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防尘装置的双联LC衰减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84799发布日期:2021-11-06 04:01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置防尘装置的双联LC衰减器的制作方法
一种内置防尘装置的双联lc衰减器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置防尘装置的双联lc衰减器。


背景技术:

2.当前设备之间的接口为双联lc类型时,往往会使用单联lc光纤跳线与lc光纤适配器相互连接来进行数据传输。这会造成lc光纤跳线本身需要绕线或布线,占用机柜空间,在某些光纤跳线出现问题需要更换时,繁杂的布线造成更换困难,且由于跳线之间相互缠绕,更换过程容易牵扯到其他光纤跳线而引发连接问题。
3.在用于测试lc双纤光纤模块时,往往使用单联或双联lc光纤跳线与lc光纤适配器相互连接,为了很好地保护光纤模块内部的连接端面,必然是尽量减少插拔次数,一般使lc光纤跳线不再拔出直到完成全部测试后再拔出。在这测试期间,连接着lc光纤跳线的光纤模块要在测试、老化试验、仓库等多种场合之间移动,lc光纤跳线会相互缠绕,造成拿放、移动等操作不方便,影响效率,影响整洁美观。在老化试验过程中,由于光缆固有的收缩性,还会影响测试的准确性。
4.lc光纤连接器拔出lc光纤适配器前后,两端都要进行拔出及戴入防尘帽的操作,在拔出后戴入前,激光有可能通过适配器接口直射到人体眼睛,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了一种内置防尘装置的双联lc衰减器,防尘装置能有效的阻挡灰尘进入套筒内的插芯端面,同时能及时有效地阻挡激光,避免激光直射操作人员的眼睛,起到保护眼睛的作用;后框套一体成型及两个按压手柄一体化设计,使用简单操作方便,外观美观。
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它包含前框套和后框套;后框套的前端并列贯通一体成型有两个前框套,且并列设置的两个前框套之间构成一个前后贯通的腔体;它还包含:
7.套筒,所述套筒插设在上述前后贯通的腔体中,且套筒的后端插设在后框套的前腔体内;
8.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套筒上,弹簧的后端抵设在后框套的前腔体上;
9.金属尾柄,所述金属尾柄套设在插芯上,且金属尾柄的后端与弹簧的前端相抵触设置;
10.插芯,所述插芯的一端插设在金属尾柄内;
11.光纤,所述光纤插设在插芯内;
12.lc防尘帽,所述lc防尘帽插设在前框套的前端口上;
13.金属卡片,所述金属卡片盖设在后框套底部开口上;
14.钢针,所述钢针左右两端插设在后框套的左右两侧壁孔中;
15.旋转弹簧,所述旋转弹簧套设在钢针上;
16.挡板,所述挡板数量为两个,分别活动盖设在后框套的左右两个端口内,且挡板的下边缘套设在钢针上,上述旋转弹簧的一端脚抵设在挡板的内壁上,另一端脚抵设在金属卡片上。
17.优选地,所述的后框套的顶壁上连接有按压手柄,且按压手柄的另一边压设在前框套的key键上。
18.优选地,所述的后框套的左右侧壁均一体成型有卡扣,所述的金属卡片为“u”形结构设置,且两个垂直边上均开设有与上述卡扣相卡设的卡口。
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置防尘装置的双联lc衰减器,防尘装置能有效的阻挡灰尘进入套筒内的插芯端面,同时能及时有效地阻挡激光,避免激光直射操作人员的眼睛,起到保护眼睛的作用;后框套一体成型及两个按压手柄一体化设计,使用简单操作方便,外观美观。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2.附图标记说明:
23.lc防尘帽1、光纤2、插芯3、金属尾柄4、弹簧5、套筒6、金属卡片7、卡口7

1、挡板8、旋转弹簧9、钢针10、按压手柄11、前框套12、后框套13、卡扣13

1。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如图1和图2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前框套12和后框套13;后框套13的前端并列贯通一体成型有两个前框套12,且并列设置的两个前框套12之间构成一个前后贯通的腔体;它还包含:
26.套筒6,所述套筒6为一个,其插设在上述前后贯通的腔体中,且套筒6套设在插芯3上,且置于后框套13的前腔体内;
27.弹簧5,所述弹簧5为一个,其套设在套筒6上,弹簧5的后端抵设在后框套13的前腔体上;
28.金属尾柄4,所述金属尾柄4为一个,其套设在插芯3上,且金属尾柄4的外径与套筒6的外径相同,金属尾柄4的后端与弹簧5的前端相抵触设置;
29.插芯3,所述插芯3为两个,且插芯3的一端均插设在金属尾柄4内,分别置于前后并列的两个前框套12内;
30.光纤2,所述光纤2为两根,分别插设在两个插芯3内;
31.lc防尘帽1,所述lc防尘帽1为两个,分别插设在前后并列设置的两个前框套12的前端口上;
32.金属卡片7,所述金属卡片7盖设在后框套13底部开口上;
33.钢针10,所述钢针10的左右两端插设在后框套13的左右两侧壁孔中;
34.旋转弹簧9,所述旋转弹簧9其为扭簧,且套设在钢针10上;
35.挡板8,所述挡板8数量为两个,分别活动盖设在后框套13的左右两个端口内,且挡板8的下边缘套设在钢针10上,上述旋转弹簧9的一端脚抵设在挡板8的内壁上,另一端脚抵设在金属卡片7上。
36.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后框套13的顶壁上连接有按压手柄11,且按压手柄11的另一边压设在前框套12的key键上。
37.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后框套13的左右侧壁均一体成型有卡扣13

1,所述的金属卡片7为“u”形结构设置,且两个垂直边上均开设有与上述卡扣13

1相卡设的卡口7

1。
38.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当连接头插入后框套13的后端口时,通过连接头推开挡板8后连接,当连接头拔出后框套13的后端口时,挡板8在旋转弹簧9的作用下,自动弹起,设置的弹簧5,作用于插芯套件(金属尾柄4、插芯3以及套筒6)的弹性需求,将lc防尘帽1摘除后,将光纤2的前端头连接lc连接头,后端头连接lc适配器接口(即后框套13的前腔体)。
39.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如下:
40.1、实现了lc衰减器后端免拔出及戴入防尘帽的便利性,由于防尘装置(挡板8、金属卡片7、旋转弹簧9以及钢针10)的存在,能及时有效地阻挡激光,避免激光直射操作人员的眼睛,起到保护眼睛的作用;
41.2、后框套上的按压手柄的设计实现了两个lc连接器同时插拔的轻松操作性,节省时间,操作简便;
42.3、在光模块测试应用场景中,解决了光缆缠绕、移动不便、光纤跳线收缩等问题;
43.4、取代lc光纤跳线与适配器的互联方式,实现了前端为连接器后端为适配器的直连结构,直接实现信号转接并且没有光纤跳线的布线及缠绕问题,使用简单操作方便,外观美观。
44.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部分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