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MS扩散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66868发布日期:2021-11-29 23:16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一种MS扩散板的制作方法
一种ms扩散板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扩散板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ms扩散板。


背景技术:

2.扩散板的种类可分为气扩散板、声扩散板、液扩散板、光扩散板、味扩散板、光扩散板,举凡能将分子均匀分散的材料都统称为扩散板,光扩散板是通过化学或物理的手段,利用光线在行径途中遇到两个折射率(密度)相异的介质时,发生折射、反射与散射的物理现象,通过在pmma、pc、ps、pp,hips等基材基础中添加无机或有机光扩散剂、或者通过基材表面的微特征结构的阵列排列人为调整光线、使光线发生不同方向的折射、反射、与散射,从而改变光的行进路线,实现入射光充分散色以此产生光学扩散的效果。
3.目前,市面上普通的扩散板一般都是使用的ps生产而成,该材质比较脆,材料的光学扩散效果也一般,而且存在眩光的情况,无法满足客户市场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ms扩散板。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ms扩散板,包括第一ms扩散层和第二ms扩散层,所述第一ms扩散层的顶部设置有均匀分布的锥状突起,所述第二ms扩散层的底部对应每个锥状突起开设有凹槽,所述锥状突起与凹槽相适配,第二ms扩散层的上表面设有防静电膜,所述第一ms扩散层的底部设置有玻璃基板,所述第一ms扩散层与第二ms扩散层之间、第二ms扩散层与防静电膜、第一ms扩散层与玻璃基板之间均设置有连接层,所述连接层为光学胶,所述连接层用于第一ms扩散层、第二ms扩散层、防静电膜之间的连接。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8.所述锥状突起与第一ms扩散层一体成型,所述锥状突起为四棱锥状。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0.所述第一ms扩散层的厚度为0.6mm

1.8mm,所述第二ms扩散层的厚度为0.3mm

1.2mm。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2.所述光学胶为oca光学胶,所述玻璃基板的底部粘接有散射花纹层。
13.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4.本方案通过防静电膜其增加了扩散板防静电的效果,通过将使第一ms扩散层的锥状突起部分与第二ms扩散层的凹槽插接,让第一ms扩散层和第二ms扩散层穿插连接,其连接的完成体增加了光线的扩散面和折射面,避免了眩光的情况发生,提高光扩散效果,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ms扩散层与锥状突起连接的立体图。
17.图中标号说明:
18.1、第一ms扩散层;2、第二ms扩散层;3、锥状突起;4、凹槽;5、防静电膜;6、玻璃基板;7、连接层;8、散射花纹层。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0.请参阅图1~2,一种ms扩散板,包括第一ms扩散层1和第二ms扩散层2,第一ms扩散层1和第二ms扩散层2均通过ms粒子、金红石钛白粉和有机硅微粉混合均匀并经挤塑压制成型而得到的,且ms粒子、金红石钛白粉和有机硅微粉的配制比例为25:1:1。
21.第一ms扩散层1的顶部设置有均匀分布的锥状突起3,第二ms扩散层2的底部对应每个锥状突起3开设有凹槽4,锥状突起3与凹槽4相适配,第二ms扩散层2的上表面设有防静电膜5,第一ms扩散层1的底部设置有玻璃基板6,第一ms扩散层1与第二ms扩散层2之间、第二ms扩散层2与防静电膜5、第一ms扩散层1与玻璃基板6之间均设置有连接层7,连接层7为光学胶,连接层7用于第一ms扩散层1、第二ms扩散层2、防静电膜5之间的连接,通过防静电膜5其增加了扩散板防静电的效果,通过将使第一ms扩散层1的锥状突起3部分与第二ms扩散层2的凹槽4插接,让第一ms扩散层1和第二ms扩散层2穿插连接,其连接的完成体增加了光线的扩散面和折射面,避免了眩光的情况发生,提高光扩散效果,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
22.进一步的,锥状突起3与第一ms扩散层1一体成型,锥状突起3为四棱锥状且相邻的两个锥状突起3与第一ms扩散层1连接的一面的边相连接,从而形成连续的四面凹凸状结构,增加光线的折射或扩散角度,提高扩散效果。
23.进一步的,光学胶为oca光学胶,具有无色透明、光透过率高,耐高温、耐水性、胶结强度好及固化收缩小等优点,玻璃基板6的底部粘接有散射花纹层8,散射花纹层8用于增加光线的入射角度,进一步提高散射效果。
24.另外,第一ms扩散层1的厚度为0.6mm

1.8mm,第二ms扩散层2的厚度为0.3mm

1.2mm。
25.工作原理:本方案的扩散板在使用时,光线通过散射花纹层8进入玻璃基板6时经散射花纹层8改变了入射效果,从而进行初次光线改变,然后再经第一ms扩散层1、锥状突起3和第二ms扩散层2进行连续的光线扩散和折射,进而更进一步地提高了光线的扩散效果,且本方案第一ms扩散层1和第二ms扩散层2以ms粒子为原料,使得扩散板具有极佳的遮盖力,但是不影响该类产品的光透性,同时产品的韧性和耐高温也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可以满足平面和曲面的扩散板,光学性能大大提高。
2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ms扩散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ms扩散层(1)和第二ms扩散层(2),所述第一ms扩散层(1)的顶部设置有均匀分布的锥状突起(3),所述第二ms扩散层(2)的底部对应每个锥状突起(3)开设有凹槽(4),所述锥状突起(3)与凹槽(4)相适配,第二ms扩散层(2)的上表面设有防静电膜(5),所述第一ms扩散层(1)的底部设置有玻璃基板(6),所述第一ms扩散层(1)与第二ms扩散层(2)之间、第二ms扩散层(2)与防静电膜(5)、第一ms扩散层(1)与玻璃基板(6)之间均设置有连接层(7),所述连接层(7)为光学胶,所述连接层(7)用于第一ms扩散层(1)、第二ms扩散层(2)、防静电膜(5)之间的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ms扩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锥状突起(3)与第一ms扩散层(1)一体成型,所述锥状突起(3)为四棱锥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ms扩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ms扩散层(1)的厚度为0.6mm

1.8mm,所述第二ms扩散层(2)的厚度为0.3mm

1.2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ms扩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胶为oca光学胶,所述玻璃基板(6)的底部粘接有散射花纹层(8)。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扩散板领域,公开了一种MS扩散板,包括第一MS扩散层和第二MS扩散层,所述第一MS扩散层的顶部设置有均匀分布的锥状突起,所述第二MS扩散层的底部对应每个锥状突起开设有凹槽,所述锥状突起与凹槽相适配,第二MS扩散层的上表面设有防静电膜,所述第一MS扩散层的底部设置有玻璃基板。本方案通过防静电膜其增加了扩散板防静电的效果,通过将使第一MS扩散层的锥状突起部分与第二MS扩散层的凹槽插接,让第一MS扩散层和第二MS扩散层穿插连接,其连接的完成体增加了光线的扩散面和折射面,避免了眩光的情况发生,提高光扩散效果,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使用效果好。使用效果好。


技术研发人员:吴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奥智高分子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21
技术公布日:2021/11/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