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薄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02370发布日期:2022-05-18 13:19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光学薄膜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薄膜。


背景技术:

2.近年来,从收纳性、设计性的观点出发,液晶显示元件或使用了有机el(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有机电致发光)的显示元件正在轻量化、薄型化。传统上,使用盖玻璃作为显示元件的最外侧表面,并且在将偏光板贴合至液晶单元等之后,经由层间填充剂在偏光板上设置盖玻璃。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9/087938号


技术实现要素:

6.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7.另一方面,通过预先将极薄的玻璃(玻璃薄膜)与偏光板一体化并贴合在液晶单元等上,从而努力将用于经由层间填充剂将盖玻璃与偏光板贴合的工艺简化。
8.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技术,其将针对笔等硬度较高的突起物的接触具有优异的强度和可挠性的玻璃薄膜层叠体用于显示元件或照明元件的最表层。具体而言,提出了一种光学薄膜,其作为用于显示元件的玻璃薄膜层叠体,依次层叠有玻璃薄膜、粘接剂层、保护薄膜、偏光片、以及粘着剂层。
9.在此,本发明人根据笔记型个人计算机等用途,通过激光或切削等加工将玻璃薄膜层叠体制成预定尺寸,贴合至显示元件上,并在加湿环境等环境下进行了耐久性试验。结果发现,当将其加工成预定尺寸时,在玻璃薄膜的端部产生裂纹,并且该裂纹在加湿环境等环境下伸长。
10.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薄膜,即使在玻璃薄膜的端部存在预定尺寸的裂纹,该光学薄膜也能够对在预定的温度湿度环境下的裂纹的伸长进行抑制。
11.解决问题的方法
12.本光学薄膜包括玻璃薄膜和偏光板,其中,所述玻璃薄膜的厚度为50μm以上且150μm以下,在所述玻璃薄膜的端部具有长度为20μm以上的裂纹,所述偏光板具有偏光片、以及配置在所述偏光片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的保护薄膜,所述偏光板的在温度为60℃且湿度为90%的恒温恒湿环境下的md方向的应变量与td方向的应变量之差的绝对值为0以上且40
×
10-6
以下。
13.发明的效果
14.通过公开的技术,能够提供一种光学薄膜,即使在玻璃薄膜的端部存在预定尺寸的裂纹,该光学薄膜也能够对在预定的温度湿度环境下的裂纹的伸长进行抑制。
附图说明
15.图1是示例性地示出根据第1实施方式的光学薄膜的剖面图。
16.图2是示例性地示出根据第2实施方式的光学薄膜的剖面图。
17.图3是示出应变计的粘贴位置的图。
18.图4是用于对实施例和比较例进行说明的图(其1)。
19.图5是用于对实施例和比较例进行说明的图(其2)。
20.图6是用于对实施例和比较例进行说明的图(其3)。
21.符号说明
22.10、10a光学薄膜;
23.11玻璃薄膜;
24.12粘接剂层;
25.13偏光板;
26.14、15粘着剂层;
27.131偏光片;
28.132保护薄膜。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各附图中,针对相同构成部分赋予相同符号,并且有时会省略重复的说明。
30.《第1实施方式》
31.图1是示例性地示出根据第1实施方式的光学薄膜的剖面图。参照图1,光学薄膜10依次包括玻璃薄膜11、粘接剂层12、偏光板13、以及粘着剂层14。
3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粘着剂层是指在常温下具有粘接性,并且在较轻的压力下粘接于被附着体的层。因此,在将贴附于粘着剂层上的被附着体剥离的情况下,粘着剂层也保持实用的粘着力。另一方面,粘接剂层是指能够通过介于物质之间而将物质结合的层。因此,在将贴附于粘接剂层上的被附着体剥离的情况下,粘接剂层不具有实用的粘接力。
33.偏光板13具有偏光片131和保护薄膜132。保护薄膜132配置在偏光片131的至少单侧(一个表面)。虽然保护薄膜132优选至少配置在偏光片131的粘接剂层12侧,但是也可以根据需要,配置在偏光片131的两侧(一个表面和另一个表面)上。
34.需要说明的是,可以根据需要,在偏光板13的与粘接剂层12相反的一侧配置相位差层。相位差层可以经由任意的适当的粘着剂层或粘接剂层层叠在偏光板13上。另外,可以根据需要,经由粘着剂层14在与偏光板13相反的一侧配置离形薄膜(releasefilm)。
35.以下,对光学薄膜10的各构成要素更详细地进行说明。
36.[玻璃薄膜]
[0037]
关于玻璃薄膜11并无特别限定,可以根据目的采用适当的玻璃薄膜。关于玻璃薄膜11,根据按照组成进行的分类,例如可以举出钠钙玻璃、硼酸盐玻璃、铝硅酸盐玻璃、石英玻璃等。另外,根据按照碱性成分进行的分类,可以举出非碱性玻璃、低碱性玻璃。上述玻璃的碱金属成分(例如na2o、k2o、li2o)的含量优选为15重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重量%以
下。
[0038]
玻璃薄膜11的厚度优选为50μm~150μm,更优选为60μm~140μm,进一步优选为70μm~130μm,特别优选为80μm~120μm。如果在此范围内,则柔性优异且能够利用卷对卷工艺进行加工,并且能够获得玻璃薄膜难以破裂且生产率优异的光学薄膜10。
[0039]
玻璃薄膜11的在550nm的波长下的透光率优选为85%以上。玻璃薄膜11的在550nm的波长下的折射率优选为1.4~1.65。
[0040]
玻璃薄膜11的密度优选为2.3g/cm3~3.0g/cm3,进一步优选为2.3g/cm3~2.7g/cm3。如果是上述范围内的玻璃薄膜,则能够提供有助于图像显示装置等的轻量化的光学薄膜10。
[0041]
关于玻璃薄膜11的成形方法并无特别限定,可以根据目的采用适当的成形方法。作为代表性的方法,玻璃薄膜11可以通过在约1400℃~1600℃的温度下将包含硅石或氧化铝等主要原料、芒硝或氧化锑等消泡剂、以及碳等还原剂的混合物熔融,并成形为薄板状,然后进行冷却来制作。作为玻璃薄膜11的成形方法,例如可以举出流孔下引法、熔融法、浮制玻板法等。关于利用该些方法所形成的玻璃薄膜,为了进行薄板化或提高平滑度,可以根据需要,利用氢氟酸等溶剂进行化学抛光。
[0042]
[粘接剂层]
[0043]
关于粘接剂层12并无特别限定,可以根据目的采用适当的粘接剂。作为粘接剂,例如可以举出聚酯系粘接剂、聚氨酯系粘接剂、聚乙烯醇系粘接剂、环氧系粘接剂。其中,优选可获得特别良好的密合性的环氧系粘接剂。
[0044]
在粘接剂层12为热硬化型粘接剂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加热使其硬化(固化)而发挥抗剥离力。另外,在粘接剂层12为紫外线硬化型等的光硬化型粘接剂的情况下,能够通过照射紫外线等的光使其硬化而发挥抗剥离力。另外,在粘接剂层12为湿气硬化型粘接剂的情况下,由于可以与空气中的水分等反应而硬化,因此即使通过放置也能够使其硬化而发挥耐剥离力。
[0045]
关于粘接剂层12,例如可以使用市售的粘接剂,也可以将各种硬化型树脂溶解或分散在溶剂中以调制粘接剂溶液(或分散液)。
[0046]
粘接剂层12的厚度优选为10μm以下,更优选为0.1μm~10μm,进一步优选为0.5μm~8μm,特别优选为1μm~6μm。如果在该范围内,则能够获得可挠性优异且耐穿刺性优异的光学薄膜10。
[0047]
粘接剂层12的弹性模数优选为0.5gpa~15gpa,更优选为0.8gpa~10gpa,进一步优选为1gpa~5gpa。如果在该范围内,则能够获得可挠性优异且耐穿刺性优异的光学薄膜10。在本说明书中,弹性模数可以使用自动测图仪在以下条件下进行测定。
[0048]
[弹性模数测定方法]
[0049]
测定温度:25℃
[0050]
试样尺寸:宽度2cm,长度15cm
[0051]
夹盘之间的距离:10cm
[0052]
拉伸速度:10mm/min。
[0053]
[偏光板]
[0054]
偏光板13的厚度优选为5μm~300μm,更优选为10μm~250μm,进一步优选为25μm~
200μm,特别优选为25μm~100μm。
[0055]
偏光板13的弹性模数优选为1gpa以上,更优选为1gpa~10gpa,进一步优选为2gpa~7gpa,特别优选为2gpa~5gpa。如果在该范围内,则能够获得耐穿刺性优异的光学薄膜10。
[0056]
关于偏光板13的形状并无特别限定,可以根据目的采用适当的形状,作为一个示例,可以举出具有长边和短边的方形形状。在偏光板13为方形形状的情况下,优选偏光板13所具有的偏光片131的吸收轴方向与偏光板13的长边或短边大致平行。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大致平行”是不仅包括严格平行的情况,而且还包括由两条线所形成的角为
±
10
°
(优选为
±5°
)的情况的概念。
[0057]
[偏光片]
[0058]
关于偏光片131的厚度并无特别限定,可以根据目的采用适当的厚度。偏光片131的代表性的厚度为约1μm~80μm。可以使用薄型的偏光片作为偏光片131,在此情况下,偏光片131的厚度优选为20μm以下,更优选为15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μm以下,特别优选为5μm以下。
[0059]
偏光片131优选在波长为380nm~780nm的任意的波长处表现出吸收二色性。偏光片的单体透射率优选为40.0%以上,更优选为41.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42.0%以上,特别优选为43.0%以上。偏光片131的偏光度优选为99.8%以上,更优选为99.9%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9.95%以上。
[0060]
偏光片131优选是碘系偏光片。更具体而言,上述偏光片可以由包含碘的聚乙烯醇系树脂(以下称为“pva系树脂”)薄膜构成。
[0061]
作为用于形成pva系树脂薄膜的pva系树脂,并无特别限定,可以根据目的采用适当的树脂,例如可以举出聚乙烯醇、乙烯-乙烯醇共聚物。
[0062]
聚乙烯醇可以通过将聚乙酸乙烯酯皂化而获得。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可以通过将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皂化而获得。pva系树脂的皂化度通常为85摩尔%~100摩尔%,优选为95.0摩尔%~99.95摩尔%,进一步优选为99.0摩尔%~99.93摩尔%。皂化度根据jis k 6726-1994而求出。通过使用该皂化度的pva系树脂,从而能够获得耐久性优异的偏光片。如果皂化度过高,则有可能发生凝胶化。
[0063]
关于pva系树脂的平均聚合度并无特别限定,可以根据目的适当地选择。pva系树脂的平均聚合度例如为1000~10000,优选为1200~5000,进一步优选为1500~4500。需要说明的是,平均聚合度根据jis k 6726-1994求出。
[0064]
作为偏光片131的制造方法,例如可以举出对pva系树脂薄膜单体进行拉伸及染色的方法(i)、对具有树脂基材和聚乙烯醇系树脂层的层叠体(i)进行拉伸及染色的方法(ii)等。由于方法(i)是本领域中公知且常用的方法,因此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0065]
方法(ii)优选包括:对具有树脂基材和形成在该树脂基材的单侧的聚乙烯醇系树脂层的层叠体(i)进行拉伸及染色,以在该树脂基材上制作偏光片的工序。层叠体(i)可以通过在树脂基材上涂布包含聚乙烯醇系树脂的涂布液并使其干燥而形成。另外,层叠体(i)可以通过将聚乙烯醇系树脂层转印到树脂基材上而形成。关于上述制造方法(ii)的详细内容,例如记载于日本特开2012-73580号公报中,并且该公报可以作为参考援引于本说明书中。
[0066]
[保护薄膜]
[0067]
作为保护薄膜132并无特别限定,可以根据目的采用适当的树脂薄膜。作为保护薄膜132的形成材料,例如可以举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等聚酯系树脂、三乙酰纤维素(tac)等纤维素系树脂、降莰烯系树脂等环烯烃系树脂、聚乙烯、聚丙烯等烯烃系树脂、(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等。其中,优选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需要说明的是,“(甲基)丙烯酸系树脂”是指丙烯酸系树脂和/或甲基丙烯酸系树脂。
[0068]
作为(甲基)丙烯酸系树脂,例如使用具有戊二酰亚胺结构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具有戊二酰亚胺结构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以下也称为戊二酰亚胺树脂)例如记载于日本特开2006-309033号公报、日本特开2006-317560号公报、日本特开2006-328329号公报、日本特开2006-328334号公报、日本特开2006-337491号公报、日本特开2006-337492号公报、日本特开2006-337493号公报、日本特开2006-337569号公报、日本特开2007-009182号公报、日本特开2009-161744号公报、日本特开2010-284840号公报中。该些记载可以作为参考援引于本说明书中。
[0069]
保护薄膜132和偏光片131可以经由任意的合适的粘接剂层而层叠。在对保护薄膜132和偏光片131进行层叠之前或进行层叠之后,将在偏光片131的制造时所使用的树脂基材剥离。
[0070]
保护薄膜132的厚度优选为4μm~250μm,更优选为5μm~150μm,进一步优选为10μm~100μm,特别优选为10μm~50μm。
[0071]
保护薄膜132的弹性模数为1gpa以上,优选为1gpa~10gpa,更优选为1.8gpa~7gpa,进一步优选为2gpa~5gpa。如果在该范围内,则能够获得耐穿刺性优异的光学薄膜10。
[0072]
[相位差层]
[0073]
如上所述,相位差层并非必须的构成,而是根据需要设置。在设有相位差层的情况下,对相位差层并无特别限定,可以根据目的具有任意的适当的光学特性和/或机械特性。相位差层通常具有慢轴。可以根据液晶单元的定向模式来适当地选择相位差层的光学特性和/或机械特性。
[0074]
相位差层可以表现出相位差值随着测定光的波长而增大的逆色散特性,也可以表现出相位差值随着测定光的波长而减小的正的色散特性,也可以表现出相位差值几乎不随着测定光的波长而变化的平坦的色散特性。
[0075]
相位差层的厚度优选为60μm以下,更优选为30μm~55μm,进一步优选为30μm以下。
[0076]
相位差层可以由能够满足上述特性的任意的适当的树脂薄膜构成。作为此种树脂的代表示例,可以举出环烯烃系树脂、聚碳酸酯系树脂、纤维素系树脂、聚酯系树脂、聚乙烯醇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聚酰亚胺系树脂、聚醚系树脂、聚苯乙烯系树脂、丙烯酸系树脂、高分子液晶树脂。
[0077]
[粘着剂层]
[0078]
粘着剂层14可以由任意的适当的粘着剂形成。作为粘着剂,例如使用以丙烯酸系聚合物、聚硅氧系聚合物、聚酯、聚氨酯、聚酰胺、聚醚、氟系或橡胶系等的聚合物作为基础聚合物的粘着剂。优选使用丙烯酸系粘着剂。其原因在于,丙烯酸系粘着剂具有优异的光学透明性,表现出适当的润湿性、凝集性及粘接性的粘着特性,并且可具有优异的耐候性及耐
热性等。特别地,优选由碳数为4~12的丙烯酸系聚合物制成的丙烯酸系粘着剂。
[0079]
关于粘着剂层14的厚度并无特别限定,例如为约1~400μm。另外,关于粘着剂层14的厚度,可以根据用于粘着剂的(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的制造方法来适当地设定优选的范围。例如,在通过溶液聚合等来制造(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的情况下,粘着剂层14的厚度优选为1~100μm,更优选为2~50μm,进一步优选为2~40μm,特别优选为5~35μm。另外,在通过放射线聚合等来制造(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的情况下,粘着剂层14的厚度优选为50~400μm,更优选为75~300μm,进一步优选为100~200μm。在制造该厚度的丙烯酸系聚合物时,溶液聚合较适合。
[0080]
粘着剂层14在23℃下的弹性模数优选为0.00001gpa~10gpa,更优选为0.001gpa~8gpa,进一步优选为0.001gpa~5gpa。如果在该范围内,则能够获得可挠性优异且耐穿刺性优异的光学薄膜10。
[0081]
[离形薄膜]
[0082]
如上所述,离型薄膜并非必须的构成,而是根据需要设置。离形薄膜例如可以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的树脂形成。离形薄膜的厚度优选为5μm~200μm,更优选为10μm~100μm,进一步优选为30μm~50μm。在将光学薄膜10粘贴到液晶单元等光学元件上之前,在与粘着剂层14之间的界面处将离形薄膜剥离。
[0083]
光学薄膜10例如在构成液晶面板时可以用作视觉辨认侧偏光板。此时,光学薄膜10例如经由粘着剂层设置在液晶单元的视觉辨认侧,并起到液晶面板的前表面板的功能。需要说明的是,视觉辨认侧是指当将预定的部件应用于图像显示装置时面向被视觉辨认方的一侧。光学薄膜10例如优选用于内嵌(in-cell)型的液晶元件。内嵌型的液晶元件是包括液晶单元的液晶元件,该液晶单元具备装入有触摸传感器的基板。
[0084]
[玻璃薄膜的裂纹的伸长]
[0085]
如果在玻璃薄膜11的端部存在预定尺寸的裂纹,则在预定的温度湿度环境下有时会因偏光板13的膨胀等而使裂纹伸长,优选对其进行抑制。
[0086]
根据发明人的研究而得知,当进行光学薄膜10的产品化时,至少需要对在温度为60℃且湿度为90%的恒温恒湿环境下的玻璃薄膜11的端部的裂纹的伸长进行抑制,进一步优选对在温度为80℃的恒温恒湿环境下的玻璃薄膜11的端部的裂纹的伸长进行抑制。
[0087]
发明人发现,在光学薄膜10中,通过将在预定的温度湿度环境下的偏光板13的md方向的应变量与td方向的应变量之差的绝对值,即|md-td|的值抑制在预定范围内,从而即使在玻璃薄膜11的端部存在预定尺寸裂纹,也能够对在预定的温度湿度环境下的裂纹的伸长进行抑制。
[0088]
具体而言,优选在温度为60℃且湿度为90%的恒温恒湿环境下的偏光板13的|md-td|为0以上且40
×
10-6
以下。除此之外,更优选在温度为80℃的加热环境试验下的偏光板13的|md-td|为0以上且250
×
10-6
以下。
[0089]
通过满足该些要件,由于偏光板13的应变量的绝对值变小,因此偏光板13的应变量对于玻璃薄膜11的影响减小,即使在玻璃薄膜11的端部存在长度为20μm以上的裂纹,也能够对裂纹的伸长进行抑制。特别地,在经由诸如粘接剂层12等弹性模数较高的层将偏光板13与玻璃薄膜11贴合并使其一体化的情况下,针对裂纹的伸长发挥出显著的效果。
[0090]
需要说明的是,md方向是指当使树脂熔融并利用模具进行成形时熔融树脂在模具
的内部流动的方向。td方向是与md方向正交的方向。
[0091]
为了使在温度为60℃且湿度为90%的恒温恒湿环境或在温度为80℃的加热环境试验下的偏光板13的|md-td|的值减小,可以减薄偏光片131的厚度。偏光片131的厚度越薄,则偏光板13的|md-td|的值能够越小。稍后将在实施例中对玻璃薄膜中的裂纹的伸长的抑制的详细内容进行说明。
[0092]
《第2实施方式》
[0093]
在第2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层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光学薄膜的示例。需要说明的是,在第2实施方式中,有时会省略针对与已经说明的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部的说明。
[0094]
图2是示例性地示出根据第2实施方式的光学薄膜的剖面图。如图2所示,光学薄膜10a与光学薄膜10(参见图1)的不同之处在于,用粘着剂层15来代替粘接剂层12。
[0095]
粘着剂层15的材料例如可以从作为粘着剂层14的材料所示的材料中适当地选择。粘着剂层15的厚度优选为20μm以上且500μm以下。通过将粘着剂层15的厚度设定为20μm以上,从而能够使偏光板13的应变向玻璃薄膜11的传递缓和。由此,即使在玻璃薄膜11的端部存在长度为20μm以上的裂纹,也能够对裂纹的伸长进行抑制。另外,通过将粘着剂层15的厚度设定为500μm以下,从而能够提高利用卷对卷工艺来制造光学薄膜10时的操作性。
[0096]
此外,粘着剂层15的在25℃下的弹性模数优选为1.0
×
105pa以上且5.5
×
106pa以下,更优选为1.0
×
105pa以上且1.0
×
106pa以下。通过满足该些要件,从而使偏光板13的应变向玻璃薄膜11的传递进一步缓和。由此,即使在玻璃薄膜11的端部存在长度为20μm以上的裂纹,也能够进一步对裂纹的伸长进行抑制。
[0097]
需要说明的是,即使如根据第1实施方式的光学薄膜10那样,在将厚度为数μm左右的粘接剂层12用于玻璃薄膜11与偏光板13的贴合的情况下,如果粘接剂层12的在25℃下的弹性模数为1.0
×
105pa以上且5.5
×
106pa以下,则也能够对裂纹的伸长进行抑制。另外,如果粘接剂层12的在25℃下的弹性模数为1.0
×
105pa以上且1.0
×
106pa以下,则能够进一步对裂纹的伸长进行抑制。稍后将在实施例中对玻璃薄膜的裂纹的伸长的抑制的详细内容进行说明。
[0098]
[实施例]
[0099]
以下,举出实施例和比较例对光学薄膜进一步具体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该些实施例。另外,在实施例中,除非特别说明,否则“份”和“%”是重量基准。
[0100]
[制造例1]偏光板a的准备
[0101]
一边在速度比不同的辊之间在30℃下在0.3%浓度的碘溶液中将厚度为100μm的聚乙烯醇薄膜(pva)染色1分钟,一边将其拉伸至3倍。然后,一边在60℃下将其浸渍在包含4%浓度的硼酸和10%浓度的碘化钾的水溶液中0.5分钟,一边将综合拉伸倍率拉伸至6倍。接着,通过在30℃下将其浸渍在包含1.5%浓度的碘化钾的水溶液中10秒钟而进行洗涤,然后在50℃下进行4分钟的干燥,从而获得厚度为5μm的偏光片。利用聚乙烯醇系粘接剂将厚度为20μm且弹性模数为2.5gpa的丙烯酸系树脂薄膜贴合到该偏光片的一个表面,从而获得偏光板a(厚度:25μm)。
[0102]
[制造例2]偏光板b的准备
[0103]
除了使用厚度为40μm且弹性模数为2.6gpa的丙烯酸系树脂薄膜以外,与制造例1同样地获得偏光板b(厚度:45μm)。
[0104]
[制造例3]偏光板c的准备
[0105]
除了将偏光片的厚度设定为28μm,分别利用聚乙烯醇系粘接剂将皂化处理过的厚度为40μm且弹性模数为3.6gpa的三乙酰纤维素(tac)贴合到偏光片的一个表面,并将厚度为30μm且弹性模数为2.6gpa的丙烯酸系树脂薄膜贴合到另一个表面以外,与制造例1同样地获得偏光板c(厚度:98μm)。
[0106]
[制造例4]偏光板d的准备
[0107]
除了将偏光片的厚度设定为18μm,分别利用聚乙烯醇系粘接剂将皂化处理过的厚度为40μm且弹性模数为3.6gpa的三乙酰纤维素(tac)贴合到偏光片的一个表面,并将厚度为30μm且弹性模数为2.6gpa的丙烯酸系树脂薄膜贴合到另一个表面以外,与制造例1同样地获得偏光板d(厚度:88μm)。
[0108]
[制造例5]粘着剂的准备
[0109]
(丙烯酸系聚合物的调制)
[0110]
在具备搅拌叶片、温度计、氮气导入管、冷却器的四口烧瓶中,装入丙烯酸丁酯100重量份、丙烯酸5重量份以及丙烯酸2-羟乙酯0.075重量份、作为聚合引发剂的2,2
’‑
偶氮双异丁腈0.2重量份、作为聚合溶剂的乙酸乙酯200重量份,并充分进行氮取代,然后一边在氮气流下进行搅拌一边将烧瓶内的液体温度保持在55℃附近并进行10小时的聚合反应,以调制丙烯酸系聚合物溶液。上述丙烯酸系聚合物的重量平均分子量为220万。
[0111]
(粘着剂组成物的调制)
[0112]
在固体成分为100重量份的上述丙烯酸系聚合物溶液中,将作为过氧化物的二苯甲酰基过氧化物(nyper bmt,日本油脂公司制)0.2重量份、作为环氧系交联剂的二缩水甘油基氨基甲基环己烷(三菱瓦斯化学公司制,tetrad c)0.05重量份、作为异氰酸酯系交联剂的三甲基丙烷/甲苯二异氰酸酯的加成物(日本聚胺甲酸酯工业公司制,coronate l)0.1重量份、以及硅烷偶合剂(信越化学工业公司制,kbm403)0.075重量份均匀地混合搅拌,以调制丙烯酸系粘着剂(固体成分为10.9重量%)。
[0113]
[制造例6]粘接剂的准备
[0114]
(环氧系粘接剂的准备)
[0115]
掺混celloxide 2021p(daicel化学工业公司制)70重量份、ehpe3150 5重量份、aron oxetan oxt-221(东亚合成公司制)19重量份、kbm-403(信越化学工业公司制)4重量份、cpi101a(san-apro公司制)2重量份,以准备环氧系粘接剂。
[0116]
《实施例1、2、比较例1、2》
[0117]
[实施例1]
[0118]
(光学薄膜a的制作)
[0119]
通过由在制造例6中调制出的粘接剂构成的粘接剂层将297mm
×
210mm的玻璃薄膜(日本电气硝子公司制,商品名“oa-10g”,厚度:100μm)和在制造例1中制作的287mm
×
200mm的偏光板a贴合。此时,以使丙烯酸系薄膜位于玻璃薄膜侧的方式配置偏光板a。接着,通过高压汞灯向粘接剂层照射紫外线(500mj/cm2)以使粘接剂层硬化。粘接剂层的厚度为2μm,弹性模数为1.8gpa。
[0120]
接着,在光学薄膜a的相对于偏光板a的与玻璃薄膜相反的相反侧的表面上,形成由在制造例5中调制出的粘着剂构成的粘着剂层(厚度:30μm),从而获得了光学薄膜。需要
说明的是,该粘着剂层通过以下方式形成。(i)将其涂布在硅化处理过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三菱化学聚酯薄膜公司制,厚度:38μm),在155℃下加热1分钟,形成干燥后的厚度为30μm的粘着剂层,(ii)将该粘着剂层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上转印到偏光板a上,以形成粘着剂层。
[0121]
[实施例2]
[0122]
除了使用在制造例2中制作的偏光板b来代替在制造例1中制作的偏光板a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光学薄膜b。
[0123]
[比较例1]
[0124]
除了使用在制造例3中制作的偏光板c来代替在制造例1中制作的偏光板a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光学薄膜c。需要说明的是,以使三乙酰纤维素薄膜位于玻璃薄膜侧的方式来配置偏光板d。
[0125]
[比较例2]
[0126]
除了使用在制造例4中制作的偏光板d来代替在制造例1中制作的偏光板a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光学薄膜c。需要说明的是,以使三乙酰纤维素薄膜位于玻璃薄膜侧的方式来配置偏光板d。
[0127]
(评估1)
[0128]
针对在实施例1中获得的光学薄膜a,进行应变量的测定等。以下具体示出。
[0129]
使用金刚石切割器在光学薄膜a的玻璃薄膜的端部形成玻璃裂纹。接着,准备350
×
250mm
×
1.0mm厚的无碱玻璃(康宁公司制,商品名“eg-xg”),以粘着剂层朝向无碱玻璃侧的方式,将加工成100mm见方的光学薄膜a贴合在无碱玻璃上。接着,使玻璃裂纹从光学薄膜a的偏光板的端部延伸至内侧,以使裂纹的长度为20μm以上。
[0130]
接着,在50℃、0.5mpa下进行高压釜处理15分钟,以使光学薄膜a的粘着剂层密合于无碱玻璃。接着,在将其投入于恒温恒湿试验之前,通过目视确认对裂纹端进行标记,以获得评估用试样a。
[0131]
接着,如图3所示,利用氰基丙烯酸酯系粘接剂(aronalpha,东亚合成公司制)将应变计120(fla-3-11-3ljct,东京测器研究所公司制)粘贴于粘贴在无碱玻璃100上的评估用试样a。需要说明的是,以使应变计120的中心自评估用试样a的一个角位于x方向上的15mm、y方向上的15mm内侧的位置处的方式来粘贴应变计120。此时,使应变计120的测定轴(应变计的长边方向)与评估用试样a的吸收轴方向平行,从而也能够对与偏光板吸收轴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应变量进行测量。
[0132]
将应变计120的导线连接至资料记录器(tds-530,东京测器研究所公司制),将室温(23℃)下的应变量调整为0με,然后将粘贴有应变计120的评估用试样a投入于恒温恒湿试验(温度为60℃、湿度为90%)中15分钟。接着,对该期间内的应变量每15秒进行测量,读取200秒时间点(中间点)的应变量,并将其作为评估用试样a的应变量。另外,利用(md方向的应变量-td方向的应变量)的绝对值来计算应变量之差。另外,使用放大镜通过目视来进行裂纹伸长的判定。
[0133]
判定基准如下。

:进行了标记的裂纹端未伸长(合格),

:进行了标记的裂纹端的伸长大于0mm且小于等于10mm,并且所标记的裂纹之中伸长者为50%以下(合格),

:进行了标记的裂纹端的伸长大于0mm且小于等于10mm,并且所标记的裂纹之中的伸长者为50
~75%(合格),
×
:进行了标记的裂纹端的伸长大于10mm(不合格)。
[0134]
针对在实施例2中获得的光学薄膜b、在比较例1中获得的光学薄膜c、以及在比较例2中获得的光学薄膜d,以与光学薄膜a同样的方式制作评估用试样b~d,并且以与评估用试样a同样的方式,进行应变量的测量、应变量之差的计算、以及通过目视所进行的裂纹伸长的判定。将评估结果与各评估用试样的构成一起在图4中示出。
[0135]
从图4可以看出,通过减薄偏光片的厚度,从而能够减小在温度为60℃且湿度为90%的恒温恒湿环境下的偏光板的md方向的应变量与td方向的应变量之差的绝对值,即|md-td|的值。并且,偏光板的在温度为60℃且湿度为90%的恒温恒湿环境下的|md-td|的值优选为0以上且40
×
10-6
以下,如果在该范围内,则可以说能够对玻璃薄膜的裂纹的伸长进行抑制。另外,根据实施例2的结果,偏光板的在温度为60℃且湿度为90%的恒温恒湿环境下的|md-td|的值更优选为0以上且10
×
10-6
以下,如果在该范围内,则可以说能够进一步对玻璃薄膜的裂纹的伸长进行抑制。
[0136]
《实施例3~5、比较例3》
[0137]
[实施例3]
[0138]
与实施例1同样地获得光学薄膜e。
[0139]
[实施例4]
[0140]
与实施例2同样地获得光学薄膜f。
[0141]
[实施例5]
[0142]
除了使用在制造例4中制作的偏光板d来代替在制造例1中制作的偏光板a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光学薄膜g。需要说明的是,以使三乙酰系纤维素薄膜位于玻璃薄膜侧的方式配置偏光板d。
[0143]
[比较例3]
[0144]
与比较例2同样地获得光学薄膜h。
[0145]
(评估2)
[0146]
针对在实施例3中获得的光学薄膜e、在实施例4中获得的光学薄膜f、在实施例5中获得的光学薄膜g、以及在比较例3中获得的光学薄膜h,进行应变量的测定等。具体如下所示。
[0147]
以与评估用试样a同样的方式,制作具有长度为20μm以上的裂纹的评估用试样e(实施例3)、评估用试样f(实施例4)、评估用试样g(实施例5)、以及评估用试样h(比较例3)。接着,除了将试验条件从恒温恒湿试验(温度为60℃、湿度为90%)变更为加热环境试验(温度为80℃)以外,以与评估1同样的方式,针对评估用试样e~h,进行应变量的测量、应变量之差的计算、通过目视所进行的裂纹伸长的判定。将评估结果与各评估用试样的构成一起在图5中示出。
[0148]
从图5可以看出,通过减薄偏光片的厚度,从而能够减小在温度为80℃的加热环境下的偏光板的md方向的应变量与td方向的应变量之差的绝对值,即|md-td|的值。并且,偏光板的在温度为80℃的加热环境下的|md-td|的值优选为0以上且250
×
10-6
以下,如果在该范围内,则可以说能够对玻璃薄膜的裂纹的伸长进行抑制。
[0149]
《实施例6~8、比较例4、5》
[0150]
[实施例6]
[0151]
除了使用在制造例3中制作的偏光板c来代替在制造例1中制作的偏光板a,并且通过由在制造例6中调制出的粘接剂所构成的粘接剂层(厚度:2μm、弹性模数:5.27gpa)将偏光板c的三乙酰纤维素薄膜侧与玻璃薄膜贴合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光学薄膜i。
[0152]
[实施例7]
[0153]
除了使用在制造例3中制作的偏光板c来代替在制造例1中制作的偏光板a,并且通过由在制造例5中调制出的粘着剂所构成的粘着剂层(厚度:20μm、弹性模数:0.12gpa)将偏光板c的三乙酰纤维素薄膜侧与玻璃薄膜贴合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光学薄膜j。
[0154]
[实施例8]
[0155]
除了使用在制造例3中制作的偏光板c来代替在制造例1中制作的偏光板a,并且通过由在制造例5中调制出的粘着剂所构成的粘着剂层(厚度:250μm、弹性模数:0.14gpa)将偏光板c的三乙酰纤维素薄膜侧与玻璃薄膜贴合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光学薄膜k。
[0156]
[比较例4]
[0157]
除了使用在制造例3中制作的偏光板c来代替在制造例1中制作的偏光板a,并且通过由在制造例6中调制出的粘接剂所构成的粘接剂层(厚度:2μm、弹性模数:5.78gpa)将偏光板c的三乙酰纤维素薄膜侧与玻璃薄膜贴合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光学薄膜l。
[0158]
[比较例5]
[0159]
除了使用在制造例3中制作的偏光板c来代替在制造例1中制作的偏光板a,并且通过由在制造例6中调制出的粘接剂所构成的粘接剂层(厚度:2μm、弹性模数:6.58gpa)将偏光板c的三乙酰纤维素薄膜侧与玻璃薄膜贴合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光学薄膜m。
[0160]
(评估3)
[0161]
针对在实施例6中获得的光学薄膜i、在实施例7中获得的光学薄膜j、在实施例8中获得的光学薄膜k、在比较例4中获得的光学薄膜l、以及在比较例5中获得的光学薄膜m,与评估1同样地通过目视进行裂纹伸长的判定。具体如下所示。
[0162]
以与评估用试样a同样的方式,制作具有长度为20μm以上的裂纹的评估用试样i(实施例6)、评估用试样j(实施例7)、评估用试样k(实施例8)、评估用试样l(比较例4)、以及评估用试样m(比较例5)。
[0163]
接着,将评估用试样i投入于恒温恒湿试验(温度为60℃、湿度为90%)15分钟之后,将其取出后立即通过目视进行裂纹伸长的判定。将评估结果与各评估用试样的构成一起在图6中示出。需要说明的是,图6所示的弹性模数是在25℃下的弹性模数。
[0164]
在图6中,偏光片的厚度均为28μm。因此,如果参照图4和图5的结果,则可以认为|md-td|为在温度为60℃且湿度为90%的恒温恒湿环境下或在温度为80℃的加热环境下玻璃薄膜的裂纹伸长的值。
[0165]
然而,根据图6的结果可以说,即使在此情况下,如果用于将玻璃薄膜与偏光板贴合的粘着剂层或粘接剂层的在25℃下的弹性模数为1.0
×
105pa以上且5.5
×
106pa以下,则也能够对玻璃薄膜的裂纹的伸长进行抑制。另外,可以说如果用于将玻璃薄膜与偏光板贴合的粘着剂层或粘接剂层的在25℃下的弹性模数为1.0
×
105pa以上且1.0
×
106pa以下,则能够进一步对玻璃薄膜的裂纹的伸长进行抑制。
[0166]
特别地,如果将厚度为20μm以上的粘着剂层用于玻璃薄膜与偏光板之间的贴合,则能够将25℃下的弹性模数设定为接近1.0
×
105pa的值,并且能够进一步对玻璃薄膜的裂
纹的伸长进行抑制。需要说明的是,从利用卷对卷工艺来制造光学薄膜10时的操作性的观点出发,粘着剂层的厚度优选为500μm以下。
[0167]
如果对以上实施例和比较例的结果进行总结,则可以说,为了对玻璃薄膜的裂纹的伸长进行抑制,优选满足以下要件。
[0168]
即,优选减薄偏光片的厚度,并将在温度为60℃且湿度为90%的恒温恒湿环境下的|md-td|设定为0以上且40
×
10-6
以下,并且优选将在温度为80℃的加热环境试验下的|md-td|设定为0以上且250
×
10-6
以下。
[0169]
另外,为了对玻璃薄膜的裂纹的伸长进行抑制,也可以采用通过对粘着剂层或粘接剂层的特性进行选择而进行的对策来代替减薄偏光片的厚度并将|md-td|设定为预定范围内的对策。具体而言,优选将用于将玻璃薄膜与偏光片贴合的粘着剂层或粘接剂层的在25℃下的弹性模数设定为1.0
×
105pa以上且5.5
×
106pa以下,更优选将其设定为1.0
×
105pa以上且1.0
×
106pa以下。特别地,如果将厚度为20μm以上的粘着剂层用于玻璃薄膜与偏光板之间的贴合,则能够将25℃下的弹性模数设置为极低的值,因而较佳。
[0170]
另外,为了对玻璃薄膜的裂纹的伸长进行抑制,也可以将减薄偏光片的厚度以将|md-td|设定为预定范围内的对策和对粘着剂层或粘接剂层的特性进行选择以将在25℃下的弹性模数设定为预定范围内的对策组合使用。
[0171]
虽然以上对优选的实施方式等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等,可以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范围的情况下,针对上述实施方式等进行各种变形和替换。
[0172]
本国际申请以于2019年9月27日提交的日本发明专利申请第2019-177234号作为要求优先权的基础,并在本国际申请中援引日本发明专利申请第2019-177234号的全部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