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拣装置和具备该分拣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55591发布日期:2022-02-19 11:42阅读:81来源:国知局
分拣装置和具备该分拣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的体内排出空间,将从图像形成装置排出的薄片体在与薄片体排出方向正交的薄片体宽度方向上分拣的分拣装置和具备该分拣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2.以往,存在有一种托盘,其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的体内排出空间,堆放从图像形成装置排出的薄片体。用户从与薄片体排出方向正交的薄片体宽度方向的一侧、即体内排出空间的前面侧取出堆放于该托盘的薄片体。此时,为了让用户容易取出薄片体,在托盘的薄片体宽度方向的一侧的端部设置有缺口部。缺口部从托盘的薄片体宽度方向的一侧的端部朝向薄片体宽度方向的内侧缺口。缺口部设置在与堆放于托盘的薄片体重叠的位置。用户能够将手插入缺口部而在上下方向上抓住托盘上的薄片体摞。
3.另外,以往已知一种分拣装置,其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的体内排出空间,将从图像形成装置排出的薄片体在与薄片体排出方向正交的薄片体宽度方向上分拣。该分拣装置具备基座部和托盘部,所述基座部设置在体内排出空间的底部,所述托盘部设置为能够相对于该基座部在薄片体宽度方向上往返移动。从图像形成装置排出的薄片体堆放在该托盘部上。在排出薄片体时,分拣装置使托盘部在薄片体宽度方向上移动而改变薄片体的堆放位置,由此进行薄片体的分拣。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户容易取出堆放于托盘部且薄片体宽度方向的尺寸最大的薄片体的分拣装置。
5.本发明的第一构造的分拣装置设置在装置主体的薄片体排出空间,通过将排出的薄片体的堆放位置在与薄片体排出方向正交的薄片体宽度方向上转移,而对所述薄片体进行分拣,其中,所述分拣装置包括:基座部,固定在所述装置主体的所述薄片体排出空间的底部;以及托盘部,被所述基座部支撑为能够在移动到所述薄片体宽度方向上的一侧的第一转移位置和移动到所述薄片体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第二转移位置之间往返移动,在所述第一转移位置和所述第二转移位置处堆放从所述装置主体排出的所述薄片体,所述托盘部上的所述薄片体能够从所述薄片体宽度方向的所述一侧取出,所述托盘部具有缺口部,在所述薄片体宽度方向上使所述托盘部的所述一侧的端部朝向所述托盘部的内侧以预定的宽度缺口而形成所述缺口部,当所述托盘部位于所述第二转移位置时,所述缺口部位于堆放在所述托盘部上的所述薄片体的所述薄片体宽度方向的所述一侧的端部边缘的下方。
6.另外,本发明的第二构造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上述构造的分拣装置和所述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包含在所述薄片体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以及供形成有所述图像的所述薄片体排出的所述薄片体排出空间。
7.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构造,即使在托盘部位于第一转移位置的情况下,从图像形成
装置排出的薄片体的薄片体宽度方向的一侧的端部边缘也与缺口部重叠。因此,即使在排出最大尺寸的薄片体时,用户也能够将手插入缺口部而取出托盘部上的薄片体摞。因此,能够提供一种用户容易取出堆放于托盘部且薄片体宽度方向的尺寸最大的薄片体的分拣装置。
8.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构造,能够提供一种即使排出到薄片体排出空间的薄片体是薄片体宽度方向的尺寸最大的薄片体,也容易从薄片体排出空间取出的图像形成装置。
附图说明
9.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分拣装置和安装有分拣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10.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分拣装置和安装有分拣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立体图。
11.图3a是在薄片体的层叠方向上表示托盘部的俯视图。
12.图3b是在薄片体宽度方向上观察托盘部的侧视图。
13.图4是表示图3b所示的缺口部附近的详情的局部放大图。
14.图5是从上方表示层叠有薄片体的托盘部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分拣装置20和安装有分拣装置20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内部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分拣装置20和安装有分拣装置20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立体图。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了数码复合机作为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一个例子,但是本发明的分拣装置20能够同样地连接于数码复合机以外的例如激光打印机、喷墨式打印机和传真机等。
16.如图1所示,在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主体内配置有图像形成部6。图像形成部6通过带电、曝光、显影和转印的各工序而形成图像。
17.图像形成部6沿着感光鼓1的旋转方向(图1的逆时针方向)配置有带电部2、曝光单元3、显影装置4、转印辊7、清洁装置8和除电装置(未图示)。
18.感光鼓1例如在铝鼓上层叠有感光层,通过带电部2使感光鼓1的表面的感光层同样地带电。
19.带电部2使感光鼓1的表面均匀带电。例如带电部2能够使用电晕放电装置。此外,也可以使用接触式的带电装置来替代电晕放电装置。曝光单元3基于在图像读取部18中读取的原稿图像数据,向感光鼓1照射光束(例如激光束),在感光鼓1的表面形成静电潜影。
20.显影装置4使调色剂附着于感光鼓1的静电潜影而形成调色剂像。由调色剂容器5向该显影装置4供给调色剂。
21.转印辊7将形成于感光鼓1的表面的调色剂像转印到沿着送纸通道11输送的薄片体。清洁装置8具备沿着感光鼓1的长边方向与感光鼓1线接触的清洁辊、清洁刮板等。在调色剂像被转印于薄片体之后,清洁装置8除去感光鼓1的表面的残留调色剂。
22.图像读取部18由扫描光学系统、聚光透镜和ccd传感器等(均未图示)构成。
23.在进行复印动作的情况下,在图像读取部18中读取原稿的图像数据并转换为图像
信号。另外,在图像形成部6中,由带电部2使图中的感光鼓1的表面均匀带电。接下来,曝光单元3根据由图像读取部18读取的原稿图像数据,向感光鼓1上照射激光束。由此,基于图像数据的静电潜像形成于感光鼓1的表面。此后,显影装置4使调色剂附着于静电潜影而形成调色剂像。
24.以预定的时机从纸收容部10经由送纸通道11和对准辊对13向所述图像形成部6输送薄片体。并且,在图像形成部6中,形成于感光鼓1的表面的调色剂像由转印辊7转印于薄片体。并且,转印有调色剂像的薄片体被输送到定影部9进行加热和加压。如此,调色剂像被定影于薄片体。
25.经过了定影部9的薄片体经过送纸通道11被输送到排出辊对14a、14b中的任意一方。仅在薄片体的单面形成图像的情况下,薄片体被输送到排出辊对14a,并被排出到安装于体内排出空间16的分拣装置20。
26.另一方面,在薄片体的双面形成图像的情况下,使经过了定影部9的薄片体的前端暂时从排出辊对14b突出到体内排出空间16内。接着,通过使排出辊对14b反转而使薄片体转回,并引导到翻转输送通道19,在图像面翻转的状态下,将该薄片体再次输送到对准辊对13。并且,形成于感光鼓1的表面的下一个图像由转印辊7转印到薄片体的未形成图像的面。然后,薄片体被输送到定影部9而定影调色剂像,并由排出辊对14a排出到分拣装置20。
27.如图1、图2所示,分拣装置20可装拆地安装于体内排出空间16的底部16a。分拣装置20执行如下的分拣处理:使从排出辊对14a、14b排出的薄片体以预定张数在与薄片体排出方向(沿着图1、图2的箭头a至a’的方向)正交的薄片体宽度方向(与图1的纸面垂直的方向,沿着图2的箭头b至b’的方向)上交替移动。分拣装置20具备基座部21和托盘部22。
28.如图1所示,基座部21固定于体内排出空间16的底部16a。基座部21具有第一平坦部23、第一倾斜部24和第一立壁部25。第一平坦部23沿着体内排出空间16的底部16a在薄片体排出方向上延伸。第一倾斜部24随着从第一平坦部23朝向薄片体排出方向的上游侧(图示箭头a侧)而以下降的方式倾斜。第一立壁部25从第一倾斜部24的薄片体排出方向的上游侧端部向上方立起。在排出辊对14a的下方设置有被卡合部(未图示)。第一立壁部25设置有与被卡合部卡合的卡合部(未图示)。通过第一立壁部25的卡合部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被卡合部卡合,从而基座部21被固定于体内排出空间16。
29.如图1、图2所示,托盘部22位于基座部21的上方。托盘部22被支撑成相对于基座部21能够沿着薄片体宽度方向往返移动。托盘部22能够在薄片体宽度方向上可移动的范围内的最一侧(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前面侧)的位置即第一转移位置sp1和最另一侧(图像形成装置100的背面侧)的位置即第二转移位置sp2之间移动(参照图3a)。在托盘部22的上表面具有薄片体堆放面32。在薄片体堆放面32的上表面堆放从排出辊对14a、14b排出的薄片体p。
30.连接部26直立设置在薄片体宽度方向上的基座部21的里侧(图像形成装置100的背面侧,即图示箭头b方向)的端部。连接部26具备连接器(未图示)。连接器与用于向分拣装置20发送电力和控制信号的电缆连接。在基座部21与托盘部22之间配置有用于使托盘部22往返移动的马达、齿轮等驱动机构(未图示)。
31.接下来,使用图3a、图3b、图4详细说明托盘部22。图3a是在薄片体的层叠方向上表示托盘部22的俯视图。图3b是在薄片体宽度方向上观察托盘部22的侧视图。图4是表示图3b所示的缺口部33附近的详情的局部放大图。
32.如图3a、图3b所示,托盘部22具有第二平坦部28、第二倾斜部29和第二立壁部30。第二平坦部28在薄片体排出方向上延伸。第二倾斜部29从第二平坦部28朝向薄片体排出方向的上游侧以下降的方式倾斜。第二立壁部30从第二倾斜部29的薄片体排出方向的上游侧端部立起。
33.第二倾斜部29位于与从排出辊对14a、14b排出的薄片体p的至少一部分重叠的位置。因此,排出的薄片体p沿着托盘部22的第二倾斜部29滑落。第二立壁部30抵接于沿着第二倾斜部29滑落的薄片体p的后端,矫正薄片体p的后端。
34.在托盘部22的薄片体宽度方向的一侧的端部、即体内排出空间16的前面侧的端部,形成有缺口部33。缺口部33形成为从薄片体堆放面32朝向体内排出空间16的底部16a凹陷的凹形。缺口部33随着朝向托盘部22的薄片体宽度方向的内侧而形成为尖细的形状。即,随着从托盘部22的薄片体宽度方向的一侧的端部朝向托盘部22的薄片体宽度方向的内侧,缺口部33的薄片体排出方向的宽度变小。
35.缺口部33具有边缘部34,所述边缘部34划定薄片体堆放面32与缺口部33的内表面的边界。边缘部34用弓形的曲线连接薄片体堆放面32和缺口部33的内表面,形成为所谓的圆角面(r面)形状(参照图4)。
36.边缘部34具有下游侧边缘部34a、上游侧边缘部34b和里侧边缘部34c。下游侧边缘部34a位于边缘部34的薄片体排出方向的下游侧。上游侧边缘部34b位于边缘部34的上游侧。里侧边缘部34c沿着薄片体排出方向连接上游侧边缘部34b和下游侧边缘部34a。下游侧边缘部34a随着从托盘部22的薄片体宽度方向的一侧的端部朝向薄片体宽度方向的内侧、即随着朝向薄片体堆放面32的内侧,而以接近薄片体排出方向的上游侧的方式倾斜。
37.在沿着薄片体p的层叠方向俯视(图3a的纸面方向)时,下游侧边缘部34a形成为朝向缺口部33的外侧稍微鼓起的弓形的曲线状。在下游侧边缘部34a的薄片体宽度方向的中央部34d处绘制的切线l1(图3a的单点划线)与以经过该中央部34d的方式绘制的沿着薄片体宽度方向延伸的假想直线l2(图3a的双点划线)之间,形成有倾斜角θ。该倾斜角θ的大小优选10
°
<θ<40
°
,更优选20
°
≤θ≤30
°

38.在薄片体堆放面32上形成有多条肋35(35a~35e)。各肋35a~35e从薄片体堆放面32向高度方向突出,并且沿着薄片体排出方向延伸。各肋35a~35e在薄片体宽度方向上隔开预定的间隔排列。
39.多条肋35a~35e中的最位于薄片体宽度方向的一侧的肋35e在薄片体排出方向上夹着缺口部33而分离为两部分。分离为两部分的肋35e中的位于薄片体排出方向的上游侧的部分为上游侧肋36,位于薄片体排出方向的下游侧的部分为下游侧肋37。上游侧肋36和下游侧肋37沿着薄片体排出方向排列成直线状。即,下游侧肋37位于将上游侧肋36沿着薄片体排出方向朝向下游侧延长的延长线上。
40.如图4所示,在下游侧肋37的薄片体排出方向的上游侧端部形成有第三倾斜部38,所述第三倾斜部38随着朝向薄片体排出方向的上游侧,而以接近下方的方式倾斜。第三倾斜部38比下游侧边缘部34a的薄片体排出方向的中央部34d更位于薄片体排出方向的上游侧。
41.在此,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纸收容部10能够收容各种大小的薄片体。各种薄片体中的宽度方向的尺寸最大的薄片体p例如可以是a4尺寸(210mm
×
297mm)的薄片体。以下,对该
宽度方向的尺寸最大的薄片体p以横向(长边沿着薄片体宽度方向的状态下的薄片体p的朝向)排出时的薄片体p的排出位置与托盘部22的各部分的位置关系等进行详细说明。
42.从图像形成装置100排出的薄片体p堆放在薄片体堆放面32上。此时,如图4所示,薄片体p的薄片体排出方向的下游侧的前端pa边与各肋35a~35e的上端面接触,边在薄片体排出方向上移动。因此,薄片体堆放面32与薄片体p形成有高度方向的预定的间隙。
43.另外,薄片体p的前端pa的与最位于薄片体宽度方向的一侧的肋35e接触的部位如果接触第三倾斜部38,则沿着第三倾斜部38以离开薄片体堆放面32和缺口部33的下游侧边缘部34a的方式,爬上下游侧肋37的突出端部。
44.在由分拣装置20进行分拣处理的情况下,例如在将托盘部22相对于基座部21配置在薄片体宽度方向的一侧(箭头b’方向)的状态下,将薄片体p从排出辊对14a(或者排出辊对14b)排出到托盘部22上。如果排出了预先设定的预定张数的薄片体p,则使托盘部22移动到薄片体宽度方向的另一侧(箭头b方向),并排出预定张数的薄片体p。并且,如果排出了预定张数的薄片体p,则使托盘部22再次移动到薄片体宽度方向的一侧(箭头b’方向)。通过重复上述的动作,在托盘部22上堆放以预定张数在薄片体宽度方向上分拣的薄片体摞。
45.图5是从上方表示层叠有薄片体p的托盘部22的俯视图。在图5中,用双点划线表示托盘部22位于薄片体宽度方向的最另一侧的状态(位于第二转移位置sp2的状态)下的薄片体p的排出位置p1,用实线表示托盘部22位于薄片体宽度方向的最一侧的状态(第一转移位置sp1)下的薄片体p的排出位置p2。
46.当托盘部22位于第一转移位置sp1时,从图像形成装置100以与缺口部33重叠的方式排出薄片体p。此时,薄片体p的薄片体宽度方向的一侧的侧端部与缺口部33重叠。在此,当托盘部22处于第一转移位置sp1时,与托盘部22处于第二转移位置sp2时相比,薄片体p的层叠位置更位于在薄片体宽度方向上离开缺口部33的位置。因此,薄片体p以横向(纸张的长边沿着薄片体宽度方向的状态)排出时,无论托盘部22的薄片体宽度方向的位置如何,缺口部33都设置在与薄片体p的排出位置重叠的位置。
47.因此,对于分拣装置20,无论托盘部22的薄片体宽度方向的位置如何,用户都能够将手插入缺口部33而抓住从图像形成装置100排出的薄片体宽度方向的尺寸最大的薄片体p的摞。
48.另外,如上所述,从图像形成装置100排出的薄片体p与薄片体堆放面32产生间隙。由于该间隙,薄片体p不容易受到与薄片体堆放面32之间产生的摩擦等的影响。因此,分拣装置20能够抑制薄片体p被杂乱地分拣,容易取出托盘部22上的薄片体p的摞。
49.另外,如上所述,第三倾斜部38设置在下游侧肋37的薄片体排出方向的上游侧端部。薄片体p在与下游侧肋37的上游侧端部接触时,沿着第三倾斜部38爬上下游侧肋37的上端面,所以正在排出的薄片体p不容易钩挂于下游侧肋37。因此,分拣装置20能够抑制薄片体p被杂乱地分拣,容易取出托盘部22上的薄片体p的摞。
50.另外,如上所述,下游侧边缘部34a随着朝向薄片体堆放面32的内侧,而以接近薄片体排出方向的上游侧的方式倾斜。因此,即使从图像形成装置100排出的薄片体p的前端pa接触下游侧边缘部34a,下游侧边缘部34a也不容易阻碍薄片体p的排出,薄片体p的前端pa沿着该倾斜向薄片体排出方向的下游侧移动。即,在排出薄片体p时,能够抑制薄片体p的姿势紊乱。因此,能够抑制薄片体p钩挂于下游侧边缘部34a而被杂乱地分拣,容易取出托盘
部22上的薄片体p的摞。
51.另外,如上所述,第三倾斜部38与下游侧边缘部34a的薄片体排出方向的中央相比更位于上游侧。因此,薄片体p的前端pa接触第三倾斜部38的位置与下游侧边缘部34a的薄片体排出方向的中央相比更靠上游侧。即,由于薄片体p的前端pa离开缺口部33的位置与下游侧边缘部34a的薄片体排出方向的中央相比更靠上游侧,所以薄片体p的前端pa不容易接触下游侧边缘部34a。如此,各肋35a~35e中的最位于薄片体宽度方向的一侧的肋35e(前侧肋)使从图像形成装置100排出的薄片体p离开缺口部33的下游侧边缘部34a。因此,分拣装置20能够抑制薄片体p被杂乱地分拣,容易取出托盘部22上的薄片体p的摞。
52.另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例如,下游侧边缘部34a形成为弓形的曲线形状,但是也可以构成为具有形成于下游侧边缘部34a的薄片体宽度方向的中央的直线部分和形成于该直线部分的两侧的曲线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倾斜角θ形成在直线部分与沿着薄片体宽度方向绘制的假想直线之间。另外,下游侧边缘部34a也可以从托盘部22的薄片体宽度方向的一侧的侧端部朝向薄片体宽度方向的内侧形成为直线状。在这种情况下,倾斜角θ也形成在下游侧边缘部的直线状部分与沿着薄片体宽度方向绘制的假想直线之间。
53.(实施例)
54.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效果进行更具体的说明。
55.对使用本发明的分拣装置20的情况下从图像形成装置100排出的薄片体p接触下游侧边缘部34a时的薄片体p的姿势紊乱进行了验证实验。作为试验机,使用了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100,所述图像形成装置100搭载有具备缺口部33的分拣装置20,使所述缺口部33的下游侧边缘部34a的倾斜角θ在0
°
~30
°
之间以10
°
进行改变,比较了各角度下的薄片体p的姿势紊乱。
56.薄片体p采用普通a4纸(210mm
×
297mm),排出薄片体p时的朝向为横向(长边沿着薄片体宽度方向的状态下的薄片体p的朝向)。薄片体p的前端pa是薄片体p的位于薄片体排出方向的下游侧的长边。
57.在比较例1的分拣装置20中,将下游侧边缘部34a的倾斜角θ设定为0
°
(下游侧边缘部34a与薄片体排出方向垂直),在比较例2中,将倾斜角θ设定为10
°
。在本发明1中将倾斜角θ设定为20
°
,在本发明2中将倾斜角θ设定为30
°
。即,从比较例1到本发明2,设定为依次以10
°
增大倾斜角θ。
58.评价基准是在排出中途的薄片体p的前端pa接触下游侧边缘部34a的状态下,薄片体p向薄片体排出方向的下游侧移动时,薄片体p变形的情况(薄片体p的姿势紊乱的情况)设为
×
,未变形的情况(薄片体p的姿势未紊乱的情况)设为〇。这些结果如表1所示。
59.(表1)
[0060] 薄片体p的姿势比较例1(θ=0
°
)
×
比较例2(θ=10
°
)
×
本发明1(θ=20
°
)

本发明2(θ=30
°
)

[0061]
如表1所示,在比较例1、2中,确认了薄片体p的姿势紊乱。并且,在本发明1、2中,未
确认到薄片体p的姿势紊乱。即,确认到如果倾斜角θ大于10
°
,则从图像形成装置100排出的薄片体p的前端pa即使接触缺口部33的下游侧边缘部34a,也能够抑制薄片体p的姿势紊乱。因此,为了抑制薄片体p在排出时的姿势紊乱,让用户容易取出托盘部22上的薄片体p的摞,优选下游侧边缘部34a的倾斜角θ大于10
°

[0062]
本发明能够应用于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的体内排出空间的分拣装置。通过利用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用户容易取出堆放于托盘部且薄片体宽度方向的尺寸最大的薄片体的分拣装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