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00883发布日期:2022-11-02 11:13阅读:29来源:国知局
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2.以往,作为与图像形成装置相关的技术,例如,已经提出了专利文献1等中公开的技术。
3.专利文献1是如下地构成的膜处理装置,该膜处理装置具备:输送滚筒,其设置有保持片材的片材保持单元,并输送被该片材保持单元保持的片材;以及按压滚筒,其与所述输送滚筒对接,并设置有将膜按压于由所述输送滚筒输送的片材的按压周面部和沿滚筒轴向延伸的切口部,其中,在所述按压滚筒的所述切口部具备罩,该罩具有引导用周面部,该引导用周面部具有与所述按压周面部大致相同的曲率。
4.现有技术文献
5.专利文献
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224015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7.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8.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与转印部的凹部相对于保持色材图像的像保持部开放的情况相比,抑制色材进入转印部的凹部。
9.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10.本发明的第一方式为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有:
11.像保持部,其保持包含调整用图像的色材图像;
12.转印部,其以使保持了记录介质的保持部经过设置于该转印部的外周面的凹部的方式旋转,并具有将所述色材图像从所述像保持部转印到所述记录介质的转印区域;
13.输送部,其在由所述保持部保持了所述记录介质的状态下使所述记录介质经过所述转印部的转印区域;以及
14.遮蔽部,其通过覆盖所述转印部的凹部,抑制构成所述色材图像的色材进入所述凹部。
15.本发明的第二方式是根据所述第一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遮蔽部由能够开闭的罩部件构成。
16.本发明的第三方式是根据所述第二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遮蔽部经由1个或2个以上的铰链部以能够开闭的方式安装于所述转印部。
17.本发明的第四方式是根据所述第二方式或所述第三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遮蔽部在开放所述转印部的凹部的位置处向沿着所述转印部的旋转方向的下游侧移动,从而使所述凹部露出,在露出的凹部配置与所述罩部件不同的把持部。
18.本发明的第五方式是根据所述第二方式或所述第三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遮蔽部沿着所述转印部的外周面移动从而使所述凹部露出,在露出的凹部配置与所述罩部件不同的把持部。
19.本发明的第六方式是根据所述第四方式或所述第五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遮蔽部在所述把持部进入所述转印部的凹部时和所述把持部从所述转印部的凹部出来时开闭。
20.本发明的第七方式是根据所述第一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在所述转印部的凹部配置把持所述记录介质的端部的把持机构,
21.所述遮蔽部由所述把持机构构成。
22.本发明的第八方式是根据所述第七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把持机构具有:爪部件,其把持所述记录介质的末端部;以及开闭部件,其使所述爪部件开闭,
23.所述遮蔽部由所述把持机构的至少所述爪部件构成。
24.本发明的第九方式是根据所述第一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图像形成机构,所述图像形成机构在与所述转印部的凹部对应的所述像保持部形成所述调整用图像,
25.所述遮蔽部的与所述调整用图像对应的位置位于比所述转印部的外周面靠内侧的位置处。
26.本发明的第十方式是根据所述第九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遮蔽部的位于比所述转印部的外周面靠内侧的位置的区域沿着所述转印部的轴向连续地形成。
27.本发明的第十一方式是,根据所述第九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遮蔽部的位于比所述转印部的外周面靠内侧的位置的区域具有在对所述转印部施加了转印用电压时所述调整用图像不会被静电转印的深度。
28.发明效果
29.根据所述第一方式,与转印部的凹部相对于保持色材图像的像保持部开放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色材进入转印部的凹部。
30.根据所述第二方式,与遮蔽部不由能够开闭的罩部件构成的情况相比,能够可靠地遮蔽转印部的凹部。
31.根据所述第三方式,与遮蔽部未经由1个或2个以上的铰链部以能够开闭的方式安装于转印部的情况相比,能够以简单的结构进行开闭。
32.根据所述第四方式,与遮蔽部向沿着转印部的旋转方向的上游侧移动从而使凹部露出的情况相比,能够容易地避免与把持部干涉。
33.根据所述第五方式,与遮蔽部不沿着转印部的外周面移动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遮蔽部从转印部的外周突出。
34.根据所述第六方式,与遮蔽部在把持部进入所述转印部的凹部时和把持部从转印部的凹部出来时以外进行开闭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色材进入转印部的凹部。
35.根据所述第七方式,与由把持机构以外的机构构成遮蔽部的情况相比,能够简化结构。
36.根据所述第八方式,与由把持机构的爪部件以外的部件构成遮蔽部的情况相比,能够简化结构。
37.根据所述第九方式,与遮蔽部的对应于调整用图像的位置形成与转印部的外周面
相同的面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形成调整用图像的色材进入转印部的凹部。
38.根据所述第十方式,与遮蔽部的位于比转印部的外周面靠内侧的位置的区域未沿着转印部的轴向而连续的情况相比,能够沿着转印部的轴向而连续地形成调整用图像。
39.根据所述第十一方式,与遮蔽部的位于比转印部的外周面靠内侧的区域比在向转印部施加了转印用电压时调整用图像不被静电转印的深度浅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在向转印部施加了转印用电压的状态下,形成调整用图像的色材进入转印部的凹部。
附图说明
40.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41.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生成装置的结构图。
42.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生成装置的结构图。
43.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纸张输送装置的结构图。
44.图5是示出冷却装置的结构图。
45.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纸张输送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46.图7是示出二次转印辊的立体结构图。
47.图8是示出链式夹持器的夹紧部的截面结构图。
48.图9是示出二次转印辊的立体结构图。
49.图10是示出二次转印辊的截面结构图。
50.图11是示出二次转印辊的立体结构图。
51.图1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动作的截面结构图。
52.图1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动作的截面结构图。
53.图1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截面结构图。
54.图1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立体结构图。
55.图16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动作的截面结构图。
56.图17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动作的截面结构图。
57.图18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立体结构图。
58.图19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截面结构图。
59.图20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动作的截面结构图。
60.图2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动作的截面结构图。
61.图2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立体结构图。
62.图23是示出以往的调整用图像的结构图。
63.图2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调整用图像的结构图。
64.图25是示出二次转印辊的罩部件的凹部的结构图。
65.图26是示出二次转印辊的罩部件的凹部的深度与二次转印电压之间的关系的图表。
66.图27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概略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67.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68.[实施方式1]
[0069]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概要的结构图。
[0070]
<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结构>
[0071]
该实施方式1的图像形成装置1被构成为例如采用了电子照相方式的彩色打印机。图中符号1a表示图像形成装置1的装置主体,装置主体1a由支承结构部件、外装罩等形成。
[0072]
图像形成装置1具备图像形成部2。图像形成部2大致具备:作为图像形成机构的一例的多个图像生成装置10,该图像生成装置10形成利用作为构成显影剂的色材的一例的调色剂进行显影的调色剂像(色材图像);中间转印装置20,其将由各图像生成装置10形成的调色剂像分别保持而最终输送至对记录纸张5进行二次转印的二次转印位置t2;供纸装置50,其收纳待输送至中间转印装置20的二次转印位置t2的所需的记录纸张5而供给;作为输送部的一例的纸张输送装置80,该纸张输送装置80以在由保持部保持了记录纸张5的状态下使记录纸张5经过中间转印装置20的二次转印位置t2的方式进行输送;以及定影装置40等,该定影装置40对由中间转印装置20二次转印了的记录纸张5上的调色剂像进行定影。
[0073]
图像生成装置10由分别专用地形成黄色(y)、品红色(m)、青色(c)以及黑色(k)这4种颜色的调色剂像的4个图像生成装置10y、10m、10c、10k构成。这4个图像生成装置10(y、m、c、k)在装置主体1a的内部空间中沿着中间转印带21的周围隔开所需的间隔而配置。
[0074]
如图2以及图3所示,各图像生成装置10(y、m、c、k)具备作为旋转的像保持部的一例的感光鼓11,在该感光鼓11的周围主要配置有如下的调色剂图像形成机构。调色剂图像形成机构是:带电装置12,其使感光鼓11的能够形成像的周面(像保持面)带电至所需的电位;作为静电潜像形成单元的一例的曝光装置13,其向感光鼓11的被带电的周面照射基于图像的信息(信号)的光而形成具有电位差(各颜色用的)的静电潜像;作为显影单元的一例的显影装置14(y、m、c、k),其利用对应颜色(y、m、c、k)的显影剂的调色剂对该静电潜像进行显影而作为调色剂像;作为一次转印单元的一例的一次转印装置15,其将各调色剂像转印至中间转印装置20;以及鼓清洁装置16等,该鼓清洁装置16除去并清扫一次转印之后残留并附着至感光鼓11的像保持面的诸如调色剂的附着物。
[0075]
感光鼓11在被接地处理的圆筒状或圆柱状的基材的周面形成有具有由感光材料构成的光导电性层(感光层)的像保持面。该感光鼓11以从未图示的驱动装置被传递驱动力而向箭头a所示的方向旋转的方式被支承。
[0076]
带电装置12由以与感光鼓11接触的状态配置的接触型带电辊121构成。带电装置12被供给带电用电压。作为带电用电压,在显影装置14是进行反转显影的显影装置的情况下,被供给与从该显影装置14供给的调色剂的带电极性相同极性的电压或电流。在带电辊121的背面侧,以接触的状态设置有清扫带电辊121的表面的清洁辊122。另外,作为带电装置12,当然也可以使用以非接触状态配置于感光鼓11的格栅电晕管(scorotron)等非接触型的带电装置。
[0077]
曝光装置13由如下的led打印头构成,该led打印头通过沿着感光鼓11的轴向排列的多个作为发光元件的led向感光鼓11照射光而形成按照被输入到图像形成装置1的图像的信息而构成的静电潜像。若到了潜像形成时,则向曝光装置13发送通过任意的手段输入到图像形成装置1的图像的信息(信号)。另外,作为曝光装置13,也可以使用对被带电之后的感光鼓11的周面照射按照被输入到图像形成装置1的图像的信息构成的激光从而形成静
电潜像的装置。
[0078]
显影装置14(y、m、c、k)均构成为,在形成有开口部和显影剂4的收纳室的框体140的内部配置:显影辊141,其保持显影剂4并将其输送到与感光鼓11相对的显影区域;螺旋推运器等搅拌输送部件142、143,其搅拌显影剂4的同时以使显影剂4通过显影辊141的方式进行输送;以及层厚限制部件144,其限制由显影辊141保持的显影剂4的量(层厚)、等。在该显影装置14中,从未图示的电源装置向该显影辊141与感光鼓11之间供给显影用电压。此外,显影辊141和搅拌输送部件142、143通过被传递来自未图示的驱动装置的驱动力而向所需方向旋转。而且,作为上述4色的显影剂4(y、m、c、k),使用包含非磁性调色剂和磁性载体的双组分显影剂。
[0079]
一次转印装置15是具有如下的一次转印辊的接触型转印装置,该一次转印辊在一次转印位置t1处经由中间转印带21与感光鼓11的周面接触并旋转,并且被供给一次转印用电压。作为一次转印用电压,从未图示的电源装置供给示出与调色剂的带电极性相反的极性的直流电压。
[0080]
鼓清洁装置16包括:清洁刮板161,其配置在容器状的主体160的内部,除去残留调色剂等附着物并进行清扫;螺旋推运器等送出部件162,其将由清洁刮板161除去的调色剂等附着物回收并以向未图示的回收系统送出的方式进行输送。
[0081]
如图1所示,中间转印装置20被配置成:存在于图像生成装置10(y,m)的下方以及图像生成装置10(c,k)的斜上方的位置。该中间转印装置20主要由以下部分构成:作为像保持部(中间转印体)的一例的中间转印带21,其通过作为感光鼓11与一次转印装置15(一次转印辊)之间的一次转印位置t1的同时向箭头b所示的方向循环移动;多个带支承辊22~26,其将中间转印带21从其内周保持为所希望的状态并以能够循环移动的方式支承;二次转印装置30,其配置在被带支承辊25支承的中间转印带21的外周面(像保持面)侧,将中间转印带21上的调色剂像二次转印到记录纸张5;以及带清洁装置27,其除去经过了二次转印装置30后残留附着在中间转印带21的外周面的调色剂、纸粉等附着物并进行清扫。
[0082]
作为中间转印带21,例如使用由在聚酰亚胺树脂、聚酰胺树脂等合成树脂中分散有炭黑等电阻调整剂等的材料制作的无端状的带。另外,带支承辊22被构成为驱动辊,带支承辊23被构成为保持中间转印带21的移动位置的表面成形辊,带支承辊24被构成为保持中间转印带21的从动辊,带支承辊25被构成为二次转印的支承辊,带支承辊26被构成为保持中间转印带21的移动位置的面成形辊以及带清洁装置27的支承辊。
[0083]
如图4所示,二次转印装置30具有二次转印辊31,该二次转印辊31作为在中间转印装置20中的被带支承辊25支承的中间转印带21的外周面部分即二次转印位置t2处旋转的转印滚筒发挥功能。向二次转印辊31或中间转印装置20的带支承辊25供给示出与调色剂的带电极性相反极性或相同极性的直流电压作为二次转印用电压。在该实施方式中,例如,经由电压施加辊28通过未图示的高压电压向带支承辊25供给示出与调色剂的带电极性相同的极性的直流电压作为二次转印电压。二次转印辊31被接地。
[0084]
定影装置40的定影部42具备加热用旋转体421、422和加压用旋转体423。加热用旋转体421与加压用旋转体423的接触部构成在记录纸张5上对调色剂像进行定影的定影辊隙部。加热用旋转体422与加热用旋转体421的外周面接触而从外部对该加热用旋转体421的表面进行加热。另外,在定影装置40与图像形成部2的中间转印装置20之间,配置有遮挡定
影装置40的热波及到中间转印装置20等的隔热板43。
[0085]
如图1所示,供纸装置50被配置成存在于中间转印装置20的斜下方的位置。供纸装置50主要由将所希望的尺寸、种类等的记录纸张5以堆叠的状态收纳的多个(或单个)纸张收纳体51、和从纸张收纳体51将记录纸张5逐张地送出的送出装置52构成。纸张收纳体51例如以能够向装置主体1a的正面(使用者操作时面对的侧面)侧拉出的方式安装。
[0086]
作为记录纸张5,例如可以举出电子照相方式的复印机、打印机等中使用的普通纸、描图纸等薄纸、或者由合成树脂(pet等)制的透明的膜状介质构成的ohp片材等。为了进一步提高定影后的图像表面的平滑性,优选记录纸张5的表面也尽可能平滑,例如,也可以优选使用将普通纸的表面用树脂等涂布而成的涂布纸、印刷用的铜版纸等基重相对大的所谓厚纸等。
[0087]
在供纸装置50与二次转印装置30之间,设置有将从供纸装置50送出的记录纸张5输送到作为转印区域的一例的二次转印位置t2的多个(或单个)纸张输送辊对53~54、由未图示的输送引导件构成的供纸输送路径55。在供纸输送路径55中配置于二次转印位置t2的上游侧的纸张输送辊对54例如构成为对记录纸张5的输送时期进行调整的辊(定位辊(registration roll))。此外,在该实施方式1中,如后所述,纸张输送装置80具备链式夹持器81,能够通过该链式夹持器81高精度地调整记录纸张5的输送时期以及输送姿势。因此,配置在二次转印位置t2紧跟前的位置处的纸张输送辊对54可以简单地将记录纸张5输送到链式夹持器81的保持位置90。
[0088]
在二次转印装置30与定影装置40之间设置有作为输送部的一例的纸张输送装置80,该纸张输送装置80以在由保持部保持了从供纸装置50供给的记录纸张5的状态下使该记录纸张5经过二次转印装置30的二次转印位置t2的方式进行输送。此外,关于纸张输送装置80,在后面详细叙述。
[0089]
在定影装置40的下游侧设置有:冷却装置60,其对通过定影装置40被定影了调色剂像的记录纸张5进行冷却;以及排出输送路径59,其具备用于将通过定影装置40被定影了调色剂像的记录纸张5向配置于装置主体1a的侧面(左侧面)的纸张排出部58排出的纸张排出辊59a。如图5所示,冷却装置60包括:具有透气性的输送带63,其被架设在驱动辊61和从动辊62之间而输送记录纸张5;输送辊64和65,其与输送带63一起输送记录纸张5;以及冷却风扇66,其对由输送带63输送的记录纸张5从背面侧经由输送带63进行送风,从而进行冷却。
[0090]
而且,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具备用于在记录纸张5的双面形成图像的双面用输送部70。双面用输送部70利用第一切换门71将在单面形成有图像的记录纸张5的输送方向切换为斜下方的具备反转辊对72的纸张反转输送路径73。被输送到纸张反转输送路径73的记录纸张5使反转辊对72的旋转方向反转,并且通过第二切换门74输送方向被切换为具备双面输送辊对75的双面用输送路径76。由此,双面用输送部70被构成为:将在单面形成有图像的记录纸张5以使其正反面翻转的状态经由具备多个双面输送辊对75的双面用输送路径76再次输送到供纸输送路径55。
[0091]
在图1中,附图标记100表示作为对图像形成装置1的动作进行总括控制的控制单元的一例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100被构成为具备未图示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
随机存取存储器)、或者连接这些cpu、rom等的总线、通信接口等。
[0092]
<图像形成装置的基本操作>
[0093]
以下,对图像形成装置1的基本的图像形成动作进行说明。
[0094]
在此,对使用上述4个图像生成装置10(y、m、c、k)形成组合4色(y、m、c、k)的调色剂像而构成的全彩色图像时的图像形成动作进行说明。另外,使用4个图像生成装置10(y、m、c、k)中的任意1个以上的图像生成装置10形成组合了单色或多种颜色的调色剂像的图像时的图像形成动作也基本相同。
[0095]
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在接收到图像形成动作(打印)的请求的指令信息时,通过控制装置100的控制,4个图像生成装置10(y、m、c、k)、中间转印装置20、二次转印装置30、定影装置40等启动。
[0096]
而且,在各图像生成装置10(y、m、c、k)中,首先各感光鼓11向箭头a(参照图2、图3)所示的方向旋转,各带电装置12使各感光鼓11的表面带电为所需的极性(在实施方式1中为负极性)及电位。接着,曝光装置13对带电后的感光鼓11的表面照射基于将输入到图像形成装置1的图像的信息变换为各色成分(y、m、c、k)而得到的图像的信号而发出的光,在其表面分别形成由所需的电位差构成的各色成分的静电潜像。
[0097]
接着,各显影装置14(y、m、c、k)对形成在感光鼓11上的各色成分的静电潜像分别供给带电为所需极性(负极性)的对应颜色(y、m、c、k)的调色剂并使其静电附着来进行显影。通过该显影,形成在各感光鼓11上的各颜色成分的静电潜像被显像化为用该对应颜色的调色剂分别显影的4色(y、m、c、k)的调色剂像。
[0098]
接着,当在各图像生成装置10(y、m、c、k)的感光鼓11上形成的各色的调色剂像被输送到一次转印位置t1时,一次转印装置15将该各色的调色剂像以对于中间转印装置20的向箭头b所示的方向旋转的中间转印带21依次重叠的状态进行一次转印。
[0099]
另外,在一次转印结束后的各图像生成装置10(y、m、c、k)中,鼓清洁装置16以刮取的方式除去附着物而清扫感光鼓11的表面。由此,各图像生成装置10(y、m、c、k)成为能够进行下一次的图像生成动作的状态。
[0100]
接着,在中间转印装置20中,保持通过中间转印带21的旋转而一次转印了的调色剂像并输送至二次转印位置t2。另一方面,在供纸装置50中,配合图像生成动作而将所需的记录纸张5送出到供纸搬送路径55。在供纸输送输送路径55中,作为定位辊的纸张输送辊对54配合转印时期而向二次转印位置t2供给记录纸张5,并且通过纸张输送装置80将记录纸张输送到二次转印位置t2。
[0101]
在二次转印位置t2处,作为转印滚筒发挥功能的二次转印辊31将中间转印带21上的调色剂像一并二次转印到记录纸张5上。另外,在二次转印结束后的中间转印装置20中,带清洁装置27除去残留在二次转印后的中间转印带21的表面上的调色剂等附着物而进行清扫。
[0102]
接着,被二次转印了调色剂像的记录纸张5从中间转印带21和二次转印辊31被剥离之后由纸张输送装置80输送至定影装置40。在定影装置40中,将二次转印后的记录纸张5导入定影部42的旋转的加热用旋转体421与加压用旋转体423之间的定影辊隙部并使其通过,由此进行必要的定影处理(加热以及加压)而使未定影的调色剂像被定影于记录纸张5。定影结束后的记录纸张5被冷却装置60冷却后,通过纸张排出辊59a经由排出输送路径59被
排出到设置于图像形成装置1的装置主体1a的左侧面的纸张排出部58。
[0103]
此外,在记录纸张5的两个面形成图像时,在将单面上形成有图像的记录纸张5通过纸张排出辊59a输送到纸张排出部58之前,将通过了冷却装置60的记录纸张5的输送路径通过第一切换门71切换到纸张反转输送路径73。然后,被导入到纸张反转输送路径73中的记录纸张5通过将反转辊对72的旋转方向切换为相反方向而经由第二切换门74输送到双面输送部70。之后,记录纸张5经由具有双面输送辊对75的双面用输送路径76以正反面被翻转的状态再次输送到供纸输送路径55。供纸输送路径55的纸张输送辊对54配合转印时期而将记录纸张5利用纸张输送装置80向二次转印位置t2送出而供给。在记录纸张5的背面(第二面)从中间转印带21被二次转印调色剂像,通过定影装置40实施定影处理,通过冷却装置60冷却后,通过纸张排出辊59a以第一面朝下地排出到设置于装置主体1a的侧部的纸张排出部58。
[0104]
通过以上的动作,排出形成有组合4色的调色剂像而形成的全彩色图像的记录纸张5。
[0105]
<纸张输送装置的结构>
[0106]
在该实施方式1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如上所述,记录纸张5从供纸装置50经由纸张输送辊对54被供给,并通过纸张输送装置80向中间转印装置20的二次转印位置t2输送。
[0107]
此时,记录纸张5通过末端与作为定位辊发挥功能的停止了旋转的纸张输送辊对54的辊隙部抵接,被调整为沿着与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的末端与纸张输送辊对54的轴向一致。
[0108]
该实施方式1的图像形成装置1具有作为输送部的一例的纸张输送装置80,该纸张输送装置80具有链式夹持器81,该链式夹持器81在由保持部保持了记录纸张5的末端的状态下使记录纸张5经过二次转印装置30的二次转印位置t2,从二次转印装置30输送到定影装置40。
[0109]
如图4、图6以及图7所示,链式夹持器81具备:在记录纸张5的沿着输送路径的前面侧和背面侧分别配置的一对链条82、83;在一对链条82、83之间沿着与该链条82、83的移动方向c交叉的方向架设而保持记录纸张5的末端的作为保持部的一例的夹紧部84;以及使一对链条82、83沿着所需的移动路径循环移动的链轮85~87。夹紧部84沿着链条82、83的移动方向c隔开所需的间隔而设置有多个(例如,2至3个)。
[0110]
如图4及图6所示,一对链条82、83分别配置在沿着与该移动方向c交叉的方向即前后方向y的记录纸张5的两个外侧。一对链条82、83由以下的链轮85、链轮86、链轮87以所需的移动速度循环移动的方式被支承,其中,链轮85在保持记录纸张5的末端部5a的保持位置90的前后方向y上分别配置,链轮86在沿着二次转印辊31的轴向的两端部分别配置,链轮87在配置于定影装置40的紧跟前的释放位置97的前后方向y上分别配置。在多个链轮85~87中,例如,分别配置在二次转印辊31的沿着轴向的两端部的链轮86由未图示的驱动装置以预先规定的速度被旋转驱动。另外,离开了释放位置97的记录纸张5以背面被支承的状态通过二次转印辊31的输送力输送到定影装置40。
[0111]
如图7及图8所示,夹紧部84的沿着其长度方向的两端部经由安装部件91、92分别安装于一对链条82、83,并与一对链条82、83一起维持所需的姿势的同时沿着移动方向c移动。夹紧部84具备:多个(在图示例中为12个)爪部件94,它们沿着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安装
部件91、92支承的驱动轴93的轴向以隔开所需的间隔固定的状态安装;以及爪支承部件96,其通过与设置于爪部件94的末端的爪部95抵接而保持(把持)记录纸张5的末端部5a。夹紧部84的爪部件94在记录纸张5的保持位置90以及进入定影装置40之前的位置即释放位置97处驱动轴93被作为开闭部件的一例的未图示的凸轮部件旋转驱动从而开闭,进行记录纸张5的末端部5a的保持以及释放。
[0112]
如图9所示,夹紧部84的多个爪部件94沿着与记录纸张5的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被配置成直线状。而且,夹紧部84通过一对链条82、83沿着移动方向c维持所需的姿势的同时循环移动。因此,链式夹持器81能够将记录纸张5的末端部5a沿着与该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由夹紧部84的爪部件94保持而高精度地维持姿势的状态下沿着该输送方向输送记录纸张5。
[0113]
如图4所示,链式夹持器81通过夹紧部84保持记录纸张5的末端部5a,并伴随着由链轮85~87导致的链条82、83的循环移动,将该记录纸张5从保持位置90到释放位置97沿着所需的输送路径输送。
[0114]
然而,如图6所示,末端部5a被链式夹持器81保持的记录纸张5在二次转印装置30的二次转印位置t2处,在被二次转印辊31和带支承辊25夹持的状态下被输送。因此,在二次转印辊31和加压用旋转体423中设置有为了使保持了记录纸张5的链式夹持器81的夹紧部84经过而进行收纳的凹部311。
[0115]
如图9和图10所示,二次转印辊31包括:二次转印辊主体312,其由诸如不锈钢或铝等金属或具有导电性的合成树脂等形成为圆柱形状或圆筒形状;弹性体层313,其覆盖在二次转印辊主体312的表面上,并且由硅橡胶或氟橡胶等制成;以及脱模层314,其较薄地层叠在弹性体层313的表面上,并且由pfa或ptfe等制成。为了在维持强度的同时实现轻量化,在二次转印辊主体312设置有直径不同的多个截面圆形状的中空部312a。多个中空部312a以二次转印辊31的旋转力矩大致均匀的方式分别配置在大致轴对称的位置。另外,作为脱模层314,除了在弹性体层313的表面较薄地层叠以外,也可以通过将形成为膜状的材料覆盖于弹性体层313的表面来设置。
[0116]
如图9和图11所示,二次转印辊31经由分别设置在二次转印辊主体312的沿轴向的两端部的旋转轴315被轴承部件316支承为能够旋转。如图6所示,二次转印辊31包括辊清洁装置cl,该辊清洁装置cl包括清洁二次转印辊31的表面的清洁刮板、清洁刷等。
[0117]
如图10所示,二次转印辊31的凹部311由沿着该二次转印辊31的表面的周向具有所需的周长并且朝向大致半径方向的内侧凹陷所需的深度的截面大致矩形状的槽部构成。二次转印辊31的凹部311以两端部开口的方式遍及沿轴向的全长设置。
[0118]
二次转印辊31的凹部311形成为比该夹紧部84的沿着周向的长度长且比该夹紧部84的高度深的截面大致矩形状,以便能够以不与链式夹持器81的夹紧部84接触且不会从外周面突出的方式进行收纳。
[0119]
链式夹持器81的夹紧部84与一对链条82、83一起沿着所需的输送路径移动。在一对链条82、83中,以在经过二次转印辊31时链式夹持器81的夹紧部84与二次转印辊31的凹部311的位置一致的方式设定了该夹紧部84的安装位置等。
[0120]
然而,在如上地构成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如图6所示,在二次转印辊31的外周面设置有凹部311。因此,当二次转印辊31经过与中间转印带21相对的二次转印位置t2时,被转
印到中间转印带21上的形成调色剂像的调色剂有可能掉落或附着而堆积在凹部311中,从而污染记录纸张5或图像形成装置1的装置主体1a的内部。
[0121]
因此,在该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设置有作为遮蔽部的一例的罩部件32,该罩部件32通过覆盖二次转印辊31的凹部311来抑制构成调色剂像的色材进入凹部311。
[0122]
如图10所示,在二次转印辊31的凹部311上设置有罩部件32,该罩部件32以在作为沿着该周向的一端部的沿着该二次转印辊31的旋转方向的下游侧的端部设置的铰链部33为支点能够开闭的方式安装。罩部件32包括:由金属制成的基板321,其形成为具有与二次转印辊31的二次转印辊主体312的曲率半径相等的曲率半径的圆弧状;弹性体层322,其被覆盖在基板321的外周面,并且由硅橡胶、氟橡胶等制成;以及脱模层323,其较薄地层叠在弹性体层322的表面上,并且由pfa、ptfe等制成。
[0123]
如图10和图11所示,罩部件32经由以固定于基板321的端部的状态设置的旋转轴331以能够开闭的方式安装在二次转印辊主体312上。罩部件32被构成为:经由设置于旋转轴331的沿着轴向的一端部或两端部的未图示的凸轮部件而在保持位置90开闭所需的角度。在罩部件32上,在与爪部件94对应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用于避免与夹紧部84的爪部件94干涉的切口部324。
[0124]
进一步说明的话,如图12所示,在安装在一对链条82、83上的夹紧部84随着该链条82、83的移动而从链轮85向设置在二次转印辊31的沿着轴向的两端部的链轮86移动的期间,罩部件32在预先规定的时刻进行开闭,并且安装在一对链条82、83上的夹紧部84被收纳在二次转印辊31的凹部311中。此时,罩部件32以不与夹紧部84干涉的方式被开闭驱动。
[0125]
另外,如图13所示,在夹紧部84通过了二次转印位置t2之后,罩部件32在预先规定的时刻开闭,并且安装在一对链条82、83上的夹紧部84从二次转印辊31的凹部311脱离。此时,罩部件32也以不与夹紧部84干涉的方式被开闭驱动。如图4所示,夹紧部84通过一对链条82、83向定影装置40输送记录纸张5。
[0126]
<纸张输送装置的动作>
[0127]
在该实施方式1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如下所述,与转印部的凹部相对于保持色材图像的像保持部开放的情况相比,抑制色材进入转印部的凹部。
[0128]
即,在该实施方式1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如图10所示,在二次转印辊31的凹部311设置有罩部件32,该罩部件32通过覆盖该二次转印辊31的凹部311,抑制构成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进入凹部311。
[0129]
如图12所示,在安装于一对链条82、83的夹紧部84从链轮85向设置在二次转印辊31的沿轴向的两端部的链轮86移动的期间,罩部件32在预先规定的时刻被开闭驱动。
[0130]
此时,罩部件32在安装于一对链条82、83的夹紧部84到达预先规定的位置之前向开放位置旋转,随着链条82、83的移动,夹紧部84被收纳于二次转印辊31的凹部311的同时以封闭该二次转印辊31的凹部311的方式旋转。
[0131]
因此,如图10所示,二次转印辊31的凹部311在到达二次转印位置t2之前成为被罩部件32覆盖的状态。因此,当二次转印辊31的凹部311经过二次转印位置t2时,防止或抑制了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1上的构成调色剂像的调色剂掉落或附着到二次转印辊31的凹部311。
[0132]
另外,如图13所示,罩部件32在夹紧部84经过了二次转印位置t2之后,在预先规定
的时刻开闭,并且安装在一对链条82、83上的夹紧部84从二次转印辊31的凹部311脱离。此时,罩部件32也以不与夹紧部84干涉的方式被开闭驱动。如图4所示,夹紧部84通过一对链条82、83向定影装置40输送记录纸张5。
[0133]
以这种方式,在该实施方式1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防止或抑制了构成调色剂像的调色剂堆积在二次转印辊31的凹部311中并附着到被保持在二次转印辊31的转印区域中的记录纸张5的背面等,或者污染装置主体1a的内部。
[0134]
[实施方式2]
[0135]
图14至图17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结构图。在该实施方式2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与上述实施方式1不同,遮蔽部经由2个以上的多个铰链部以能够开闭的方式安装于转印部。
[0136]
即,在该实施方式2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如图14和图15所示,覆盖二次转印辊31的凹部311的罩部件32被构成为具有:第一铰链部34,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该罩部件32;以及第二铰链部36,其将一端部能够旋转地安装于第一铰链部34的连杆部件35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在二次转印辊31的凹部311。另外,在图14和图15中,省略了夹紧部84的图示。
[0137]
如图14所示,罩部件32在基板321的背面上的比沿二次转印辊31的旋转方向的中央靠下游侧的位置处具有轴支承部324。在罩部件32的轴支承部324,与该轴支承部324一起构成第一铰链部34的旋转轴341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支承。在旋转轴341,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有连杆部件35的一端部。
[0138]
此外,在二次转印辊31的凹部311中,在沿着该二次转印辊31的旋转方向的下游侧的侧壁311a的下部,通过构成第二铰链部36的旋转轴361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了连杆部件35的另一端部。
[0139]
如图15所示,连杆部件35分别安装于二次转印辊主体312的沿轴向的两端部。
[0140]
罩部件32被构成为:经由设置于旋转轴341、361的沿着轴向的一端部或两端部的未图示的凸轮部件,在保持位置90开闭所需的角度。
[0141]
进一步说明的话,如图16所示,在安装于一对链条82、83的夹紧部84随着该链条82、83的移动而从链轮85向设置在二次转印辊31的沿着轴向的两端部的链轮86的期间,罩部件32在预先规定的时刻开闭,并且安装于一对链条82、83的夹紧部84被收纳在二次转印辊31的凹部311。
[0142]
此时,在罩部件32的沿二次转印辊31的旋转方向的下游侧的端部32a从二次转印辊31的凹部311朝向半径方向外侧倾斜之后,该罩部件32整体随着连杆部件35的旋转而向沿二次转印辊31的旋转方向的下游侧移动,释放二次转印辊31的凹部311。
[0143]
然后,在夹紧部84被收纳在二次转印辊31的凹部311中之后,罩部件32与上述动作相反地移动而封闭二次转印辊31的凹部311。
[0144]
此外,如图17所示,罩部件32在夹紧部84通过了二次转印位置t2之后在预先规定的时刻开闭,并且安装于一对链条82、83的夹紧部84从二次转印辊31的凹部311脱离。此时,罩部件32也以不与夹紧部84干涉的方式被开闭驱动。
[0145]
这样,在上述实施方式2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如图14以及图15所示,罩部件32被第一铰链部34和第二铰链部36以能够开闭的方式支承,因此,将罩部件32由单个铰链部以能够开闭的方式支承的情况相比,能够将罩部件32向二次转印辊31的凹部311的外周突出的
突出量抑制为较小,并且能够抑制罩部件32与其他部件干涉。
[0146]
其他结构和作用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0147]
[实施方式3]
[0148]
图18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结构图。在该实施方式3中,在转印部的凹部配置有把持记录介质的端部的把持机构,遮蔽部由把持机构构成。
[0149]
即,在该实施方式3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如图18和图19所示,被构成为将罩部件37与夹紧部84一体地设置,而不是将罩部件37设置在二次转印辊31上。
[0150]
夹紧部84具备使爪部件94旋转的驱动轴93。在夹紧部84的驱动轴93上,以位于爪部件94之间的方式以固定的状态安装有罩部件37。
[0151]
如图19所示,罩部件37包括:固定部371,其被固定于旋转轴;以及遮蔽部372,其在固定部371形成为具有与二次转印辊31的外周面大致相等的曲率半径的曲面形状。罩部件37的遮蔽部372在二次转印辊31的凹部311封闭位于爪部件94之间的空间,从而防止或抑制形成调色剂像的调色剂掉落或附着到凹部311。
[0152]
此外,在该实施方式3中,在二次转印辊31的凹部311中,爪部件94沿着该二次转印辊31的周向所占的区域比凹部311的沿着周向的长度短。
[0153]
因此,在该实施方式3中,在二次转印辊31的凹部311设置有辅助罩部件38,该辅助罩部件38封闭夹紧部84的沿着二次转印辊31的周向的下游侧的区域。辅助罩部件38与罩部件32同样地构成。然而,由于辅助罩部件38不需要开闭,所以以固定在二次转印辊主体312的状态设置了辅助罩部件38。
[0154]
在该实施方式3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如图20和图21所示,罩部件37与夹紧部84一起被收纳在二次转印辊31的凹部311中、或者从二次转印辊31的凹部311脱离。
[0155]
这样,在上述实施方式3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由于在夹紧部84设置了罩部件37,所以当然能够防止或抑制形成调色剂像的调色剂掉落或附着到二次转印辊31的凹部311,而且不需要使罩部件37在开闭的方向上移动,能够简化结构。
[0156]
其他结构和作用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0157]
[实施方式4]
[0158]
图2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结构图。在该实施方式4中,构成为在像保持部的与转印部的凹部对应的位置处形成调整用图像,并且在遮蔽部的与调整用图像对应的位置处设置凹部。
[0159]
在如上述那样构成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如图1所示,将在黄色(y)、品红色(m)、青色(c)以及黑色(k)的各图像生成装置10(y、m、c、k)中形成的各色的调色剂像以彼此重叠的状态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1上,将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1上的各色的调色剂像在二次转印位置t2处一并二次转印到记录纸张5上,从而在记录纸张5上形成全彩色等图像。
[0160]
因此,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为了维持在记录纸张5上形成的全彩色图像等的画质,需要在黄色(y)、品红色(m)、青色(c)以及黑色(k)的各图像生成装置10(y、m、c、k)中以所需的图像浓度高精度地形成各色的调色剂图像。
[0161]
因此,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如图23所示,在黄色(y)、品红色(m)、青色(c)以及黑色(k)的各图像生成装置10(y、m、c、k)中,形成如下的调整用图像200,该调整用图像200由如
下部分构成:用于控制图像形成位置的被称为人字纹图案的山型的抗蚀剂图案210、用于调整图像浓度的浓度调整用色标220、或用于抑制起因于伴随在特定的图像生成装置10(y、m、c、k)中不能继续形成所需的浓度以上的图像的情况的显影装置14的显影剂的劣化的模糊、浓度降低等画质降低的调色剂带230。
[0162]
这里,调整用图像是指基于用户的图像形成请求而形成的图像以外的图像。形成由抗蚀剂图案210、浓度调整用色标220、调色剂带230等构成的调整用图像200的时刻被设定为预先规定的调整用图像形成时期。作为调整用图像形成时期,可以列举:基于图像形成装置1的装置主体1a内的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变化为预先规定的范围以上等环境因素的第一形成时期、和基于起因于图像生成装置10(y、m、c、k)生成的图像数等由图像生成装置10的图像生成装置因素的第二形成时期。第一形成时期例如是每当图像形成装置1的装置主体1a内的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变化为预先规定的范围以上时等。另外,第二形成时期是每当各图像生成装置(y、m、c、k)的感光鼓11的转速达到预先规定的值时,在各图像生成装置(y、m、c、k)中预先规定的浓度以下的图像连续了所需数量时等。另外,在各图像生成装置10(y、m、c、k)中形成的调色剂带230的图像浓度例如考虑向感光鼓11表面的调色剂的供给性而设定为中间浓度(浓度50%左右),但当然也可以是比其高的浓度或低的浓度。
[0163]
在各图像生成装置10(y、m、c、k)中形成的调整用图像200被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1上,并且如图1所示,由配置在中间转印带21被带支承辊23支承的检测位置的作为检测单元的一例的线型图像传感器等图像传感器s检测。之后,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1上的调整用图像200不被转印到记录纸张5上,而被带清洁装置27清扫而除去。此外,作为检测单元,不限于线型的图像传感器等图像传感器s,当然也可以使用仅配置在调整用图像200的位置的传感器。
[0164]
由于形成在中间转印带21上的调整用图像200经过二次转印辊31的二次转印位置t2,所以调整用图像200有可能被转印到二次转印辊31的表面上并污染二次转印辊31的表面。二次转印辊31具有辊清洁装置cl,但是难以完全除去构成调整用图像200的调色剂。当构成调整用图像200的调色剂附着到二次转印辊31的表面时,调色剂转移到被保持在二次转印辊31的表面上的记录纸张5的背面,成为背面污染的原因。
[0165]
因此,如图24所示,该实施方式4的图像形成装置1被构成为:使得作为图像形成机构的一例的各图像生成装置10(y、m、c、k)在中间转印带21的与二次转印辊31的凹部311对应的位置处形成调整用图像200。
[0166]
即,如图24所示,该实施方式4的图像形成装置1在黄色(y)、品红色(m)、青色(c)以及黑色(k)的各图像生成装置10(y、m、c、k)中形成对应颜色的调整用图像200。在各图像生成装置10(y、m、c、k)中形成的调整用图像200在一次转印位置t1处被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1上之后,随着中间转印带21的移动而向与二次转印辊31对置的二次转印位置t2移动。
[0167]
此时,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1上的调整用图像200由控制装置100设定为形成在与二次转印辊31的凹部311对应的位置处。
[0168]
而且,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1上的调整用图像200形成在与二次转印辊31的凹部311相对应的位置处、且形成在与罩部件32的位于爪部件94之间的凹部相对应的位置处。
[0169]
在二次转印辊31的罩部件32上,在与爪部件94之间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凹部311d。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1上的调整用图像200形成在与罩部件32的位于爪部件94之间
的凹部311d对应的位置处。
[0170]
因此,在该实施方式4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当形成在中间转印带21上的调整用图像200经过二次转印位置t2时,调整用图像200经过罩部件32的凹部311d,因此可以防止或抑制构成调整用图像200的调色剂附着到二次转印辊31的罩部件32。
[0171]
图25是示意性地示出二次转印辊31的凹部311d的结构图。
[0172]
如上所述,对于二次转印辊31,由未示出的高压电源施加二次转印电压。在该实施方式中,即使在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1上的调整用图像200经过二次转印辊31的凹部311d的时刻,也保持二次转印辊31被施加了二次转印电压的状态。
[0173]
当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1上的调整用图像200经过二次转印辊31的凹部311d时,形成调整用图像200的调色剂是否转移到二次转印辊31的凹部311d,这根据转印电场以何种程度作用于中间转印带21上的构成调整用图像200的调色剂而不同。
[0174]
图26是示出在施加于二次转印辊31的二次转印电压与二次转印辊31的凹部311d的深度之间的关系上,将中间转印带21上的构成调整用图像200的调色剂转移至二次转印辊31的凹部311d的情况由
×
标记表示,将中间转印带21上的构成调整用图像200的调色剂不转移至二次转印辊31的凹部311d的情况由

标记表示的图表。
[0175]
如从图26显而易见的,随着施加于二次转印辊31的二次转印电压变高,中间转印带21上的构成调整用图像200的调色剂不转移到二次转印辊31的凹部311d的情况下的

标记的区域向二次转印辊31的凹部311d的深度变深的方向移动。
[0176]
在图26中,表示中间转印带21上的构成调整用图像200的调色剂转移到二次转印辊31的凹部311d的
×
标记的区域与表示中间转印带21上的构成调整用图像200的调色剂不转移到二次转印辊31的凹部311d的〇标记的区域的边界的直线m上方的区域成为中间转印带21上的构成调整用图像200的调色剂不转移到二次转印辊31的凹部311d的区域。
[0177]
因此,该中间转印带21上的构成调整用图像200的调色剂不转移到二次转印辊31的凹部311d的区域根据施加于二次转印辊31的二次转印电压而改变。在施加于二次转印辊31的二次转印电压相对较高的情况下,如果凹部311d的深度较浅,则成为中间转印带21上的构成调整用图像200的调色剂转移到二次转印辊31的凹部311d的
×
标记的区域。
[0178]
在该实施方式中,如图25所示,设定为:在由施加到二次转印辊31的二次转印电压确定的凹部311d的深度比位于成为

标记的区域的直线m的下方的凹部311d的深度d0更深的区域,设置调整用图像200。
[0179]
如上所述,在上述实施方式4中,可以防止或抑制形成在中间转印带21上的调整用图像200附着到二次转印辊31上。
[0180]
[实施方式5]
[0181]
图27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图。该实施方式5的图像形成装置1例如构成为通过所谓的喷墨方式形成彩色图像的彩色打印机。
[0182]
图像形成装置1的图像形成部2具备向记录介质喷出墨而形成图像的多个喷墨头300。喷墨头300由与作为对应于黄色(y)、品红色(m)、青色(c)以及黑色(k)的各色的色材的一例的墨水分别对应的喷墨头300y、300m、300c、300k构成。各色的喷墨头300y、300m、300c、300k沿着中间转印带21的移动方向依次排列。各喷墨头300基于控制装置100的控制而喷出墨水的液滴,从而在中间转印带21上形成图像。
[0183]
从墨盒310向各喷墨头300y、300m、300c、300k分别供给对应颜色的墨水。墨盒310由与黄色(y)、品红色(m)、青色(c)以及黑色(k)的各色的墨水分别对应的墨盒310y、310m、310c、310k构成。在各墨盒310y、310m、310c、310k中分别容纳各种颜色的墨水。
[0184]
在该实施方式5中,例如,作为黄色(y)、品红色(m)、青色(c)以及黑色(k)的各色的墨水,使用含有磁性体并通过照射紫外线等光线而固化的墨水。形成在中间转印带21上的各种颜色的墨图像在二次转印位置t2处通过磁力一并转印到沿着二次转印辊31移动的记录纸张5上。
[0185]
被转印到记录纸张5上的黄色(y)、品红色(m)、青色(c)以及黑色(k)的各色的墨图像例如通过紫外线等光线而被固化。因此,为了方便起见,定影装置40图示了辊形态,但使用照射紫外线等光线的装置。
[0186]
其他结构和作用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0187]
本技术是基于作为2020年3月16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的特愿2020-045767的申请,它们的内容在此作为参照而引入。
[0188]
符号说明
[0189]1…
图像形成装置
[0190]
1a

装置主体
[0191]2…
图像形成部
[0192]
10

图像生成装置
[0193]
20

中间转印装置
[0194]
21

中间转印带
[0195]
30

二次转印装置
[0196]
31

二次转印辊
[0197]
311

凹部
[0198]
32

罩部件
[0199]
200

调整用图像
[0200]
80

纸张输送装置
[0201]
81

链式夹持器
[0202]
84

夹紧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