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搭配0.47DMD的大通光高照度投影镜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64908发布日期:2021-12-24 21:57阅读:4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搭配0.47DMD的大通光高照度投影镜头的制作方法
一种搭配0.47dmd的大通光高照度投影镜头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镜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搭配0.47dmd的大通光高照度投影镜头


背景技术:

2.在放映设备中(如电影放映机、激光投影电视等),其投影显示部分是由激光光源、光处理部件(即光机部分)、镜头三部分组成,其中激光光源用于形成三基色或者四基色为光机部分提供照明,三基色或四基色依次进入光机部分被dmd(digital micro

mirror device,数字微镜元件)芯片调制,并输出给激光投影镜头部分,再经激光投影镜头光学系统投射到投影屏幕上显示图像。
3.投影镜头是放映设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现有的投影镜头至少存在以下不足:通常匹配靶面不大,投射画面小,应用范围受限;通常通光较小,或边缘相对照度不足,导致投射的画面亮度均匀性较差;大多不具备温漂特性,在实际使用时如果光机亮度过大或工作时间过长,会出现热失焦现象,影响实际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搭配0.47dmd的大通光高照度投影镜头,以至少解决上述问题的其一。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搭配0.47dmd的大通光高照度投影镜头,从物侧至像侧沿一光轴依次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光阑、第六透镜、第七透镜、第八透镜、第九透镜及第十透镜,所述第一透镜至第十透镜各自包括一朝向物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物侧面以及一朝向像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像侧面;
7.所述第一透镜具负屈光率,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
8.所述第二透镜具负屈光率,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
9.所述第三透镜具正屈光率,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
10.所述第四透镜具负屈光率,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平面;
11.所述第五透镜具正屈光率,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凸面;
12.所述第六透镜具负屈光率,所述第六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
13.所述第七透镜具负屈光率,所述第七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或平面、像侧面为凹面;
14.所述第八透镜具正屈光率,所述第八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凸面;
15.所述第九透镜具负屈光率,所述第九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
16.所述第十透镜具正屈光率,所述第十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凸面;
17.该光学成像镜头具有屈光率的透镜只有上述十片。
18.优选地,所述第二透镜采用塑料高阶偶次非球面透镜。
19.优选地,所述第十透镜采用玻璃高阶偶次非球面透镜。
20.优选地,所述第一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第八
透镜及第九透镜均采用玻璃球面透镜,其中,所述第八透镜采用折射率温度系数dn/dt为负值的材料。
21.优选地,该镜头符合下列条件式:
22.‑
4.0<(f1/f)<

3.0,3.0<(f3/f)<

4.0,

7.5<(f4/f)<

5.5,
23.2.5<(f5/f)<3.5,

4.5<(f6/f)<

3.0,

5.5<(f7/f)<

3.5,
24.1.5<(f8/f)<2.5,

5<(f9/f)<

3.0,
25.其中,f为镜头的焦距值,f1、f3、f4、f5、f6、f7、f8、f9分别为第一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第八透镜、第九透镜的焦距值。
26.优选地,所述第八透镜的像侧面与所述第九透镜的物侧面相互胶合,并符合下列条件式:vd8>70,vd9<35,其中,vd8为第八透镜的色散系数,vd9为第九透镜的色散系数。
27.优选地,所述第一透镜的的有效口径为d1,d1<φ36.00mm。
28.优选地,该镜头符合下列条件式:
29.10.2<ttl/f<10.6,3.0<bfl/f<3.6,
30.其中,ttl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bfl为镜头的第十透镜到dmd面的距离,f为镜头的焦距值。
3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32.1、本发明沿物侧至像侧方向采用十片透镜,并通过对各个透镜的屈光率以及面型的排列设计,镜头搭配0.47

dmd芯片,采用100%offset设计,实际最大兼容靶面尺寸可达φ16mm,具有很强的兼容使用特性。
33.2、本发明采用大光圈高照度设计,设计通光f/1.7,边缘φ16mm的相对照度大于65%,且光学mtf数值在93lp/mm时均大于0.3,使得投射出的画面清晰均匀,不会出现拖影、画面像质不均匀等投影镜头常见的问题。
34.3、本发明严格管控畸变,光学畸变控制在
±
0.5%以内,确保投射画面不会产生明显的形变,同时,采用消色差设计,镜头的垂轴色差小于5um,确保不会出现投影画面蓝边或红边的情形。
35.4、本发明中第二透镜和第十透镜均采用非球面透镜,不仅可以对传统大光圈投影镜头具有的高阶像差进行了矫正,使镜头的投射画面清晰均匀,还可以起到矫正畸变、提升解像力的作用。
36.5、本发明采用改善了传统投影镜头的热失焦现象,通过第二透镜前置和采用折射率温度系数dn/dt为负值的第八透镜等措施,使镜头的温飘特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使镜头在

10℃~65℃温度区间内使用时,能够保证画面清晰不失焦。
附图说明
37.图1为实施例一的光路图;
38.图2为实施例一中镜头在可见光460nm

620nm下的mtf曲线图;
39.图3为实施例一中镜头在可见光460nm

620nm下的离焦曲线图;
40.图4为实施例一中镜头在可见光460nm

620nm下的横向色差曲线图;
41.图5为实施例一中镜头在可见光460nm

620nm下的场曲及畸变图;
42.图6为实施例一中镜头在可见光620nm下的相对照度图;
43.图7为实施例二的光路图;
44.图8为实施例二中镜头在可见光460nm

620nm下的mtf曲线图;
45.图9为实施例二中镜头在可见光460nm

620nm下的离焦曲线图;
46.图10为实施例二中镜头在可见光460nm

620nm下的横向色差曲线图;
47.图11为实施例二中镜头在可见光460nm

620nm下的场曲及畸变图;
48.图12为实施例二中镜头在可见光620nm下的相对照度图;
49.图13为实施例三的光路图;
50.图14为实施例三中镜头在可见光460nm

620nm下的mtf曲线图;
51.图15为实施例三中镜头在可见光460nm

620nm下的离焦曲线图;
52.图16为实施例三中镜头在可见光460nm

620nm下的横向色差曲线图;
53.图17为实施例三中镜头在可见光460nm

620nm下的场曲及畸变图;
54.图18为实施例三中镜头在可见光620nm下的相对照度图;
55.图19为实施例四的光路图;
56.图20为实施例四中镜头在可见光460nm

620nm下的mtf曲线图;
57.图21为实施例四中镜头在可见光460nm

620nm下的离焦曲线图;
58.图22为实施例四中镜头在可见光460nm

620nm下的横向色差曲线图;
59.图23为实施例四中镜头在可见光460nm

620nm下的场曲及畸变图;
60.图24为实施例四中镜头在可见光620nm下的相对照度图。
61.附图标记说明:
62.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第四透镜4、第五透镜5、第六透镜6、第七透镜7、第八透镜8、第九透镜9、第十透镜10、光阑11、转像棱镜12、保护玻璃13。
具体实施方式
63.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发明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发明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发明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64.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65.在本说明书中所说的「透镜具有正屈光率(或负屈光率)」,是指该透镜以高斯光学理论计算出来的近轴屈光率为正(或为负)。所说的「透镜的物侧面(或像侧面)」定义为成像光线通过透镜表面的特定范围。透镜的面形凹凸判断可依该领域中通常知识者的判断方式,即通过曲率半径(简写为r值)的正负号来判断透镜面形的凹凸。r值可常见被使用于光学设计软件中,例如zemax或codev。r值亦常见于光学设计软件的透镜资料表(lensdatasheet)中。以物侧面来说,当r值为正时,判定为物侧面为凸面;当r值为负时,判定物侧面为凹面。反之,以像侧面来说,当r值为正时,判定像侧面为凹面;当r值为负时,判定像侧面为凸面。
66.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搭配0.47dmd的大通光高照度投影镜头,从物侧至像侧沿一光轴依次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光阑、第六透镜、第七透镜、第八透镜、第九透镜及第十透镜,所述第一透镜至第十透镜各自包括一朝向物侧且使成
像光线通过的物侧面以及一朝向像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像侧面;
67.所述第一透镜具负屈光率,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
68.所述第二透镜具负屈光率,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
69.所述第三透镜具正屈光率,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
70.所述第四透镜具负屈光率,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平面;
71.所述第五透镜具正屈光率,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凸面;
72.所述第六透镜具负屈光率,所述第六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
73.所述第七透镜具负屈光率,所述第七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或平面、像侧面为凹面;
74.所述第八透镜具正屈光率,所述第八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凸面;
75.所述第九透镜具负屈光率,所述第九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
76.所述第十透镜具正屈光率,所述第十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凸面;
77.该光学成像镜头具有屈光率的透镜只有上述十片,该镜头适用于0.47”dmd,采用100%offset设计,可调画幅广,应用范围更广。
78.优选地,所述第二透镜采用塑料高阶偶次非球面透镜,第二透镜可以矫正高级像差及前端广角引入的宽光束场曲,同时避免塑料镜片后置时,后端温度过高引起的塑料镜片的面型变化。
79.优选地,所述第十透镜采用玻璃高阶偶次非球面透镜,第十透镜可以在最后位置矫正前端光学系统的残余像差及场曲,同时玻璃采用耐高温玻璃材料,在温度急剧变化时,降低面型变化对投影像质的影响。
80.非球面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曲线的方程式表示如下:
[0081][0082]
其中:
[0083]
z:非球面之深度(非球面上距离光轴为y的点,与相切于非球面光轴上顶点之切面,两者间的垂直距离);
[0084]
c:非球面顶点之曲率(the vertex curvature);
[0085]
k:锥面系数(conic constant);
[0086]
径向距离(radial distance);
[0087]
r
n
:归一化半径(normalization radius(nradius));
[0088]
u:r/r
n

[0089]
a
m
:第m阶q
con
系数(is the mth q
con coefficient);
[0090]
q
mcon
:第m阶q
con
多项式(the mth q
con polynomial)。
[0091]
优选地,所述第一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第八透镜及第九透镜均采用玻璃球面透镜,其中,所述第八透镜采用折射率温度系数dn/dt为负值的材料,即材料的折射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通过第八透镜可以抵消温度变化对于镜头后焦偏移的影响,有效地平衡温飘,不易出现热失焦现象。
[0092]
优选地,该镜头符合下列条件式:
[0093]

4.0<(f1/f)<

3.0,3.0<(f3/f)<

4.0,

7.5<(f4/f)<

5.5,
[0094]
2.5<(f5/f)<3.5,

4.5<(f6/f)<

3.0,

5.5<(f7/f)<

3.5,
[0095]
1.5<(f8/f)<2.5,

5<(f9/f)<

3.0,
[0096]
其中,f为镜头的焦距值,f1、f3、f4、f5、f6、f7、f8、f9分别为第一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第八透镜、第九透镜的焦距值。
[0097]
优选地,所述第八透镜的像侧面与所述第九透镜的物侧面相互胶合,并符合下列条件式:vd8>70,vd9<35,其中,vd8为第八透镜的色散系数,vd9为第九透镜的色散系数。
[0098]
优选地,所述第一透镜的的有效口径为d1,d1<φ36.00mm。
[0099]
优选地,该镜头符合下列条件式:
[0100]
10.2<ttl/f<10.6,3.0<bfl/f<3.6,
[0101]
其中,ttl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bfl为镜头的第十透镜到dmd面的距离,f为镜头的焦距值。
[0102]
下面将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投影镜头进行详细说明。
[0103]
实施例一
[0104]
参考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搭配0.47dmd的大通光高照度投影镜头,从物侧a1至像侧a2沿一光轴依次包括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第四透镜4、第五透镜5、光阑11、第六透镜6、第七透镜7、第八透镜8、第九透镜9及第十透镜10,所述第一透镜1至第十透镜10各自包括一朝向物侧a1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物侧面以及一朝向像侧a2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像侧面;
[0105]
所述第一透镜1具负屈光率,所述第一透镜1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
[0106]
所述第二透镜2具负屈光率,所述第二透镜2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
[0107]
所述第三透镜3具正屈光率,所述第三透镜3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
[0108]
所述第四透镜4具负屈光率,所述第四透镜4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平面;
[0109]
所述第五透镜5具正屈光率,所述第五透镜5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凸面;
[0110]
所述第六透镜6具负屈光率,所述第六透镜6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
[0111]
所述第七透镜7具负屈光率,所述第七透镜7的物侧面为凹面或平面、像侧面为凹面;
[0112]
所述第八透镜8具正屈光率,所述第八透镜8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凸面;
[0113]
所述第九透镜9具负屈光率,所述第九透镜9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
[0114]
所述第十透镜10具正屈光率,所述第十透镜10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凸面;
[0115]
该光学成像镜头具有屈光率的透镜只有上述十片;所述第二透镜2采用塑料高阶偶次非球面透镜,所述第十透镜10采用玻璃高阶偶次非球面透镜,所述第一透镜1、第三透镜3、第四透镜4、第五透镜5、第六透镜6、第七透镜7、第八透镜8及第九透镜9均采用玻璃球面透镜;所述第八透镜8的像侧面与所述第九透镜9的物侧面相互胶合。
[0116]
本具体实施例的详细光学数据如表1所示。
[0117]
表1实施例一的详细光学数据
[0118][0119][0120]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透镜2和第十透镜10非球面的参数详细数据请参考下表:
[0121]
面序号ka4a6a8a10a12a14l2 s10.001.231e

05

3.749e

072.307e

09

1.611e

116.690e

14

1.110e

16l2 s2

0.36

2.001e

05

9.519e

074.315e

09

7.414e

115.197e

13

1.669e

15l10 s14.42

1.655e

05

2.056e

083.278e

11

1.350e

126.352e

15

1.180e

17l10 s2

0.831.018e

05

3.990e

082.978e

10

1.662e

124.243e

15

2.497e

19
[0122]
本具体实施例中,该镜头的通光fno=1.7,实际最大兼容靶面尺寸为φ16mm,镜头搭配0.47

dmd芯片,采用100%offset设计,具有很强的兼容使用特性。
[0123]
本具体实施例中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光路图请参阅图1。镜头在可见光460nm

620nm下的mtf曲线图请参阅图2,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款镜头的空间频率达93lp/mm时,全视场传递函数图像仍大于35%,使得投射出的画面清晰均匀,不会出现拖影、画面像质不均匀等投影镜头常见的问题。镜头在可见光460nm

620nm下的离焦曲线图请参阅图3,从图中可以看出,该镜头在可见光下的离焦量小。镜头在可见光460nm

620nm下的横向色差曲线图请参阅图4,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可见460nm

620nm宽光谱波段,latercolor<5um,确保不会出现投影画面蓝边或红边的情形,具有较高的图像色彩还原性。镜头在可见光460nm

620nm下的场曲及畸变图请参阅图5,从图中可以看出,光学畸变管控在以内
±
0.5%,整体投影画面画幅均匀,成像画幅无明显形变,对图像的还原比较准确。镜头在可见光620nm下的相对照度图请参阅图6,从图中可以看出,成像边缘φ16mm的相对照度大于75%,整体光机画幅亮度均
匀,采用f/1.7大通光设计,无需过大的照明亮度值,避免因亮度值过大,损坏镜片或光机结构。
[0124]
实施例二
[0125]
配合图7至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各个透镜的面型凹凸和屈光率大致相同,各透镜表面的曲率半径、透镜厚度等光学参数有所不同。
[0126]
本具体实施例的详细光学数据如表2所示。
[0127]
表2实施例二的详细光学数据
[0128]
表面 口径大小(直径)曲率半径厚度材质折射率色散系数焦距0被摄物面 infinity2000
ꢀꢀꢀꢀ
1第一透镜34.5935.185.57h

zbaf211.72338.02

39.82 25.0114.824.59
ꢀꢀꢀꢀ
3第二透镜24.8022.253.00zeonex_t62r1.53655.98

44.64 22.6411.018.85
ꢀꢀꢀꢀ
5第三透镜22.81

131.2212.58h

zlaf68n1.88339.2345.66 24.00

32.331.93
ꢀꢀꢀꢀ
7第四透镜22.85

45.763.50h

k9l1.51764.21

88.38 22.39infinity1.60
ꢀꢀꢀꢀ
9第五透镜24.0092.259.52h

zlaf75a1.90431.3239.210 24.00

55.127.53
ꢀꢀꢀꢀ
11光阑面14.39infinity0.10
ꢀꢀꢀꢀ
12第六透镜24.00144.343.48h

zbaf211.72338.02

41.413 17.0024.643.60
ꢀꢀꢀꢀ
14第七透镜15.97infinity6.77h

zf521.84723.79

51.215 18.2843.700.31
ꢀꢀꢀꢀ
16第八透镜24.0024.1110.84h

zpk71.56971.3119.017第九透镜24.00

16.532.74h

zlaf56b1.80633.29

48.318 23.00

30.710.29
ꢀꢀꢀꢀ
19第十透镜24.1145.0613.28m

pcd511.59267.0231.620 24.73

28.584.00
ꢀꢀꢀꢀ
21转像棱镜22.45infinity15.50h

lak7a1.71353.87infinity22 19.31infinity6.00
ꢀꢀꢀꢀ
23保护玻璃17.20infinity3.10h

k9l1.51764.21infinity24 16.49infinity1.35
ꢀꢀꢀꢀ
25成像面16.02infinity
ꢀꢀꢀꢀꢀ
[0129]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透镜2和第十透镜10非球面的参数详细数据请参考下表:
[0130][0131][0132]
本具体实施例中,该镜头的通光fno=1.7,实际最大兼容靶面尺寸为φ16mm,镜头
搭配0.47

dmd芯片,采用100%offset设计,具有很强的兼容使用特性。
[0133]
本具体实施例中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光路图请参阅图7。镜头在可见光460nm

620nm下的mtf曲线图请参阅图8,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款镜头的空间频率达93lp/mm时,全视场传递函数图像仍大于30%,使得投射出的画面清晰均匀,不会出现拖影、画面像质不均匀等投影镜头常见的问题。镜头在可见光460nm

620nm下的离焦曲线图请参阅图9,从图中可以看出,该镜头在可见光下的离焦量小。镜头在可见光460nm

620nm下的横向色差曲线图请参阅图10,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可见460nm

620nm宽光谱波段,latercolor<5um,确保不会出现投影画面蓝边或红边的情形,具有较高的图像色彩还原性。镜头在可见光460nm

620nm下的场曲及畸变图请参阅图11,从图中可以看出,光学畸变管控在以内
±
0.5%,整体投影画面画幅均匀,成像画幅无明显形变,对图像的还原比较准确。镜头在可见光620nm下的相对照度图请参阅图12,从图中可以看出,成像边缘φ16mm的相对照度大于65%,整体光机画幅亮度均匀,采用f/1.7大通光设计,无需过大的照明亮度值,避免因亮度值过大,损坏镜片或光机结构。
[0134]
实施例三
[0135]
配合图13至图18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各个透镜的面型凹凸和屈光率大致相同,各透镜表面的曲率半径、透镜厚度等光学参数有所不同。
[0136]
本具体实施例的详细光学数据如表3所示。
[0137]
表3实施例三的详细光学数据
[0138][0139][0140]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透镜2和第十透镜10非球面的参数详细数据请参考
下表:
[0141]
面序号ka4a6a8a10a12a14l2 s10.002.128e

06

4.076e

072.294e

09

1.577e

116.690e

14

1.089e

16l2 s2

0.35

3.105e

05

9.512e

074.603e

09

7.269e

115.300e

13

1.590e

15l10 s13.57

1.772e

05

3.581e

082.038e

11

1.319e

124.178e

15

2.424e

17l10 s2

0.165.757e

06

4.486e

082.291e

10

2.008e

125.025e

15

1.537e

17
[0142]
本具体实施例中,该镜头的通光fno=1.7,实际最大兼容靶面尺寸为φ16mm,镜头搭配0.47

dmd芯片,采用100%offset设计,具有很强的兼容使用特性。
[0143]
本具体实施例中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光路图请参阅图13。镜头在可见光460nm

620nm下的mtf曲线图请参阅图14,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款镜头的空间频率达93lp/mm时,全视场传递函数图像仍大于30%,使得投射出的画面清晰均匀,不会出现拖影、画面像质不均匀等投影镜头常见的问题。镜头在可见光460nm

620nm下的离焦曲线图请参阅图15,从图中可以看出,该镜头在可见光下的离焦量小。镜头在可见光460nm

620nm下的横向色差曲线图请参阅图16,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可见460nm

620nm宽光谱波段,latercolor<5um,确保不会出现投影画面蓝边或红边的情形,具有较高的图像色彩还原性。镜头在可见光460nm

620nm下的场曲及畸变图请参阅图17,从图中可以看出,光学畸变管控在以内
±
0.5%,整体投影画面画幅均匀,成像画幅无明显形变,对图像的还原比较准确。镜头在可见光620nm下的相对照度图请参阅图18,从图中可以看出,成像边缘φ16mm的相对照度大于65%,整体光机画幅亮度均匀,采用f/1.7大通光设计,无需过大的照明亮度值,避免因亮度值过大,损坏镜片或光机结构。
[0144]
实施例四
[0145]
配合图19至图2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各个透镜的面型凹凸和屈光率大致相同,各透镜表面的曲率半径、透镜厚度等光学参数有所不同。
[0146]
本具体实施例的详细光学数据如表4所示。
[0147]
表4实施例四的详细光学数据
[0148][0149][0150]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透镜2和第十透镜10非球面的参数详细数据请参考下表:
[0151]
面序号ka4a6a8a10a12a14l2 s10.001.249e

06

4.070e

072.294e

09

1.573e

116.739e

14

1.134e

16l2 s2

0.35

3.042e

05

9.496e

074.598e

09

7.294e

115.279e

13

1.587e

15l10 s13.41

1.807e

05

3.656e

082.185e

11

1.287e

124.402e

15

1.894e

17l10 s2

0.246.314e

06

4.431e

082.305e

10

1.970e

125.501e

15

1.300e

17
[0152]
本具体实施例中,该镜头的通光fno=1.7,实际最大兼容靶面尺寸为φ16mm,镜头搭配0.47

dmd芯片,采用100%offset设计,具有很强的兼容使用特性。
[0153]
本具体实施例中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光路图请参阅图19。镜头在可见光460nm

620nm下的mtf曲线图请参阅图20,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款镜头的空间频率达93lp/mm时,全视场传递函数图像仍大于35%,使得投射出的画面清晰均匀,不会出现拖影、画面像质不均匀等投影镜头常见的问题。镜头在可见光460nm

620nm下的离焦曲线图请参阅图21,从图中可以看出,该镜头在可见光下的离焦量小。镜头在可见光460nm

620nm下的横向色差曲线图请参阅图22,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可见460nm

620nm宽光谱波段,latercolor<5um,确保不会出现投影画面蓝边或红边的情形,具有较高的图像色彩还原性。镜头在可见光460nm

620nm下的场曲及畸变图请参阅图23,从图中可以看出,光学畸变管控在以内
±
0.5%,整体投影画面画幅均匀,成像画幅无明显形变,对图像的还原比较准确。镜头在可见光620nm下的相对照度图请参阅图24,从图中可以看出,成像边缘φ16mm的相对照度大于65%,整体光机画幅亮度均匀,采用f/1.7大通光设计,无需过大的照明亮度值,避免因亮度值过大,损坏
镜片或光机结构。
[0154]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