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雾装置、喷雾方法以及雾空间演出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30709294发布日期:2022-07-10 03:23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喷雾装置、喷雾方法以及雾空间演出系统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使用双流体喷嘴向室内空间喷射将液体和气体混合并使液体微粒化而成的雾的喷雾装置、喷雾方法以及以喷雾装置为主体而构成的雾空间演出系统。详细而言,雾空间演出系统是能够通过来自与喷雾装置的外部连接的操作台的操作而多级地调整雾空间的雾浓度的雾空间演出系统。


背景技术:

2.近年来,开发有利用雾的影像投影方法,扩展了在艺术或娱乐中的可利用性。
3.如图8所示,专利文献1公开了由投影部2以及与投影部2电连接的屏幕形成装置3构成的投影装置1。
4.如图9所示,屏幕形成装置3由产生部301以及经由管道302而与产生部301连通的喷出部303构成。产生部301在一端面具有设置有开口部305的罐307,且在罐307的另一端面连通有管道302。在罐307内例如收容有水308,在水308内配置有超声波振子309。为了进行雾的浓度测定管理,在产生部301内和喷出部303内分别设置有发光部401以及受光部402。屏幕形成装置3能够形成均匀的雾屏幕,从而将图像适当地投影于雾屏幕。
5.现有技术文献
6.专利文献
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79130号公报
8.专利文献2:wo2018/179474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9.为了向室内空间喷射使液体微粒化而成的雾从而以多种形式上演雾空间,需要多级地对雾的喷雾量进行调整,通过雾与其他演出设备的组合,而将室内空间的雾浓度随时调整为想要的状态。
10.在专利文献1的结构中,能够形成雾浓度局部较高的雾屏幕。但是,并没有要多级地调整室内空间的雾浓度的思想,在结构上也无法多级地调整室内空间的雾浓度。
11.因此,如专利文献2那样,提出有如下结构:在使用将液体和气体混合并生成雾的双流体喷雾喷嘴的喷雾系统中,搭载通过脉冲控制来调节阀的开度而能够多级地控制供给量的液体流量调整阀,从而对喷雾量进行调整。
12.但是,在专利文献2的结构中,有可能由于向喷嘴供给的气体与液体的压力的压差超过液体流量调整阀的允许压差,导致向液体流量调整阀施加液体流量调整阀的驱动转矩以上的压力,从而在液体流量调整阀产生开闭不良等动作不良。
13.本发明用于解决所述现有的课题,目的在于提供通过使用双流体喷嘴向室内空间喷射使液体微粒化而成的雾而能够多级地调整雾演出空间的雾浓度的喷雾装置、喷雾方法以及雾空间演出系统。
14.本发明的喷雾装置具备:双流体喷嘴,其喷射将液体和气体混合并使液体微粒化
而成的雾;喷雾装置侧气体流路,其向双流体喷嘴供给气体;气体用阀,其开闭喷雾装置侧气体流路;气体供给源,其向喷雾装置侧气体流路供给气体;喷雾装置侧液体流路,其向双流体喷嘴供给液体;液体用阀,其开闭喷雾装置侧液体流路;以及液体供给源,其向喷雾装置侧液体流路供给液体。另外,本发明的喷雾装置具备:脉冲驱动的液体流量调整阀,其设置于双流体喷嘴与液体用阀之间的喷雾装置侧流体流路,并利用脉冲信号对阀开度进行调整,而对喷雾装置侧液体流路的液体的流量进行控制;以及控制部,其利用来自喷雾装置外部的操作台的脉冲信号对液体流量调整阀的阀开度进行控制。控制部通过对液体流量调整阀的阀开度进行控制,从而多级地调整从双流体喷嘴喷射的雾的雾浓度。
15.另外,本发明的雾空间演出系统具备喷雾装置和演出设备。控制部根据来自演出设备的输出来多级地调整雾浓度。
16.另外,本发明的喷雾方法包括:从气体供给源经由利用气体用阀开闭的喷雾装置侧气体流路向双流体喷嘴供给气体的步骤;从液体供给源经由利用液体用阀开闭的喷雾装置侧液体流路向所述双流体喷嘴供给液体的步骤;从双流体喷嘴喷射将供给到所述双流体喷嘴的液体和气体混合并使液体微粒化而成的雾的步骤;在从双流体喷嘴喷射雾时利用控制部接收来自操作台的脉冲信号的步骤;以及利用控制部对在双流体喷嘴与液体用阀之间的喷雾装置侧液体流路设置的脉冲驱动的液体流量调整阀的阀开度调整用脉冲进行控制,而对喷雾装置侧液体流路的液体的流量进行控制,由此多级地调整从双流体喷嘴喷射的雾的雾浓度的步骤。
17.根据本发明,利用控制部对液体流量调整阀的阀开度进行控制,并使用双流体喷嘴向室内空间喷射使液体微粒化而成的雾,从而能够多级地调整室内空间的雾浓度。其结果是,能够根据与雾组合的其他演出设备的输出、例如音响、光束等的强弱来调整雾浓度,从而以多种形式上演雾空间。
18.另外,本发明的喷雾方法包括:从气体供给源经由喷雾装置侧气体流路向双流体喷嘴供给气体的步骤;从液体供给源经由喷雾装置侧液体流路以及在喷雾装置侧液体流路设置的脉冲驱动的液体流量调整阀向双流体喷嘴供给液体的步骤;以及从双流体喷嘴喷射将供给到双流体喷嘴的液体和气体混合并使液体微粒化而成的雾的步骤。本发明的喷雾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从双流体喷嘴喷射雾时,在由在液体流量调整阀与液体供给源之间的喷雾装置侧液体流路设置的液体侧压力计检测出的液体的压力高于由在双流体喷嘴与气体供给源之间的喷雾装置侧气体流路设置的气体侧压力计检测出的气体的压力、且液体的压力与气体的压力的压差为对液体流量调整阀预先设定的允许压差以上的情况下,使在液体流量调整阀与液体侧压力计之间的喷雾装置侧液体流路设置的开闭阀成为闭塞状态,在液体的压力与气体的压力的压差低于允许压差的情况下,使开闭阀成为开放状态。
19.另外,本发明的喷雾方法包括:从气体供给源经由喷雾装置侧气体流路向双流体喷嘴供给气体的步骤;从液体供给源经由喷雾装置侧液体流路以及在喷雾装置侧液体流路设置的脉冲驱动的液体流量调整阀向双流体喷嘴供给液体的步骤;以及从双流体喷嘴喷射将供给到双流体喷嘴的液体和气体混合并使液体微粒化而成的雾的步骤。本发明的喷雾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从双流体喷嘴喷射雾时,以低于允许压力的压力将气体从气体供给源排出,并且利用设置于液体流量调整阀与液体供给源之间的喷雾装置侧液体流路并用于对从液体供给源排出的液体的压力进行减压的减压阀进行减压,以使气体供给源排出的气体
的压力与液体供给源排出的液体的压力之差低于允许压力差。
20.另外,本发明的喷雾方法包括:从气体供给源经由喷雾装置侧气体流路向双流体喷嘴供给气体的步骤;从液体供给源经由喷雾装置侧液体流路以及在喷雾装置侧液体流路设置的脉冲驱动的液体流量调整阀向双流体喷嘴供给液体的步骤;以及从双流体喷嘴喷射将供给到双流体喷嘴的液体和气体混合并使液体微粒化而成的雾的步骤。本发明的喷雾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从双流体喷嘴喷射雾时,利用在液体流量调整阀与双流体喷嘴之间的喷雾装置侧液体流路设置的止回阀,使从液体流量调整阀侧向双流体喷嘴侧的通流能够进行,并使从双流体喷嘴侧向液体流量调整阀侧的通流无法进行。
21.根据本发明,通过控制部利用开闭阀对喷雾装置侧液体流路进行开闭控制,或者将减压阀构成为使气体供给源排出的气体的压力与液体供给源排出的液体的压力之差低于允许压力差,或者构成为具备使从双流体喷嘴侧向液体流量调整阀侧的通流无法进行的止回阀。通过这样构成,液体的压力与气体的压力的压差不会为对液体流量调整阀预先设定的允许压差以上,因此能够抑制液体流量调整阀的不良情况的产生。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发明的具备喷雾装置的雾空间演出系统的结构图。
23.图2a是本发明的喷雾装置的双流体喷嘴的剖视图。
24.图2b是本发明的双流体喷嘴的图2a的2b-2b线处的剖视图。
25.图2c是本发明的双流体喷嘴的图2a的2c-2c线处的剖视图。
26.图3是本发明的变形例的雾空间演出系统的脉冲判定动作的流程图。
27.图4是本发明的具备喷雾装置的雾空间演出系统的结构图。
28.图5a是本发明的喷雾装置的结构图。
29.图5b是本发明的喷雾装置的结构图。
30.图6a是本发明的喷雾装置的结构图。
31.图6b是本发明的喷雾装置的结构图。
32.图7是本发明的喷雾装置的结构图。
33.图8是示出现有的投影装置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
34.图9是现有的雾屏幕形成装置的示意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35.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36.(实施方式1)
37.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具备实施喷雾方法的喷雾装置a的雾空间演出系统101的结构图。
38.雾空间演出系统101具备喷雾装置a和操作台40。
39.喷雾装置a通过双流体喷嘴11、喷雾装置侧气体流路12、喷雾装置侧液体流路13、液体流量调整阀14、气体用阀15、液体用阀16、气体供给源17、液体供给源18以及控制部30构成用于对雾91进行喷射的主要部分。
40.控制部30具备接收来自在喷雾装置a的外部配置的操作台40的脉冲信号的外部信
号输入端子33。喷雾装置a的外部信号输入端子33与操作台40通过信号配线32连接。
41.在室内空间90配置有一个或多个双流体喷嘴11。作为一例,如图1所示,在室内空间90内,配置有多个双流体喷嘴11。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一个喷雾装置a,连接有三个双流体喷嘴11并进行动作控制。
42.气体供给源17通过喷雾装置侧气体流路12向双流体喷嘴11供给气体。作为气体的一例是空气。
43.液体供给源18通过喷雾装置侧液体流路13向双流体喷嘴11供给液体。作为液体的一例是水。
44.供给到双流体喷嘴11的液体和气体在双流体喷嘴11混合,从而液体微粒化。微粒化而生成的雾91从双流体喷嘴11向室内空间90内喷射。
45.作为双流体喷嘴11,例如使用向喷嘴供给压缩气体和加压后的液体并在喷嘴的内部进行混合来使液体微粒化的内部混合型的喷嘴。
46.作为喷雾装置侧气体流路12和喷雾装置侧液体流路13,例如使用钢管或不锈钢管等金属配管、或者树脂管等。
47.作为气体供给源17,例如使用能够供给0.1~1mpa的压力的压缩气体的压缩机、泵、或送风机等。气体供给源17也可以是能够经由调节器等而以规定的压力向喷雾装置侧气体流路12供给气体的供给源。
48.作为液体供给源18,例如使用能够以0.1~1mpa的压力供给液体的泵。液体供给源18也可以是能够经由调节器等而以规定的压力向喷雾装置侧液体流路13供给液体的供给源。另外,作为液体供给源18,也可以使用能够利用压缩气体以规定的压力对压力容器内的液体进行加压来供给液体的加压罐。
49.气体用阀15在喷雾装置侧气体流路12上设置在气体供给源17与双流体喷嘴11之间。气体用阀15通过控制配线31而与控制部30连接。气体用阀15根据来自控制部30的通电以及非通电而开闭,使气体从气体供给源17经由喷雾装置侧气体流路12向双流体喷嘴11的供给开始以及停止。
50.液体用阀16在喷雾装置侧液体流路13上设置在液体供给源18与液体流量调整阀14之间。液体用阀16通过控制配线31而与控制部30连接。液体用阀16根据来自控制部30的通电以及非通电而开闭,使液体从液体供给源18经由喷雾装置侧液体流路13向双流体喷嘴11的供给开始以及停止。
51.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对液体用阀16的控制条件追加喷雾装置侧气体流路12的气体的压力值,能够防止由气体的压力不足引起的来自双流体喷嘴11的滴液。
52.作为气体用阀15以及液体用阀16,例如使用双向电磁阀。气体用阀15以及液体用阀16也可以是在非通电时阀关闭且在通电时阀打开的常闭的阀。
53.液体流量调整阀14配置在喷雾装置侧液体流路13的液体用阀16与下游侧的双流体喷嘴11之间。利用来自控制部30的脉冲信号的控制信号驱动与液体流量调整阀14连结的脉冲马达(未图示),从而多级地调整液体流量调整阀14的阀开度。通过多级地调整液体流量调整阀14的阀开度,能够多级地控制喷雾装置侧液体流路13的液体的流量,从而能够多级地调整雾91的喷雾流量。因此,能够多级地调整雾浓度。
54.在本结构中,作为气体的例子而将空气压力设为恒定(即,固定),作为液体的例子
而对水的流量进行调整(即,间接地调整水压),从而对雾的喷雾量进行控制。作为另一方法,例如,也可以对空气压力进行调整,将水的流量设为恒定,从而对雾的喷雾量进行控制。
55.需要说明的是,例如,也可以使用通用调节器(其中,水压固定)来代替液体流量调整阀14。并且,也可以在气体用阀15的下游配置例如作为电空调节器且具有能够进行信号控制的功能的构件来作为气体用压力调节阀。由此,通过向气体用压力调节阀发送来自控制部30的信号并对气体压力进行控制,能够间接地对雾的喷雾流量进行控制。
56.在打开气体用阀15向双流体喷嘴11供给气体后,打开液体用阀16,由此开始双流体喷嘴11的喷雾。在关闭液体用阀16后,关闭气体用阀15,由此停止双流体喷嘴11的喷雾。
57.为了提高双流体喷嘴11的喷雾的开始的响应性,并且防止在喷雾的停止时从双流体喷嘴11滴液,可以在每个双流体喷嘴11附近的喷雾装置侧液体流路13设置止回阀,并且在喷雾装置侧液体流路13的液体用阀16的下游侧附近设置用于将喷雾装置侧液体流路13内的液体压力释放至大气压的液体排出阀和液体排出路径。另外,出于同样的目的,也可以在每个双流体喷嘴11附近的液体流路设置电磁阀或气动阀。
58.以下,对双流体喷嘴11详细地进行说明。
59.图2a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喷雾装置a的双流体喷嘴11的剖视图。以下,参照图2a对该双流体喷嘴11的结构进行说明。
60.双流体喷嘴11至少具备双流体喷嘴主体部120、液体导入部130、气体导入部140以及气液喷出部150。由液体导入部130、气体导入部140和气液喷出部150构成气液混合部160。双流体喷嘴11还具备气液喷出部固定部170。
61.在双流体喷嘴主体部120形成有喷嘴侧液体流路121和圆筒状的喷嘴侧气体流路122,喷嘴侧液体流路121与喷雾装置侧液体流路13连接且沿着圆柱状构件的中心轴124的方向配置,喷嘴侧气体流路122与喷雾装置侧气体流路12连接且在喷嘴侧液体流路121的周围隔开间隔地沿着轴向配置。喷嘴侧液体流路121和喷嘴侧气体流路122由作为双流体喷嘴主体部120的一部分而位于中央部的圆筒部123划分。
62.喷嘴侧液体流路121仅图示出前端部,后端部的未图示的液体供给口与喷雾装置侧液体流路13连接。喷嘴侧气体流路122也仅图示出前端侧,后端的未图示的气体供给口与喷雾装置侧气体流路12连接。圆筒部123的前端比圆筒部123以外的双流体喷嘴主体部120向前端侧突出。在圆筒部123的前端固定有液体导入部130。
63.液体导入部130配置在双流体喷嘴主体部120的前端,并覆盖与喷雾装置侧液体流路13连接的喷嘴侧液体流路121的开口。液体导入部130在与圆筒部123的端面相接的面形成有槽状的液体流路。在从液体导入部130的中心轴124沿半径方向(图2a中的上下方向)偏移的至少一个部位形成有沿中心轴124的方向贯通液体导入部130的液体流入口131。即,液体流入口131在液体导入部130中贯通从液体导入部130的中心轴124沿半径方向偏移的至少一个部位而设置。
64.液体流入口131例如在气液混合部160的上游侧位于圆环状的气体导入部140的内周面附近。液体流入口131使喷嘴侧液体流路121与气液混合部160连通,从而使在喷嘴侧液体流路121流动的液体流流入气液混合部160。在液体导入部130的前端面设置有向气液混合部160突出的前端变细的形状、例如圆锥状的凸部132。凸部132以使凸部132的中心轴与中心轴124一致的方式沿着中心轴124突出。
65.气液喷出部150配置在双流体喷嘴主体部120的前端,并以覆盖液体导入部130、气体导入部140以及喷嘴侧气体流路122的开口的方式配置。气液喷出部150形成为截面呈大致ω形状。气液喷出部150在气液喷出部150与液体导入部130之间隔开规定间隔的圆筒状的间隙133而配置。
66.在气液喷出部150的前端部形成有使气液混合流体流出的管状流路151、以及与管状流路151连通而使气液混合流体喷出的喷出口152。另外,在气液喷出部150的前端部的内表面形成有与管状流路151连通且具有锥形的圆锥状的流路153。在具有锥形的流路153设置有具有凹凸形状的开口的整流部154。
67.由设置于液体导入部130的凸部132的前端和整流部154的凹凸形状的开口形成整流流出口155。以凸部132的前端部进入整流部154的凹凸形状的开口的状态形成整流流出口155。
68.气液喷出部150被夹持固定在气液喷出部固定部170与双流体喷嘴主体部120的端面之间。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不具备气液喷出部固定部170,而将气液喷出部150直接固定于双流体喷嘴主体部120的端面。
69.图2b示出双流体喷嘴11的图2a的2b-2b线处的剖视图。如图2b所示,沿着圆环状的气体导入部140的内周的切线方向,在气体导入部140的至少一个部位设置有切口或间隙,从而形成气体流入口141。气体流入口141与喷嘴侧气体流路122连通,从而使气体流流入气体导入部的内侧。
70.气体流入口141配置在液体流入口131的附近,且配置为使从气体流入口141流入的气体流的流入方向与从液体流入口131流入的液体流的流入方向交叉(例如,正交)。从气体流入口141流入的气体流与从液体流入口131流入的液体流发生碰撞,沿着圆环状的气体导入部140的内周面回旋而使液体微粒化。
71.图2c示出双流体喷嘴11的图2a的2c-2c线处的剖视图。如图2c所示,整流部154具有凹凸形状的开口,且在凹凸形状的开口与凸部132之间形成整流流出口155。整流部154的凹凸形状的开口为如下形状:在圆筒或圆锥筒的内侧的周面,绕圆筒或圆锥筒的轴每隔规定间隔或均等地以内齿轮的方式刻有三角形等的齿,使三角形等的齿以规定间隔或均等地突出,从而在相邻的齿与齿之间形成整流流出口155。
72.在此,整流流出口155以凸部132的前端部进入整流部154的凹凸形状的开口的状态形成为在外周具有凹凸形状的圆环状。整流部154的凹凸形状绕凸部132的轴以每隔规定间隔或均等地配置的相同形状或类似形状形成有多个,并且绕轴对称地配置,例如旋转对称地配置。
73.作为整流流出口155的一例,如图2a以及图2c所示,能够形成为整流部154的凹凸形状的开口的内缘与圆锥状的凸部132的前端部接触而被相互分隔的多个三角形的整流流出口155。
74.在这样的结构中,供给到双流体喷嘴11的液体相对于双流体喷嘴主体部120从未图示的液体供给口向双流体喷嘴11的前端侧在喷嘴侧液体流路121流动,而成为液体流。该液体流通过喷嘴侧液体流路121和液体流入口131而向气液混合部160供给。另外,供给到双流体喷嘴11的气体相对于双流体喷嘴主体部120从未图示的气体供给口向双流体喷嘴11的前端侧在喷嘴侧气体流路122流动,而成为气体流。该气体流通过间隙133与气体流入口141
而向气液混合部160供给。
75.若对气液混合部160供给气体流和液体流,则气体流和液体流在气液混合部160相互混合,从而液体微粒化。然后,混合并微粒化了的液体通过由整流部154的凹凸形状的开口和凸部132形成的整流流出口155而被整流,并通过设置于气液喷出部150的管状流路151而被从喷出口152向外侧喷出。
76.在此,以下对气液混合部160中的微粒化的机构进行说明。
77.流过喷嘴侧液体流路121的液体流通过设置于液体导入部130的液体流入口131,从而从气液混合部160的圆环状的气体导入部140的内表面附近向气液喷出部150供给液体流。
78.另一方面,相对于从液体流入口131供给到气液混合部160的液体流,通过气体流入口141供给到气液混合部160的气体流与液体流发生碰撞而沿着圆环状的气体导入部140的内周面回旋。通过这样碰撞,液体被按压扩展到圆环状的气体导入部140的内周面,从而成为薄的膜状。并且,液体从该状态起在沿着圆环状的气体导入部140的内周面的周向上流动,从而从薄的膜状进一步变化为细的液滴。
79.并且,包含该液滴的气液混合流体在气液混合部160内被搅拌,由此能够使液滴进一步微粒化,能够从喷出口152喷射出比平均粒径更小的液体。具体而言,形成气液混合部160的圆环状的气体导入部140的内径为6.0mm,高度为1.9mm。整流部154的凹凸形状的开口的内接圆156的直径为1.9mm,开口的外接圆157的直径为2.8mm,开口的面积为4.52mm2。气液喷出部150的管状流路151的直径为1.0mm,流路截面积为0.79mm2。液体流入口131的直径为0.6mm。气体流入口141的轴正交方向上的流路截面为矩形,宽度为2.0mm,高度为1.0mm。圆锥状的凸部132的底面的直径为6mm,凸部132的高度为2.8mm。整流流出口155的开口面积为1.6mm2。
80.例如作为气体而将压缩空气以0.5mpa(表压)的压力向双流体喷嘴11的气体供给口供给,例如作为液体而将水以0.509mpa(表压)的压力向双流体喷嘴11的液体供给口供给。利用激光衍射法对在该条件下微粒化了的液体的索特平均粒径进行了评价。激光衍射法的测定距离是距双流体喷嘴11的前端300mm的位置,索特平均粒径为6.0μm。
81.操作台40使用信号配线32与配置在控制部30内的外部信号输入端子33连接。操作台40向控制部30发送输出信号,并经由控制部30对液体流量调整阀14的阀开度进行控制。
82.此时,首先,来自操作台40的脉冲的输出信号经由信号配线32被向控制部30发送。
83.接下来,在控制部30,基于接收脉冲而多级地控制液体流量调整阀14的阀开度,从而多级地调整雾91的喷雾流量。由此,多级地调整雾浓度。因此,例如通过配置于操作台40的衰减器(fader),能够直观地与变更输出连动而多级地调整室内空间90的雾浓度。
84.作为以多阶段进行调整的例子,由控制部30基于接收脉冲进行的液体流量调整阀14的阀开度的调整能够以每一脉冲约2ml/min的方式对双流体喷嘴11进行控制。更具体而言,在相对于一个液体流量调整阀14连接十五个双流体喷嘴11时,作为整体的分辨率约为20ml/min,作为每一个双流体喷嘴的分辨率约为2ml/min,从而例如能够表现256层级。
85.需要说明的是,与一个操作台40连接的喷雾装置a也可以是多台。另外,与一个喷雾装置a连接的双流体喷嘴11并不限定于一个,也可以如图1那样为多个。由此,能够以一个操作台40为主控制器而设定多个喷雾装置a各自的喷雾流量。因此,能够针对与多个喷雾装
置a分别连接的双流体喷嘴11的每个喷雾区域而多级地调整室内空间90的雾浓度。
86.另外,作为另一例,控制部30能够通过在事先设定的时间对液体流量调整阀14的阀开度进行控制,而自动地调整雾91的喷雾流量。
87.根据实施方式1,利用控制部30对液体流量调整阀14的阀开度进行控制,并使用双流体喷嘴11向室内空间90喷射使液体微粒化而成的雾,从而能够多级地调整室内空间90的雾浓度,能够以多种形式上演雾空间。
88.另外,作为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如图3所示,控制部30也可以在与从操作台40接收的脉冲信号的增减情况相对应地对接收到的脉冲信号进行修正后,驱动液体流量调整阀14。需要说明的是,也将控制部30从操作台40接收到的脉冲信号称为接收脉冲信号。
89.具体而言,控制部30可以进行如下控制:在从操作台40接收的脉冲信号从增加转为减少的情况下,将驱动液体流量调整阀14的脉冲修正为小于接收到的脉冲信号,在从操作台40接收的脉冲信号从减少转为增加的情况下,将驱动液体流量调整阀14的脉冲修正为大于接收到的脉冲信号。
90.这样进行修正的理由如下。在脉冲马达与阀的连结部的机构存在游隙,由于该游隙,阀开度不会因微小的脉冲而发生变化。因此,在输入的脉冲信号向相反方向指示阀开度的情况下,对脉冲信号施加修正,而改善对于脉冲信号的响应性。
91.对此,更详细地进行说明。
92.图3示出由控制部30进行的脉冲判定动作的流程。
93.首先,在步骤s1中,从操作台40接收包含脉冲x的脉冲信号。需要说明的是,脉冲x是对液体流量调整阀14的阀开度进行控制的脉冲信号的脉冲。
94.接下来,在步骤s2中,比较脉冲x与表示液体流量调整阀14的当前的阀开度的当前的脉冲pn是否一致。若一致,则前进到步骤s3,如不一致,则前进到步骤s10。
95.在步骤s3中,将当前的脉冲pn设为脉冲x,并前进到步骤s4。在步骤s4中,从控制部30向液体流量调整阀14输出当前的脉冲pn,阀开度不发生变化,并前进到步骤s5。在步骤s5中,脉冲判定结束。
96.另一方面,在步骤s10中,判定脉冲x是否小于表示液体流量调整阀14的当前的阀开度的当前的脉冲pn。若脉冲x小于当前的脉冲pn,则前进到步骤s11,若脉冲x不小于当前的脉冲pn,则前进到步骤s21。在此,“脉冲x小于当前的脉冲p
n”意味着阀开度向关闭的方向发生变化。“脉冲x不小于当前的脉冲p
n”意味着阀开度向打开的方向发生变化。
97.在步骤s11中,判定当前的脉冲pn是否小于液体流量调整阀14的比当前靠前一个的脉冲p
n-1
。若当前的脉冲pn小于前一个脉冲p
n-1
,则前进到步骤s12,若当前的脉冲pn不小于前一个脉冲p
n-1
,则前进到步骤s14。在此,“当前的脉冲pn小于前一个脉冲p
n-1”意味着从比当前靠前一个的脉冲到当前的脉冲,阀开度向关闭的方向发生变化。因此,前进到步骤s12意味着阀开度按照前一个脉冲p
n-1
、当前的脉冲pn、输入的脉冲x的顺序向关闭的方向发生变化。相对于此,“当前的脉冲pn不小于前一个脉冲p
n-1”、即前进到步骤s14意味着阀开度按照前一个脉冲p
n-1
、当前的脉冲pn的顺序向关闭的方向发生变化,但从当前的脉冲pn起,在输入的脉冲x时,阀开度相反地向打开的方向发生变化。
98.在步骤s12中,将下一个脉冲p
n+1
设为脉冲x,并前进到步骤s13。在步骤s13中,从控制部30向液体流量调整阀14直接输出脉冲x作为下一个脉冲p
n+1
而使阀开度向关闭的方向
发生变化,并前进到步骤s5。在步骤s5中,结束脉冲判定。
99.在步骤s14中,将下一个脉冲p
n+1
定义为从脉冲x减去50而得到的值,并前进到步骤s15。在步骤s15中,从控制部30向液体流量调整阀14输出下一个脉冲p
n+1
而使阀开度向打开的方向发生变化,并前进到步骤s5。在步骤s5中,结束脉冲判定。在此,从脉冲x减去50是针对所述游隙量的脉冲信号的修正。
100.在步骤s21中,判定当前的脉冲pn是否小于前一个脉冲p
n-1
。若当前的脉冲pn小于前一个脉冲p
n-1
,则前进到步骤s22,若当前的脉冲pn不小于前一个脉冲p
n-1
,则前进到步骤s24。在此,“当前的脉冲pn小于前一个脉冲p
n-1”意味着阀开度向关闭的方向发生变化。因此,前进到步骤s22意味着阀开度按照前一个脉冲p
n-1
、当前的脉冲pn的顺序向关闭的方向发生变化,但从当前的脉冲pn起,在输入的脉冲x时,阀开度相反地向打开的方向发生变化。相对于此,“当前的脉冲pn不小于前一个脉冲p
n-1”、即前进到步骤s24意味着阀开度按照前一个脉冲p
n-1
、当前的脉冲pn、输入的脉冲x的顺序向打开的方向发生变化。
101.在步骤s22中,将下一个脉冲p
n+1
定义为在脉冲x加上50而得到的值,并前进到步骤s23。在步骤s23中,从控制部30向液体流量调整阀14输出下一个脉冲p
n+1
而使阀开度从关闭的方向相反地向打开的方向发生变化,并前进到步骤s5。在步骤s5中,结束脉冲判定。
102.在步骤s24中,将下一个脉冲p
n+1
作为脉冲x,并前进到步骤s25。在步骤s25中,从控制部30向液体流量调整阀14直接输出脉冲x作为下一个脉冲p
n+1
而使阀开度向打开的方向发生变化,并前进到步骤s5。在步骤s5中,结束脉冲判定。
103.如此一来,控制部30能够在接收的脉冲信号从增加转为减少或从减少转为增加的情况下,将驱动液体流量调整阀14的脉冲修正为小于或大于接收到的脉冲信号,从而改善对于脉冲信号的响应性。
104.(实施方式2)
105.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雾空间演出系统的结构图。
106.本实施方式的雾空间演出系统在除了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雾空间演出系统以外还具备流量计99这点上与实施方式1的雾空间演出系统不同。以下,对于本实施方式的雾空间演出系统,对实施方式1中说明了的事项适当省略说明,而主要对与实施方式1的雾空间演出系统不同的点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对实质上与实施方式1所示的雾空间演出系统所具备的构成要素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与该构成要素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或简化其说明。
107.在图4中,雾空间演出系统101还具备流量计99,该流量计99设置于喷雾装置侧液体流路13,对在喷雾装置侧液体流路13流动的液体的流量进行检测。
108.流量计99配置于喷雾装置侧液体流路13的液体流量调整阀14与双流体喷嘴11之间的任意的位置,对比液体流量调整阀14靠下游侧的喷雾装置侧液体流路13的液体的流量进行检测,并向控制部30发送检测结果。控制部30根据流量计99检测出的流量对液体流量调整阀14的阀开度进行控制。
109.根据这样的结构,使用流量计99,无论双流体喷嘴11的设置高度如何,都能够控制适当的液体供给流量。
110.(实施方式3)
111.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雾空间演出系统的结构图。
112.本实施方式的雾空间演出系统在除了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雾空间演出系统以外还具备影像投影装置102来作为演出设备100这点上与实施方式1的雾空间演出系统不同。以下,对于本实施方式的雾空间演出系统,对实施方式1中说明了的事项适当省略说明,而主要对与实施方式1的雾空间演出系统不同的点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对实质上与实施方式1所示的雾空间演出系统所具备的构成要素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与该构成要素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或简化其说明。
113.实施方式的雾空间演出系统101具备一个或多个喷雾装置a和演出设备100。根据来自演出设备100的输出,通过由控制部30进行的控制而多级地调整雾浓度。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雾浓度的调整中,也可以使用拨盘式开关(dial switch,未图示)来代替操作台40。
114.在图4中,演出设备100具备照明装置(未图示)以及影像投影装置102中的至少一方,根据来自照明装置以及影像投影装置102中的至少一方的光束的强弱,通过由控制部30进行的控制而多级地调整雾浓度。例如,能够在光束逐渐增强时,使雾浓度多级地变浓,或者,在光束逐渐减弱时,使雾浓度多级地变淡。
115.作为多样的演出的具体的例子,存在并非在空间中均匀地形成雾,而是在空间的一部分点状地形成雾的演出。另外,考虑利用来自喷雾装置a的雾使较浓的雾充满地面而进行云海那样的演出,并从照明装置以及影像投影装置102中的至少一方对该处照射强光的演出等。另外,在想要演出如朝雾那样较薄的雾时,也考虑与之前的例子相比减少来自喷雾装置a的雾的流量等的演出。另外,在想要在短时间内使雾充满对象空间时,也考虑与之前的例子相比增加来自喷雾装置a的雾的流量来进行对应的演出。反之,在想要花费时间来慢慢演出较薄的雾的情况下,也考虑与之前的例子相比减少流量等的演出。
116.这些多样的演出只要相对于一个空间将双流体喷嘴11的数量设置得比通常多两倍或三倍,并精细地切换喷射的双流体喷嘴11的数量就能够实现。但是,在这样的结构中,喷嘴的数量增多。因此,为了减少该喷嘴数,只要使用本实施方式的雾空间演出系统,以更少的喷嘴数多级地调整各个双流体喷嘴11的流量而使其发生变化,则也能够进行之前那样的各种方式的演出。
117.(实施方式4)
118.图1以及图4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雾空间演出系统的结构图。
119.本实施方式的雾空间演出系统在除了实施方式3中说明的雾空间演出系统以外还具备音响装置103来作为演出设备100这点上与实施方式3的雾空间演出系统不同。以下,对于本实施方式的雾空间演出系统,对实施方式3中说明了的事项适当省略说明,而主要对与实施方式3的雾空间演出系统不同的点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对实质上与实施方式1所示的雾空间演出系统所具备的构成要素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与该构成要素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或简化其说明。
120.在本实施方式中,演出设备100具备音响装置103。根据从音响装置103输出的声音的强弱,通过由控制部30进行的控制而多级地调整雾浓度。例如,能够在声音逐渐增强时,使雾浓度多级地变浓,或者,在声音逐渐减弱时,使雾浓度多级地变淡。
121.本实施方式4中的多样的演出的具体的例子与实施方式3相同。并且,例如,若来自喷雾装置a的雾的喷雾流量固定,则雾浓度也在恒定时间内相对于空间发生变化,但通过对
雾的喷雾流量进行调整,能够调整雾浓度发生变化的时间的长短。在这样的演出时,使雾浓度的变化与从音响装置103输出的声音连动,由此在视觉上也刺激并感觉在听觉上感觉到的声音,从而能够提高演出效果。
122.(实施方式5)
123.图1以及图4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雾空间演出系统的结构图。
124.本实施方式的雾空间演出系统在除了实施方式3中说明的雾空间演出系统以外还具备香气产生装置104以及除臭装置105中的至少一方来作为演出设备100这点上与实施方式3的雾空间演出系统不同。以下,对于本实施方式的雾空间演出系统,对实施方式3中说明了的事项适当省略说明,而主要对与实施方式3的雾空间演出系统不同的点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对实质上与实施方式1所示的雾空间演出系统所具备的构成要素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与该构成要素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或简化其说明。
125.在本实施方式中,演出设备100具备香气产生装置104以及除臭装置105中的至少一方。根据由香气产生装置104产生的香气以及在除臭装置105的除臭后残留于空间的香气中的至少一方的强弱,通过由控制部30进行的控制而调整雾浓度。例如,能够在香气逐渐增强时,使雾浓度多级地变浓,或者,在香气逐渐减弱时,使雾浓度多级地变淡。
126.本实施方式5中的多样的演出的具体的例子与实施方式3相同。在所述的演出中,在空间的一部分,点状地通过雾的浓度变化等而在视觉上也刺激并感觉从芳香产生装置104产生且在嗅觉上感觉到的香气,从而能够提高演出效果。另外,也能够使雾充满空间而遮挡视野,使神经集中于嗅觉,从而实现由从香气产生装置104产生的香气带来的芳香疗法效果(例如集中力提高等)的演出。并且,也能够除了香气以外,还根据声音或影像而多级地赋予强弱,从而提高演出效果。
127.(实施方式6)
128.图1以及图4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雾空间演出系统的结构图。
129.本实施方式的雾空间演出系统在除了实施方式3中说明的雾空间演出系统以外还具备鼓风机106以及空调装置107中的至少一方来作为演出设备100这点上与实施方式3的雾空间演出系统不同。以下,对于本实施方式的雾空间演出系统,对实施方式3中说明了的事项适当省略说明,而主要对与实施方式3的雾空间演出系统不同的点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对实质上与实施方式1所示的雾空间演出系统所具备的构成要素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与该构成要素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或简化其说明。
130.在本实施方式中,演出设备100具备鼓风机106以及空调装置107中的至少一方。根据来自鼓风机106以及空调装置107中的至少一方的风的强弱,通过由控制部30进行的控制而多级地调整雾浓度。例如,能够在风逐渐增强时,使雾浓度多级地变浓,或者,在风逐渐减弱时,使雾浓度多级地变淡。
131.本实施方式6中的多样的演出的具体的例子有将眼睛看不到的风(例如在触觉上感受到的风)表现为在视觉上也能感受到的演出。例如,能够利用雾使风的变化可视化而提高空间演出。这也与之前的例子的云海或朝雾等相关联,从而雾的多阶段的调整适于在演出空间中点状地表现多样的情景。
132.(实施方式7)
133.图5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的喷雾装置b的结构图。
134.本实施方式的喷雾装置b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喷雾装置a的基础上具备控制部30a来代替控制部30,且具备气体侧压力计200和液体侧压力计201,在这点上与实施方式1的喷雾装置a不同。以下,对于本实施方式的喷雾装置b,对实施方式1中说明了的事项适当省略说明,而主要对与实施方式1的喷雾装置a不同的点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对实质上与实施方式1所示的喷雾装置a所具备的构成要素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与该构成要素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或简化其说明。
135.喷雾装置b具备双流体喷嘴11、喷雾装置侧气体流路12、气体供给源17、喷雾装置侧液体流路13、液体供给源18、液体流量调整阀14、气体侧压力计200、液体侧压力计201、液体用阀16以及控制部30a。需要说明的是,液体用阀16也称为开闭阀16。
136.双流体喷嘴11喷射将液体和气体混合并使液体微粒化而成的雾。
137.喷雾装置侧气体流路12向双流体喷嘴11供给气体。
138.气体供给源17向喷雾装置侧气体流路12供给气体。
139.喷雾装置侧液体流路13向双流体喷嘴11供给液体。
140.液体供给源18向喷雾装置侧液体流路13供给液体。
141.液体流量调整阀14设置于双流体喷嘴11与液体供给源18之间的喷雾装置侧液体流路13,并通过脉冲驱动、即利用脉冲信号调整阀开度而对喷雾装置侧液体流路13的液体的流量进行控制。
142.气体侧压力计200设置于双流体喷嘴11与气体供给源17之间的喷雾装置侧气体流路12,并对喷雾装置侧气体流路12的气体的压力进行检测。
143.液体侧压力计201设置于液体流量调整阀14与液体供给源18之间的喷雾装置侧液体流路13,并对喷雾装置侧液体流路13的液体的压力进行检测。
144.液体用阀16设置于液体流量调整阀14与液体侧压力计201之间的喷雾装置侧液体流路13,并使喷雾装置侧液体流路13开闭。
145.控制部30a基于由气体侧压力计200检测出的气体的压力、由液体侧压力计201检测出的液体的压力以及由液体流量调整阀14设定的允许压差的信息,对液体用阀16的开闭动作进行控制。
146.在由液体侧压力计201检测出的液体的压力高于由气体侧压力计200检测出的气体的压力、且液体的压力与气体的压力的压差为对液体流量调整阀14预先设定的允许压差以上的情况下,控制部30a进行控制以使液体用阀16成为闭塞状态,在液体压力与气体压力的压差低于液体流量调整阀14的允许压差的情况下,控制部30a进行控制以使液体用阀16成为开放状态。
147.由此,通过控制部30a而利用液体用阀16对喷雾装置侧液体流路13进行开闭控制,从而液体的压力与气体的压力的压差不会成为对液体流量调整阀14预先设定的允许压差以上。因此,能够抑制液体流量调整阀14的不良情况的产生。
148.例如,在液体流量调整阀14的允许压差为0.3mpa的情况下,在液体的压力与气体的压力的压差为0.3mpa以上的情况下,通过控制部30a的控制而关闭液体用阀16,在液体的压力与气体的压力的压差低于0.3mpa的情况下,通过控制部30a的控制而打开液体用阀16。
149.需要说明的是,液体用阀16例如能够使用双向电磁阀,优选在非通电时阀关闭且在通电时阀打开的常闭的阀。
150.另外,如图5b所示,作为实施方式7的变形例,能够还具备减压阀202,该减压阀202设置于液体侧压力计201与液体供给源18之间的喷雾装置侧液体流路13,并用于对从液体供给源18排出的液体的压力进行减压。
151.在这样的变形例的情况下,利用控制部30a对减压阀202进行控制,以使由气体侧压力计200检测出的气体的压力与由液体侧压力计201检测出的液体的压力之差低于液体流量调整阀14的允许压力差。
152.由此,从液体供给源18供给的液体的压力与从气体供给源17供给的气体的压力之差不会为液体流量调整阀14的允许压力差以上,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液体流量调整阀14的不良情况的产生。换言之,通过具备减压阀202,无论液体供给源18的压力如何,都能够保护液体流量调整阀14。
153.需要说明的是,在气体供给源17的气体的压力已知且显示恒定压力的情况下,作为减压阀202,也可以使用能够手动地调整减压值的手动减压阀。
154.(实施方式8)
155.图6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8的喷雾装置c的结构图。
156.本实施方式的喷雾装置c在实施方式7中说明的实施方式7的变形例的喷雾装置b的基础上具备控制部30b来代替控制部30a,不具有液体用阀16、气体侧压力计200和液体侧压力计201,而通过控制部30b对减压阀202进行控制,在这点上与实施方式7的喷雾装置b不同。以下,对于本实施方式的喷雾装置b,对实施方式7中说明了的事项适当省略说明,而主要对与实施方式7的喷雾装置b不同的点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对实质上与实施方式7所示的喷雾装置b所具备的构成要素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与该构成要素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或简化其说明。
157.喷雾装置c具备双流体喷嘴11、喷雾装置侧气体流路12、气体供给源17、喷雾装置侧液体流路13、液体供给源18、液体流量调整阀14、减压阀202以及控制部30b。
158.减压阀202与实施方式7的变形例同样地设置于液体流量调整阀14与液体供给源18之间的喷雾装置侧液体流路13,并对从液体供给源18排出的液体的压力进行减压。
159.控制部30b基于从气体供给源17排出的气体的压力、从液体供给源18排出的液体的压力以及由液体流量调整阀14设定的允许压力的信息对减压阀202进行控制。液体流量调整阀14对所施加的压力的绝对压力以及一次侧与二次侧的相对压力分别设定允许压力。这里所说的“允许压力”是对一次侧与二次侧的相对压力设定的“允许压力”。
160.气体供给源17是能够以气体用的设定压力排出气体的储气瓶等供给源,并构成为使排出的气体的压力低于液体流量调整阀14的允许压力。
161.液体供给源18是能够以液体用的设定压力排出液体的泵等供给源。
162.控制部30b对减压阀202进行控制以使液体供给源18排出的液体的压力低于液体流量调整阀14的允许压力。通过减压阀202的控制,从而气体供给源17排出的气体的压力低于液体流量调整阀14的允许压力,气体供给源17排出的气体的压力与液体供给源18排出的液体的压力之差低于液体流量调整阀14的允许压力差。因此,能够抑制液体流量调整阀14的不良情况的产生。
163.需要说明的是,在气体供给源17的气体的压力已知且显示恒定压力的情况下,减压阀202也可以使用能够手动地调整减压值的手动减压阀。
164.另外,如图6b所示,作为所述实施方式8的变形例,喷雾装置c也可以还具备:气体侧压力计200,其设置于双流体喷嘴11与气体供给源17之间的喷雾装置侧气体流路12,并对喷雾装置侧气体流路12的气体的压力进行检测;以及液体侧压力计201,其设置于液体流量调整阀14与液体供给源18之间的喷雾装置侧液体流路13,并对喷雾装置侧液体流路13的液体的压力进行检测。
165.控制部30b对来自气体供给源17的气体的压力进行控制以使由气体侧压力计200检测出的气体的压力低于所述允许压力,并对减压阀202进行控制以使由气体侧压力计200检测出的气体的压力与由液体侧压力计201检测出的液体压力之差低于所述允许压力差,由此,通过减压阀202,使用气体侧压力计200和液体侧压力计201的测量值,将液体供给源18的液体的压力控制为使作为测量值的气体的压力与液体的压力的压差低于液体流量调整阀14的允许压差并向液体流量调整阀14供给。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液体流量调整阀14的不良情况的产生。
166.(实施方式9)
167.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9的喷雾装置d的结构图。
168.本实施方式的喷雾装置d在实施方式7中说明的实施方式7的变形例的喷雾装置b的基础上不具有液体用阀16、气体侧压力计200、液体侧压力计201、减压阀202和控制部30a而具备止回阀203,在这点上与实施方式7的喷雾装置b不同。以下,对于本实施方式的喷雾装置d,对实施方式7中说明了的事项适当省略说明,而主要对与实施方式7的喷雾装置b不同的点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对实质上与实施方式7所示的喷雾装置b所具备的构成要素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与该构成要素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或简化其说明。
169.喷雾装置d具备止回阀203,该止回阀203设置于液体流量调整阀14与双流体喷嘴11之间的喷雾装置侧液体流路13,使从液体流量调整阀14侧向双流体喷嘴11侧的通流能够进行,并使相反方向上的通流无法进行。
170.通过所搭载的止回阀203,在气体供给源17排出的气体的压力为液体流量调整阀14的允许压力以上,而气体供给源17排出的气体的压力与液体供给源18排出的液体的压力之差低于允许压力差的情况下,使从双流体喷嘴11侧向液体流量调整阀14侧的通流无法进行,从而不会向液体流量调整阀14的气体供给源17侧施加气体供给源17排出的气体的压力。即,即使在气体的压力高于允许压力的状态下,通过止回阀203,也不会对液体流量调整阀14施加反压,因此即使液体供给源18的供给消失而存在来自气体供给源17的供给,液体流量调整阀14也得到保护。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液体流量调整阀14的不良情况的产生。
171.需要说明的是,将止回阀203应用于实施方式7以及8也能够得到与实施方式9相同的效果。
172.需要说明的是,在所述实施方式或变形例中,在具备液体用阀16和减压阀202时,也可以前后进行液体用阀16和减压阀202的配置。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或变形例中,液体侧压力计201也可以配置于减压阀202的下游。
173.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在根据与雾组合的其他演出设备的输出的强弱而多级地调整雾浓度时,在由控制部30、30a或30b进行的控制时,也可以加上操作台40中的操作信息来进行控制。
174.根据所述各实施方式,利用控制部30、30a或30b对液体流量调整阀14的阀开度进
行控制,并使用双流体喷嘴11向室内空间90喷射使液体微粒化而成的雾,从而能够多级地调整室内空间90的雾浓度。其结果是,能够根据与雾组合的其他演出设备100的输出、例如音响、光束等的强弱,通过由控制部30、30a或30b进行的控制而多级地调整雾浓度。例如,虽然到目前为止并未作为课题而存在,但在艺术家的多样的演出上,能够应对想要多级地调整雾浓度这样新的期望。
175.需要说明的是,通过适当组合所述各种实施方式或变形例中任意的实施方式或变形例,能够起到各自所具有的效果。另外,能够实现实施方式彼此的组合或实施例彼此的组合或实施方式与实施例的组合,并且也能够实现不同实施方式或实施例中的特征彼此的组合。
176.工业实用性
177.本发明的所述方案的喷雾装置、喷雾方法以及雾空间演出系统能够使用双流体喷嘴向室内空间喷射使液体微粒化而成的雾,并多级地调整室内空间的雾浓度。其结果是,能够根据与雾组合的其他演出设备的输出、例如音响、光束的强弱来调整雾浓度,而以多种形式上演雾空间,能够应用于艺术或娱乐等用途。
178.附图标记说明
179.1:投影装置,2:投影部,3:屏幕形成装置,11:双流体喷嘴,12:喷雾装置侧气体流路,13:喷雾装置侧液体流路,14:液体流量调整阀,15:气体用阀,16:液体用阀,17:气体供给源,18:液体供给源,30、30a、30b:控制部,31:控制配线,32:信号配线,33:外部信号输入端子,40:操作台,90:室内空间,91:雾,99:流量计,100:演出设备,101:雾空间演出系统,102:影像投影装置,103:音响装置,104:香气产生装置,105:除臭装置,106:鼓风机,107:空调装置,120:双流体喷嘴主体部,121:喷嘴侧液体流路,122:喷嘴侧气体流路,123:圆筒部,124:中心轴,130:液体导入部,131:液体流入口,132:凸部,133:间隙,140:气体导入部,141:气体流入口,150:气液喷出部,151:管状流路,152:喷出口,153:流路,154:整流部,155:整流流出口,156:内接圆,157:外接圆,160:气液混合部,170:气液喷出部固定部,200:气体侧压力计,201:液体侧压力计,202:减压阀,203:止回阀,301:产生部,302:管道,303:喷出部,305:开口部,307:罐,308:水,309:超声波振子,401:发光部,402:受光部,a、b、c、d:喷雾装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