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学变焦马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95945发布日期:2021-11-15 22:55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学变焦马达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像马达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学变焦马达。


背景技术:

2.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手机摄像头为适应新的发展趋势,具有高的像素、大光圈、超薄型的要求。现有的自动对焦装置均是利用音圈马达通过镜头以及影像传感器、电路板累加高度形成,由于手机像素的提高以及产品高度要求越来越薄,现有技术产品的使用上出现瓶颈,大光圈以及高像素的镜头整体的光学高度比较高,造成现有累计的产品高度无法满足超薄的手机机身的需求。
3.现有的手机摄像中的变焦马达中的磁石一般都是由多条磁石进行叠加,在装配过程时,使得装配麻烦不简便,而且需要设置多极充磁的无磁区,产生的推力一般。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学变焦马达,通过磁石排列方式可充分利用有限磁石空间的磁场饱和度,使得磁场强度更大,能产生更大的推力。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和其他优点,提供了一种光学变焦马达,包括:
5.透镜支撑体、设置于所述透镜支撑体侧边上的侧向线圈、设置于所述透镜支撑体上的框架及设置于侧向线圈两侧面的侧向磁石组件;
6.所述侧向磁石组件包括第一磁石件及与所述第一磁石件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二磁石件,所述第一磁石件与第二磁石件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磁石件包括磁石合并框及设置于所述磁石合并框内的多条磁石;
7.所述透镜支撑体一相对的侧边上分别固定有第一侧向线圈与第二侧向线圈,所述第一侧向线圈与第二侧向线圈分别相对应有第一磁石件与第二磁石件。
8.优选的,所述磁石合并框包括平面板及沿所述平面板相对的边沿分别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限位板与第二限位板,所述平面板、第一限位板与第二限位板构成u型结构。
9.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板靠近第二限位板一端面上固接有第一磁条,所述第一磁条上设置有第二磁条。
10.优选的,所述第一磁条与第二磁条的宽度值为第一宽度值,所述第一限位板的宽度值为第二宽度值,所述第一宽度值等于第二宽度值。
11.优选的,所述第二限位板靠近第一限位板一端面上固接有第三磁条,所述第三磁条上设置有第四磁条。
12.优选的,所述第三磁条与第四磁条的宽度值为第三宽度值,所述第二限位板的宽度值为第四宽度值,所述第三宽度值等于第四宽度值。
13.优选的,所述第二磁条与第四磁条之间设置有一让位区间,且所述让位区间的宽度值为第五宽度值,所述让位区间中设置有中间磁条。
14.优选的,所述中间磁条包括第五磁条及设置于所述第五磁条上的第六磁条,所述中间磁条的宽度值为第六宽度值,所述第六宽度值等于第五宽度值。
15.优选的,所述第一磁条与第二磁条及第三磁条与第四磁条的充磁方向相同,且第一磁条与第三磁条均为s磁极,第二磁条与第四磁条均为n磁极,所述第五磁条为s磁极,第六磁条组成n磁极。
16.优选的,所述磁石合并框的材质为spcc或sus400系列不锈钢。
17.优选的,所述第一磁条、第二磁条、第三磁条、第四磁条及中间磁条分别与磁石合并框接触面通过胶水与磁石合并框固定。
18.优选的,所述透镜支撑体的四边角上固定有弹簧,透镜支撑体下方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设置有pcb板,所述pcb板上第一位置传感器与第二位置传感器。
19.优选的,所述pcb板上四个边角处设置分别设置有驱动线圈,每两个所述驱动线圈上设置有一驱动磁石,所述驱动线圈设置于透镜支撑体下方。
20.优选的,所述底座上的四边角处分别设置有悬丝,所述悬丝的远离底座的一端设置于弹簧中,且所述底座上嵌合有屏蔽罩。
21.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与一整块的多极磁石相比,本发明的磁石排列方式可充分利用有限磁石空间的磁场饱和度,磁场强度更大,能产生更大的推力,该侧向磁石组件在安装时方便简捷,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22.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光学变焦马达的三维爆炸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光学变焦马达的侧向磁石组件三维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光学变焦马达的侧向磁石组件的推力曲线图;
25.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光学变焦马达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参照图1

4,一种光学变焦马达,包括:透镜支撑体10、设置于所述透镜支撑体10侧边上的侧向线圈20、设置于所述透镜支撑体10上的框架30及设置于侧向线圈20两侧面的侧向磁石组件40;所述侧向磁石组件40包括第一磁石件及与所述第一磁石件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二磁石件,所述第一磁石件与第二磁石件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磁石件包括磁石合并框及设置于所述磁石合并框内的多条磁石;所述透镜支撑体10一相对的侧边上分别固定有第一侧向线圈与第二侧向线圈,所述第一侧向线圈与第二侧向线圈分别相对应有第一磁石件与第二磁石件,侧向磁石组件40在安装时,只需将多个磁条安装于磁石合并框中即可完成,大大方便安装,提高了工作效率。
28.进一步的,所述磁石合并框包括平面板及沿所述平面板相对的边沿分别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限位板与第二限位板,所述平面板、第一限位板与第二限位板构成u型结构,
所述第一限位板靠近第二限位板一端面上固接有第一磁条,所述第一磁条上设置有第二磁条,所述第一磁条与第二磁条的宽度值为第一宽度值,所述第一限位板的宽度值为第二宽度值,所述第一宽度值等于第二宽度值,所述第二限位板靠近第一限位板一端面上固接有第三磁条,所述第三磁条上设置有第四磁条,所述第三磁条与第四磁条的宽度值为第三宽度值,所述第二限位板的宽度值为第四宽度值,所述第三宽度值等于第四宽度值,所述第二磁条与第四磁条之间设置有一让位区间,且所述让位区间的宽度值为第五宽度值,所述让位区间中设置有中间磁条,所述中间磁条包括第五磁条及设置于所述第五磁条上的第六磁条,所述中间磁条的宽度值为第六宽度值,所述第六宽度值等于第五宽度值,所述第一磁条与第二磁条及第三磁条与第四磁条的充磁方向相同,且第一磁条与第三磁条均为s磁极,第二磁条与第四磁条均为n磁极,所述第五磁条为s磁极,第六磁条组成n磁极,通过将磁条由上中下相互叠加形成,并通过磁石合并框合并成侧向磁石,上、下2块磁条形状大小相同。磁石排列及磁极方向如图所示,上、下两块磁石充磁方向相同,中间磁石充磁方向与上/下磁石充磁方向不同由于相叠加,故无需设置多极充磁的无磁区。
29.表一 多种磁石的推力数值
[0030][0031]
进一步的,所述磁石合并框的材质为spcc或sus400系列不锈钢,sus400系列包括sus430、sus420j2、sus440a、sus410l等,优选sus430不锈钢,spcc或sus400系列材料具有抗漏磁的作用,对磁石组件具有很好地保护作用,有利于提高磁石组件与线圈之间的磁场强度,增加马达的驱动力。制作磁石合并框的材料不仅限于spcc或sus材料,只要能够满足spcc材料的性能,对防漏磁性能起到积极作用,都可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磁石合并框所选用的材质对象之列。
[0032]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磁条、第二磁条、第三磁条、第四磁条及中间磁条分别与磁石合并框接触面通过胶水与磁石合并框固定,通过胶水固化能进一步增强磁条的固定效果。
[0033]
进一步的,所述透镜支撑体10的四边角上固定有弹簧50,透镜支撑体10下方设置有底座60,所述底座60上设置有设置有pcb板70,所述pcb板70上第一位置传感器与第二位置传感器,所述pcb板70上四个边角处设置分别设置有驱动线圈80,每两个所述驱动线圈80上设置有一驱动磁石90,所述驱动线圈80设置于透镜支撑体10下方,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通过磁场强弱感应来反馈和验算镜头在平行于侧向磁石组件40的方向的驱动位置,并进一
步通过驱动线圈80输入电流的大小来控制镜头达到图像最清晰的位置点,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侧通过磁场强弱感应来反馈控制和演算镜头在垂直于侧向磁石组件40的方向上的位置抖动偏位,并进一步通过驱动线圈80输入一定电流大小来调整和纠正镜头的偏位,以此达到防抖的目的。
[0034]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60上的四边角处分别设置有悬丝100,所述悬丝100的远离底座60的一端设置于弹簧50中,且所述底座60上嵌合有屏蔽罩110。
[0035]
这里说明的设备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实用新型的说明的,对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0036]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