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折弯下铁框的直下式背光源模组和车载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80532发布日期:2021-09-08 03:16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连续折弯下铁框的直下式背光源模组和车载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显示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连续折弯下铁框的直下式背光源模组和车载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常规的车载显示屏通常采用直下式背光源或者侧光式背光源。其中采用直下式背光源的显示屏的对比度和色彩饱和度以及显示细腻度更高。
3.但是,直下式背光源的成本会比侧光式背光源高很多,生产工艺也比侧光式背光源复杂。例如:直下式背光源需要单独设置承载扩散板的承载部件用以固定扩散板。因此,如何简化直下式背光源的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和提升组装效率等方面是当前需要急迫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续折弯下铁框的直下式背光源模组,有效地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发光效果更均匀。
5.一种连续折弯下铁框的直下式背光源模组,包括底框、直下式光源和扩散板,底框包括底板和连接在底板上的边框,底板与边框之间形成容置腔,直下式光源安装在容置腔内,边框上设有承载台,扩散板固定于承载台。
6.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承载台绕所述底板的周向设置,所述承载台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挡板,多个所述挡板绕着所述扩散板的周向设置。
7.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连续折弯下铁框的直下式背光源模组还包括中框,所述中框绕着所述底框的周向设置,所述中框与所述挡板连接。
8.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中框包括侧框和顶框,所述侧框与所述顶框垂直连接,所述侧框与所述挡板连接,所述顶框与所述承载台上下相对设置。
9.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连续折弯下铁框的直下式背光源模组还包括光学膜片,所述光学膜片固定在所述扩散板上,所述光学膜片的上表面与所述顶框的间距大于或等于0.3mm。
10.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光学膜片包括扩散膜、第一增光膜、第二增光膜和增亮膜,所述扩散膜固定在所述扩散板上,所述第一增光膜覆盖在所述扩散膜上,所述第二增光膜覆盖在所述第一增光膜上,所述增亮膜覆盖在所述第二增光膜上。
11.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连续折弯下铁框的直下式背光源模组还包括包边胶,所述包边胶连接于所述边框与所述侧框之间。
12.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直下式光源包括灯板和电性连接在所述灯板上的多个光源,多个所述光源呈矩阵排布,所述连续折弯下铁框的直下式背光源模组还包括导热胶,所述灯板通过所述导热胶固定于所述底板。
13.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连续折弯下铁框的直下式背光源模组还包括反射
膜,所述反射膜设有与所述光源对应的避让孔,所述反射膜固定于所述灯板,各所述光源分别穿过各所述避让孔。
1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载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连续折弯下铁框的直下式背光源模组。
15.本实用新型的连续折弯下铁框的直下式背光源模组的边框上设有承载台,扩散板固定于承载台,省掉了常规直下式背光源模组用以承载扩散板的结构件,因此,有效地降低了制造成本,还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承载台与底板之间的高度可根据直下式光源与扩散板之间需要的间距而设定,从而能够精准的保证直下式光源到扩散板之间的od设计值,保证连续折弯下铁框的直下式背光源模组最终的发光效果更均匀而没有灯斑。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连续折弯下铁框的直下式背光源模组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中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底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连续折弯下铁框的直下式背光源模组。
20.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1.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本技术通过以下实施例对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具体实现过程进行说明。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连续折弯下铁框的直下式背光源模组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中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底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1至图3,连续折弯下铁框的直下式背光源模组包括底框11、直下式光源12和扩散板13,底框11包括底板111和连接在底板111上的边框112,底板111与边框112之间形成容置腔101,直下式光源12安装在容置腔101内,边框112上设有承载台1121,扩散板13固定于承载台1121。在本实施例中,底板111和/或边框112采用金属材质制成,例如:铁、铜、合金等材质;但并不以此为限,例如:底板111和/或边框112还可以采用塑料材质制成。
23.本实用新型的连续折弯下铁框的直下式背光源模组的边框112上设有承载台1121,扩散板13固定于承载台1121,省掉了常规直下式背光源模组用以承载扩散板13的结构件,因此,有效地降低了制造成本,还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承载台1121与底板111之间的高度可根据直下式光源12与扩散板13之间需要的间距而设定,从而能够精准的保证直下式光源12到扩散板13之间的od设计值,保证连续折弯下铁框的直下式背光源模组最终的发光效果更均匀而没有灯斑。
24.进一步地,底板111与边框112一体设置或分体设置。
25.进一步地,承载台1121与扩散板13之间可以适当采用双面胶(图未示)固定,防止
扩散板13松动。
26.进一步地,承载台1121绕底板111的周向设置,承载台1121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挡板113,多个挡板113绕着扩散板13的周向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挡板113与承载台1121为一体设置或分体设置,挡板113远离承载台1121的一端用于承载中框14及tp盖板(图未示);承载台1121还可以用于承载fog液晶显示屏。
27.进一步地,连续折弯下铁框的直下式背光源模组还包括中框14,中框14绕着底框11的周向设置,中框14与挡板113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中框14采用金属材质制成,例如:铁、铜、合金等材质;但并不以此为限,例如:中框14还可以采用塑料材质制成。
28.进一步地,中框14包括侧框141和顶框142,侧框141与顶框142垂直连接,侧框141与挡板113连接,顶框142与承载台1121上下相对设置。
29.进一步地,挡板113靠近侧框141的一侧设有多个卡槽102,侧框141设有多个与卡槽102配合的卡块1131,当中框14与底框11固定连接后,各卡块1131分别对应设置在各卡槽102内。
30.进一步地,顶框142四周边贴上用于限位固定显示屏(图未示)的硅胶15,并在表面贴上泡棉双面胶16,用于安装固定显示屏。
31.进一步地,连续折弯下铁框的直下式背光源模组还包括光学膜片17,光学膜片17固定在扩散板13上,光学膜片17的上表面与顶框142的间距大于或等于0.3mm。在本实施例中,光学膜片17的上表面与顶框142的间距用于保障光学膜片17在车载残酷的高低温试验能有足够的涨缩空间,而不会出现光学膜片17起皱问题。
32.进一步地,光学膜片17包括扩散膜171、第一增光膜172、第二增光膜173和增亮膜174,扩散膜171固定在扩散板13上,第一增光膜172覆盖在扩散膜171上,第二增光膜173覆盖在第一增光膜172上,增亮膜174覆盖在第二增光膜173上。在本实施例中,扩散膜171、第一增光膜172、第二增光膜173和增亮膜174通过胶带(图未示)粘接固定,例如:扩散膜171、第一增光膜172、第二增光膜173和增亮膜174分别用其中的一边通过双面胶分段固定,防止扩散膜171、第一增光膜172、第二增光膜173和增亮膜174松动异响。
33.进一步地,连续折弯下铁框的直下式背光源模组还包括包边胶18,包边胶18连接于边框112与侧框141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包边胶18能够防止连续折弯下铁框的直下式背光源模组漏光,且使得边框112与侧框141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
34.进一步地,直下式光源12包括灯板和电性连接在灯板上的多个光源,多个光源呈矩阵排布,连续折弯下铁框的直下式背光源模组还包括导热胶21,灯板通过导热胶21固定于底板111。
35.进一步地,光源例如为发光二极管。
36.进一步地,连续折弯下铁框的直下式背光源模组还包括反射膜19,反射膜19设有与光源对应的避让孔,反射膜19固定于灯板,各光源分别穿过各避让孔。在本实施例中,反射膜19可以反射光源发出的光线,使得光源发出的光线能够重复利用,从而提高连续折弯下铁框的直下式背光源的表面亮度。
37.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车载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连续折弯下铁框的直下式背光源模组。在本实施例中,车载显示装置包括汽车显示屏,车载中控、车载仪表显示等。
38.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
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