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眼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00170发布日期:2021-07-30 18:11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智能眼镜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智能穿戴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智能眼镜。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穿戴的普及和大众化,越来越多的智能穿戴产品上结合了声学功能。最初,通过外接耳机线与设置在智能穿戴产品上的耳机插孔配合,为用户提供声学体验。

随着智能穿戴产品的不断更迭,越来越多的产品逐步为用户提供免线缆的声学功能。例如,在智能眼镜的镜腿上固定设置声学组件,用户佩戴眼镜后,可以通过该声学组件享受免线缆的声学体验。

但是,大多数固定设置的声学组件,提供的声学体验都比较单一,尚不能满足用户多样化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眼镜的新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智能眼镜声学体验单一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眼镜,包括:镜框;

镜腿,所述镜腿与所述镜框围成容纳部,所述镜腿的第一端与所述镜框连接,所述镜腿的第二端在所述镜腿的延伸方向上远离所述镜腿的第一端;

活动件,所述活动件与所述镜腿可活动地连接,所述活动件被配置为能够移动到展开位置和收纳位置,所述活动件包括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

所述活动件位于展开位置时,所述活动件相对于所述镜腿展开,所述第一侧面朝向所述容纳部、所述第二侧面背离所述容纳部;

所述智能眼镜还包括:

设于所述活动件上的第一发声单元和第二发声单元,所述第一发声单元和所述第二发声单元中的至少一个设于所述第一侧面;

所述第一发声单元和第二发声单元整体构成声偶极子。

可选地,所述第一发声单元和所述第二发声单元均位于所述第一侧面、且所述第一发声单元和所述第二发声单元沿所述活动件的长度方向排列分布。

可选地,所述第一发声单元和所述第二发声单元中的至少一个自身为声偶极子扬声器。

可选地,所述智能眼镜还包括音频控制模组,

所述音频控制模组用于输出第一音频信号至所述第一发声单元、输出第二音频信号至所述第二发声单元;

所述第一音频信号和所述第二音频信号幅度相同、相位相反。

可选地,所述第一发声单元包括第一振膜,所述第一振膜的正面一侧为第一发声单元的第一前侧部,所述第一发声单元的背离所述第一振膜的正面的一侧为第一后侧部;

所述第二发声单元包括第二振膜,所述第二振膜的正面一侧为第二发声单元的第二前侧部,所述第二发声单元的背离所述第二振膜的正面的一侧为第二后侧部。

可选地,所述第一后侧部和所述第二后侧部均贴设于所述活动件的第一侧面。

可选地,所述活动件设置有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在所述第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开口;

所述第一发声单元和第二发声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腔中,所述第一前侧部和第二前侧部朝向所述第一开口。

可选地,所述第一容纳腔在所述第二侧面上设有第四开口;

所述第一后侧部和第二后侧部朝向所述第四开口。

可选地,所述活动件设置第二容纳腔和第三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和所述第三容纳腔沿着所述活动件长度方向间隔排布,所述第二容纳腔在所述第一侧面上设置第二开口,所述第三容纳腔在所述第一侧面上设置第三开口;

所述第一发声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腔内,所述第一前侧部朝向所述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发声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三容纳腔内,所述第二前侧部朝向所述第三开口。

可选地,所述活动件为长形片体,所述活动件的第一端与所述镜腿通过转轴枢转连接,所述活动件的第二端绕所述活动件的第一端可活动。

可选地,所述活动件处在收纳位置时,所述活动件的第二端靠近所述镜腿的第一端,或者所述活动件的第二端靠近所述镜腿的第二端;

所述活动件处在展开位置时,所述活动件的第二端远离于所述镜腿。

可选地,所述镜腿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相对于所述镜腿的延伸方向倾斜设置,所述活动件沿所述滑槽的延伸方向可活动地设于所述滑槽内。

可选地,所述活动件处在所述收纳位置时,所述活动件收纳于所述滑槽内;

所述活动件处在收纳位置时,所述活动件的第二端从所述滑槽中伸出。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智能眼镜,通过在镜腿上设置活动件,在活动件处于展开位置时,活动件相对于镜腿展开,容纳腔靠近镜腿的第二端,第一发声单元和第二发声单元靠近人耳,根据偶极子原理,使人耳处于有效听音区域,保证第一发声单元和第二发声单元具有较低的响度就能满足佩戴者听感需求,使智能眼镜在有效频段内大大提升远场私密性,且不影响近耳听感,有效提升用户体验。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智能眼镜处于展开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智能眼镜处于收纳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智能眼镜的镜腿与活动件的一个装配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智能眼镜的镜腿与活动件的另一个装配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智能眼镜的活动件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智能眼镜的活动件的又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智能眼镜的活动件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8是偶极子8字指向性原理图。

附图标记:

智能眼镜100;

镜框10;

镜腿20;滑槽21;

活动件30;第一容纳腔31;第二容纳腔311;第三容纳腔312;安装孔32;

第一发声单元41;第二发声单元42。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申请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智能眼镜100。

如图1至图7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智能眼镜100包括镜框10、镜腿20、活动件30、第一发声单元41、第二发声单元42。可选地还可以包括控制单元。

具体而言,镜腿20与镜框10围成容纳部。可选地,镜腿20的第一端与镜框10连接,镜腿20的第二端在镜腿20的延伸方向上远离镜腿20的第一端。活动件30与镜腿20可活动地连接,活动件30包括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可选地,活动件30内限定第一容纳腔31,活动件30设有与第一容纳腔31连通的第一开口,活动件30在展开位置和收纳位置之间可切换的移动,在活动件30处于展开位置时,活动件30的第一侧面朝向容纳部,活动件30的第二侧面背离于容纳部。活动件30的一部分相对于镜腿20展开,以使第一容纳腔31靠近镜腿20的第二端,在活动件30处于收纳位置时,第一容纳腔31远离镜腿20的第二端。第一发声单元41和第二发声单元42设置在活动件30其中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活动件30的第一侧面。可选地,第一发声单元41和第二发声单元42都设于第一容纳腔31。可选地,控制单元设于镜腿20,并能够发出电信号,第一发声单元41与第二发声单元42接收电信号并发出声音。所述第一发声单元41和第一发声单元42整体构成声偶极子。两个发声单元整体在远场的声音辐射效率很低,能够实现远场消音、防止漏音的问题。

换言之,参见图1和图2,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智能眼镜100主要由镜框10、镜腿20、活动件30、第一发声单元41、第二发声单元42和控制单元组成。其中,镜腿20的第一端安装在镜框10上,镜腿20的第二端在镜腿20的延伸方向上远离镜腿20的第一端。镜腿2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为镜腿20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活动件30与镜腿20可活动地连接,活动件30内形成有第一容纳腔31,活动件30设置有出声孔(出声孔在图中未标记),出声孔与第一容纳腔31连通。

活动件30在展开位置和收纳位置之间可切换移动。在活动件30处于展开位置时,如图1所示,活动件30的一部分可以相对于镜腿20展开,活动件30在展开的过程中,第一容纳腔31靠近镜腿20的第二端,并且第一容纳腔31大致位于人耳耳孔位置处。

在活动件30处于收纳位置时,如图2所示,活动件30收起,第一容纳腔31远离镜腿20的第二端。第一发声单元41和第二发声单元42可以分别设置于第一容纳腔31。控制单元可以设置在镜腿20上,控制单元能够发出电信号,第一发声单元41与第二发声单元42可以接收电信号并发出声音。通过将第一发声单元41和第二发声单元42设置在活动件30的第一容纳腔31内,在活动件30活动至展开位置时,使第一发声单元41和第二发声单元42可以靠近人耳耳孔处,保证人耳处于有效听音区域,同时第一发声单元41和第二发声单元42可以具有较低的响度就能满足佩戴者听感需求,使智能眼镜100在有效频段内大大提升远场私密性,且不影响近耳听感,有效提升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发声单元41与第一发声单元42整体可以构成声偶极子系统,在相对于发声单元的远场形成声音振动相互抵消,从另一个角度提升远场私密性,减缓漏音。在本申请中,智能眼镜100的镜腿20为两个,每个镜腿20上可以分别设置有活动件30。控制单元可以同时给出大小相等、相位相反的电信号,活动件30上的第一发声单元41和第二发声单元42可以发出幅度相等、相位相反的声信号,在第一发声单元41和第二发声单元42的周围具有8字指向形特性(参见图8),在远处声波会相互抵消,形成消音区域。当然,偶极子声学原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可以理解并且能够实现的,在本申请中不再详细赘述。

由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智能眼镜100,通过在镜腿20上设置活动件30,在活动件30处于展开位置时,活动件30相对于镜腿20展开,第一容纳腔31靠近镜腿20的第二端,第一发声单元41和第二发声单元42靠近人耳,使人耳处于有效听音区域,保证第一发声单元41和第二发声单元42具有较低的响度就能满足佩戴者听感需求,使智能眼镜100在有效频段内大大提升远场私密性,且不影响近耳听感,有效提升用户体验。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容纳腔31可以被分隔为第二容纳腔311和第三容纳腔312,第一发声单元41设于第二容纳腔311,第一出声孔与第二容纳腔311连通,第二发声单元42设于第三容纳腔312,第二出声孔与第三容纳腔312连通。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活动件上也可以直接设置两个有一定间隔的第二容纳腔和第三容纳腔,用于分别容纳第一发声单元41和第一发声单元42。

也就是说,参见图5至图7,可选地,活动件30上的第一容纳腔31可以被分为第二容纳腔311和第三容纳腔312,其中,第一发声单元41可以设置在第二容纳腔311,第二开口与第二容纳腔311连通。第二发声单元42可以设置在第三容纳腔312,第三开口与第三容纳腔312连通。控制单元可以同时给出大小相等、相位相反的电信号,活动件30上的第一发声单元41和第二发声单元42可以发出幅度相等、相位相反的声信号,在第一发声单元41和第二发声单元42的周围具有8字指向形特性,在远处声波会相互抵消,形成消音区域,达到远场消声的效果。

所述第一发声单元41包括第一振膜,所述第一振膜的正面一侧为第一发声单元41的第一前侧部,所述第一发声单元41的背离所述第一振膜的正面的一侧为第一后侧部。所述第二发声单元42包括第二振膜,所述第二振膜的正面一侧为第一发声单元42的第二前侧部,所述第一发声单元42的背离所述第二振膜的正面的一侧为第二后侧部。

可选地,所述第一后侧部和所述第二后侧部均贴设于所述活动件的第一侧面。也即,两个发声单元的前侧部都朝向容纳部。能够为智能眼镜的佩戴者提供良好的听音效果。

进一步可选地,在活动件30上设有第一容纳腔31的技术方案中,第一发声单元41的第一前侧部和第二发声单元42的第二前侧部均朝向第一容纳腔31的第一开口,用于朝向容纳部。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发声单元41和第二发声单元42装腔时,后腔可以共用,也可以不共用。例如,在如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活动件30开设有一个第一容纳腔31,第一发声单元41和第二发声单元42都设置在第一容纳腔31中,该方案为后腔共用方案。第二容纳腔311和第三容纳腔312连通形成第一容纳腔31。在后腔不共用的方案中,第二容纳腔311和第三容纳腔312分隔开。

可选地,如图5所示,第二容纳腔311和第三容纳腔312可以为闭腔方案。在后腔共用的方案中,如图6所示,第二容纳腔311和第三容纳腔312连通,第二容纳腔311和第三容纳腔312可以为开腔。如图7所示,活动件31在第二侧面上对应第二容纳腔311的位置开设有开口,在第二侧面上对应第三容纳腔312的位置开设有开口。这样就形成了开腔并且共腔的结构。另外可选地,在后腔不共用的方案中,如图7所示,第二容纳腔311和第三容纳腔312分隔开,并且后腔开放,即为开腔结构。

在后腔共用的方案中,也可以只采用一个所述第一容纳腔31,如图5所示。所述活动构件31在第二侧面上对应第一容纳腔311的位置开设有第四开口,第一发声单元41的第一后侧部和第一发声单元42的第二后侧部都朝向所述第四开口。该方案构成了共用一个容纳腔的开腔方案。

在第一容纳腔31为闭腔的技术方案中,可以减少第一容纳腔31的腔体体积,使第一发声单元41和第二发声单元42可共腔的腔体尽可能减少,从而减少活动件30的体积,满足智能眼镜100的最小化需求。第一容纳腔31也可以设置成开腔结构。当然,不论第一容纳腔31是开腔结构还是闭腔结构,活动件30上的第一发声单元41和第二发声单元42在远场的声波可以相互抵消,提高智能眼镜100的远场私密性。在本申请中,第一发声单元41和第二发声单元42的后腔共用时可以开放也可以封闭。第一发声单元41和第二发声单元42不共用后腔时,受结构限制,为保证低频性能,都应开放。

可选地,第一发声单元41和所述第二发声单元42中的至少一个自身为声偶极子扬声器。两者也可以都为声偶极子扬声器。这样,第一发声单元41和第二发声单元42自身的前后侧声音就能够产生相互抵消的作用,再结合两个发声单元之间的抵消作用,能够更好的实现远场消音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可选地,所述活动件上无论是否设置有容纳腔,第一发声单元41和第一发声单元42都可以位于活动件的第一侧面。所述活动件30设于镜腿20的内表面,活动件30的第二侧面靠近镜腿20,活动件30的第一侧面背离镜腿20,第一发声单元41和第二发声单元42均设于活动件30的第一侧面。两个发声单元可以沿着活动件的长度方向排列分布。这种分布方式能够在最简洁的结构条件下实现为用户提供良好的听音效果并达到远场消音作用。

换句话说,参见图3,活动件30可以设置在镜腿20的内表面,活动件30可以相对镜腿20的内表面可活动。其中,活动件30的第二侧面可以靠近镜腿20,活动件30的第一侧面可以背离镜腿20,第一发声单元41和第二发声单元42可以设置在活动件30的第一侧面。活动件30的第一侧面可以设置有第一容纳腔31,第一容纳腔31可以被分割为第二容纳腔311和第三容纳腔312,第二容纳腔311和第三容纳腔312均可以背离镜腿20敞开,第一发声单元41设置在第二容纳腔311内,第二发声单元42设置在第三容纳腔312内,第一发声单元41和第二发声单元42可以处于完全腔开放的状态,在活动件30活动至展开位置时,第一发声单元41和第二发声单元42可以发出幅度相等、相位相反的声波。其中,第一发声单元41和第二发声单元42的正面可以是背向活动件30的一面,第一发声单元41和第二发声单元42的反面可以是朝向活动件30的一面。根据偶极子声学原理,两列波会在远场相互抵消,形成消音区域,实现远场消声,有效提高智能眼镜100的远场私密性,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活动件30为长形片体,活动件30的第一端与镜腿20活动连接,活动件30的第二端绕活动件30的第一端可活动,第一发声单元41和第二发声单元42在活动件30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开布置,且第二发声单元42靠近活动件30的第二端。活动件30处于展开位置时,活动件30的第二端靠近镜腿20的第二端,活动件30处于收纳位置时,活动件30的第一侧与镜腿20的内表面贴合。当然,活动件30也可以收纳在镜腿20内,如图3所示,活动件30处于展开位置时,活动件30的第二端靠近镜腿20的第二端。活动件30处于收纳位置时,活动件30收纳在镜腿20内(如图2所示)。

也就是说,如图5至图7所示,活动件30可以设置为长形片体或其他形状,活动件30的具体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具体设定。活动件30的第一端可以与镜腿20活动连接,活动件30的第二端可以绕活动件30的第一端可活动,第一发声单元41和第二发声单元42可以在活动件30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开布置,并且第二发声单元42靠近活动件30的第二端。在活动件30处于展开位置时,活动件30相对镜腿20展开,活动件30的第二端靠近镜腿20的第二端,第二发声单元42相对第一发声单元41来说,更加靠近人耳耳孔处,保证人耳处于有效听音区域。在活动件30处于收纳位置时,活动件30的第一侧与镜腿20的内表面贴合,保证活动件30可以收纳在镜腿20上。

在本申请中,第一发声单元41与第二发声单元42可以分别采用全频、偶极子扬声器。两个全频、偶极子扬声器应接入幅值相等、相位相反的电信号,可采用前端电信号直接反向一路,两个全频扬声器正负极接法相同,或前端电信号相同,两个全频扬声器正负极接法相反。第一发声单元41和第二发声单元42可以同时接受控制单元给出的大小相等、相位相反的电信号。并且第一发声单元41和第二发声单元42可以同时发出幅度相等、相位相反的声信号,在扬声器组合(第一发声单元41和第二发声单元42)的周围具有8字型指向特性,在远处声波会相互抵消,形成消音区域。处于近处的扬声器(第二发声单元42)受另一个扬声器(第一发声单元41)影响较小,可尽量维持单个扬声器的声学特性,形成有效听音区域。

两个全频扬声器(第一发声单元41和第二发声单元42)紧挨排列在活动件30上,通过活动件30的活动,其中第二发声单元42距离耳孔在有效听音范围内,不受第一发声单元41的消音影响,保证佩戴者的听音需求。第一发声单元41和第二发声单元42均比较靠近人耳,其中,第二发声单元42最靠近人耳,保证第二发声单元42具有较低的响度就能满足佩戴者的听音需求,远场声压级相应的降低,再叠加偶极子远场消音效应,就能够进一步提高远场私密性,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镜腿20的内表面设有转轴,活动件30的第一端设有安装孔32,活动件30的第一端通过转轴与镜腿20可枢转地连接。镜腿20的宽度大于活动件30的宽度,活动件30位于收纳位置时,活动件30在镜腿20上的正投影不超出镜腿20。

换句话说,参见图3,镜腿20的内表面可以设置有转轴,活动件30的第一端可以设置有安装孔32,活动件30的第一端可以通过安装孔32与转轴相配合,以将活动件30可枢转地设置在镜腿20上。通过活动件30相对镜腿20转动实现活动件30在展开位置和收纳位置之间的切换。在活动件30处于展开位置时,如图1所示,活动件30相对镜腿20转动至活动件30的第二端靠近人耳耳孔的位置处,使第二发声单元42更加靠近人耳耳孔处,保证人耳处于有效听音区域。第一发声单元41与第二发声单元42均可以接收控制单元发送的电信号,并且在第一发声单元41与第二发声单元42接到电信号后发出声音。

通过将活动件30活动至展开位置,保证第二发声单元42距离耳孔在有效听音范围内,不受第一发声单元41的消音影响,确保佩戴者的听音需求。第一发声单元41和第二发声单元42均比较靠近人耳,其中,第二发声单元42最靠近人耳,保证第二发声单元42具有较低的响度就能满足佩戴者的听音需求,远场声压级相应的降低,再叠加偶极子远场消音效应,就能够进一步提高远场私密性,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在活动件30处于收纳位置时,如图2所示,活动件30收起,活动件30转动至与镜腿20的内表面相贴合的位置处,使第一发声单元41和第二发声单元42远离镜腿20的第二端。镜腿20的宽度可以大于活动件30的宽度,在活动件30位于收纳位置时,活动件30在镜腿20上的正投影不超出镜腿20,保证活动件30可以收纳在镜腿20的内侧,不影响智能眼镜100的正常佩戴,同时保证智能眼镜100佩戴的外形美观。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镜腿20设有滑槽21,所述滑槽21相对于所述镜腿20的延伸方向倾斜设置,所述活动件30沿所述滑槽21的延伸方向可活动地设于所述滑槽21内。

也就是说,参见图4,镜腿20设置有滑槽21,滑槽21可以相对于镜腿20的延伸方向倾斜延伸,即滑槽21在镜腿20的宽度方向上朝向镜腿20的第二端倾斜延伸。活动件30可以设置在滑槽21上,并且活动件30可以相对滑槽21滑动,当活动件30处于展开位置时,可以将活动件30滑出滑槽21,并将活动件30的第二端滑出至靠近人耳耳孔的位置处,第一发声单元41与第二发声单元42均可以接收控制单元发送的电信号,并且在第一发声单元41与第二发声单元42接到电信号后发出声音。第二发声单元42相对第一发声单元41更加靠近人耳耳孔处,保证第二发声单元42具有较低的响度就能满足佩戴者的听音需求,远场声压级相应的降低,再叠加偶极子远场消音效应,就能够进一步提高远场私密性,提升用户使用体验保证智能眼镜100有效提升远场私密性,且不影响近耳听感,有效提升用户体验。

在活动件30处于收纳位置时,若用户不需要实用音频播放功能时,用户可以将活动件30滑回至镜腿20的滑槽21内,保证活动件30与镜腿20相贴合,使用方便的同时,还能提高智能眼镜100的整体美观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活动件30为伸缩件,活动件30的第一端与镜腿20连接,活动件30的第二端相对于活动件30的第一端可伸缩,第二发声单元42设于活动件30的第二端。

换句话说,活动件30可以采用伸缩件,活动件30的第一端可以与镜腿20连接,活动件30的第二端可以相对于活动件30的第一端可伸缩,第二发声单元42可以设置在活动件30的第二端。当活动件30处于展开位置时,通过拉伸活动件30,使活动件30的第二端伸长至靠近人耳耳孔的位置处,第一发声单元41与第二发声单元42均可以接收控制单元发送的电信号,并且在第一发声单元41与第二发声单元42接到电信号后发出声音。第二发声单元42相对第一发声单元41更加靠近人耳耳孔处,保证第二发声单元42具有较低的响度就能满足佩戴者的听音需求,远场声压级相应的降低,再叠加偶极子远场消音效应,就能够进一步提高远场私密性,提升用户使用体验保证智能眼镜100有效提升远场私密性,且不影响近耳听感,有效提升用户体验。

在活动件30处于收纳位置时,用户可以驱动活动件30缩回至镜腿20上,保证活动件30与镜腿20的内表面相贴合的位置处,从而使第一发声单元41和第二发声单元42远离镜腿20的第二端,使用方便的同时,还能提高智能眼镜100的整体美观度。

当然,在本申请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能够理解,活动件30的具体形状以及活动件30与镜腿20的具体活动形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具体限定,只要能够使活动件30在展开位置和收纳位置之间可切换的活动形式都应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同时,本申请的智能眼镜100可以为ar、vr、以及各种普通智能型眼镜,本申请的智能眼镜100的其他具体结构以及工作原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可以理解并且能够实现的。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申请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申请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