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过微球液晶调节的可变三色模组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46562发布日期:2021-10-12 18:55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过微球液晶调节的可变三色模组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有色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过微球液晶调节的可变三色模组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2.目前,为了满足消费群体对于视觉美感的要求,几乎所有的工业成品都进行了一定的外观设计,再配合各种颜色图案的搭配,从而满足消费者的美感需求并在一定程度上获得消费者的认可,促进产品竞争力并提高产品销量。
3.现有的工业成品通常通过在工业成品的表面设置固定色彩的图层来实现产品的装饰,但是,由于图层的色彩是固定的,消费者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产生视觉疲劳。这对于部分的对于外观要求极高的消费群体,甚至会因为厌倦了工业成品的外观问题而选择更换不同颜色的产品,这就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4.特别的,目前市面上手机背盖玻璃颜色基本为单一色彩,不能实现颜色的变化。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微球液晶调节的可变三色模组及其制备工艺。
6.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通过微球液晶调节的可变三色模组,包括由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第一颜色镀膜层、第一ito层、第一flim层或者lens层、第二颜色镀膜层、第二ito层,第二flim层或者lens层、第三颜色镀膜层、第三ito层,第三flim层或者lens层,所述第一flim层或者lens层和第二颜色镀膜层封装有微球液晶,第二flim层或者lens层和第三颜色镀膜层封装有微球液晶,所述第一颜色镀膜层、第二颜色镀膜层和第三颜色镀膜层的颜色不同。
7.优选的,第一ito层的方阻<800欧姆/方块电阻;第一flim层或者lens层的材料透过率t>70%。
8.优选的,第二ito层的方阻<800欧姆/方块电阻;第二flim层或者lens层的材料透过率t>70%。
9.优选的,第三ito层的方阻<800欧姆/方块电阻;第三flim层或者lens层的材料透过率t>70%。
10.优选的,所述液晶微球的微孔孔径范围为几纳米到几百纳米。
11.一种通过微球液晶调节的可变三色模组的制备工艺:它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第一flim层或者lens层的上表面镀制第一ito层,再在第一ito层上镀制第一颜色镀膜层,得到上基底层;步骤2、在第二flim层或者lens层的上表面镀制第二ito层,再在第二ito层上镀制第二颜色镀膜层,得到中基底层;步骤3、在第三flim层或者lens层的上表面镀制第三ito层,再在第三ito层上镀制
第三颜色镀膜层,得到下基底层;步骤4、在上基底层的第一flim层或者lens层的下表面上涂布液晶微球,中基底层的第二flim层或者lens层的下表面上涂布液晶微球;步骤5、将涂布有液晶微球的上基底层、中基底层、下基底层贴合,并采用封装材料层对液晶微球进行封装。
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包括由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第一颜色镀膜层、第一ito层、第一flim层或者lens层、第二颜色镀膜层、第二ito层,第二flim层或者lens层、第三颜色镀膜层、第三ito层,第三flim层或者lens层,所述第一flim层或者lens层和第二颜色镀膜层封装有微球液晶,第二flim层或者lens层和第三颜色镀膜层封装有微球液晶,所述第一颜色镀膜层、第二颜色镀膜层和第三颜色镀膜层的颜色不同,本发明通过三种不同的颜色镀膜层结合液晶微球,控制封装材料层中的微球液晶在施加电场和不施加电场的情况下的透过率来实现颜色的调控,可以实现多色的变化。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未施加电场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施加电场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1第一颜色镀膜层、2第一ito层、3第一flim层或者lens层、4封装材料层、5第二颜色镀膜层、6第二ito层,7第二flim层或者lens层、8第三颜色镀膜层、9第三ito层,10第三flim层或者lens层、11微球液晶。
具体实施方式
14.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1

3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
15.实施例1一种通过微球液晶11调节的可变三色模组,包括由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第一颜色镀膜层1、第一ito层2、第一flim层或者lens层3、第二颜色镀膜层5、第二ito层6,第二flim层或者lens层7、第三颜色镀膜层8、第三ito层9,第三flim层或者lens层10,所述第一flim层或者lens层3和第二颜色镀膜层5封装有微球液晶11,第二flim层或者lens层7和第三颜色镀膜层8封装有微球液晶11,所述第一颜色镀膜层1、第二颜色镀膜层5和第三颜色镀膜层8的颜色不同。
16.第一ito层2的方阻<800欧姆/方块电阻;第一flim层或者lens层3的材料透过率t>70%;第二ito层6的方阻<800欧姆/方块电阻;第二flim层或者lens层7的材料透过率t>70%;第三ito层9的方阻<800欧姆/方块电阻;第三flim层或者lens层10的材料透过率t>70%。
17.所述液晶微球的微孔孔径范围为几纳米到几百纳米。
18.一种通过微球液晶11调节的可变三色模组的制备工艺:它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第一flim层或者lens层3的上表面镀制第一ito层2,再在第一ito层2上镀制第一颜色镀膜层1,得到上基底层;步骤2、在第二flim层或者lens层7的上表面镀制第二ito层6,再在第二ito层6上镀制第二颜色镀膜层5,得到中基底层;步骤3、在第三flim层或者lens层10的上表面镀制第三ito层9,再在第三ito层9上镀制第三颜色镀膜层8,得到下基底层;步骤4、在上基底层的第一flim层或者lens层3的下表面上涂布液晶微球,中基底层的第二flim层或者lens层7的下表面上涂布液晶微球;步骤5、将涂布有液晶微球的上基底层、中基底层、下基底层贴合,并采用封装材料层4液晶微球进行封装。
19.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采用日本九州进口的液晶微球,封装材料采用透明聚苯乙烯。
20.实施例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封装材料采用透明聚苯乙烯,本发明的液晶微球的制备方法为:第一:将尺寸为600nm的0.01g二氧化硅微球均匀分散在10ml乙醇和80ml去离子水,加入0.05g naoh和0.3g甲醛溶液,室温搅拌10分钟,再加入0.3g间苯二酚,室温下搅拌6h,得到表面包覆了一层酚醛树脂的二氧化硅微球,将产物用乙醇和水的混合溶液洗涤,洗涤后产物室温干燥后待用。
21.第二:将0.1g表面包覆一层酚醛树脂的二氧化硅微球超声分散于溶解有0.4g十六烷基溴化铵(ctab)和0.8g浓氨水的80ml去离子水中,再向其中滴加溶有2ml正硅酸乙酯(teos)的30ml正己烷。在30℃水浴中搅拌12h后用乙醇和水相继反复洗涤,于30℃烘干。将烘干的样品于80ml正丙醇溶液中,90℃回流萃取12h,将介孔孔道内的表面活性剂充分去除,即得本发明所需的液晶微球材料。
22.该结构实现颜色变化原理如下:第一颜色镀膜层1反射率为r1,透过率为t1;第二颜色镀膜层5反射率为r2,透过率为t2;第三颜色镀膜层8反射率为r3,透过率为t3;微球液晶11在电场作用下才允许光线通过,且光线通过率为t。在没有电场时,液晶微球11完全不让光线通过或者通过率很低,可以忽略不计;第一ito层2、第二ito层6和第三ito层9是实现施加电场e的导电层;在未施加电场e的情况下,液晶微球11将不允许可见光通过,这时进入人眼的光线仅仅为第一颜色镀膜层1的反射光线(为了方便解释不考虑第一ito层2、第一flim层或者lens层3的反射,并假设第一ito层2、第一flim层或者lens层3的透过率为100%),颜色当然也就为第一颜色镀膜层1的反射光谱颜色,光路示意图见图2。
23.在施加电场e的情况下,液晶微球11将允许可见光通过,这时进入人眼的光线为第一颜色镀膜层1的反射光线和第二颜色镀膜层5反射回来的光线透过第一颜色镀膜层1、第一ito层2、第一flim层或者lens层3后的混合光线和第三颜色镀膜层8反射回来的光线透过第一颜色镀膜层1、第一ito层2、第一flim层或者lens层3、第二颜色镀膜层5、第二ito层6,
第二flim层或者lens层7后的混合光线;这时人眼感知的颜色当然也就为第一颜色镀膜层1、第二颜色镀膜层5、第三颜色镀膜层8混合后的颜色,并且三种光线根据其强度不同混合后将呈现出不同颜色,光路示意图见图3。
24.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发明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