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影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63360发布日期:2022-05-26 09:04阅读:84来源:国知局
显影盒的制作方法
显影盒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成像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影盒。


背景技术:

2.现有的电子成像设备如激光打印机,包括可拆卸地安装于该电子成像设备内的处理盒和显影盒。显影盒通常包括盒体、显影辊和送粉辊,送粉辊将存储于盒体内的显影剂供给至显影辊。处理盒通常包括用于参与曝光形成静电潜像的感光鼓,并且与显影辊接触配合转印显影剂形成图像。但是,现有的显影盒安装于电子成像设备后,可能出现安装不到位,使得显影辊与感光鼓的接触稳定性较差,从而影响打印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显影盒,以解决目前现有的显影盒中显影辊与感光鼓的接触稳定性较差而影响打印效果的问题。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影盒,可拆卸地安装于设有鼓组件的电子成像设备内,包括:盒体,盒体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且盒体具有沿第二方向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及沿第三方向设置的第三端和第四端,其中,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两两之间相互垂直;被支撑部,被支撑部分别设置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且被支撑部可与鼓组件内设置的支撑部抵接;迫推组件,迫推组件靠近第二端和第四端设置于盒体上,且迫推组件可接收鼓组件内设置的按压部所施加的大致沿其重力方向的按压力。
5.可选地,盒体包括靠近第一端设置的第三侧壁、靠近第二端设置的第四侧壁和靠近第四端设置的第五侧壁,迫推组件设置于第四侧壁和/或第五侧壁上,且迫推组件与第三端之间沿第三方向的距离大于被支撑部与第三端之间沿第三方向的距离。
6.可选地,迫推组件包括迫推杆,迫推杆设置于第四侧壁或第五侧壁上。
7.可选地,迫推组件还包括弹性件,弹性件设置于迫推杆与第四侧壁或第五侧壁之间。
8.可选地,盒体上还设置有安装架,迫推杆通过安装架设置于第四侧壁或第五侧壁上。
9.可选地,安装架包括支撑板,支撑板自第四侧壁沿第二方向延伸,弹性件设置于迫推杆和支撑板之间。
10.可选地,支撑板上沿第三方向延伸设置有安装部,迫推杆靠近支撑板的一端开设有安装孔;弹性件的一端套设于安装部上,弹性件的另一端容置于安装孔内。
11.可选地,支撑板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有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且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自支撑板沿第三方向延伸;迫推杆上对应设置有第一滑动部和第二滑动部,其中,第一滑动部沿第一方向的反方向延伸并容置于第一导轨内,第二滑动部沿第一方向延伸并容置于第二导轨内。
12.可选地,安装架还包括引导板,引导板自第四侧壁或第五侧壁沿第二方向延伸,且引导板上开设有通孔,迫推杆插入通孔内。
13.可选地,迫推杆包括杆部和接收部,其中,杆部的至少部分沿第三方向伸出通孔后与接收部连接,接收部用于接收按压部施加的按压力。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有益效果是:
15.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显影盒中,在将显影盒安装于电子成像设备内的过程中,即将显影盒沿第三方向的反方向插入鼓组件,被支撑部首先可与鼓组件内设置的支撑部抵接,支撑部用于承受该显影盒的重量,然后随着显影盒继续插入鼓组件,迫推组件与按压部接触,按压部可对迫推组件施加大致沿第三方向的反方向(即大致沿迫推组件的重力方向)的下压力,使得显影盒整体围绕被支撑部向靠近鼓组件中设置的感光鼓的方向转动,以使显影辊向靠近感光鼓的方向移动,进而使得显影辊与感光鼓之间稳定接触;同时,还保证了显影辊与感光鼓之间的接触压力不会因显影盒中剩余的显影剂的重量而发生显著变化,进一步提高了显影辊与感光鼓的接触稳定性,从而提高了打印效果。
16.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技术。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影盒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图1所示的显影盒在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影盒与鼓组件的组装关系示意图。
21.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影盒与鼓组件的另一组装关系示意图。
22.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影盒中迫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图5所示的迫推组件中迫推杆的结构示意图。
24.附图标记:
25.100-显影盒;
26.1-盒体;
27.10a-第一端;10b-第二端;10c-第三端;10d-第四端;
28.11-第一侧壁;12-第二侧壁;13-第三侧壁;14-第四侧壁;15-第五侧壁;
29.2-被支撑部;
30.3-迫推组件;
31.31-迫推杆;311-接收部;312-杆部;313-第一滑动部;314-第二滑动部;315-安装孔;32-弹性件;
32.4-安装架;
33.41-支撑板;42-安装部;43-第一导轨;44-第二导轨;45-引导板;46-通孔;
34.5-显影辊;
35.6-送粉辊;
36.200-感光鼓;
37.300-支撑部;
38.400-按压部。
【具体实施方式】
39.为了更好的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40.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41.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它含义。
42.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43.请参见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影盒100,可拆卸地安装于设有鼓组件的电子成像设备(图中未示出)内,包括盒体1、显影辊5、送粉辊6和搅拌器(图中未示出)。盒体1内设置有用于存储显影剂的容纳腔(图中未示出),盒体1包括沿第一方向d1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
44.显影辊5、送粉辊6和搅拌器分别可旋转地设置于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之间,且搅拌器容置于容纳腔内。搅拌器用于搅拌存储于容纳腔内的显影剂,使显影剂处于蓬松状态,送粉辊6可以将储存于容纳腔内的显影剂传输至显影辊5,设置于鼓组件内的感光鼓200可以接收来自显影辊5上的显影剂,将形成在感光鼓200表面的静电潜像转变为可见显影剂图像,并转印至打印介质的表面。
45.具体地,盒体1具有沿第二方向d2设置的第一端10a和第二端10b以及沿第三方向d3设置的第三端10c和第四端10d,其中,第一方向d1、第二方向d2和第三方向d3两两之间相互垂直。
46.显影辊5靠近第一端10a和第三端10c设置于盒体1上,即显影辊5与第一端10a之间沿第二方向d2的距离小于显影辊5与第二端10b之间沿第二方向d2的距离,且显影辊5与第三端10c之间沿第三方向d3的距离小于显影辊5与第四端10d之间沿第三方向d3的距离。
47.盒体1上还设置有被支撑部2,被支撑部2分别设置于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且被支撑部2可与鼓组件内设置的支撑部300抵接。
48.具体地,被支撑部2可以为自第一侧壁11沿第一方向d1的反方向延伸形成的凸起或自第二侧壁12沿第一方向d1延伸形成的凸起。在将显影盒100安装于电子成像设备的过程中,即将显影盒100沿第三反向的反方向插入鼓组件,被支撑部2可与支撑部300相接触,以承受显影盒100的重量。
49.被支撑部2与第一端10a之间沿第二方向d2的距离可以大于显影辊5与第一端10a之间沿第二方向d2的距离,且被支撑部2与第三端10c之间沿第三方向d3的距离可以大于显影辊5与第三端10c之间沿第三方向d3的距离。
50.盒体1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迫推组件3,迫推组件3靠近第二端10b和第四端10d设置于盒体1上,且迫推组件3可接收鼓组件内设置的按压部400所施加的大致沿其重力方向的按压力。
51.具体地,迫推组件3与第一端10a之间沿第二方向d2的距离大于被支撑部2与第一端10a之间沿第二方向d2的距离,且迫推组件3与第三端10c之间沿第三方向d3的距离大于被支撑部2与第三端10c之间沿第三方向d3的距离。当将显影盒100继续沿第三方向d3的反方向插入鼓组件的过程中,此时迫推组件3受到按压部400的阻挡,使得迫推组件3受到大致沿第三方向d3的反方向(即大致沿迫推组件3的重力方向)的按压力。
52.迫推组件3的数量可以1个、2个、3个或其他任意数量,且迫推组件3与按压部400的数量及位置一一对应,在此不作限定。例如,迫推组件3的数量可以为2个,可以同时设置于第四侧壁14上,也可以同时设置于第五侧壁15上,还可以分别设置于第四侧壁14和第五侧壁15上。
53.请参见图3和图4,由于被支撑部2沿第二方向d2位于显影辊5和迫推组件3之间,当迫推组件3受到按压部400所施加的沿第三方向d3的反方向的按压力时,显影盒100整体将围绕被支撑部2沿第四方向d4转动,以使显影辊5向靠近感光鼓200的方向移动,避免了因显影盒100在安装不到位而影响显影辊5与感光鼓200之间的接触稳定性,同时也能够有效避免显影辊5与感光鼓200之间的接触压力因显影盒100中剩余的显影剂的重量而发生显著变化,提高显影辊5与感光鼓200之间的接触稳定性,提高了打印效果。
54.请继续参见图1,盒体1包括靠近第一端10a设置的第三侧壁13、靠近第二端10b设置的第四侧壁14和靠近第四端10d设置的第五侧壁15,迫推组件3设置于第四侧壁14和/或第五侧壁15上。
55.在一些实施例中,迫推组件3包括迫推杆31,迫推杆31设置于第四侧壁14或第五侧壁15上。迫推杆31可以通过焊接、一体成型、螺纹配合或卡扣配合等方式设置于第四侧壁14或第五侧壁15上。
56.可以理解的是,迫推组件3可以为自第四侧壁14或第五侧壁15沿第三方向d3延伸设置的凸起、凸柱或其他任意结构,只要按压部400能够与之相接触即可,在此不作限定。
57.在一些实施例中,迫推组件3包括迫推杆31和弹性件32,弹性件32设置于迫推杆31与第四侧壁14或第五侧壁15之间。
58.具体地,弹性件32可以为弹簧、板簧或其他任意具有弹性的部件,以使迫推杆31与按压部400之间为柔性接触,防止显影辊5与感光鼓200之间的接触压力过大,导致感光鼓200和/或显影辊5出现损坏等问题。
59.请参见图2,盒体1上还设置有安装架4,迫推杆31通过安装架4设置于第四侧壁14或第五侧壁15上。
60.具体地,安装架4包括支撑板41,支撑板41自第四侧壁14沿第二方向d2延伸,弹性件32设置于迫推杆31和支撑板41之间。
61.请参见图6,支撑板41上沿第三方向d3延伸设置有安装部42,迫推杆31靠近支撑板
41的一端开设有安装孔315;弹性件32的一端套设于安装部42上,弹性件32的另一端容置于安装孔315内,保证弹性件32稳定连接于迫推杆31与支撑板41之间。
62.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2和图5,支撑板41沿第一方向d1间隔设置有第一导轨43和第二导轨44,且第一导轨43和第二导轨44自支撑板41沿第三方向d3延伸;迫推杆31上对应设置有第一滑动部313和第二滑动部314,其中,第一滑动部313沿第一方向d1的反方向延伸并容置于第一导轨43内,第二滑动部314沿第一方向d1延伸并容置于第二导轨44内。
63.具体地,第一导轨43和第二导轨44分别沿第三方向d3设置有滑槽,第一滑动部313为自迫推杆31的侧壁沿第一方向d1的反方向延伸的凸起,第二滑动部314为自迫推杆31的侧壁沿第一方向d1延伸的凸起。当迫推杆31受到沿第三方向d3的反方向的按压力时,第一滑动部313和第二滑动部314可分别沿第一导轨43和第二导轨44滑动,以防止迫推杆31受力后发生偏摆,导致无法使得显影盒100整体围绕被支撑部2沿第四方向d4发生转动,同时也能避免迫推杆31和/或弹性件32出现损坏等问题。
64.第一导轨43和所述第二导轨44也可以直接形成于第四侧壁14上,支撑板41位于第一导轨43和第二导轨44沿第三方向d3的反方向的下端。
65.可以理解的是,迫推杆31沿第一方向d1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可以分别沿第三方向d3开设有滑槽,第四侧壁14上对应沿第一方向d1间隔设置有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该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可以分别容置于位于迫推杆31侧壁上的滑槽内。
66.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架4包括引导板45,引导板45自第四侧壁14或第五侧壁15沿第二方向d2延伸,且引导板45上开设有通孔46,迫推杆31插入通孔46内。
67.具体地,迫推杆31的至少部分可沿第三方向d3伸出通孔46,以接收来自按压部400的按压力。该通孔46可以限制迫推杆31发生偏摆,从而避免出现显影盒100整体无法围绕被支撑部2沿第四方向d4发生转动,以及迫推杆31和/或弹性件32出现损坏等问题。
68.通孔46的形状与迫推杆31的外周轮廓相适配,例如,通孔46的形状可以为圆形、三角形、矩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其他任意形状,在此不作限定。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通孔46的形状为圆形。
69.请继续参见图5和图6,迫推杆31包括杆部312和接收部311,其中,杆部312的至少部分沿第三方向d3伸出通孔46后与接收部311连接,接收部311用于接收按压部400施加的按压力。
70.具体地,接收部311的形状可以为球形、半球形、圆柱体、正方体或其他任意形状,只要接收部311无法完全自通孔46内沿第三方向d3的反方向移动而脱离,在此不作限定。这种结构设计使得迫推杆31与第四侧壁14之间的距离始终保持一致,保证迫推杆31受力后不会发生偏摆,从而避免出现显影盒100整体无法围绕被支撑部2沿第四方向d4发生转动,以及迫推杆31和/或弹性件32出现损坏等问题。
71.例如,接收部311的形状可以为球形,且接收部311的外径大于通孔46的内径;或者,接收部311的形状可以为半球形,且接收部311的外径大于通孔46的内径;或者接收部311的形状可以为圆柱体,接收部311底面圆的直径大于通孔46的内径。
72.使用时,首先将迫推组件3设置于靠近第二端10b和第四端10d的盒体1上;然后将显影盒100沿第三方向d3的反方向插入鼓组件中,被支撑部2与支撑部300相抵接,以承受显影盒100整体的重量;最后继续将显影盒100沿第三方向d3的反方向插入鼓组件,按压部400
与迫推组件3相接触,此时按压部400对迫推组件3施加沿第三方向d3的反方向的按压力,使得显影盒100整体围绕被支撑部2沿第四方向d4发生转动,以使显影辊5向靠近感光鼓200的方向移动,进而使得显影辊5与感光鼓200之间紧密接触。
73.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显影盒100中,在将显影盒100安装于电子成像设备内的过程中,即将显影盒100沿第三方向d3的反方向插入鼓组件,被支撑部2首先可与鼓组件内设置的支撑部300抵接,支撑部300用于承受该显影盒100的重量,然后随着显影盒100继续插入鼓组件,迫推组件3与按压部400接触,按压部400可对迫推组件3施加沿第三方向d3的反方向(即大致沿迫推组件3的重力方向)的下压力,使得显影盒100整体围绕被支撑部2向靠近鼓组件中设置的感光鼓200的方向转动,以使显影辊5向靠近感光鼓200的方向移动,进而使得显影辊5与感光鼓200之间稳定接触;同时,还保证了显影辊5与感光鼓200之间的接触压力不会因显影盒100中剩余的显影剂的重量而发生显著变化,进一步提高了显影辊5与感光鼓200的接触稳定性,从而提高了打印效果。
7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