瞳距调节装置及头戴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74870发布日期:2021-11-25 10:50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瞳距调节装置及头戴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一种头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瞳距调节装置及头戴设备。


背景技术:

2.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越来越多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为了使vr设备能够适应不同用户对瞳孔间距(inner pupil distance, ipd)的需求,故vr设备需要根据不同用户的佩戴需求调节瞳距。
3.现有的vr设备大部分可以调节瞳距,但在实际应用中,市场上的瞳距调节采用螺纹传动或者齿轮传动,这种瞳距调节机构存在的主要不足之处是结构比较复杂,不便于调节。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上述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瞳距调节装置及头戴设备,本技术的实施例可以解决现有瞳孔距离调节机构的结构复杂的问题,结构简单且调节方便。
5.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瞳距调节装置,用于调节头戴设备的第一镜筒与第二镜筒之间的距离,所述瞳距调节装置包括:
6.镜框,所述第一镜筒和所述第二镜筒与所述镜框均水平滑动连接;
7.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限位杆、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限位杆固定连接所述镜框,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套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杆上;
8.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镜筒,所述弹性元件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镜筒,所述弹性元件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其中,所述弹性元件的第三端位于所述弹性元件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
9.当转动所述第一连接件时,所述第一连接件带动所述第二连接件沿所述第一限位杆的竖直方向进行上下移动,所述第二连接件抵压所述弹性元件的第三端,以调节所述第一镜筒与所述第二镜筒之间的距离。
10.采用本技术的实施例,通过将第一镜筒和第二镜筒分别连接弹性元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并将弹性元件的第三端与调节组件的第二连接件连接,并将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由此,通过转动第一连接件,可以带动第二连接件进行上下移动,以调节所述第一镜筒与所述第二镜筒之间的距离,可以解决现有瞳孔距离调节机构的结构复杂的问题,结构简单且调节方便。
11.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连接件为螺栓,所述第二连接件为螺母,所述螺栓和所述螺母之间螺纹连接。采用这样的设计,可以通过转动第一连接件来带动所述第二连接件沿所述第一限位杆的竖直方向进行上下移动。
12.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镜框包括顶板、底板和两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固定连接于所述顶板的第一端与所述底板的第一端之
间,所述第二侧板固定连接于所述顶板的第二端与所述底板的第二端之间。
13.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瞳距调节装置还包括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一镜筒之间。采用这样的设计,可以对所述第一镜筒进行复位。
14.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瞳距调节装置还包括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复位弹簧连接于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二镜筒之间。采用这样的设计,可以对所述第二镜筒进行复位。
15.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瞳距调节装置还包括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一镜筒的一端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限位杆的第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限位杆的第二端穿过所述第一镜筒的第一通孔。采用这样的设计,所述第一镜筒可以与第二限位杆实现水平滑动连接。
16.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瞳距调节装置还包括第三限位杆,所述第二镜筒的一端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三限位杆的第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三限位杆的第二端穿过所述第二镜筒的第二通孔。采用这样的设计,所述第二镜筒可以与第三限位杆实现水平滑动连接。
17.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顶板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一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螺纹连接。采用这样的设计,所述连接件可以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实现螺纹连接。
18.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连接件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第一限位杆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顶板,所述第一限位杆的第二端穿过所述第四通孔。
19.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瞳距调节装置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遮挡部,所述遮挡部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均固定连接所述顶板,所述遮挡部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上方并抵压所述第一连接件。
20.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头戴设备,所述头戴设备包括第一镜筒、第二镜筒和如上述所述的瞳距调节装置,所述瞳距调节装置连接所述第一镜筒和所述第二镜筒,以用于调节所述第一镜筒与所述第二镜筒之间的距离。
21.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瞳距调节装置及头戴设备,通过将第一镜筒和第二镜筒分别连接弹性元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并将弹性元件的第三端与调节组件的第二连接件连接,并将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由此,通过转动第一连接件,可以带动第二连接件进行上下移动,以调节所述第一镜筒与所述第二镜筒之间的距离,可以解决现有瞳孔距离调节机构的结构复杂的问题,结构简单且调节方便。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瞳距调节装置的分解图。
23.图2为图1中的瞳距调节装置的工作模式图。
24.图3为图1中的瞳距调节装置的另一工作模式图。
25.图4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瞳距调节装置的示意图。
26.图5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瞳距调节装置的示意图。
27.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28.瞳距调节装置
ꢀꢀꢀꢀꢀꢀꢀꢀꢀꢀꢀꢀꢀꢀꢀꢀꢀꢀꢀ
100
29.第一镜筒
ꢀꢀꢀꢀꢀꢀꢀꢀꢀꢀꢀꢀꢀꢀꢀꢀꢀꢀꢀꢀꢀꢀꢀ
200
30.第一紧固孔
ꢀꢀꢀꢀꢀꢀꢀꢀꢀꢀꢀꢀꢀꢀꢀꢀꢀꢀꢀꢀꢀ
220
31.第二镜筒
ꢀꢀꢀꢀꢀꢀꢀꢀꢀꢀꢀꢀꢀꢀꢀꢀꢀꢀꢀꢀꢀꢀꢀ
300
32.第二紧固孔
ꢀꢀꢀꢀꢀꢀꢀꢀꢀꢀꢀꢀꢀꢀꢀꢀꢀꢀꢀꢀꢀ
320
33.镜框
ꢀꢀꢀꢀꢀꢀꢀꢀꢀꢀꢀꢀꢀꢀꢀꢀꢀꢀꢀꢀꢀꢀꢀꢀꢀꢀꢀ
10
34.顶板
ꢀꢀꢀꢀꢀꢀꢀꢀꢀꢀꢀꢀꢀꢀꢀꢀꢀꢀꢀꢀꢀꢀꢀꢀꢀꢀꢀ
11
35.通孔
ꢀꢀꢀꢀꢀꢀꢀꢀꢀꢀꢀꢀꢀꢀꢀꢀꢀꢀꢀꢀꢀꢀꢀꢀꢀꢀꢀ
31、33、111、232、210、310
36.螺孔
ꢀꢀꢀꢀꢀꢀꢀꢀꢀꢀꢀꢀꢀꢀꢀꢀꢀꢀꢀꢀꢀꢀꢀꢀꢀꢀꢀ
231
37.底板
ꢀꢀꢀꢀꢀꢀꢀꢀꢀꢀꢀꢀꢀꢀꢀꢀꢀꢀꢀꢀꢀꢀꢀꢀꢀꢀꢀ
12
38.第一侧板
ꢀꢀꢀꢀꢀꢀꢀꢀꢀꢀꢀꢀꢀꢀꢀꢀꢀꢀꢀꢀꢀꢀꢀ
13
39.第二侧板
ꢀꢀꢀꢀꢀꢀꢀꢀꢀꢀꢀꢀꢀꢀꢀꢀꢀꢀꢀꢀꢀꢀꢀ
14
40.调节组件
ꢀꢀꢀꢀꢀꢀꢀꢀꢀꢀꢀꢀꢀꢀꢀꢀꢀꢀꢀꢀꢀꢀꢀ
20
41.第一限位杆
ꢀꢀꢀꢀꢀꢀꢀꢀꢀꢀꢀꢀꢀꢀꢀꢀꢀꢀꢀꢀꢀ
21
42.第一连接件
ꢀꢀꢀꢀꢀꢀꢀꢀꢀꢀꢀꢀꢀꢀꢀꢀꢀꢀꢀꢀꢀ
22
43.第二连接件
ꢀꢀꢀꢀꢀꢀꢀꢀꢀꢀꢀꢀꢀꢀꢀꢀꢀꢀꢀꢀꢀ
23
44.弹性元件
ꢀꢀꢀꢀꢀꢀꢀꢀꢀꢀꢀꢀꢀꢀꢀꢀꢀꢀꢀꢀꢀꢀꢀ
30
45.第一紧固件
ꢀꢀꢀꢀꢀꢀꢀꢀꢀꢀꢀꢀꢀꢀꢀꢀꢀꢀꢀꢀꢀ
32
46.第二紧固件
ꢀꢀꢀꢀꢀꢀꢀꢀꢀꢀꢀꢀꢀꢀꢀꢀꢀꢀꢀꢀꢀ
34
47.第一复位弹簧
ꢀꢀꢀꢀꢀꢀꢀꢀꢀꢀꢀꢀꢀꢀꢀꢀꢀꢀꢀ
40
48.第二复位弹簧
ꢀꢀꢀꢀꢀꢀꢀꢀꢀꢀꢀꢀꢀꢀꢀꢀꢀꢀꢀ
42
49.第二限位杆
ꢀꢀꢀꢀꢀꢀꢀꢀꢀꢀꢀꢀꢀꢀꢀꢀꢀꢀꢀꢀꢀ
50
50.第三限位杆
ꢀꢀꢀꢀꢀꢀꢀꢀꢀꢀꢀꢀꢀꢀꢀꢀꢀꢀꢀꢀꢀ
52
51.盖板
ꢀꢀꢀꢀꢀꢀꢀꢀꢀꢀꢀꢀꢀꢀꢀꢀꢀꢀꢀꢀꢀꢀꢀꢀꢀꢀꢀ
60
52.第一连接部
ꢀꢀꢀꢀꢀꢀꢀꢀꢀꢀꢀꢀꢀꢀꢀꢀꢀꢀꢀꢀꢀ
61
53.第二连接部
ꢀꢀꢀꢀꢀꢀꢀꢀꢀꢀꢀꢀꢀꢀꢀꢀꢀꢀꢀꢀꢀ
62
54.遮挡部
ꢀꢀꢀꢀꢀꢀꢀꢀꢀꢀꢀꢀꢀꢀꢀꢀꢀꢀꢀꢀꢀꢀꢀꢀꢀ
63
55.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
具体实施方式
5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
57.本技术中的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本文中符号“/”表示关联对象是或者的关系,例如a/b表示a或者b。
58.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第二”等词汇,仅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例如,第一应用、第二应用等是用
于区别不同的应用,而不是用于描述应用的特定顺序,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59.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可以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60.请参阅图1,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瞳距调节装置100。图1所示为本技术瞳距调节装置100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瞳距调节装置100可以应用于头戴设备中。
61.本实施例中,头戴设备可以包括瞳距调节装置100、第一镜筒200和第二镜筒300。
62.所述瞳距调节装置100可以用于对所述第一镜筒200和所述第二镜筒300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
63.在具体的实现过程中,所述瞳距调节装置100可以包括镜框10、调节组件20和弹性元件30。所述第一镜筒200和第二镜筒300与所述镜框10可以水平滑动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镜框10包括顶板11、底板12和两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13及第二侧板14。
64.可以理解,所述第一侧板13固定连接于所述顶板11的第一端与所述底板12的第一端之间,所述第二侧板14固定连接于所述顶板11的第二端与所述底板12的第二端之间。
65.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调节组件20包括第一限位杆21、第一连接件22和第二连接件23。可以理解,本实施例中,图1中仅示出的2个第一限位杆21进行说明。
66.所述第二连接件23与所述第一连接件22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23可以套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杆21上。
67.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件22可以为螺栓,所述第二连接件23可以为螺母,所述螺栓可以和所述螺母螺纹连接。
68.所述顶板11上可以设有通孔111。所述第二连接件23上可以设有螺孔231和通孔232。
6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件22可以穿过所述通孔111,以与所述第二连接件23 的螺孔231螺纹连接。
70.所述第一限位杆21的一端可以固定连接于所述镜框10的顶板11,所述第一限位杆21 的另一端可以穿过所述第二连接件23的通孔232。
7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元件30的第一端可以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镜筒200,所述弹性元件30的第二端可以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镜筒300,所述弹性元件30的第三端可以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23。
72.在具体的实现过程中,所述瞳距调节装置100可以包括第一紧固件32和第二紧固件34,所述弹性元件30的第一端可以设有通孔31,所述弹性元件30的第二端可以设有通孔33,所述第一镜筒200的一端可以设有第一紧固孔220,所述第二镜筒300的一端可以设有第二紧固孔320。
73.由此,所述第一紧固件32可以穿过所述通孔31而锁紧于所述第一镜筒200的第一紧固孔220内。采用这样的设计,可以将所述弹性元件3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镜筒200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一起。
74.同理,所述第二紧固件34可以穿过所述通孔33而锁紧于所述第二镜筒300的第二紧固孔320内。采用这样的设计,可以将所述弹性元件30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镜筒300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一起。
75.可以理解,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元件30的第三端可以位于所述弹性元件30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
76.可以理解,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元件30可以呈凸形状。
7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限位杆21的第一端可以固定连接于所述顶板11,所述第一限位杆21的第二端可以穿过所述第二连接件23的通孔232内,由此,所述第二连接件 23可以套设在所述第一限位杆21上,以使得所述第一限位杆21可以限制所述第二连接件23 转动。
7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瞳距调节装置100还可以包括第一复位弹簧40、第二复位弹簧42、第二限位杆50和第三限位杆52。
79.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复位弹簧40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13,所述第一复位弹簧40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镜筒200。
80.所述第二复位弹簧4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侧板14,所述第二复位弹簧42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镜筒300。
81.可以理解,在一些可能实现的设计中,所述第一镜筒200的一端设有通孔210,所述第二限位杆50的第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13,所述第二限位杆50的第二端可以穿过所述第一镜筒200的通孔210。
82.可以理解,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限位杆50的数量可以为2个,即一个第二限位杆50 靠近所述顶板11的位置设置,另一个第二限位杆50靠近所述顶底板12的位置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复位弹簧40可以位于两个第二限位杆50之间。
83.由此,通过这样的设计,所述第一镜筒200可以水平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限位杆50。
84.可以理解,在一些可能实现的设计中,所述第二镜筒300的一端设有通孔310,所述第三限位杆52的第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侧板14,所述第三限位杆52的第二端可以穿过所述第二镜筒300的通孔310。
85.可以理解,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限位杆52的数量可以为2个,即一个第三限位杆52 靠近所述底板12的位置设置,另一个第三限位杆52靠近所述底板12的位置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复位弹簧42可以位于两个第三限位杆52之间。
86.由此,通过这样的设计,所述第二镜筒300可以水平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三限位杆52。
87.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瞳距调节装置100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盖板60。
88.具体地,所述盖板60可以包括第一连接部61、第二连接部62和遮挡部63。所述遮挡部 63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61与所述第二连接部62之间,所述第一连接部6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62均固定连接于所述顶板11。
89.举例说明,所述第一连接部61上可以设有通孔(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二连接部62上可以设有通孔(图中未示出)。所述顶板11上可以设有两个紧固孔(图中未示出),其中这两个紧固孔可以分别与第一连接部61的通孔和第二连接部62的通孔相对接。
90.由此,通过两个紧固件分别穿过第一连接部61的通孔和第二连接部62的通孔,并分别锁紧于所述顶板11上的两个紧固孔内。采用这样的设计,可以将所述盖板60固定连接于所述顶板11上。
9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遮挡部63可以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件22的上方并可以抵压所述第一连接件22。
92.可以理解,当转动所述第一连接件22时,所述第一连接件22可以带动所述第二连接件 23沿所述第一限位杆21的竖直方向进行上下移动,可以使得所述第二连接件23抵压所述弹性元件30的第三端,进而实现调节所述第一镜筒200与所述第二镜筒300之间的距离的目的。
93.举例说明,如图2所示,所述弹性元件30在初始状态为凸型状,当所述第一连接件22 开始以第一方向(如顺时针方向)转动时,所述第二连接件23可以顺着所述第一限位杆21 向下移动,此时所述弹性元件30的第三端向下移动,其第一端和第二端均向外移动,所述弹性元件30的第一端驱动所述第一镜筒200向靠近所述第一侧板13的方向移动,所述弹性元件30的第二端驱动所述第二镜筒300向靠近所述第二侧板14的方向移动,即所述弹性元件 30可以带动所述第一镜筒200和所述第二镜筒300互相远离,并对应压缩所述第一复位弹簧 40和所述第二复位弹簧42。
94.如图3所示,当所述第一连接件22开始以第二方向(如逆时针方向)转动时,所述第二连接件23可以顺着所述第一限位杆21向上移动,此时所述弹性元件30的第三端向上移动,其第一端和第二端均向内移动,所述弹性元件30的第一端驱动所述第一镜筒200向远离所述第一侧板13的方向移动,所述弹性元件30的第二端驱动所述第二镜筒300向远离所述第二侧板14的方向移动,即在所述第一复位弹簧40、第二复位弹簧42和弹性元件30自身的弹力作用下,可以带动所述第一镜筒200和所述第二镜筒300互相靠近。
95.由此,以顺时针转动所述第一连接件即可使得所述第一镜筒200和所述第二镜筒300互相远离,以顺时针转动所述第一连接件即可使得所述第一镜筒200和所述第二镜筒300互相靠近。采用这样的设计,可以非常方便地调节第一镜筒200和第二镜筒300之间的距离。
96.请参阅图4,图4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瞳距调节装置100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97.与图2中示出的瞳距调节装置100的实施例区别在于:
98.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弹性元件30呈凹形状,图2中示出的所述弹性元件30 呈凸型状。
99.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元件30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镜筒200的一端,所述弹性元件30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镜筒300的一端,所述弹性元件30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23的端面。
100.如图4所示,所述弹性元件30在初始状态为凹型状,当所述第一连接件22开始以第一方向(如顺时针方向)转动时,所述第二连接件23可以顺着所述第一限位杆21向下移动,此时所述弹性元件30的第三端向下移动,其第一端和第二端均向外移动,所述弹性元件30 的第一端驱动所述第一镜筒200向靠近所述第一侧板13的方向移动,所述弹性元件30的第二端驱动所述第二镜筒300向靠近所述第二侧板14的方向移动,即所述弹性元件30可以带
动所述第一镜筒200和所述第二镜筒300互相远离,并对应压缩所述第一复位弹簧40和所述第二复位弹簧42。
101.如图5所示,当所述第一连接件22开始以第二方向(如逆时针方向)转动时,所述第二连接件23可以顺着所述第一限位杆21向上移动,此时所述弹性元件30的第三端向上移动,其第一端和第二端均向内移动,所述弹性元件30的第一端驱动所述第一镜筒200向远离所述第一侧板13的方向移动,所述弹性元件30的第二端驱动所述第二镜筒300向远离所述第二侧板14的方向移动,即在所述第一复位弹簧40、第二复位弹簧42和弹性元件30自身的弹力作用下,可以带动所述第一镜筒200和所述第二镜筒300互相靠近。
10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瞳距调节装置100,可以通过顺时针转动所述第一连接件即可使得所述第一镜筒200和所述第二镜筒300互相远离,并通过顺时针转动所述第一连接件即可使得所述第一镜筒200和所述第二镜筒300互相靠近。
103.本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头戴设备,所述头戴设备可以包括瞳距调节装置100、第一镜筒200和第二镜筒300,所述瞳距调节装置100可以调节所述第一镜筒200和第二镜筒300 之间的距离。
104.本技术的实施例可以解决现有瞳孔距离调节机构的结构复杂的问题,结构简单且调节方便。
105.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方式仅是用来说明本技术,而并非用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只要在本技术的实质精神范围之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