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铠装跳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91326发布日期:2022-02-20 02:05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铠装跳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连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铠装跳线。


背景技术:

2.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在现代信息社会通讯中,过去用铜线联结的通讯线已经不能满足城市通讯的需要,随着光纤的实用新型应用,使全世界的通讯模式都有了一次重大革新,相比于传统的通讯线,光纤的优越性也愈实用新型显。因此,伴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城市通讯对光缆技术的高速发展需求,对光纤跳线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
3.铠装跳线,是光纤的一种,包括光纤本体和设于光纤两端的光纤连接头;连接头包括套筒和壳体。现有的铠装跳线,壳体为圆柱体结构或者长方体结构,使用过程中不易固定,而且在将铠装跳线穿过固定通道时,很容易因圆柱体结构或者长方体结构的壳体与通道口抵触,导致铠装跳线卡住不能穿过通道,给铠装跳线的敷设和使用带来极大不便,同时也使铠装跳线的损坏率增加。因此,现在对铠装跳线的稳定性以及安装便捷性的研究十分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铠装跳线,用来解决光纤连接头在布线过程中易损坏的技术问题。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础方案为:一种铠装跳线,包括光纤本体以及设于光纤本体两端的光纤连接头,所述光纤连接头整体外形为子弹头状;所述光纤连接头包括连接头端部和连接头尾部,所述连接头端部为圆锥状,所述连接头尾部为圆柱状。
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优点在于:通过将铠装跳线的连接头设置为子弹头状,能利用子弹头的斜面使铠装跳线在安装时牵引更方便,能有效躲避障碍,不仅使铠装跳线布线更便利,同时也对铠装跳线形成了一种强有力的保护。
7.本实用新型一种铠装跳线,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布线更便利,躲避障碍能力更强,安装效率高且铠装跳线破损率低等优点,利用子弹头状的连接头,能够有效解决光纤连接头在布线过程中易损坏的技术问题。
8.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连接头端部和连接头尾部一体成型。
9.通过将连接头端部和连接头尾部设置为一体成型,使光纤连接头的结构更稳定,便于铠装跳线在安装时躲避障碍以及通过狭小通道,而不致光纤或者光纤连接头出现损坏的情况,既加快施工进度,又能节约成本。
10.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连接头端部的侧面与连接头端部的中心法线之间的夹角范围为30-45度。
11.出于力学原理,将连接头端部的侧面与连接头端部的中心法线之间的夹角范围设置在30-45度内,不仅能够使光纤连接头躲避障碍的能力达到最优,同时能够保证光纤连接头的尺寸与光纤使用环境适配。
12.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光纤本体包括从外到内布置的外保护层、芳纶层、紧套层和纤芯。
13.光纤本体从外到内依次包括外保护层、芳纶层、紧套层和纤芯,通过此种设置,不仅能够对纤芯进行有效保护,同时能够保证光纤本体的强度,以提高光纤的使用寿命。
14.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连接头尾部与光纤本体连接处设有密封圈。
15.在连接头尾部与光纤本体连接处设置密封圈,不仅能对光纤本体和连接头尾部实现连接作用,同时能通过密封圈对连接处进行密封,以保护光纤连接头,避免光纤连接头进水从而使光纤损坏。
16.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光纤连接头包括不锈钢光纤连接头和铝光纤连接头。
17.光纤连接头包括不锈钢光纤连接头和铝光纤连接头,使用不锈钢和铝作为光纤连接头,不仅能够保证连接头本身的强度,同时也能达到连接头的重量要求,使铠装跳线躲避障碍的能力大幅提高。
18.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连接头端部和连接头尾部连接处的直径范围为0-2厘米。
19.连接头端部和连接头尾部连接处的直径范围为0-2厘米,则光纤连接头的最大能够在实现连接作用的基础上,使光纤连接头的体积最小化,以减小光纤连接头卡在障碍的几率,保证光纤的敷设进度。
20.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连接头端部的顶端设有圆角。
21.连接头端部的顶端设有圆角,能够利用圆角有效躲避障碍,进一步提高光纤连接头躲避障碍的能力,从而提高的铠装跳线的敷设效率。
22.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连接头尾部与光纤本体连接的一端设有弧形倒角。
23.连接头尾部与光纤本体连接的一端设有弧形倒角,不仅减小光纤连接头的体积,同时能够保证光纤在退出敷设通道时更顺畅,不会卡在障碍处。
24.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连接头尾部的长度与连接头端部的长度相同。
25.连接头尾部的长度与连接头端部的长度相同,不仅保证光纤连接头整体的美观性,同时能够保证光纤连接头穿过敷设通道或者退出敷设通道时的效率相同,为光纤的敷设提供更便捷的安装方式。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铠装跳线实施例一光纤连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8.说明书附图中的标记包括:光纤连接头1、连接头端部2、连接头尾部3。
29.实施例一:
30.本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一种铠装跳线,包括光纤本体以及设于光纤本体两端的光纤连接头1;光纤本体包括从外向内依次设置的外保护层、芳纶层、紧套层和纤芯,光纤连接头1采用不锈钢制成,光纤连接头1整体外形为子弹头状;所述光纤连接头1包括连接头端部2和连接头尾部3,连接头端部2和连接头尾部3一体成型,所述连接头端部2为圆锥状,所述连接头尾部3为圆柱状。连接头端部2的侧面与连接头端部2的中心法线之间的夹角为
30度,光纤连接头1的连接头端部2的底部直径为1厘米。连接头尾部3与光纤本体的连接处设有橡胶密封圈。
31.通过将铠装跳线的光纤连接头1设置为子弹头状,从而减小了连接头与光纤安装通道障碍物的接触面积以及接触点想,通过子弹头的斜面与障碍物之间阻力很小的原理,使铠装跳线在安装的时候能够更加便捷,布线也更加单间,而且不用担心光纤连接头1在安装过程中卡在障碍物处,从而导致光纤被损坏,减小光纤的损耗率,从而节约成本。
32.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33.先将纤芯、紧套层、芳纶层、外保护层从内向外依次包覆设置形成光纤本体,再采用不锈钢制作子弹头状的光纤连接头1,光纤连接头1的底部直径为1厘米,连接头端部2的侧面与连接头端部2的中心法线之间的夹角为30度。将光纤本体穿过光纤连接头1后,将橡胶密封圈安装在连接头尾部3与光纤本体的连接处,从而使连接头内部出于密封状态。
34.铠装跳线组装好后,将跳线的一端穿过安装通道,当光纤在安装通道中遇到障碍物或者卡孔时,由于光纤连接头1是子弹头状,因此光纤连接头1不会卡在障碍处,而且子弹头的斜面与障碍的接触面积小,摩擦力小,从而使光纤很容易就牵引出安装通道,安装过程便捷快速,同时由于光纤连接头1不会卡住,因此牵引过程中不会导致光纤或者光纤连接头1损坏,降低光纤的损耗率,节约成本。
35.实施例二:
36.本实施例基本与实施例相同,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光纤连接头1的材质为聚氯乙烯,并且连接头端部2的顶端设有圆角。
37.聚氯乙烯具有抗拉、抗压、抗冲击力强、等优点,并且采用聚氯乙烯制作的连接头比不锈钢制作的连接头重量轻,能够减小铠装跳线的重量,方便安装。
38.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39.先将纤芯、紧套层、芳纶层、外保护层从内向外依次包覆设置形成光纤本体,再采用聚氯乙烯制作子弹头状的光纤连接头1,光纤连接头1的底部直径为1厘米,连接头端部2的顶端设有圆角,连接头端部2的侧面与连接头端部2的中心法线之间的夹角为30度。将光纤本体穿过光纤连接头1后,将橡胶密封圈安装在连接头尾部3与光纤本体的连接处,从而使连接头内部出于密封状态。
40.铠装跳线组装好后,将跳线的一端穿过安装通道,当光纤在安装通道中遇到障碍物或者卡孔时,由于光纤连接头1是子弹头状,并且连接头端部2的顶端还设有圆角,因此光纤连接头1不会卡在障碍处,而且子弹头的斜面与障碍的接触面积小,摩擦力小,从而使光纤很容易就牵引出安装通道,安装过程便捷快速,同时由于光纤连接头1不会卡住,因此牵引过程中不会导致光纤或者光纤连接头1损坏,降低光纤的损耗率,节约成本。
41.实施例三:
42.本实施例基本与实施例一相同,区别在于:连接头尾部3与光纤本体连接的一端设有弧形倒角。
43.连接头尾部3与光纤本体连接的一端设有弧形倒角,不仅减小光纤连接头1的体积,同时弧形倒角能够保证光纤在退出敷设通道时更顺畅,不会卡在障碍处;连接头尾部的长度与连接头端部2的长度相同,不仅保证光纤连接头1整体的美观性,同时能够保证光纤连接头1穿过敷设通道或者退出敷设通道时的时长、效率相同,为光纤的敷设提供更便捷的
安装方式。
44.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45.先将纤芯、紧套层、芳纶层、外保护层从内向外依次包覆设置形成光纤本体,再采用不锈钢制作子弹头状的光纤连接头1,光纤连接头1的底部直径为1厘米,连接头端部2的侧面与连接头端部2的中心法线之间的夹角为30度。先将光纤本体穿过带有弧形倒角的连接头尾部3,再穿过光纤连接头1的端部,将橡胶密封圈安装在连接头尾部3与光纤本体的连接处,从而使连接头内部出于密封状态。
46.铠装跳线组装好后,将跳线的一端穿过安装通道,当光纤在安装通道中遇到障碍物或者卡孔时,由于光纤连接头1是子弹头状,因此光纤连接头1不会卡在障碍处,而且子弹头的斜面与障碍的接触面积小,摩擦力小,从而使光纤很容易就牵引出安装通道,安装过程便捷快速,同时由于光纤连接头1不会卡住,因此牵引过程中不会导致光纤或者光纤连接头1损坏,降低光纤的损耗率,节约成本。
47.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技术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技术的障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