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相机补光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80824发布日期:2021-09-08 03:18阅读:5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相机补光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相机补光灯。


背景技术:

2.现有相机补光灯壳体一般由前壳以及后壳构成,前壳与后壳之间的连接处其一般都存在缝隙,而该缝隙遇到下雨天时则很容易进水损坏壳体内安装的元器件,而一种具有一定的防水效果的相机补光灯是我们所需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解决提供一种具有一定防水效果的新型相机补光灯技术问题。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相机补光灯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5.包括前壳以及与前壳连接的后壳,还包括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包括罩体、连接于罩体左侧下方的左竖向滑动盖板以及连接于罩体右侧下方的右竖向滑动盖板;所述前壳上开有第一引流槽,后壳上开有第二引流槽;所述第一引流槽包括开于前壳上方的第一横向槽、开于前壳左侧的第一左竖向槽以及开于前壳右侧的第一右竖向槽,第一左竖向槽连接于第一横向槽左侧,第一右竖向槽连接于第一横向槽右侧;所述第二引流槽包括开于后壳上方的第二横向槽、开于后壳左侧的第二左竖向槽以及开于后壳右侧的第二右竖向槽,第二左竖向槽连接于第二横向槽左侧,第二右竖向槽连接于第二横向槽右侧;所述左竖向滑动盖板竖向滑动连接于第一左竖向槽以及第二左竖向槽上,右竖向滑动盖板连接于第一右竖向槽以及第二右竖向槽上;所述罩体下方连接有第一挡板以及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插置于第一横向槽内,第二挡板插置于第二横向槽内;所述罩体将前壳与后壳上方的连接处覆盖,左竖向滑动盖板将前壳与后壳左侧的连接处覆盖,右竖向滑动盖板将前壳与后壳右侧的连接处覆盖;所述前壳底部连接有第三挡板,后壳下方连接有第四挡板;所述第三挡板与第四挡板间隔交叉且将前壳与后壳下方的连接处覆盖;所述罩体卡接于前壳上。
6.所述第三挡板的后端位于第四挡板前端的后侧。
7.所述罩体侧边开有卡槽;所述前壳侧边连接有与卡槽相对应的卡接板;所述卡接板上连接有卡凸起;所述卡凸起卡于卡槽上。
8.所述前壳与后壳通过螺栓连接。
9.所述螺栓与后壳之间连接有密封圈。
10.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罩体、左竖向滑动盖板、右竖向滑动盖板以及第三挡板与第四挡板,可有效防止水直接从前壳与后壳之间的连接处进入,从而进行防水。
附图说明
1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相机补光灯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相机补光灯的结构示意图(去掉了防护罩);
14.图3是图2的a部放大图;
15.图4是防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16.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相机补光灯的连接示意图;
17.图6是图5的b部放大图;
18.图7是左竖向滑动盖板以及右竖向滑动盖板的连接示意图;
19.图8是图7的c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阐述。
21.参阅图1至图8。
22.一种新型相机补光灯,包括前壳1以及与前壳1连接的后壳2,还包括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包括罩体3、连接于罩体3左侧下方的左竖向滑动盖板4以及连接于罩体3右侧下方的右竖向滑动盖板5;所述前壳1上开有第一引流槽,后壳2上开有第二引流槽;所述第一引流槽包括开于前壳1上方的第一横向槽6、开于前壳1左侧的第一左竖向槽7以及开于前壳1右侧的第一右竖向槽8,第一左竖向槽7连接于第一横向槽6左侧,第一右竖向槽8连接于第一横向槽6右侧;所述第二引流槽包括开于后壳2上方的第二横向槽9、开于后壳2左侧的第二左竖向槽10以及开于后壳2右侧的第二右竖向槽11,第二左竖向槽10连接于第二横向槽9左侧,第二右竖向槽11连接于第二横向槽9右侧;所述左竖向滑动盖板4竖向滑动连接于第一左竖向槽7以及第二左竖向槽10上,右竖向滑动盖板5连接于第一右竖向槽8以及第二右竖向槽11上;所述罩体3下方连接有第一挡板12以及第二挡板13;所述第一挡板12插置于第一横向槽6内,第二挡板13插置于第二横向槽9内;所述罩体3将前壳1与后壳2上方的连接处覆盖,左竖向滑动盖板4将前壳1与后壳2左侧的连接处覆盖,右竖向滑动盖板5将前壳1与后壳2右侧的连接处覆盖;所述前壳1底部连接有第三挡板14,后壳2下方连接有第四挡板15;所述第三挡板14与第四挡板15间隔交叉且将前壳1与后壳2下方的连接处覆盖;所述罩体3卡接于前壳1上。
23.具体的,所述第三挡板14的后端位于第四挡板15前端的后侧。
24.具体的,所述罩体3侧边开有卡槽21;所述前壳1侧边连接有与卡槽21相对应的卡接板22;所述卡接板22上连接有卡凸起23;所述卡凸起23卡于卡槽21上。
25.具体的,所述前壳1与后壳2通过螺栓24连接。
26.具体的,所述螺栓24与后壳2之间连接有密封圈25。
27.使用说明:本实用新型在安装上,通过将防护罩的左竖向滑动盖板4插置于第一左竖向槽7以及第二左竖向槽10上,右竖向滑动盖板5插置于第一右竖向槽8以及第二右竖向槽11上,直至卡槽21卡于卡接板22的卡凸起23上(参考图1、图8),这时罩体3将前壳1与后壳2上方的连接处覆盖,左竖向滑动盖板4将前壳1与后壳2左侧的连接处覆盖,右竖向滑动盖板5将前壳1与后壳2右侧的连接处覆盖,即防护罩将前壳1与后壳2的上方连接处、右侧连接处以及左侧连接处覆盖,保证水无法直接从前壳与后壳之间的上方连接处、右侧连接处以及左侧连接处进入,从而进行防水;而在前壳1与后壳2的连接上,前壳1与后壳2通过螺栓24
连接,螺栓24与后壳2之间连接有密封圈25,当前壳1与后壳2的连接好后,第三挡板14与第四挡板15间隔交叉且将前壳1与后壳2下方的连接处覆盖(参考图2、图3),具体的,第三挡板14的后端位于第四挡板15前端的后侧,从而使水无法直接从前壳1与后壳2下方的连接处进入,具有一定的阻挡效果,从而进行防水。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相机补光灯,包括前壳(1)以及与前壳(1)连接的后壳(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包括罩体(3)、连接于罩体(3)左侧下方的左竖向滑动盖板(4)以及连接于罩体(3)右侧下方的右竖向滑动盖板(5);所述前壳(1)上开有第一引流槽,后壳(2)上开有第二引流槽;所述第一引流槽包括开于前壳(1)上方的第一横向槽(6)、开于前壳(1)左侧的第一左竖向槽(7)以及开于前壳(1)右侧的第一右竖向槽(8),第一左竖向槽(7)连接于第一横向槽(6)左侧,第一右竖向槽(8)连接于第一横向槽(6)右侧;所述第二引流槽包括开于后壳(2)上方的第二横向槽(9)、开于后壳(2)左侧的第二左竖向槽(10)以及开于后壳(2)右侧的第二右竖向槽(11),第二左竖向槽(10)连接于第二横向槽(9)左侧,第二右竖向槽(11)连接于第二横向槽(9)右侧;所述左竖向滑动盖板(4)竖向滑动连接于第一左竖向槽(7)以及第二左竖向槽(10)上,右竖向滑动盖板(5)连接于第一右竖向槽(8)以及第二右竖向槽(11)上;所述罩体(3)下方连接有第一挡板(12)以及第二挡板(13);所述第一挡板(12)插置于第一横向槽(6)内,第二挡板(13)插置于第二横向槽(9)内;所述罩体(3)将前壳(1)与后壳(2)上方的连接处覆盖,左竖向滑动盖板(4)将前壳(1)与后壳(2)左侧的连接处覆盖,右竖向滑动盖板(5)将前壳(1)与后壳(2)右侧的连接处覆盖;所述前壳(1)底部连接有第三挡板(14),后壳(2)下方连接有第四挡板(15);所述第三挡板(14)与第四挡板(15)间隔交叉且将前壳(1)与后壳(2)下方的连接处覆盖;所述罩体(3)卡接于前壳(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相机补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挡板(14)的后端位于第四挡板(15)前端的后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相机补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3)侧边开有卡槽(21);所述前壳(1)侧边连接有与卡槽(21)相对应的卡接板(22);所述卡接板(22)上连接有卡凸起(23);所述卡凸起(23)卡于卡槽(21)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相机补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1)与后壳(2)通过螺栓(24)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相机补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24)与后壳(2)之间连接有密封圈(25)。

技术总结
一种新型相机补光灯,包括前壳以及与后壳,还包括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包括罩体、左竖向滑动盖板以及右竖向滑动盖板;所述前壳上开有第一引流槽,后壳上开有第二引流槽;所述第一引流槽包括开于前壳上方的第一横向槽、第一左竖向槽以及第一右竖向槽;所述第二引流槽包括第二横向槽、第二左竖向槽以及第二右竖向槽;所述左竖向滑动盖板竖向滑动连接于第一左竖向槽以及第二左竖向槽上,右竖向滑动盖板连接于第一右竖向槽以及第二右竖向槽上;所述前壳底部连接有第三挡板,后壳下方连接有第四挡板。本实用新型通过罩体、左竖向滑动盖板、右竖向滑动盖板以及第三挡板与第四挡板,可有效防止水直接从前壳与后壳之间的连接处进入,从而进行防水。进行防水。进行防水。


技术研发人员:池伟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绍兴上虞正亮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3.22
技术公布日:2021/9/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