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14564发布日期:2022-05-06 03:30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壳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壳体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方便固定两壳体的壳体结构。


背景技术:

2.目前,镜头模块的壳体结构会是由上下两壳体所组合,镜头被固定在两壳体之内,两壳体通过螺丝锁固。然而,由于需要以螺丝锁固,壳体内需要设置螺孔座,壳体会需要有一定的肉厚才能形成螺孔座,而使得内部空间受限。再者,在冷热温差下或是长期使用下,也容易发生螺丝松脱的状况,而使得两壳体之间的固定性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是针对一种壳体结构,其两壳体通过特殊的方式结合,不影响内部空间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4.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种壳体结构包括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包括第一本体及凸出于第一本体的至少一金属固定部。第二壳体包括第二本体及至少一接收部,其中至少一金属固定部弯折地靠合于至少一接收部,而使第一壳体固定于第二壳体。
5.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壳体结构中,至少一金属固定部埋入射出于第一本体。
6.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壳体结构中,至少一金属固定部与第一本体的材料相同且为一体。
7.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壳体结构中,第一壳体还包括从第一本体延伸出的延伸件,至少一金属固定部弯折地连接于延伸件。
8.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壳体结构中,至少一金属固定部包括两金属固定部,两金属固定部连接于延伸件的相对两侧。
9.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壳体结构中,各接收部包括凹陷于所述第二本体的凹槽、位于凹槽旁的靠合面及底面,金属固定部位于凹槽内,各底面介于对应的金属固定部与第一本体之间,各金属固定部靠合于对应的接收部的靠合面,各金属固定部具有朝向底面的底部,底部与底面的其中一者呈倾斜状。
10.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壳体结构中,底面往背向靠合面的方向倾斜。
11.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壳体结构中,底面的高度差介于0.05毫米至0.15毫米之间。
12.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壳体结构中,各金属固定部包括相对的连接端及活动端,连接端的宽度大于活动端的宽度,而使底部呈倾斜。
13.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壳体结构中,凹槽为梯形槽、矩形槽或三角形槽。
14.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壳体结构中,各金属固定部与延伸件之间的夹角介于90度至150度之间。
15.本发明的壳体结构的第一壳体包括凸出于第一本体的至少一金属固定部,第二壳体包括第二本体的至少一接收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通过至少一金属固定部弯折地
靠合于至少一接收部,而使第一壳体固定于第二壳体。相较于现有的结构以螺丝锁固的方式将两壳体固定,本发明的壳体结构不需要通过螺丝固定,可省下螺孔座的设计,而增加内部可使用空间。此外,本发明的壳体结构利用金属弯折后强度增加的特性,金属固定部弯折后能够稳定地靠合于接收部,以维持两者的固定关系。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壳体结构的第一壳体组装前的示意图;
17.图2是图1的壳体结构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爆炸示意图;
18.图3是图1的壳体结构的第一壳体设置于第二壳体,且金属固定部尚未弯折的示意图;
19.图4是图3的金属固定部弯折后的示意图;
20.图5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壳体结构的示意图;
21.图6是图5的壳体结构的第二壳体的示意图;
22.图7是图5的壳体结构的其他视角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3.图8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金属固定部尚未弯折的示意图;
24.图9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壳体结构的第一壳体组装前的示意图;
25.图10是图9的壳体结构的第一壳体设置于第二壳体,且金属固定部尚未弯折的示意图;
26.图11是图10的壳体结构的金属固定部弯折后的外观示意图;
27.图12是图11的壳体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28.图13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壳体结构的金属固定部尚未弯折的示意图;
29.图14是图13的其他视角的示意图;
30.图15是图14的壳体结构的金属固定部弯折后的示意图。
31.附图标记说明
32.θ1、θ2:夹角;
33.a、b:角度;
34.da:深度;
35.g:空隙;
36.h1、h2:高度;
37.la、lb、l1、l2:长度;
38.ta、tb、t1、t2:厚度;tb、wa、wb、wc、w1、w1’、w11、w12、w2:宽度;
39.x:第二方向;
40.y:第三方向;z:第一方向;
41.100、100a、100c、100d:壳体结构;
42.110、110a、110c、110d:第一壳体;
43.111:第一本体;
44.111a:接合面;
45.112:延伸件;
46.113、113b、113c、113d:金属固定部;
47.114、114b:连接端;
48.115、115b:活动端;
49.116、116b:底部;
50.120、120a、120c、120d:第二壳体;
51.121:第二本体;
52.122、122a、122c、122d:接收部;
53.123、123a、123c、123d:凹槽;
54.124、124a、124c、124d:靠合面;
55.125、125a:底面;
56.126a:第一部分;
57.126b:第二部分;
58.126c:第三部分;
59.127:凹部。
具体实施方式
60.现将详细地参考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示范性实施例的实例说明于附图中。只要有可能,相同组件符号在附图和描述中用来表示相同或相似部分。
61.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壳体结构的第一壳体组装前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壳体结构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爆炸示意图。图3是图1的壳体结构的第一壳体设置于第二壳体,且金属固定部尚未弯折的示意图。图4是图3的金属固定部弯折后的示意图。
62.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施例的壳体结构100包括第一壳体110及第二壳体120(图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10例如是车用镜头模块的上壳体,第二壳体120例如是车用镜头模块的下壳体,但壳体结构100应用的种类不以此为限制。其中,第一壳体110的厚度方向为第一方向z。
63.第一壳体110包括第一本体111及凸出于第一本体111的至少一金属固定部11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本体111的材质为金属,金属固定部113与第一本体111的材料相同且为一体。
64.由图2可见,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10还包括从第一本体111延伸出的延伸件112,延伸件112所对应的金属固定部113的数量例如是两个,两金属固定部113连接于延伸件112的相对两侧,两金属固定部113基于延伸件112对称设置,且以垂直于第一方向z的第二方向x延伸,金属固定件113具有长度la,宽度wa,厚度为ta。换句话说,延伸件112与两金属固定部113形成一组t型结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本体111为矩形体,边长为l,第一本体111具有一接合面111a与第二壳体120接合,壳体结构100共有四组t型结构自第一本体111的四边接合面111a延伸而出,金属固定件113长度la约为第一本体111边长l之0.3~0.4倍。此外,由图1可见,各金属固定部113包括相对的连接端114及活动端115,连接端114连接于延伸件112,活动端115与连接端114连接,活动端115远离于延伸件112,并与第一本体111具有空隙g(图2)。
65.由图3可见,第二壳体120包括第二本体121及凹陷于第二本体121的至少一接收部122,由图2可见,其中第二本体121厚度为t1,接收部122厚度为t2,厚度t2小于厚度t1。在本
实施例中,接收部122包括凹槽123及位于凹槽123旁的靠合面124,凹槽123在第一方向的深度da(图4),凹槽123例如为矩形槽,但凹槽123的形状不以此为限制。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壳体120共有八个接收部122,接收部122的数量对应于金属固定部113的数量,且接收部122厚度t2(图2)等于或略小于空隙g(图2)。
66.当要固定第一壳体110与第二壳体120时,由图3至图4可见,将第一壳体110与第二壳体120固定在治具中,经由设备施压,将金属固定部113往第二壳体120中心弯折至靠合于对应的接收部122的靠合面124的位置,金属固定部113便会从连接端114弯折且靠合于对应的接收部122的靠合面124。其中,凹槽123的宽度w1’(图3)等于或略大于金属固定部113弯折长度la(图2),且靠合面124长度lb(图3)亦等于或略大于金属固定部113长度la,金属固定部113的宽度wa(图2)小于等于da(图4),也可依实际需求设计成大于da,便于接收部122容纳金属固定部113。弯折后的金属固定部113,其活动端115较连接端114靠近第二壳体120中心。
67.由于弯折后的金属具有较大的强度,金属固定部113可良好地维持在接收部122内并靠合于接收部122的靠合面124,而使第一壳体110能够固定于第二壳体120。
68.此外,由图4可见,这八个金属固定部113在弯折之后能够在不同方向上紧靠在第二本体121,而使得第二壳体120与第一壳体110之间能保持稳固地连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金属固定部113与接收部122的数量与相对位置不以此为限制。
69.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金属固定部113与延伸件112之间的夹角θ1介于90度至150度之间。具体地说,金属固定部113与延伸件112之间的夹角θ1例如是90度,但不以此为限制。
70.相较于现有的结构以螺丝锁固的方式将两壳体固定,本实施例的壳体结构100不需要通过螺丝固定,可省下螺孔座的设计,而增加内部可使用空间。或者,可以缩减壳体结构100的整体体积。
71.图5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壳体结构的示意图。图6是图5的壳体结构的第二壳体的示意图。图7是图5的壳体结构的其他视角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72.请参阅图5至图7,本实施例的壳体结构100a与前一实施例的壳体结构100的主要差异在于,在本实施例中,凹槽123a为梯形槽,凹槽123a开口的宽度w11大于凹槽123a开口的宽度w12(w11》w12)。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凹槽123a也可以是矩形槽或三角形槽,凹槽123a的形状不以此为限制。由于凹槽123a的形状改变,金属固定部113与延伸件112之间的夹角θ2(图5)也对应地改变,夹角θ2例如是135度,但夹角θ2不以此为限制。
73.同样地,由于弯折后的金属具有较大的强度,金属固定部113可良好地维持在接收部122a内并靠合于接收部122a的靠合面124a,靠合面124a长度l1(图7)大于或等于金属固定部113长度l2(图7)。在本实施例中,这些金属固定部113在弯折之后能够在不同方向上紧靠在第二本体121,而使得第二壳体120a与第一壳体110a之间能保持稳固地连接。凹槽123a的宽度w11(图5)等于或略大于金属固定部113弯折长度l2(图7),且靠合面124a长度l1亦等于或略大于金属固定部113长度l2,金属固定部113宽度tb(图7)小于或等于高度h2(图6),便于接收部122容纳金属固定部113。弯折后的金属固定部113,其活动端115较连接端114靠近第二壳体120中心。
74.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接收部122a包括底面125a,第一本体111位于图5的底面125a
的下方,金属固定部113位于凹槽123a内,而位于图5的底面125a的上方。换句话说,底面125a介于对应的金属固定部113与第一本体111之间。
75.由图7可见,金属固定部113具有朝向底面125a的底部116,底部116与底面125a的其中一者呈倾斜状。具体地说,在本实施例中,底面125a往背向靠合面124a的方向(也就是底面125a往图7的右方)倾斜。如图6所示,底面125a的高度差(高度h1与h2之间的差值,h1》h2)介于0.05毫米至0.15毫米之间,例如是1毫米。其中,金属固定部113宽度tb小于或等于高度h2,且高度h2小于高度h1,角度a(图7)介于90~150度之间,但不以此为限制。
76.这样倾斜的设计可使得金属固定部113在弯折的过程中,会先经过凹槽123a的底面125a较低的部分(图7中凹槽123a的右侧处),再弯向凹槽123a的底面125a较高的部分(图7中凹槽123a的左侧处),而与金属固定部113的底部116干涉。也就是说,金属固定部113的底部116与凹槽123a的底面125a在靠近靠合面124a的部位之间存在摩擦力,而可更紧密地使金属固定部113固定于接收部122a。
77.图8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金属固定部尚未弯折的示意图。请参阅图8,金属固定部113b包括相对的连接端114b及活动端115b,连接端114b连接于延伸件112,活动端115b远离于延伸件112。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端114b的宽度w1大于活动端115b的宽度w2,而使金属固定部113b的底部116b呈倾斜。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金属固定部113b所搭配的凹槽123(图3)的底面125(图3)可以是不倾斜的平面。
78.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连接端114b具有较大的宽度w1,金属固定部113b的底部116b在连接端114b处较活动端115b处来得低(靠近底面125)。因此,金属固定部113b的底部116b与凹槽123的底面125之间的摩擦力主要由连接端114b与凹槽123的底面125所提供。相较于活动端115b,连接端114b由于连接于延伸件112,具有较佳的结构强度,因此连接端114b具有较大的宽度的设计可使得金属固定部113b能够更稳定地固定于接收部122(图3)。
79.图9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壳体结构的第一壳体组装前的示意图。图10是图9的壳体结构的第一壳体设置于第二壳体,且金属固定部尚未弯折的示意图。图11是图10的壳体结构的金属固定部弯折后的外观示意图。图12是图11的壳体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80.请参阅图9至图12,在本实施例中,壳体结构100c的第一壳体110c例如是镜头模块的下壳体,第二壳体120c(图10)例如是镜头模块的上壳体。当然,第一壳体110c与第二壳体120c的种类不以此为限制。
8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本体111的材质例如是塑料。由图12可见,金属固定部113c埋入射出于第一本体111。此外,金属固定件113c的形状可以为矩形,且数量可以是四个。第二壳体120c呈矩形体,且具有第二本体121,四面具有四个接收部122c。如图11所示,四个金属固定部113c弯折地固定在第二壳体120c的四个接收部122c上,但金属固定部113c的形状与数量不以此为限制。
82.同样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0至图12,由于金属固定部113c在弯折后强度增加,当要固定第一壳体110c与第二壳体120c时,只要弯折金属固定部113c至靠合于第二壳体120c对应的接收部122c的靠合面124c且伸入凹槽123c内,其中凹槽123c的宽度wb略等于或大于金属固定部113c宽度wc,便于凹槽123c接收金属固定部113c。金属固定部113c弯折后,金属固定件113c的第一部分126a紧靠第二壳体120c的凹部127后伸入第一壳体110c的凹槽123c,凹部127(图10)深度比凹槽123c深度小,金属固定部113c的第二部分126b及第三部分
126c朝第一本体111中心延伸且扣紧接收部122c,其中第一部分126a略平行于第一方向z,第三方向y垂直第一方向z,第二部分126b与第三方向y构成角度b(图12),角度b范围约在60度左右,第三部分126c略垂直于第一方向z,靠合于第二壳体120c对应的接收部122c的靠合面124c且伸入凹槽123c。金属固定件113c厚度约略等于或小于凹部127深度,金属固定件113c宽度约略等于或小于凹部127宽度。
83.图13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壳体结构的金属固定部尚未弯折的示意图。图14是图13的其他视角的示意图。图15是图14的壳体结构的金属固定部弯折后的示意图。
84.请参阅图13至图15,在本实施例中,壳体结构100d的第一壳体110d(图14)例如是镜头模块的上壳体,第二壳体120d(图14)例如是镜头模块的下壳体,且金属固定部113d埋入射出于第一本体111。
85.此外,第二壳体120d的接收部122d例如是包括凹槽123d及第二壳体120d的靠合面124d(下表面)。同样地,当要固定第一壳体110与第二壳体120d时,金属固定部113d伸入凹槽123d,且弯折金属固定部113d至靠合于第二壳体120d的靠合面124d(下表面)即可。
86.本发明的壳体结构的第一壳体包括凸出于第一本体的至少一金属固定部,第二壳体包括第二本体的至少一接收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通过至少一金属固定部弯折地靠合于至少一接收部,而使第一壳体固定于第二壳体。相较于现有的结构以螺丝锁固的方式将两壳体固定,本发明的壳体结构不需要通过螺丝固定,可省下螺孔座的设计,而增加内部可使用空间。此外,本发明的壳体结构利用金属弯折后强度增加的特性,金属固定部弯折后能够稳定地靠合于接收部,以维持两者的固定关系。
8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