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CD显示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97207发布日期:2021-11-22 15:56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一种LCD显示模块的制作方法
一种lcd显示模块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lcd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lcd显示模块。


背景技术:

2.目前市场上存在的lcd照光都是由方案一(单颗led多路方式,如图1、图2所示)或者方案二(一路支路led相邻排布方式,如图1、 3所示)来控制的,所采用的lcd照光控制方式优劣势如下:
3.方案一、如图1、图2所示,采用了一颗电阻控制一颗led的方式。优势:可以用电阻单独调节每个led的电流值,调节精度高,使lcd 每个区域的辉度保持一致。不会使驾驶员体验到lcd部分区域较为刺眼,提高驾驶体验;劣势:1、每颗led由单颗电阻控制,提高了成本。 2、三极管ic主干路上电流值变大,需要使用ic驱动电流更大的三极管,提高了成本。
4.方案二、如图1、图3所示,采用了一颗电阻控制一条支路多个 led,且一条支路的多个led相邻排布的方式。优势:1、一颗电阻控制一条支路上多颗led,降低了成本。2、三极管ic主干路上电流值变小,可以使用ic驱动电流小一些的三极管,降低了成本。劣势:一颗电阻会同时控制多颗相邻led亮度的增大或者减小,调节精度过低,造成在lcd边缘区域亮度会比lcd中心区域亮度低,汽车电压波动的情况下,可能会形成光斑。如果要调节边缘区域的lcd的亮度,会导致边缘附近的lcd区域受到影响,一同辉度增加。造成lcd屏幕变得刺眼,影响用户用车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lcd显示模块,其能降低成本的同时,在调节需要调节部分的情况下避免对不需要调节区域造成影响。
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7.一种lcd显示模块,包括pcb电路板、以及设置在pcb电路板上方的lcd屏,所述pcb电路板包括设置有至少一排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单元;在电路中,每排的发光二极管被划分为若干并联的发光支路,每路所述发光支路上设置有调节单元,所述发光支路包括若干包含有双数个发光二极管串联的双数支路,每路所述双数支路中的发光二极管在pcb电路板上以所属排的中点为基础两两对称设置。
8.所述pcb电路板上的发光二极管放置在lcd屏下方为lcd屏增加辉度。
9.采用上述结构,由于每路所述发光支路均对应设置有一个调节单元,一个调节单元可调整对应所属发光支路上的发光二极管,在每路所述双数支路上,调整单元可调整对应所属双数支路上的多个发光二极管,相较于现有技术方案一来说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同时可以降低所述发光单元的驱动电流;所述调节单元通过调节所属发光支路上的电流以改变发光二极管亮度的改变。
10.由于每路所述双数支路中的发光二极管以所属排的中点为基础两两对称设置,在调节时,每排发光二极管以所属排的中心为基础,两侧互相对称位置的发光二极管同步进
行亮度调节,故每排发光二极管从最旁端至中点的各个部分的光照均可调节,以保证所述发光二极管给予lcd屏的光照更加均匀;相较于现有技术方案二来说,若两种方案中的发光支路上的发光二极管的数量相同,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由于采用对称设置,故以所属排的中点为基础,对两侧亮度进行亮度调节的范围精度高于现有技术的方案二,故本实用新型更不会影响到不需要调节的区域,使得调节更加方便、精准。总的来说,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可具备背景技术中方案一和方案二两者的优势,同时又可避免两者的劣势。
11.当出现lcd屏中间辉度高,两边辉度低的时候,可以通过调节相应部分的调节单元,使整体亮度保持一致;当出现lcd屏中间辉度低,两边辉度高的时,也可通过调节相应部分的调节单元来保证辉度一致。
12.进一步地,所述发光支路包括一路包含有单数个发光二极管串联的单数支路;所述单数支路中的其中一个发光二极管在pcb电路板上位于所属排的中心处,其余发光二极管在pcb电路板上以所属排的中心为基础两两对称设置;所述双数支路中的发光二极管位于所述单数支路发光二极管的外侧。
13.采用上述结构,所述单数支路的设置同样可以实现降低成本、以及使得lcd屏光照更加均匀的效果。
14.进一步地,每路所述双数支路的发光二极管中位于以所属排中心为基础的同一侧发光二极管相邻设置。
15.发光二极管能在发光角度内形成光源;由于两个或多个发光二极管发光角度重合的部分,辉度会叠加,采用上述结构,可以防止双数支路之间的发光二极管相互影响。
16.进一步地,所述pcb电路板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发光单元的驱动单元。
17.采用上述结构,所述驱动单元可以控制所述发光单元是否工作。
18.进一步地,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可控开关、以及用于控制所述可控开关的控制信号;所述可控开关设置在所述发光支路一端与接地端之间以控制两者之间的通断,所述发光支路的另一端与正向电源连接;或者所述可控开关设置在所述发光支路一端与正向电源之间以控制两者之间的通断,所述发光支路的另一端与接地端连接。
19.采用上述结构,所述可控开关设置在所述发光支路的一端与接地端之间的状态下,当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可控开关接通发光支路与接地端时,所述正向电源、发光支路、地形成回路,所述发光支路开始工作。
20.所述可控开关设置在所述发光支路的一端与正向电源之间的状态下,当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可控开关接通发光支路与正向电源时,所述正向电源、发光支路、地形成回路,所述发光支路开始工作。
21.进一步地,所述可控开关为三极管,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发光支路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与地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控制信号连接;所述三极管为npn三极管。
22.采用上述结构,所述控制信号使得所述三极管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v
be
大于0.7伏时,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与发射极两极导通,使得发光支路一端通过三极管接地,为发光支路提供负向电源;反之所述三极管截止。所述三极管主要工作在饱和状态和截止状态,起到开关的作用。
23.进一步地,所述控制信号与所述三极管基极之间串联有保护电阻;所述三极管的
基极与发射极之间并联有偏置电阻;所述三极管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并联有电容。
24.采用上述结构,所述保护电阻对电流起阻碍作用,用于保护电路正常运行,防止电路损坏。
25.所述偏置电阻在所述三极管在饱和导通状态时,确保pn结电压稳定,在所述三极管由饱和到截至状态变换时,释放游离的电荷,使电路状态稳定。
26.所述电容用于吸收过滤所述控制信号中的干扰信号,防止所述三极管误导通。
27.进一步地,整车电源经过滤波、防反接单元后形成所述正向电源;所述滤波、防反接单元设置在所述pcb电路板上。
28.进一步地,所述接地端连接到汽车车体;采用上述结构使汽车的整车各部分电路构成一个环路。
29.进一步地,所述控制信号由汽车mcu输出的pwm脉宽调制波;采用上述结构,以实现在不同整车电压下状况下,控制发光二极管的整体亮度维持在相同环境。
30.进一步地,所述调节单元为第一电阻。
31.采用上述结构,若需要对某一路发光支路中的发光二极管亮度进行调整,只需要更换该路发光支路中的第一电阻,采用不同阻值的第一电阻以改变通过该路发光支路上发光二极管的电流改变发光二极管的亮度。
32.进一步地,每路所述双数支路中的发光二极管数量为两个。
33.每路双数支路中两个发光二极管分别位于所属排中点的两侧,对该路双数支路进行调节时,只能改变所属排中点两侧每侧的一个发光二极管,采用上述结构,可以提高该路双数支路的调节范围精度,故调节时不会影响到不需要调节的区域,使得调节更加方便、精准。
34.进一步地,所述双数支路包括五路双数支路。
35.上述结构主要由lcd屏的显示范围决定,本实用新型的lcd主要用于显示汽车的功能状态,如空调风速、稳定等。
36.进一步地,每排发光二极管中的发光二极管等间距分布。
37.采用上述结构,使得所述发光二极管给予lcd屏的光照更加均匀。
3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39.(1)本实用新型调整单元可调整对应所属双数支路上的多个发光二极管。
40.(2)本实用新型的双数支路中的发光二极管采用对称设置,使得调光范围精度提高,避免对不需要调节区域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41.图1为lcd显示模块现有的结构示意图;
42.图2为lcd显示模块现有技术方案一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43.图3为lcd显示模块现有技术方案二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44.图4为本实用新型不包含单数支路的lcd显示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45.图5为本实用新型不包含单数支路的lcd显示模块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46.图6为本实用新型不包含单数支路的lcd显示模块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47.图7为本实用新型包含单数支路的lcd显示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48.图8为本实用新型包含单数支路的lcd显示模块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49.附图标记:1pcb电路板;2lcd屏;3发光单元;301发光支路; 3011双数支路;3012单数支路;3013发光二极管;3014调节单元;4驱动单元;401可控开关;402控制信号;403保护电阻;404偏置电阻;405电容。
具体实施方式
5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51.如图4—8所示,一种lcd显示模块,包括pcb电路板1、以及设置在pcb电路板1上方的lcd屏2,所述pcb电路板1包括设置有至少一排发光二极管3013的发光单元3;每排的发光二极管3013被划分为若干并联的发光支路301,每路所述发光支路301上设置有调节单元3014,所述发光支路301包括若干包含有双数个发光二极管 3013串联的双数支路3011,每路所述双数支路3011中的发光二极管 3013在pcb电路板1上以所属排的中点为基础两两对称设置。
52.所述pcb电路板1上的发光二极管3013放置在lcd屏2下方为 lcd屏2增加辉度。
53.采用上述结构,由于每路所述发光支路301均对应设置有一个调节单元3014,一个调节单元3014可调整对应所属发光支路301上的发光二极管3013,在每路所述双数支路3011上,调整单元可调整对应所属双数支路3011上的多个发光二极管3013,相较于现有技术方案一来说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同时可以降低所述发光单元3的驱动电流;所述调节单元3014通过调节所属发光支路301上的电流以改变发光二极管3013亮度的改变。
54.由于每路所述双数支路3011中的发光二极管3013以所属排的中点为基础两两对称设置,在调节时,每排发光二极管3013以所属排的中心为基础,两侧互相对称位置的发光二极管3013同步进行亮度调节,故每排发光二极管3013从最旁端至中点的各个部分的光照均可调节,以保证所述发光二极管3013给予lcd屏2的光照更加均匀;相较于现有技术方案二来说,若两种方案中的发光支路301上的发光二极管3013的数量相同,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由于采用对称设置,故以所属排的中点为基础,对两侧亮度进行亮度调节的范围精度高于现有技术的方案二,故本实用新型更不会影响到不需要调节的区域,使得调节更加方便、精准。总的来说,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可具备背景技术中方案一和方案二两者的优势,同时又可避免两者的劣势。
55.当出现lcd屏2中间辉度高,两边辉度低的时候,可以通过调节相应部分的调节单元3014,使整体亮度保持一致;当出现lcd屏2 中间辉度低,两边辉度高的时,也可通过调节相应部分的调节单元 3014来保证辉度一致。
56.如图7

8所示,优选的,所述发光支路301包括一路包含有单数个发光二极管3013串联的单数支路3012;所述单数支路3012中的其中一个发光二极管3013在pcb电路板1上位于所属排的中心处,其余发光二极管3013在pcb电路板1上以所属排的中心为基础两两对称设置;所述双数支路3011中的发光二极管3013位于所述单数支路3012发光二极管3013的外侧。
57.采用上述结构,所述单数支路3012的设置同样可以实现降低成本、以及使得lcd屏2光照更加均匀的效果。
58.优选的,每路所述双数支路3011的发光二极管3013中位于以所属排中心为基础的同一侧发光二极管3013相邻设置。
59.发光二极管3013能在发光角度内形成光源;由于两个或多个发光二极管3013发光角度重合的部分,辉度会叠加,采用上述结构,可以防止双数支路3011之间的发光二极管3013相互影响。
60.优选的,所述pcb电路板1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发光单元3的驱动单元4。
61.采用上述结构,所述驱动单元4可以控制所述发光单元3是否工作。
62.优选的,所述驱动单元4包括可控开关401、以及用于控制所述可控开关401的控制信号402;所述可控开关401设置在所述发光支路301一端与接地端之间以控制两者之间的通断,所述发光支路301 的另一端与正向电源连接;或者所述可控开关401设置在所述发光支路301一端与正向电源之间以控制两者之间的通断,所述发光支路 301的另一端与接地端连接。
63.采用上述结构,所述可控开关401设置在所述发光支路301的一端与接地端之间的状态下,当所述控制信号402控制所述可控开关 401接通发光支路301与接地端时,所述正向电源、发光支路301、地形成回路,所述发光支路301开始工作。
64.所述可控开关401设置在所述发光支路301的一端与正向电源之间的状态下,当所述控制信号402控制所述可控开关401接通发光支路301与正向电源时,所述正向电源、发光支路301、地形成回路,所述发光支路301开始工作。
65.优选的,所述可控开关401为三极管,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发光支路301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与地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控制信号402连接;所述三极管为npn三极管。
66.采用上述结构,所述控制信号402使得所述三极管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v
be
大于0.7伏时,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与发射极两极导通,使得发光支路301一端通过三极管接地,为发光支路301提供负向电源;反之所述三极管截止。所述三极管主要工作在饱和状态和截止状态,起到开关的作用。
67.优选的,所述控制信号402与所述三极管基极之间串联有保护电阻403;所述三极管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并联有偏置电阻404;所述三极管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并联有电容405。
68.采用上述结构,所述保护电阻403对电流起阻碍作用,用于保护电路正常运行,防止电路损坏。
69.所述偏置电阻404在所述三极管在饱和导通状态时,确保pn结电压稳定,在所述三极管由饱和到截至状态变换时,释放游离的电荷,使电路状态稳定。
70.所述电容405用于吸收过滤所述控制信号402中的干扰信号,防止所述三极管误导通。
71.优选的,整车电源经过滤波、防反接单元后形成所述正向电源;所述滤波、防反接单元设置在所述pcb电路板1上。
72.优选的,所述接地端连接到汽车车体;采用上述结构使汽车的整车各部分电路构成一个环路。
73.优选的,所述控制信号402由汽车mcu输出的pwm脉宽调制波;采用上述结构,以实
现在不同整车电压下状况下,控制发光二极管 3013的整体亮度维持在相同环境。
74.优选的,所述调节单元3014为第一电阻。
75.采用上述结构,若需要对某一路发光支路301中的发光二极管 3013亮度进行调整,只需要更换该路发光支路301中的第一电阻,采用不同阻值的第一电阻以改变通过该路发光支路301上发光二极管3013的电流改变发光二极管3013的亮度。
76.优选的,每路所述双数支路3011中的发光二极管3013数量为两个。
77.每路双数支路3011中两个发光二极管3013分别位于所属排中点的两侧,对该路双数支路3011进行调节时,只能改变所属排中点两侧每侧的一个发光二极管3013,采用上述结构,可以提高该路双数支路3011的调节范围精度,故调节时不会影响到不需要调节的区域,使得调节更加方便、精准。
78.优选的,所述双数支路3011包括五路双数支路3011。
79.上述结构主要由lcd屏2的显示范围决定,本实用新型的lcd主要用于显示汽车的功能状态,如空调风速、稳定等。
80.优选的,每排发光二极管3013中的发光二极管3013等间距分布。
81.采用上述结构,使得所述发光二极管3013给予lcd屏2的光照更加均匀。
82.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如图4

6所示,所述发光单元3只设置有一排发光二极管3013,所述发光支路301包括五路双数支路3011,分别编号为a、b、c、d、e;其中a号双数支路3011包括两个发光二极管3013和一个第一电阻,分别编号为led1、led10、r1;b号双数支路3011包括两个发光二极管3013和一个第一电阻,分别编号为 led2、led9、r2;c号双数支路3011包括两个发光二极管3013和一个第一电阻,分别编号为led3、led8、r3;d号双数支路3011包括两个发光二极管3013和一个第一电阻,分别编号为led4、led7、r4; e号双数支路3011包括两个发光二极管3013和一个第一电阻,分别编号为led5、led6、r5;在a号双数支路3011中,r1号第一电阻用于控制调节led1、led10号发光二极管3013,其他几号双数支路3011 同a号;
83.所述发光二极管3013以其编号依次设置,即以所属排中心为基础,所述led5、led6号发光二极管3013分别位于所属排中心左侧第一个、右侧第一个;所述led4、led7号发光二极管3013分别位于所属排中心左侧第二个、右侧第二个;所述led3、led8号发光二极管 3013分别位于所属排中心左侧第三个、右侧第三个;所述led2、led9 号发光二极管3013分别位于所属排中心左侧第四个、右侧第四个;所述led1、led10号发光二极管3013分别位于所属排中心左侧第五个、右侧第五个,即最左侧、最右侧。
8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