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光板、背光组件、液晶显示模组和液晶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33694发布日期:2022-04-27 12:19阅读:73来源:国知局
导光板、背光组件、液晶显示模组和液晶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公开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导光板、背光组件、液晶显示模组和液晶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2.液晶显示模组是液晶显示设备的重要组成部件,液晶显示模组通常包括液晶显示面板、背光组件和背框,其中背光组件包括光源和导光板。
3.导光板通常采用pc(聚碳酸酯)材料制作,但是pc材料的表面抗划伤性能较差,容易出现划痕。例如,在进行机械试验时,导光板容易与液晶显示设备内部的背框等其他结构发生摩擦碰撞,使得导光板表面产生划痕。在使用过程中,液晶显示设备出现晃动或跌落的情况时,导光板也可能与液晶显示设备内部的背框等其他结构发生擦碰形成划痕。导光板表面的划痕会导致液晶显示模组在显示过程中出现白斑或者暗影等不良情况。为了避免划伤导光板,通常会在导光板与液晶显示设备内部的其他结构之间留出一定的间隙。同时,由于pc材质的导光板光透过率较低,为了保证显示亮度,通常会采用较大的电流驱动光源。
4.在导光板与液晶显示设备内部的其他结构之间留出一定的间隙,会导致液晶显示设备的整体厚度比较大。采用较大的电流驱动光源,光源的功耗较高,会缩短液晶显示设备的续航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光板、背光组件、液晶显示模组和液晶显示设备,能够在降低功耗的同时,满足亮度要求,减少白斑和暗影等不良情况的产生。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6.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光板,该导光板包括导光板主体;
7.所述导光板主体的至少部分表面设置有增透膜和/或保护膜。
8.可选地,所述至少部分表面包括如下至少一种:
9.所述导光板主体的表面中受到摩擦力的表面、所述导光板主体的出光面、所述导光板主体的入光面。
10.可选地,所述导光板主体的表面中受到摩擦力的表面包括:
11.与所述导光板主体的厚度方向垂直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12.可选地,所述增透膜设置在所述至少部分表面上,所述保护膜设置在所述增透膜上。
13.可选地,所述增透膜的厚度为200nm~380nm。
14.可选地,所述增透膜的材料为二氧化钛、三氧化二钛、氧化铝及二氧化硅中的至少一种。
15.可选地,所述保护膜的厚度为3μm~5μm。
16.可选地,所述保护膜的材料为纳米氧化硅。
17.可选地,所述保护膜的硬度为1h~3h。
18.可选地,所述保护膜的光透过率不小于90%。
19.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背光组件,该背光组件包括光源和如前述第一方面所述的导光板,所述光源位于所述导光板的一面。
20.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模组,该液晶显示模组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和如前述第二方面所述的背光组件。
21.第四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设备,该液晶显示设备包括如前述第三方面所述的液晶显示模组。
22.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23.通过在导光板表面设置增透膜,从而提高导光板的透光率,这样即使利用较小的电流驱动光源,显示亮度也能够满足要求。通过设置保护膜,避免了在机械试验和日常使用过程中,导光板表面产生划痕,从而减少了白斑或暗影等不良情况的产生,在液晶显示设备中,导光板与液晶显示设备内部的其他结构能够设置的更接近,有利于减小液晶显示设备的整体厚度。
附图说明
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5.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光板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光板的截面图;
27.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光板的截面图;
28.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光板的截面图;
29.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光板的导光示意图;
30.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光板的导光示意图;
31.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光板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32.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3.图9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4.图10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5.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36.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
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所述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37.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光板,该导光板包括导光板主体和膜层,膜层设置在导光板主体的至少部分表面。膜层包括增透膜和保护膜中的至少一种。当膜层包括增透膜和保护膜时,增透膜和保护膜可以分别设置在导光板主体表面的不同区域,例如设置在导光板主体的不同表面,或是设置在导光板主体的同一表面,但不重叠。增透膜和保护膜也可以堆叠设置在导光板主体的表面。
38.可选地,当增透膜和保护膜堆叠设置时,增透膜设置在导光板主体的表面上,保护膜设置在增透膜上,即保护膜位于增透膜远离导光板主体的一面。由于导光板主体和增透膜的强度较低,容易发生磨损,将保护膜设置在最外层,能够为导光板主体和增透膜提供保护。
39.通过在导光板表面设置增透膜,从而提高导光板的透光率,这样即使利用较小的电流驱动光源,显示亮度也能够满足要求。通过设置保护膜,避免了在机械试验和日常使用过程中,导光板表面产生划痕,从而减少了白斑或暗影等不良情况的产生,在液晶显示设备中,导光板与液晶显示设备内部的其他结构能够设置的更接近,有利于减小液晶显示设备的整体厚度。
40.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光板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导光板主体10呈板状,具有多个表面。该多个表面至少包括与导光板主体10的厚度方向垂直的第一表面11和第二表面12,连接第一表面11和第二表面12的若干个侧面。第一表面11和第二表面12也是导光板主体10相反的两个表面。膜层可以位于第一表面11、第二表面12、若干个侧面中的任意一个或几个。
41.以增透膜和保护膜堆叠设置在导光板主体的表面为例,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光板的截面图。如图2所示,在该导光板中,增透膜20位于导光板主体10的第一表面11,保护膜30位于增透膜20的远离导光板主体10的一面。
42.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光板的截面图。如图3所示,在该导光板中,增透膜20位于导光板主体10的第二表面12,保护膜30位于增透膜20的远离导光板主体10的一面。
43.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光板的截面图。如图4所示,该导光板中,增透膜20位于第一表面11和第二表面12,保护膜30位于增透膜20远离导光板主体10的表面。
44.可选地,膜层所在的表面包括如下至少一种:导光板主体10的表面中受到摩擦力的表面、导光板主体10的出光面、导光板主体10的入光面。
45.参照图1,导光板主体10的表面中受到摩擦力的表面包括:与导光板主体10的厚度方向垂直的第一表面11和第二表面12。第一表面11和第二表面12是导光板主体两个最大的表面,与电子设备内部的其他结构接触面积大,比较容易发生磨损。
46.由于导光板安装在电子设备内部,与其他零部件存在接触,导光板主体10会受到摩擦,产生磨损,因此将膜层设置在导光板主体10的表面中受到摩擦力的表面,避免导光板主体10与其他零部件形成直接的接触,避免导光板主体10受到磨损。背光模组在使用时,光
源位于导光板主体的入光面一侧,光线由入光面射入导光板主体10,由导光板主体10的出光面射出。导光板主体10的入光面受到磨损会影响光线进入导光板,将膜层设置在导光板主体10的入光面,能够避免入光面出现磨损。在增透膜20的作用下,还能使更多的光线从入光面进入导光板。导光板主体10的出光面受到磨损会降低出光面的亮度,从而导致显示面板的亮度降低,将膜层设置在导光板主体10的出光面,能够避免出光面磨损。在增透膜20的作用下,能够使更多的光线由出光面射出,有利于提升显示面板的亮度。
47.导光板主体的出光面可以是图1中所示的第一表面11。根据背光模组中,光源的布置方式的不同,在一些示例中,导光板主体10的入光面为第二表面12,在另一些示例中,导光板主体10的入光面为若干个侧面中的至少一个。
48.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光板的导光示意图,图中箭头为光线的走向。如图5所示,导光板主体10的入光面和出光面分别为第二表面12和第一表面11,在入光面和出光面设置有增透膜20和保护膜30,导光板主体10的若干个侧面设置有保护膜30。
49.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光板的导光示意图。如图6所示,导光板主体10的入光面为若干个侧面中的一个,出光面为第一表面11,在入光面和出光面设置有增透膜20和保护膜30,导光板主体10的第二表面12和部分侧面设置有保护膜30。
50.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光板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导光板主体10的第二表面12设置有反光网点121,第一表面11设置有v型凹槽111。第二表面12的反光网点121能够将导光板内部的光线分散并反射至第一表面11,第一表面11的v型凹槽111能够使射出的光线均匀分布。
51.可选地,增透膜20的厚度为200nm~380nm。增透膜20的厚度可以设置为白光波长的0.5倍。增透膜20在适宜的厚度范围内能够明显提升导光板的亮度,厚度过薄或过厚对于亮度的提升效果不明显,而且增透膜20的厚度过大会增加镀膜的难度和成本,增透膜20的厚度过薄,在镀膜时,增透膜20的厚度均匀性会较差,可能会对导光板的亮度均匀性造成影响。
52.作为一种示例,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增透膜20的厚度为300nm。
53.可选地,增透膜20的材料为二氧化钛、三氧化二钛、氧化铝及二氧化硅中的至少一种。这些材料制成的镀膜透光性能很好,且相对较便宜,能够在满足增透作用的同时降低成本。
54.作为一种示例,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增透膜20可以采用二氧化钛材料制作。
55.可选地,保护膜30的厚度为3μm~5μm。保护膜30的厚度过小,所起到的保护作用比较小;保护膜30的厚度过大,会增加镀膜难度和成本。
56.可选地,保护膜30的材料为纳米氧化硅。该材料易制作成膜,且其制成的镀膜在硬度和透光度方面表现较好。
57.可选地,保护膜30可以采用浸泡工艺制作。将导光板浸入含有硅元素的无机超微粒物和有机基质的加硬液中,之后取出烘干成膜。利用浸泡烘干的工艺,能够比较方便的在导光板表面形成镀膜。
58.可选地,保护膜30的硬度为1h~3h。保护膜30的表面硬度可以利用涂膜硬度铅笔测定法进行测定。传统pc材质导光板的表面硬度为5b,通过设置保护膜30,可以使得导光板的表面硬度至少提升5个等级。
59.作为一种示例,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保护膜30的表面硬度为2h。
60.可选地,保护膜30的光透过率不小于90%。由导光板主体10射出的光线在通过保护膜30时,有一部分会被保护膜30吸收,会使亮度略微降低。将保护膜30的光透过率设置在不小于90%,尽量降低保护膜30对于光线的吸收,使导光板具有足够的亮度。
61.示例性地,本公开实施例中,保护膜30的光透过率为95%。
62.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背光组件包括光源50和如图2所示的导光板40。光源50位于导光板40的一面。
63.在其他示例中,背光组件中的导光板40也可以是图3或图4所示的导光板。本公开实施例以图2所示的导光板40为例进行说明。
64.参照图1,导光板40呈长方体型,具有6个表面,其中最大的两个表面中的一个为导光板40的出光面42。在图6所示的背光组件中,与出光面42相反的另一个表面为导光板40的入光面41。背光组件在工作时,光线由导光板40的入光面41射入,由导光板40的出光面42射出。
65.如图8所示,光源50位于导光板40的入光面41。光源50发出的光线,经由入光面41射入导光板40,然后从导光板40的出光面42射出。
66.光源50可以为白色led灯,将led灯均匀的布设于导光板40的入光面41,使得整体亮度均匀。
67.图9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在该背光组件中,导光板40的侧面为导光板40的入光面。光源50设置在导光板40的侧面。背光组件在工作时,光线从导光板40的侧面射入导光板40,再从导光板40的出光面42射出。
68.图10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该液晶显示模组包括液晶显示面板60和背光组件。该背光组件可以为图8或图9所示的背光组件。
69.如图10所示,液晶显示面板60位于导光板40的出光面42,光源50发出的光线经过导光板40射向液晶显示面板60。
70.液晶显示模组还可以包括背框70,背框70与液晶显示面板60相连,背光组件位于背框70中,以对光源50、背光组件和导光板40提供支撑、固定和保护的作用。
71.可选地,液晶显示面板60通过胶带与背框70粘连固定,通过胶带粘接,方便操作,且连接牢固,使液晶显示模组总体结构稳定。
72.可选地,液晶显示模组还可以包括光学膜片80,光学膜片80可以是偏光片、扩散膜或者增亮片中的至少一种。通过添加光学膜片80,可以使得屏幕亮度更加均匀,色彩显示准确。
73.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设备,该液晶显示设备包括如图8所示的液晶显示模组。该液晶显示设备可以是,但不限于是手机、显示屏、笔记本电脑。
74.通过在导光板表面设置增透膜,从而提高导光板的透光率,这样即使利用较小的电流驱动光源,显示亮度也能够满足要求。通过设置保护膜,避免了在机械试验和日常使用过程中,导光板表面产生划痕,从而减少了白斑或暗影等不良情况的产生,在液晶显示设备中,导光板与液晶显示设备内部的其他结构能够设置的更接近,有利于减小液晶显示设备的整体厚度。
75.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公开,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