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亮扩散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94741发布日期:2021-08-17 13:42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高亮扩散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扩散板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亮扩散板。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灯具、广告灯箱、显示屏采用led或其他高亮度的点/线光源,同时为了减小它们本身厚度,通常采用扩散板把侧射线光源扩散为亮度均匀的面光源。扩散板是通过化学或物理的手段,利用光线在行径途中遇到两个折射率(密度)相异的介质时,发生折射、反射与散射的物理现象,通过在pmma、pc、ps、pp等基材基础中添加无机或有机光扩散剂、或者通过基材表面的微特征结构的阵列排列人为调整光线、使光线发生不同方向的折射、反射、与散射,从而改变光的行进路线,实现入射光充分散色以此产生光学扩散的效果。但现有的扩散板一般采用虫仔纹结构或棱镜结构,这样结构的扩散板亮度不够,光损耗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以降低光损耗的高亮扩散板。

一种高亮扩散板,包括基材层、第一面层、第二面层及高亮层,所述第一面层与所述第二面层分别连接所述基材层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面层为光面结构或由凹凸不平的凸起形成,所述第二面层是由凹凸不平的凸起形成,所述高亮层连接所述第一面层远离所述基材层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面层的凸起的粒径大小范围5μm~300μ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面层的凸起的形状为不规则状或半球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材层的厚度为0.1mm~5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高亮层的厚度为1μm~20μ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材层、所述第一面层及所述第二面层为一体成型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材层为pmma、pc、pet、abs中的一种或两种复合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高亮扩散板通过在基材层的两侧设置第一面层与第二面层,高亮层连接第一面层,第二面层是由凹凸不平的凸起形成,让光线通过时能减少光的损耗,还可以最大限度的收集散射的光束,从而提高产品的光通量,提高产品的整体亮度,有助于降低led灯珠的能量损耗,并延长高亮扩散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高亮扩散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注说明:

高亮扩散板100;

基材层10、第一面层20、第二面层30、高亮层4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的数目被称为有“多个”,它可以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任意数目。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方式的高亮扩散板100,包括基材层10、第一面层20、第二面层30及高亮层40,第一面层20与第二面层30分别连接基材层10的相对两侧,第一面层20为光面结构或由凹凸不平的凸起形成,第二面层30是由凹凸不平的凸起形成,高亮层40连接第一面层20远离基材层10的一侧,高亮层40与第一面层20经紫外光固化而粘结于一体。本实用新型的高亮扩散板100通过在基材层10的两侧设置第一面层20与第二面层30,高亮层40连接第一面层20,第二面层30是由凹凸不平的凸起形成,让光线通过时能减少光的损耗,还可以最大限度的收集散射的光束,从而提高产品的光通量,提高产品的整体亮度,有助于降低led灯珠的能量损耗,并延长高亮扩散板100的使用寿命。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基材层10为pmma、pc、pet、abs中的一种或两种复合材料,可选地,基材层10的厚度为0.1mm~5mm。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面层20与第二面层30分别连接基材层10的相对两侧,第一面层20为光面结构。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面层20是由凹凸不平的凸起形成,第一面层20的凸起的粒径大小范围5~300μm,可选地,第一面层20的凸起的形状为不规则状或半球状。在一实施例中,第二面层30是由凹凸不平的凸起形成,让光线通过时能减少光的损耗,还可以最大限度的收集散射的光束,从而提高产品的光通量;第二面层30的凸起的粒径大小范围5~300μm,可选地,第二面层30的凸起的形状为半球状,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二面层30的凸起的形状为不规则状。在一实施例中,基材层10、第一面层20及第二面层30为一体成型结构,基材层10是以pmma、pc、pet、abs为母料,经熔融挤出或压延成型,把第一面层20和第二面层30一体成型。

在一实施例中,高亮层40连接第一面层20远离基材层10的一侧,高亮层40与第一面层20经紫外光固化而粘结于一体,可选地,高亮层40的厚度为1μm~20μm。高亮层40通过高亮涂液涂布在第一面层20远离基材层10的一侧,先热固流平,再经紫外光固化的方式与第一面层20黏结在一起。高亮涂液包括下述组分,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树脂的含量为10%-90%,活性稀释剂0.5%-20%,光引发剂含量为0.1%-8%,辅助添加剂0.1%-8%,各组分之和为100%。可选地,树脂为环氧树脂、丙烯酸酯树脂、聚酯丙烯酸酯、环氧丙烯酸酯、改性环氧丙烯酸酯、脂肪族聚氨酯六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其用量范围为50%~90%,优选65%~85%,进一步优选75%~80%。进一步地,树脂属于低聚物,官能度为2~6。可选地,光引发剂为光引发剂184、光引发剂500、光引发剂819、光引发剂1173、光引发剂itx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其用量范围为0.1%~8%,优选1%~5%;活性稀释剂可以选用hdda、tpgda、oda、tmpta、bdda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物。可选地,辅助添加剂为流平剂、稳定剂、湿润分散剂、增透剂、附着力促进剂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目的是提高涂层的流平性、稳定性、透明度和附着力,各种辅助添加剂的用量可根据涂层厚度和树脂的量来决定,一般为0.1%~5%;优选0.15%~3%。

在其它实施例中,高亮涂液中树脂为聚酯丙烯酸酯,或者改性环氧丙烯酸酯与环氧丙烯酸酯的组合物,或者脂肪族聚氨酯六丙烯酸酯与环氧丙烯酸酯的组合物,含量为80%;光引发剂为光引发剂184、光引发剂itx、光引发剂173、光引发剂819中的两种的组合物,光引发剂含量为3%;辅助添加剂为流平剂、湿润分散剂和增透剂的组合物,或者为湿润分散剂、增透剂和附着力促进剂的组合物,辅助添加剂的含量为0.5%~1%;活性稀释剂含量为10%~15%,各组分之和为100%。

本实用新型的高亮扩散板100通过在基材层10的两侧设置第一面层20与第二面层30,高亮层40连接第一面层20,第二面层30是由凹凸不平的凸起形成,让光线通过时能减少光的损耗,还可以最大限度的收集散射的光束,从而提高产品的光通量,提高产品的整体亮度,有助于降低led灯珠的能量损耗,并延长高亮扩散板100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