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缆及其制造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22970发布日期:2021-10-09 16:5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光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光单元(1);外护套(3),其套设在所述光单元(1)外侧,且在所述外护套(3)的内壁周向设有若干条轴向设置的护套凹槽(31);外抗拉元件(2),其套设在所述光单元(1)的外侧,并挤压在所述外护套(3)的护套凹槽(31)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抗护组件(4),其设于所述光单元(1)与所述外抗拉元件(2)之间,并抵持在所述光单元(1)的外壁和所述外抗拉元件(2)的内壁。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抗护组件(4)包括:内抗拉元件(41),其套设在所述光单元(1)外侧;内护套(42),其套设在所述内抗拉元件(41)外侧,所述内护套(42)外壁周向设有若干条轴向的护套突起(421),且所述护套突起(421)抵持在所述外抗拉元件(2)的内壁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突起(421)的截面呈三角形状。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凹槽(31)的截面呈三角形状。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抗拉元件(2)为芳纶或玻璃纱制件。7.一种制造光缆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内模(5),其包括第一出料端(51),所述第一出料端(51)的外壁周向设有若干条轴向的内模突起(52),所述第一内模(5)内设有用于使光单元(1)和外抗拉元件(2)一起穿过的第一通孔(53);第一外模(6),其设有第一出料孔(61),当所述第一出料孔(61)套设在所述内模突起(52)上时,可与所述第一出料端(51)的外壁之间留有使外护套(3)穿过并形成护套凹槽(31)的间隙。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模(5)还包括第一收紧部(54),其与所述第一出料端(51)连接,所述第一收紧部(54)其呈圆锥形,且其内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53)连通的锥形孔。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模(6)设有与所述第一出料孔(61)连通并套设在所述第一出料孔(61)上的第一收紧孔,且所述第一收紧孔与所述第一收紧部(54)之间留有间隙。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内模(7),其包括第二出料端(71),所述第二内模(7)内设有用于使光单元(1)和内抗拉元件(41)一起穿过的第二通孔(73);第二外模(8),其设有第二出料孔(81),所述第二出料孔(81)的内壁周向设有若干条轴向的外模凹槽(82),当所述第二出料孔(81)套设在所述第二出料端(71)上时,可与所述第二出料端(71)的外壁之间留有使内护套(42)穿过并形成护套突起(421)的间隙。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缆及其制造模具。该光缆包括:光单元、外护套和外抗拉元件,其中,外护套套设在所述光单元外侧,且在所述外护套的内壁周向设有若干条轴向的护套凹槽;外抗拉元件套设在所述光单元外侧,并挤压在所述外护套的护套凹槽内。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光缆护套所受拉力不能有效传递到抗拉元件上,光缆护套和缆芯间会产生相对移动,导致光缆护套及内部结构会遭到严重破坏的问题。会遭到严重破坏的问题。会遭到严重破坏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陈成 胡聪 张帆 王世颖 廖伟章 付靖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3.03
技术公布日:2021/10/8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