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技术涉及眼镜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摔眼镜。
背景技术:2.眼镜用于改善视力或保护眼睛,通过佩戴不同类型的眼镜,能够矫正多种视力问题。
3.老花是指人到了一定年纪后,近距离视物困难,老花会影响患者近距离的阅读与工作。老花眼镜用于对视力进行补充,佩戴老花眼镜后的老花患者能够正常读写。许多公共场合,如银行,常会提供老花眼镜,以为填写表单的老年人提供便利。
4.在实现本技术过程中,发明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多数老花患者在使用完公共场合的老花眼镜后,都是随手将老花眼镜丢在台面上,导致于公共场合中使用的老花眼镜易损坏,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5.为了提高眼镜的防摔性能,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摔眼镜。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摔眼镜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防摔眼镜,包括镜架以及两个镜腿,所述镜架包括两镜框部以及连接在两镜框部之间的鼻梁部,两所述镜框部上均设置有镜片,两所述镜框部上均设置有两组第一缓冲组件,任一所述镜框部上的两组第一缓冲组件分别设置在镜框部远离鼻梁部的上下两端,所述第一缓冲组件包括设置在镜框部上的安装块以及套设在安装块上的缓冲块,所述缓冲块具有弹性。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每个镜框部上的两组缓冲组件分别设置在镜框部远离鼻梁部的上下两端,使得老花患者使用完老花眼镜并随手丢在台面上时,无论镜框部的上端朝靠近台面的方向移动还是镜框部的下端朝靠近台面的方向移动,四个缓冲块均能够起到缓冲作用,从而对镜架以及镜片起到保护作用,提高了本技术眼镜的防摔性能。套设在安装块的缓冲块,使得缓冲块能够拆卸,便于缓冲块更换或清洗。
9.可选的,所述缓冲块包括设置在安装块远离镜框部一侧的抵接部,所述抵接部呈球状,且所述抵接部的直径大于镜框部的厚度。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老花镜在被丢至台面上的过程中,即使镜片朝向台面,由于抵接部呈球状且抵接部的直径大于镜框部的厚度,使得在镜片或镜框部接触台面之前,抵接部会先接触台面,进一步提高了本技术眼镜的防摔性能。
11.可选的,所述缓冲块还包括用于套设在安装块上的安装套,所述安装套的内壁上设置有环形凸起,所述安装块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供环形凸起插设的环形槽。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缓冲块具有弹性,使得即使安装套的内壁上设有环形凸起,安装套也能够套至安装块上。安装缓冲块时,将安装套套设在安装块上,环形凸起插设在环形槽中,以限制缓冲块与安装块分离,提高了缓冲块与安装块连接的稳定性。
13.可选的,安装块上设置有螺杆,所述镜框部上开设有用于供螺杆螺纹连接的螺孔。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安装块时,转动安装块以带动螺杆转动,从而使得螺杆与螺孔连接,以使安装块连接至镜框部上。缓冲块长期使用磨损后,安装块易暴露在缓冲块外并受到冲击。通过上述结构,使得安装块与镜框部能够实现拆卸分离,便于更换安装块。
15.可选的,安装块远离镜框部的端面上开设有六角槽。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拆装安装块时,将六角扳手插入六角槽中,以便于使用者拆装更换安装块。
17.可选的,所述安装套的内壁上设置有支撑柱,所述六角槽用于供支撑柱插设,所述支撑柱与六角槽的槽底抵触。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套套至安装块上后,支撑柱插设在六角槽中,且支撑柱与六角槽的槽底抵触,支撑柱对抵接部起到了支撑作用,提高了第一缓冲组件的结构强度。
19.可选的,所述镜腿包括连接在镜框部远离鼻梁部一侧的铰接部以及铰接在铰接部上的主腿部,所述镜腿上设置有第二缓冲组件,所述第二缓冲组件包括设置在铰接部远离镜框部一侧的缓冲垫,所述缓冲垫具有弹性。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铰接部设置在镜框部远离鼻梁部的一侧,在随手丢眼镜的过程中,铰接部易与台面接触。通过铰接部远离镜框部的一侧设置缓冲垫,眼镜被丢至台面的过程中即使铰接部远离镜框部的一端朝向台面,缓冲垫也能够对本技术眼镜起到保护作用。
21.可选的,所述第二缓冲组件包括燕尾块,所述铰接部上开设有用于供燕尾块插设的燕尾槽,所述燕尾槽的开口大小沿铰接部至镜框部的方向递增。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缓冲垫时,将燕尾块插设在燕尾槽中,以限制了缓冲垫与铰接部分离。通过上述结构,便于本技术眼镜长期使用后,拆卸清洗或更换缓冲垫。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各镜框部上的两组缓冲组件分别设置在镜框部远离鼻梁部的上下两端,缓冲块具有弹性,且抵接部的直径大于镜框部的厚度,使得眼镜被丢至台面上时,无论是镜框部的上端、下端或是镜片朝向台面,均由抵接部先于台面接触并起到缓冲作用,通过上述结构,提高了眼镜的防摔性能;
25.通过缓冲垫对铰接部起到了缓冲作用,进一步提高了眼镜的防摔性能。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凸显第一缓冲组件的局部爆炸示意图。
28.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凸显第一缓冲组件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29.图4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30.附图标记说明:
31.1、镜架;11、镜框部;111、螺孔;12、鼻梁部;2、镜腿;21、铰接部;211、燕尾槽;22、主腿部;221、防滑套;3、镜片;4、第一缓冲组件;41、安装块;411、螺杆;412、六角槽;413、环形
槽;42、缓冲块;421、安装套;4211、环形凸起;4212、支撑柱;422、抵接部;5、第二缓冲组件;51、缓冲垫;52、燕尾块。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防摔眼镜。参照图1,防摔眼镜包括镜架1、两个镜腿2、两个镜片3、四组第一缓冲组件4以及两组第二缓冲组件5。
34.参照图1,镜架1包括两个镜框部11以及位于两镜框部11之间的鼻梁部12,鼻梁部12的两端分别与两镜框部11固定,两个镜片3分别固定在不同的镜框部11中。四组缓冲组件分别设置在镜架1的四角,其中两组第一缓冲组件4分别设置在一个镜框部11远离鼻梁部12的上下两端,其余两组第一缓冲组件4分别设置在另一个镜框部11远离鼻梁部12的上下两端。
35.参照图2、图3,第一缓冲组件4包括安装块41以及缓冲块42,安装块41呈柱状。安装块41靠近镜框部11的一侧固定有螺杆411,镜框部11上开设有用于供螺杆411螺纹连接的螺孔111。安装块41远离镜框部11的端面上开设有六角槽412,六角槽412用于供六角板手的端部插设。
36.参照图2、图3,缓冲块42包括安装套421以及的抵接部422,缓冲块42采用具有弹性的材料制成,本技术实施例中缓冲块42采用橡胶制成。安装套421套设在安装块41上,安装套421的内壁上一体成型有环形凸起4211,安装块41的周向侧壁上开设有环形槽413,环形槽413用于供环形凸起4211插设。安装套421远离镜框部11的内壁上固定有支撑柱4212,支撑柱4212的轴线与六角槽412的轴线共线。六角槽412用于供支撑柱4212插设,支撑柱4212与六角槽412的槽底抵触。
37.参照图2、图3,抵接部422一体成型在安装套421远离镜框部11一侧,抵接部422呈球状,且抵接部422的直径大于镜框部11的厚度,使得本技术的眼镜被丢至台面上时,即使镜片3朝向台面,抵接部422也能够起到支撑缓冲作用。
38.参照图2、图3,组装第二缓冲组件5时,先将螺杆411的端部插入螺孔111中,然后将六角扳手的端部插入六角槽412中,通过转动六角扳手以带动安装块41转动,从而使安装块41连接在镜框部11上。再将安装套421套设在安装块41上,环形凸起4211插设在环形槽413中,且支撑柱4212插设在六角槽412中。
39.参照图1,两个镜腿2分别设置在不同的镜框部11上,镜腿2包括铰接部21以及主腿部22,铰接部21固定在镜框部11远离鼻梁部12的一侧,主镜腿2铰接在铰接部21远离镜框部11的端部。主镜腿2远离铰接部21的端部套设有防滑套221,防滑套221为硅胶套,防滑套221起到了防滑以及缓冲的作用。
40.参照图1、图4,两组第二缓冲组件5分别设置在不同的铰接部21上,第二缓冲组件5包括缓冲垫51以及燕尾块52。缓冲垫51设置在铰接部21远离镜框部11的一侧,燕尾块52一体成型在缓冲垫51靠近镜框部11的一侧。缓冲垫51以及燕尾块52采用具有弹性的材料制成,本技术实施例中采用橡胶制成。燕尾块52的横截宽度沿靠近缓冲垫51至远离缓冲垫51的方向递增,铰接部21的顶壁上开设有用于供燕尾块52插设的燕尾槽211,燕尾槽211与铰接部21远离镜框部11的侧壁相连通,燕尾槽211的开口大小沿铰接部21至镜框部11的方向
递增。
41.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防摔眼镜的实施原理为:使用完本技术的眼镜并将本技术的眼镜随手丢至台面上后,若镜框部11的下端或上端朝向台面,则防滑套221以及抵接部422会先与台面抵触并起到支撑缓冲的作用;若铰接部21远离镜框部11的一端朝向台面,侧缓冲垫51会先与台面抵触并起到支撑缓冲的作用。
42.通过上述结构,提高了本技术眼镜的防摔性能。
43.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