,所述横臂31枢接于光模块本体10,所述解锁接触面312和上锁接触面313均设置于横臂31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悬臂32设置有两且两者分别自横臂31的左端、右端一体往后延伸形成。优选地,所述悬臂32的内侧往内凸设有手持部33,所述手持部33上设有供手指抠住的凹槽331。
7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横臂31上凸设有凸起部311以及分别位于凸起部311左、右侧的左侧安装耳部314、右侧安装耳部315,所述凸起部311和悬臂32分别位于横臂31的相对侧面上,所述左侧安装耳部314、右侧安装耳部315和凸起部311均位于横臂31的同一侧面上;所述解锁接触面312和上锁接触面313均设置于凸起部311上,所述解锁接触面312和上锁接触面313之间形成台阶。所述凸起部311上还设置有弧形过渡面316,所述弧形过渡面316位于解锁接触面312和上锁接触面313之间。所述左侧安装耳部314和右侧安装耳部315上均开设有枢接孔317,所述左侧安装耳部314和右侧安装耳部315分别通过相应枢接孔317和光模块本体10实现枢接。
73.所述第二旋转臂22的下端面设有自前往后倾斜向上的受力倾斜面221,所述受力倾斜面221可选择性抵接于解锁接触面312或上锁接触面313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解锁接触面312和上锁接触面313均为倾斜面,且,解锁接触面312在抵接受力倾斜面221时沿前后方向的长度小于上锁接触面313在抵接受力倾斜面221时沿前后方向的长度。
7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受力倾斜面221往下凸设有延伸块222,所述延伸块222的内侧面往内凸设有导向轴部223,相应地,所述凸起部311凹设有贯通至横臂31内部的导向槽,解锁接触面312、上锁接触面313和弧形过渡面316三者与导向槽位于凸起部的相对侧面。
75.所述导向轴部223适配于导向槽内。所述横臂31对应延伸块222设有让位槽318,所述让位槽318连通导向槽;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槽包括有由内而外依次连接的导入斜面343、第一槽面341、过渡斜面344和第二槽面342,所述第一槽面341为凸弧面,所述第二槽面342为内弧面,所述第一槽面341的轴向断面所在圆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二槽面342的轴线断面所在圆的半径。所述上锁接触面313上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连通导向槽。优选地,所述导
向轴部223与受力倾斜面221之间形成有供台阶转动的转动空间。
76.所述光模块本体10的后端设有插接连接器13,所述插接连接器13伸露于光模块本体10外,所述插接连接器13的左右侧上均设有弹性接触端131,所述悬臂32上设有贯通其内外侧的通孔321,所述弹性接触端131适配于通孔321内且伸出悬臂32外,此时,所述拉环30和插接连接器13连接,所述悬臂32收纳并遮覆插接连接器13所伸露于光模块本体10外的结构,能够对插接连接器13所伸露于光模块本体10外的结构起到保护作用,结构紧凑性较好,既不影响光模块的正常使用,也在外观上不易看出插接连接器13。
77.所述光模块本体10包括有底座11、电路板12以及套设于底座后段外围的第一限位壳体14、第二限位壳体15,所述第一限位壳体14位于第二限位壳体15的前侧,所述盖板20装设于的第一限位壳体14和第二限位壳体15内且锁头凸起伸露于第一限位壳体外,当光模块本体已于金属笼40内锁定时,拉环30位于第二限位壳体15内。所述底座11具有前后贯通的安装腔101,所述电路板12装设于安装腔101内,前述插接连接器13电连接于电路板12。所述拉环30枢接于底座11的后端。前述插接连接器13装设于安装腔101内且伸露于安装腔101的后端外。
78.优选地,所述底座11的后端往后分别延伸出呈左右间距布置的第一后侧安装块111和第二后侧安装块112,第一后侧安装块111的外侧和第二后侧安装块112的内侧均设有旋转轴113。所述左侧安装耳部314通过其枢接孔317与第一后侧安装块111的旋转轴113枢接,所述右侧安装耳部315通过其枢接孔317与第二后侧安装块112的旋转轴113枢接,两枢接孔317和两旋转轴113均位于同一轴线上。
79.所述安装腔101具有贯通底座11后端的上端开口,所述盖板20的枢接部23枢接于安装腔101的上端开口处且盖板20遮覆安装腔101的上端开口。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1的上端面于上端开口的左侧和/或右侧往下凹设有枢接槽,所述枢接槽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竖向槽114以及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横向槽115,所述横向槽115的后端连通竖向槽114,所述盖板20的枢接部23自竖向槽114适配于横向槽115内且枢接部23位于横向槽115的前端处。
80.接下来大致说明下解除或锁定光模块本体10和金属笼40之间连接的工作原理(默认情况下,在光模块本体10已于金属笼40内插接使用的情况下,拉环30呈竖向布置):
81.当需要解除光模块本体10和金属笼40之间的连接时,可以通过手指抠住手持部33的凹槽331,将拉环30往上拉,使得拉环30绕旋转轴113转动,在拉环30转动的过程中,解锁接触面312抵接并施力于受力倾斜面221,第二旋转臂22向上转动,由于杠杆作用,第一旋转臂21向下转动带动锁头凸起211向下运动,当锁头凸起211完全脱离金属笼40的弹片锁槽41即可往后抽拉光模块本体10,与此同时,拉环30转动至水平位置;
82.接着,当需要光模块本体10于金属笼40内插接使用时,在光模块本体10插入金属笼40内并往相反方向转动拉环30后,所述上锁接触面313抵接于第二旋转臂22上以使锁头凸起211与金属笼40的弹片锁槽41相扣,与此同时,拉环30转动至竖直位置。
83.本实用新型设计要点在于:其主要是通过拉环机构,能够实现光模块本体与金属笼之间的解锁和上锁,使用方便,结构紧凑,省去了传统技术中的弹性结构,提高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84.其次是,通过导向轴部和导向槽的配合,使得提高上锁的效率和稳定性;
85.再者是,通过插接连接器的弹性接触端和拉环上的通孔的配合,能够在上锁后保证拉环收纳于插接连接器,节省空间,使得本产品的外形更加美观,增加本产品的实用性,尤其是,通过拉环上设置凹槽,便于将拉环与插接连接器分离;
86.以及,整体结构设计巧妙合理,各零件之间组装方便和牢固,进一步确保了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87.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