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17584发布日期:2022-07-20 01:07阅读:75来源:国知局
车辆用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车辆用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以往,在车辆搭载有使向车室内的乘客提供的信息进行虚像显示的车辆用显示装置。该车辆用显示装置是所谓的平视显示装置,具备:显示器,其将投影到被投影部的显示信息作为显示光射出;以及反射部件,其使从该显示器射出的显示光反射,使该显示光投影到被投影部。该车辆用显示装置使乘客视觉确认与投影到该被投影部的显示光相应的作为虚像的显示信息。关于这种车辆用显示装置,例如在下述的专利文献1中有公开。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9864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6.发明欲解决的技术问题
7.另外,作为该显示信息的提供对象的乘客的眼睛的位置(所谓眼点)根据乘客的就座高度、座位的座面的高度等而不同。因此,为了提高乘客的便利性,车辆用显示装置需要不管眼点怎样都进行清晰的虚像显示。然而,在该车辆用显示装置中,虽然是为了在各种眼点进行清晰的虚像显示,但不期望采取提高光源的出射光的输出等导致耗电增加那样的应对措施。
8.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耗电增加并且进行与眼点对应的清晰的虚像显示的车辆用显示装置。
9.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10.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具备:显示器,所述显示器使被车室内的乘客视觉确认为虚像的显示信息作为显示光射出;反射部件,所述反射部件使从所述显示器射出的所述显示光反射,使所述显示光向车室内的被投影部投影;以及控制部,所述控制部根据作为所述乘客的眼点的检测结果的检测眼点或作为所述虚像能够被视觉确认的所述眼点的范围即眼动范围的检测结果的检测眼动范围对所述显示光进行控制;所述控制部通过根据所述检测眼点或所述检测眼动范围来控制所述显示器从而调整从所述显示器朝向所述反射部件射出的所述显示光的出射角度,使被所述反射部件反射的所述显示光向所述被投影部中的与所述检测眼点或所述检测眼动范围对应的视点位置投影。
11.发明效果
12.本发明所涉及的车辆用显示装置通过对显示器的控制,将从显示器朝向反射部件射出的显示光的出射角度调整为与检测眼点或检测眼动范围对应的出射角度,使由反射部件反射的显示光投影到被投影部中与检测眼点或检测眼动范围对应的视点位置,因此能够进行与乘客的眼点对应的清晰的虚像显示。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车辆用显示装置即使不
使用扩散角度大的扩散部件,也能够通过对显示器的控制,与多个眼点或多个眼动范围的位置对应地使光以宽角度扩散,因此,以往那样的眼点或眼动范围的变化所伴随的亮度的降低较少,不需要增加光源的输出。因此,该车辆用显示装置能够抑制耗电增加。这样,本发明所涉及的车辆用显示装置能够在抑制耗电增加的同时进行与眼点对应的清晰的虚像显示。
附图说明
13.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1以及2的车辆用显示装置的示意图,示出了基准位置的第一眼动范围处的控制方式。
14.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的显示器的示意图,示出基准位置的第一眼动范围内的控制方式。
15.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光源的排列的立体图。
16.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1以及2的车辆用显示装置的示意图,示出车辆上方的第二眼动范围处的控制方式。
17.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的显示器的示意图,示出车辆上方的第二眼动范围处的控制方式。
18.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1以及2的车辆用显示装置的示意图,示出车辆下方的第三眼动范围处的控制方式。
19.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的显示器的示意图,示出车辆下方的第三眼动范围处的控制方式。
20.图8是对实施方式的车辆用显示装置中的光源的点亮控制的变形方式进行说明的图。
21.图9是示出变形例1的显示器的示意图,示出基准位置的第一眼动范围的控制方式。
22.图10是从车辆上方观察变形例1的驱动部的示意图。
23.图11是从车辆侧方观察变形例1的驱动部的示意图。
24.图12是示出变形例1的显示器的示意图,示出车辆上方的第二眼动范围处的控制方式。
25.图13是示出变形例1的显示器的示意图,示出车辆下方的第三眼动范围处的控制方式。
26.图14是示出变形例2的显示器的示意图,示出基准位置的第一眼动范围处的控制方式。
27.图15是从车辆上方观察变形例2的驱动部的示意图。
28.图16是从车辆侧方观察变形例2的驱动部的示意图。
29.图17是从车辆上方观察变形例2的驱动部的其他方式的示意图。
30.图18是从车辆侧方观察变形例2的驱动部的其他方式的示意图。
31.图19是示出变形例2的显示器的示意图,示出车辆上方的第二眼动范围处的控制方式。
32.图20是示出变形例2的显示器的示意图,示出车辆下方的第三眼动范围处的控制
方式。
33.附图标记说明
34.1、2、3 车辆用显示装置
35.10、10a、10b、10c 显示器
36.20、20a、20b、20c 背光单元
37.22、122、222 光源
38.22a 第一主光源
39.22b 第二主光源
40.22c 第三主光源
41.22d 第一副光源
42.22e 第二副光源
43.30、30a、30b、30c 显示单元
44.40 反射部件
45.50 控制部
46.71 眼点检测部
47.80 驱动部
48.124 场透镜
49.126 驱动部
50.eb 眼动范围
51.eb0 非检测眼动范围
52.eb1 第一眼动范围
53.eb2 第二眼动范围
54.eb3 第三眼动范围
55.ebd 检测眼动范围
56.pv1、pv2、pv3 视点位置
57.rwf 被投影部
具体实施方式
58.以下,基于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车辆用显示装置的实施方式。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
59.图1的附图标记1表示实施方式的车辆用显示装置。另外,图1的附图标记2表示变形例1的车辆用显示装置。另外,图1的附图标记3表示变形例2的车辆用显示装置。这些车辆用显示装置1、2、3是使向车辆(汽车等)的车室内的乘客提供的信息进行虚像显示的所谓平视显示装置。并且,在此所示的车辆用显示装置1、2、3作为使用了所谓增强现实(ar:augmented reality)技术的平视显示装置而例示,所谓增强现实技术是指使虚像显示信息重叠显示于乘客视觉确认的实际的视觉确认信息的技术。
60.车辆用显示装置1、2、3具备显示器10,该显示器10将使被车室内的乘客视觉确认为虚像的显示信息作为显示光射出(图1)。该显示器10具备背光单元20和显示单元30,从背光单元20朝向显示单元30出射光,使与从该背光单元20射出的入射光对应的显示信息的显
示光从显示单元30射出。而且,该车辆用显示装置1、2、3具备反射部件40,其使从该显示器10(显示单元30)射出的显示光反射,使该显示光向车室内的被投影部rwf投影(图1)。该反射部件40例如是使从显示器10射出的显示光放大并使其反射的放大镜。作为该反射部件40,例如使用非球面(自由曲面)镜。另外,该车辆用显示装置1、2、3具备对显示信息进行显示控制的控制部50(图1)。
61.该车辆用显示装置1、2、3还具备壳体61以及封闭该壳体61的开口的透明的罩62(图1),该壳体61在内侧容纳该显示器10、反射部件40以及控制部50。在该车辆用显示装置1、2、3中,使由反射部件40反射的显示光从罩62射出到壳体61之外,并向其前方存在的被投影部rwf投影。在此所示的车辆用显示装置1、2、3在使罩62露出的状态下被容纳于车室内的仪表板pi中,使由反射部件40反射的显示光向作为被投影部rwf的前挡风玻璃wf的反射部投影(图1)。在该前挡风玻璃wf的反射部(被投影部rwf),例如在前挡风玻璃wf的车室内侧的壁面,加工有使入射的光的一部分反射且使该入射的光的剩余部分透过的半透过性的涂层,或者在前挡风玻璃wf中埋入这样的半透过性的膜材料。
62.投影到被投影部rwf的显示光被从该被投影部rwf向眼动范围eb反射,由此作为虚像被乘客视觉确认(图1)。眼动范围eb表示能够视觉确认虚像的眼点的范围。眼点是指车室内的乘客的眼睛的位置。因此,眼点根据乘客的就座高度、座位的座面的高度等而不同。因此,在该车辆用显示装置1、2、3中,在车室内设定有多个眼动范围eb。在此,设定有基准位置的眼动范围(以下,称为“第一眼动范围”)eb1、与该第一眼动范围eb1相比位于车辆上方的眼动范围(以下,称为“第二眼动范围”)eb2、和比该第一眼动范围eb1更靠车辆下方的眼动范围(以下,称为“第三眼动范围”)eb3(图1)。另外,多个眼动范围eb也可以在车宽方向上排列。
63.[实施方式]
[0064]
首先,对实施方式的车辆用显示装置1进行说明。
[0065]
在该实施方式的车辆用显示装置1中,具备背光单元20和显示单元30的显示器10构成为具备如下的背光单元20a和显示单元30a的显示器10a(图2)。
[0066]
本实施方式的背光单元20a具备基材21、光源22、聚光透镜23、场透镜24和扩散部件25(图2)。在该背光单元20a中,使从光源22射出的出射光通过聚光透镜23聚光,使从该聚光透镜23射出的出射光入射到场透镜24。在该背光单元20a中,通过利用场透镜24使该入射光折射,使利用该场透镜24调整了行进方向的出射光入射到扩散部件25,从而使该入射光在扩散部件25中一边扩散到适合于显示单元30a的广度一边朝向显示单元30a射出。
[0067]
基材21是用于固定光源22的部件。该基材21形成为矩形的平板状,使光源22固定于一个平面(图2和图3)。
[0068]
在该背光单元20a中,针对多个眼动范围eb而设置有用于使与眼动范围eb对应的出射角度的显示光从显示单元30a出射的光源22(图2和图3)。在此例示的显示器10a配置于比反射部件40靠车辆后方的位置,朝向车辆前方的反射部件40射出显示光。并且,在该车辆用显示装置1中,基于该显示光的出射光的反射部件40的反射光在被投影部rwf中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反转而被投影。因此,在此所示的多个光源22根据位于车辆上下方向的多个眼动范围eb(第一眼动范围eb1、第二眼动范围eb2、第三眼动范围eb3),从与车辆上方的眼动范围eb(第二眼动范围eb2)对应的光源22起依次向车辆下方排列。
[0069]
该背光单元20a中作为光源22可以仅具备与这样的每个眼动范围eb对应的光源。但是,在此所示的背光单元20a中,作为光源22,除了设置该与每个眼动范围eb对应的光源(以下,称为“主光源”)22以外,还设置有其他光源(以下,称为“副光源”)22。该副光源22配置在与相邻的眼动范围eb分别对应的2个部位的主光源22之间(图2和图3)。在此,设置有与基准位置的第一眼动范围eb1对应的第一主光源22a、与车辆上方的第二眼动范围eb2对应的第二主光源22b、与车辆下方的第三眼动范围eb3对应的第三主光源22c、介于第一主光源22a与第二主光源22b之间的第一副光源22d、介于第一主光源22a与第三主光源22c之间的第二副光源22e。
[0070]
在该背光单元20a中,在车宽方向上分别设置有多个该第一主光源22a、第二主光源22b、第三主光源22c、第一副光源22d和第二副光源22e(图3)。在此,该第一主光源22a、第二主光源22b、第三主光源22c、第一副光源22d和第二副光源22e分别在车宽方向上各设置有相同数量(在该示例中为各3个)。即,这些所有光源22在基材21的一个平面上呈格子状配置。
[0071]
作为在此所示的光源22,使用发光二极管(led:light emitting diode)。从车辆的二次电池等电源(省略图示)向该光源22供给电力。另外,该光源22通过控制部50控制点亮、熄灭或点亮时的出射光的输出。
[0072]
聚光透镜23是使从光源22射出的光聚光的由玻璃或透明树脂构成的透镜部件,聚光透镜23针对每个光源22设置。该聚光透镜23具有使光入射的入射面和使从该入射面入射的光射出的出射面。并且,该聚光透镜23使入射面与光源22中的光的出射部对置配置,且使出射面与显示单元30a侧对置配置。此处所示的聚光透镜23被形成为入射面为平坦面且出射面为凸状的弯曲面的平凸透镜。另外,此处所示的聚光透镜23从显示单元30a侧观察形成为大致矩形形状。
[0073]
场透镜24是使从聚光透镜23射出的光的行进方向一致的由玻璃或透明树脂构成的透镜部件,介于所有的聚光透镜23与显示单元30a之间。该场透镜24具有使光入射的入射面和使从该入射面入射的光射出的出射面。并且,该场透镜24使入射面与所有的聚光透镜23的出射面对置配置,且使出射面与显示单元30a侧对置配置。在此所示的场透镜24形成为入射面和出射面分别为凸状的弯曲面的双凸透镜。另外,此处所示的场透镜24从显示单元30a侧观察形成为大致矩形形状。
[0074]
扩散部件25是使从场透镜24射出的光向整个眼动范围eb扩散的扩散板等光学元件,介于场透镜24与显示单元30a之间。该扩散部件25形成为矩形的平板状,使一侧的平面(入射面)与场透镜24的出射面对置配置,且使另一侧的平面(出射面)与显示单元30a的背面对置配置。该扩散部件25可以在车辆上下方向和车宽方向上扩散角度相同,也可以在车辆上下方向和车宽方向上扩散角度不同。例如,一般的眼动范围eb在车辆宽度方向上比车辆上下方向长。因此,通过使用车宽方向的扩散角度比车辆上下方向的扩散角度更广角的扩散部件25,能够提高使光扩散到整个眼动范围eb时的效率。另外,也可以通过与该扩散部件25一起并用例如扩散特性为顶帽型的透镜阵列这样的元件来提高该效率。
[0075]
在该背光单元20a中,从该扩散部件25射出的光成为朝向显示单元30a射出的出射光。
[0076]
本实施方式的显示单元30a构成为使背光单元20a的出射光从背面入射,使与从该
背面入射的入射光对应的显示光从表面向反射部件40射出。例如,作为该显示单元30a,使用透光型的tft液晶(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等。该显示单元30a由控制部50控制,显示显示信息。例如,作为该显示信息,显示文字、数字、图形等图像信息。
[0077]
在该车辆用显示装置1中,为了与乘客的眼点无关地进行清晰的虚像显示,构成为使控制部50进行如下控制。
[0078]
在该控制部50中,进行与作为眼动范围eb的检测结果的检测眼动范围ebd对应的显示光的控制(图1、图4和图6)。在此所示的控制部50检测与乘客的眼点对应的眼动范围eb,并进行与该检测眼动范围ebd对应的显示光的控制。
[0079]
首先,该控制部50基于检测乘客的眼点的眼点检测部71(图1、图4以及图6)的检测信号来检测眼动范围eb。车辆用显示装置1可以自身具备眼点检测部71,也可以利用车辆所具备的眼点检测部71的检测信号。
[0080]
接着,该控制部50通过与检测眼动范围ebd对应的显示器10a的控制来调整朝向反射部件40的从显示器10a射出的显示光的出射角度,使由反射部件40反射的显示光投影到被投影部rwf中的与检测眼动范围ebd对应的视点位置。具体而言,该实施方式的控制部50使与检测眼动范围ebd对应的光源22点亮,使与检测眼动范围ebd以外的非检测眼动范围eb0对应的光源22熄灭,从而将从显示单元30a朝向反射部件40射出的显示光的出射角度调整为与检测眼动范围ebd对应的出射角度(图1、图2和图4至图7)。
[0081]
在图1和图2中,示出了检测眼动范围ebd是基准位置的第一眼动范围eb1,使与该第一眼动范围eb1对应的第一主光源22a点亮,使剩余的所有光源22熄灭的情况。在该情况下,从显示单元30a朝向反射部件40射出的显示光的出射角度被调整为与第一眼动范围eb1对应的出射角度,由该反射部件40反射的显示光被投影到被投影部rwf中的与第一眼动范围eb1对应的视点位置pv1。
[0082]
在图4和图5中,示出了检测眼动范围ebd是车辆上方的第二眼动范围eb2,使与该第二眼动范围eb2对应的第二主光源22b点亮,使剩余的所有光源22熄灭的情况。在该情况下,从显示单元30a朝向反射部件40射出的显示光的出射角度被调整为与第二眼动范围eb2对应的出射角度,由该反射部件40反射的显示光被投影到被投影部rwf中的与第二眼动范围eb2对应的视点位置pv2(相比与基准位置的第一眼动范围eb1对应的视点位置pv1靠车辆上方的视点位置pv2)。
[0083]
在图6和图7中,示出了检测眼动范围ebd是车辆下方的第三眼动范围eb3,使与该第三眼动范围eb3对应的第三主光源22c点亮,使剩余的所有光源22熄灭的情况。在该情况下,从显示单元30a朝向反射部件40射出的显示光的出射角度被调整为与第三眼动范围eb3对应的出射角度,由该反射部件40反射的显示光被投影到被投影部rwf中的与第三眼动范围eb3对应的视点位置pv3(相比与基准位置的第一眼动范围eb1对应的视点位置pv1靠车辆下方的视点位置pv3)。
[0084]
如以上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显示装置1通过以使与检测眼动范围ebd对应的光源22点亮且使除此以外的光源22熄灭的方式对显示器10a进行控制,从而将从显示器10a朝向反射部件40射出的显示光的出射角度调整为与检测眼动范围ebd对应的出射角度,使由反射部件40反射的显示光投影到被投影部rwf中的与检测眼动范围ebd对应的视点位置。
因此,该车辆用显示装置1能够进行与乘客的眼点对应的清晰的虚像显示。
[0085]
另外,在以往的车辆用显示装置中,为了与多个眼动范围eb的位置对应地使光以宽角度扩散,例如使用扩散角度大的扩散部件,并且通过增加光源的出射光的输出来抑制这样的扩散部件的应用所伴随的亮度的降低。然而,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显示装置1即使不使用扩散角度大的扩散部件,也能够通过以切换点亮的光源22方式对显示器10a进行控制,与多个眼动范围eb的位置对应地使光以宽角度扩散,因此,减少了如以往那样的眼动范围eb的变化所伴随的亮度的降低,也不需要增加光源22的输出。因此,该车辆用显示装置1能够抑制耗电增加。
[0086]
这样,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显示装置1能够在抑制耗电增加的同时进行与眼点对应的清晰的虚像显示。
[0087]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显示装置1中,在能够对检测眼动范围ebd的位移进行检测的情况下,也可以使控制部50实施如下的控制。
[0088]
在检测眼动范围ebd向相邻的眼动范围eb侧位移的情况下,控制部50一边使与当前的检测眼动范围ebd对应地点亮的主光源的输出降低,一边使介于与当前的检测眼动范围ebd对应的主光源和与相邻的眼动范围ebd对应的主光源之间的副光源的输出增加,如果该副光源的输出成为最大值,一边使该副光源的输出降低,一边使与接下来的检测眼动范围ebd即相邻的眼动范围ebd对应的主光源的输出增加(图8)。例如,在当前的检测眼动范围ebd在基准位置的第一眼动范围eb1且向车辆上方的第二眼动范围eb2侧位移的情况下,一边使与基准位置的第一眼动范围eb1对应地点亮的第一主光源22a的输出降低,一边使介于该第一主光源22a与对应于车辆上方的第二眼动范围eb2的第二主光源22b之间的第一副光源22d的输出增加,若该第一副光源22d的输出成为最大值,则一边使该第一副光源22d的输出降低,并且一边使与接下来的检测眼动范围ebd即车辆上方的第二眼动范围eb2对应的第二主光源22b的输出增加。另外,在图8中,使相邻的2个光源22的输出的合计值恒定,在使一个光源22的输出降低时,使另一个光源22的输出仅增加该降低量的量。但是,例如,控制部50也可以以根据眼点(眼动范围eb)增减相邻的2个光源22的输出的合计值的方式来决定一个光源22的输出的降低量和另一个光源22的输出的增加量。
[0089]
由此,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显示装置1能够减小乘客的车辆上下方向上的眼点的变化所伴随的亮度的变化。
[0090]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显示装置1在不仅能够检测乘客的车辆上下方向上的眼点的变化,还能够检测乘客的车宽方向上的眼点的变化的情况下,使控制部50实施如下的控制。在该情况下的车辆用显示装置1中,针对每个眼点设定与乘客的眼点对应的光源22。并且,控制部50例如仅使与检测出的眼点对应的光源22点亮。另外,控制部50例如使与检测出的眼点对应的光源22和该光源22的周围的全部光源22点亮,使剩余的全部光源22熄灭。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显示装置1通过这样控制,能够减小乘客的眼点向各种方向的变化所伴随的亮度的变化。
[0091]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显示装置1也可以构成为,在反射部件40设置以车宽方向为轴线的旋转轴(省略图示),通过控制部50使该反射部件40绕旋转轴旋转。在该情况下,控制部50也可以在使反射部件40旋转的基础上实施上述的控制,将由该反射部件40反射的显示光投影到被投影部rwf中的与检测眼动范围ebd对应的视点位置。另外,在该情况下,控
制部50也可以基于该反射部件40的旋转位置来掌握检测眼动范围ebd。
[0092]
在此,该例示的车辆用显示装置1构成为,显示器10a配置于比反射部件40靠车辆后方的位置,该显示器10a朝向车辆前方的反射部件40射出显示光,基于该出射光的反射部件40的反射光在被投影部rwf中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反转而被投影。然而,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显示装置1也可以是如下的结构以及配置。
[0093]
例如,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显示装置1也可以构成及配置为,显示器10a配置在比反射部件(以下,称为“第一反射部件”)40靠车辆前方且车辆下方,并且在比该第一反射部件40靠车辆前方的位置配置有其他反射部件(以下,称为“第二反射部件”),显示器10a朝向第一反射部件40射出显示光,基于该出射光的第一反射部件40的反射光在第二反射部件中在车辆上下方向反转而被投影,并且,基于该投影光的第二反射部件的反射光在被投影部rwf中在车辆上下方向反转而被投影(省略图示)。在该情况下,多个光源22与之前的例示相同地,根据位于车辆上下方向的多个眼动范围eb(第一眼动范围eb1、第二眼动范围eb2、第三眼动范围eb3),从与车辆上方的眼动范围eb(第二眼动范围eb2)对应的光源22起依次向车辆下方排列。
[0094]
另外,例如,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显示装置1也可以构成及配置为,显示器10a配置于比反射部件40靠车辆前方的位置,该显示器10a朝向车辆后方的反射部件40射出显示光,基于该出射光的反射部件40的反射光在被投影部rwf中在车辆上下方向上不反转地被投影(省略图示)。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显示装置1也可以构成及配置为,显示器10a配置在比反射部件(以下,称为“第一反射部件”)40靠车辆后方,并且在比该第一反射部件40靠车辆后方且车辆上方配置有其他反射部件(以下,称为“第二反射部件”),显示器10a朝向车辆前方的第一反射部件40射出显示光,基于该出射光的第一反射部件40的反射光在第二反射部件中在车辆上下方向上不反转地被投影,并且基于该投影光的第二反射部件的反射光在被投影部rwf中在车辆上下方向上不反转地被投影(省略图示)。在如上述那样构成及配置的情况下,为了抑制虚像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反转,多个光源22根据位于车辆上下方向的多个眼动范围eb(第一眼动范围eb1、第二眼动范围eb2、第三眼动范围eb3),从与车辆上方的眼动范围eb(第二眼动范围eb2)对应的光源22起依次向车辆上方排列。
[0095]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显示装置1示出了基于检测眼动范围ebd进行上述控制的装置,但也可以基于由眼点检测部71的检测信号检测到的检测眼点来实施上述控制。在该情况下,在上述的说明中将眼动范围替换为眼点。
[0096]
[变形例1]
[0097]
接着,对变形例1的车辆用显示装置2进行说明。
[0098]
在本变形例的车辆用显示装置2中,具备背光单元20和显示单元30的显示器10构成为具备如下的背光单元20b和显示单元30b的显示器10b(图9)。
[0099]
本变形例的背光单元20b具备基材121、光源122、聚光透镜123、场透镜124和扩散部件125(图9)。在该背光单元20b中,使从光源122射出的出射光通过聚光透镜123聚光,使从该聚光透镜123射出的出射光入射到场透镜124。在该背光单元20b中,通过利用场透镜124使该入射光折射,使被该场透镜124调整了行进方向的出射光入射到扩散部件125,从而使该入射光通过扩散部件125一边扩散到适合于显示单元30b的广度一边朝向显示单元30b射出。
[0100]
基材121是用于固定光源122的部件。该基材121以与实施方式的基材21相同的方式形成为矩形的平板状,使光源122固定于一个平面(图9)。
[0101]
光源122与实施方式的光源22相同,使用发光二极管,通过控制部50控制点亮、熄灭或点亮时的出射光的输出。本变形例的光源122例如在车辆上下方向上排列有2排,并且在车宽方向上排列有3列。
[0102]
聚光透镜123是使从光源122射出的光聚光的由玻璃或透明树脂构成的透镜部件,且针对每个光源122设置。本变形例的聚光透镜123形成为与实施方式的聚光透镜23相同形状的平凸透镜,使平坦的入射面与光源122中的光的出射部对置配置,且使凸状的出射面与显示单元30b侧对置配置。从光源122射出的经由该聚光透镜123的光可以照射显示单元30b的背面中的被划分的区域,也可以以与相邻的区域彼此的一部分或全部重叠的方式照射。
[0103]
场透镜124是使从聚光透镜123射出的光的行进方向一致的由玻璃或透明树脂构成的透镜部件,介于所有的聚光透镜123与显示单元30b之间。该场透镜124具有使光入射的入射面和使从该入射面入射的光射出的出射面。并且,该场透镜124使入射面与所有的聚光透镜123的出射面对置配置,且使出射面与显示单元30b侧对置配置。在此所示的场透镜124被形成为入射面为平坦面且出射面为凹状的弯曲面的平凹透镜。即,在此所示的场透镜124的使从光源122侧入射到入射面的光向显示单元30b侧射出的出射面为凹状的弯曲面。另外,在此所示的场透镜124从显示单元30b侧观察形成为大致矩形形状。
[0104]
扩散部件125是使从场透镜124射出的光向整个眼动范围eb扩散的扩散板等光学元件,介于场透镜124与显示单元30b之间。本变形例的扩散部件125与实施方式的扩散部件25相同,使一个平面(入射面)与场透镜124的出射面对置配置,且使另一个平面(出射面)与显示单元30b的背面对置配置。
[0105]
在该背光单元20b中,与实施方式相同,例如通过将扩散特性为顶帽型的透镜阵列那样的元件与该扩散部件125一起并用,能够提高使光扩散到整个眼动范围eb时的效率。
[0106]
在该背光单元20b中,从该扩散部件125射出的光成为朝向显示单元30b射出的出射光。
[0107]
本变形例的显示单元30b与前述的实施方式的显示单元30a相同。并且,本变形例的车辆用显示装置2构成和配置为,与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的例示的车辆用显示装置1相同,显示器10b配置在比反射部件40靠车辆后方的位置,该显示器10b朝向车辆前方的反射部件40射出显示光,基于该出射光的反射部件40的反射光在被投影部rwf中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反转而被投影。
[0108]
在该车辆用显示装置2中,为了与乘客的眼点无关地进行清晰的虚像显示,构成为使控制部50进行如下控制。
[0109]
在该控制部50中,基于作为眼动范围eb的检测结果的检测眼动范围ebd,使场透镜124相对于光源122进行相对移动,由此进行与该检测眼动范围ebd对应的显示光的控制(图1、图4以及图6)。在此所示的控制部50中,检测与乘客的眼点对应的眼动范围eb,并基于该检测眼动范围ebd使场透镜124相对移动。
[0110]
因此,在本变形例的背光单元20b中,设置有通过使场透镜124相对于光源122相对移动而使从该场透镜124的出射面射出的光的出射角度变化的驱动部126(图10及图11)。在此所示的驱动部126使场透镜124相对于光源122在车辆上下方向上相对移动。例如,驱动部
126具备:作为驱动源的电动马达126a;安装于该电动马达126a的输出轴的同心的小齿轮126b;以及固定于场透镜124且与小齿轮126b啮合的齿条126c。该驱动部126通过经由小齿轮126b将电动马达126a的驱动转矩向齿条126c传递,从而一边使该齿条126c在车辆上下方向上移动,一边使安装有该齿条126c的场透镜124沿车辆上下方向相对移动。
[0111]
控制部50首先与实施方式相同,基于眼点检测部71的检测信号来检测眼动范围eb。
[0112]
接着,该控制部50控制驱动部126,使场透镜124相对移动到使从场透镜124的出射面射出的光的出射角度成为与检测眼动范围ebd对应的出射角度的位置,从而将从显示单元30b朝向反射部件40射出的显示光的出射角度调整为与检测眼动范围ebd对应的出射角度(图1、图4、图6、图9、图12以及图13)。在此例示的显示器10b配置于比反射部件40靠车辆后方的位置,朝向车辆前方的反射部件40射出显示光。因此,控制部50以如下方式控制驱动部126。
[0113]
在检测眼动范围ebd为基准位置的第一眼动范围eb1时,控制部50控制驱动部126,使场透镜124相对移动至基准透镜位置,该基准透镜位置是使从场透镜124的出射面射出的光的出射角度成为与基准位置的第一眼动范围eb1对应的出射角度的位置(图9)。由此,由反射部件40反射的显示光被投影到被投影部rwf中的与第一眼动范围eb1对应的视点位置pv1。
[0114]
另外,在检测眼动范围ebd为车辆上方的第二眼动范围eb2时,控制部50控制驱动部126,使场透镜124相对移动到比基准透镜位置靠车辆上方的位置,由此调整为从场透镜124的出射面射出的光的出射角度成为与车辆上方的第二眼动范围eb2对应的出射角度(图12)。由此,由反射部件40反射的显示光被投影到被投影部rwf中的与第二眼动范围eb2对应的视点位置pv2。
[0115]
另外,在检测眼动范围ebd为车辆下方的第三眼动范围eb3时,控制部50控制驱动部126,使场透镜124相对移动到比基准透镜位置靠车辆下方的位置,由此调整为从场透镜124的出射面射出的光的出射角度成为与车辆下方的第三眼动范围eb3对应的出射角度(图12)。由此,由反射部件40反射的显示光被投影到被投影部rwf中的与第三眼动范围eb3对应的视点位置pv3。
[0116]
如以上所示,本变形例的车辆用显示装置2通过以根据检测眼动范围ebd使场透镜124相对于光源122相对移动,将从该场透镜124的出射面射出的光的出射角度调整为与检测眼动范围ebd对应的出射角度的方式对显示器10b进行控制,从而将从显示器10b朝向反射部件40射出的显示光的出射角度调整为与检测眼动范围ebd对应的出射角度,使由反射部件40反射的显示光投影到被投影部rwf中的与检测眼动范围ebd对应的视点位置。因此,该车辆用显示装置2能够进行与乘客的眼点对应的清晰的虚像显示。
[0117]
另外,本变形例的车辆用显示装置2即使不使用扩散角度大的扩散部件,也能够以改变场透镜124相对于光源122的位置的方式对显示器10b进行控制,从而与多个眼动范围eb的位置对应地使光以宽角度扩散,因此,以往那样的眼动范围eb的变化所伴随的亮度的降低较少,也不需要增加光源122的输出。因此,该车辆用显示装置2能够抑制耗电增加。
[0118]
这样,本变形例的车辆用显示装置2能够在抑制耗电增加的同时进行与眼点对应的清晰的虚像显示。
[0119]
然而,本变形例的车辆用显示装置2也可以使驱动部构成为:对于场透镜124相对于光源122的相对移动方向,除了车辆上下方向以外,还能够在车宽方向或/及车辆前后方向上相对移动。在该情况下,车辆用显示装置2的控制部50控制该驱动部,除了车辆上下方向之外,通过使场透镜124相对于光源122向车宽方向或/及车辆前后方向进行相对移动,从而能够进行与乘客的眼点对应的更清晰的虚像显示。
[0120]
另外,本变形例的车辆用显示装置2也可以构成为与实施方式相同地,在反射部件40设置以车宽方向为轴线的旋转轴(省略图示),通过控制部50使该反射部件40绕旋转轴旋转。而且,本变形例的控制部50也可以与实施方式相同地,在使反射部件40旋转的基础上实施上述的控制,将被该反射部件40反射的显示光投影到被投影部rwf中的与检测眼动范围ebd对应的视点位置。在该情况下,控制部50也可以基于该反射部件40的旋转位置来掌握检测眼动范围ebd。
[0121]
在此,该例示的车辆用显示装置2构成并配置为:与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的例示的车辆用显示装置1相同地,显示器10b配置在比反射部件40靠车辆后方的位置,该显示器10b朝向车辆前方的反射部件40射出显示光,基于该出射光的反射部件40的反射光在被投影部rwf中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反转而被投影。然而,本变形例的车辆用显示装置2也可以是如下的结构以及配置。
[0122]
例如,本变形例的车辆用显示装置2也可以构成并配置为:与在实施方式中作为车辆用显示装置1的其他方式示出的车辆用显示装置同样地,显示器10b配置在比第一反射部件40靠车辆前方且车辆下方的位置,并且,第二反射部件配置在比该第一反射部件40靠车辆前方的位置,显示器10b朝向第一反射部件40射出显示光,基于该出射光的第一反射部件40的反射光在第二反射部件中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反转而被投影,并且基于该投影光的第二反射部件的反射光在被投影部rwf中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反转而被投影(省略图示)。在该情况下,控制部50也与之前的例示同样地控制驱动部126。
[0123]
此外,例如,本变形例的车辆用显示装置2也可以构成并配置为:与在实施方式中作为车辆用显示装置1的其他方式而示出的车辆用显示装置同样地,显示器10b配置在比反射部件40靠车辆前方的位置,该显示器10b朝向车辆后方的反射部件40射出显示光,基于该出射光的反射部件40的反射光在被投影部rwf中在车辆上下方向上不反转地被投影(省略图示)。另外,本变形例的车辆用显示装置2也可以构成并配置为:与在实施方式中作为车辆用显示装置1的其他方式示出的方式同样地,显示器10b配置在比第一反射部件40靠车辆后方的位置,并且在比该第一反射部件40靠车辆后方且车辆上方的位置配置第二反射部件,显示器10b朝向车辆前方的第一反射部件40射出显示光,基于该出射光的第一反射部件40的反射光在第二反射部件中在车辆上下方向上不反转地被投影,并且基于该投影光的第二反射部件的反射光在被投影部rwf中在车辆上下方向上不反转地被投影(省略图示)。
[0124]
即使在如上述那样构成及配置的情况下,只要检测眼动范围ebd为基准位置的第一眼动范围eb1,则控制部50控制驱动部126,使场透镜124相对移动到基准透镜位置,该基准透镜位置是使得从场透镜124的出射面射出的光的出射角度成为与基准位置的第一眼动范围eb1对应的出射角度的位置。
[0125]
另一方面,在检测眼动范围ebd为车辆上方的第二眼动范围eb2时,为了抑制车辆上下方向上的虚像的反转,控制部50控制驱动部126,使场透镜124相对移动到比基准透镜
位置靠车辆下方的位置,由此调整为从场透镜124的出射面射出的光的出射角度成为与车辆上方的第二眼动范围eb2对应的出射角度。另外,在检测眼动范围ebd为车辆下方的第三眼动范围eb3时,为了抑制车辆上下方向上的虚像的反转,控制部50控制驱动部126,使场透镜124相对移动到比基准透镜位置靠车辆上方的位置,由此调整为从场透镜124的出射面射出的光的出射角度成为与车辆下方的第三眼动范围eb3对应的出射角度。
[0126]
另外,本变形例的车辆用显示装置2示出了基于检测眼动范围ebd进行上述控制的结构,但也可以基于由眼点检测部71的检测信号检测到的检测眼点来实施上述控制。在该情况下,在上述的说明中将眼动范围替换为眼点。
[0127]
[变形例2]
[0128]
接着,对变形例2的车辆用显示装置3进行说明。
[0129]
在本变形例的车辆用显示装置3中,具备背光单元20和显示单元30的显示器10构成为具备如下的背光单元20c和显示单元30c的显示器10c(图14)。
[0130]
本变形例的背光单元20c具备基材221、光源222、聚光透镜223、场透镜224和扩散部件225(图14)。在该背光单元20c中,使从光源222射出的出射光通过聚光透镜223聚光,使从该聚光透镜223射出的出射光入射到场透镜224。在该背光单元20c中,通过利用场透镜224使该入射光折射,使被该场透镜224调整了行进方向的出射光入射到扩散部件225,从而使该入射光通过扩散部件225一边扩散到适合于显示单元30c的广度一边朝向显示单元30c射出。
[0131]
基材221是用于固定光源222的部件。该基材221以与变形例1的基材121相同的方式形成为矩形的平板状,使光源222固定于一个平面(图14)。
[0132]
光源222与变形例1的光源122相同,使用发光二极管,通过控制部50控制点亮、熄灭或点亮时的出射光的输出。本变形例的光源222与变形例1的光源122相同,在车辆上下方向上排列有2排,并且在车宽方向上排列有3列。
[0133]
聚光透镜223是使从光源222射出的光聚光的由玻璃或透明树脂构成的透镜部件,针对每个光源222设置。本变形例的聚光透镜223形成为与变形例1的聚光透镜123相同形状的平凸透镜,使平坦的入射面与光源222中的光的出射部对置配置,且使凸状的出射面与显示单元30c侧对置配置。从光源222射出的经由该聚光透镜223的光可以照射显示单元30c的背面中的被划分的区域,也可以以与相邻的区域彼此的一部分或全部重叠的方式照射。
[0134]
场透镜224是使从聚光透镜223射出的光的行进方向一致的由玻璃或透明树脂构成的透镜部件,介于所有的聚光透镜223与显示单元30c之间。本变形例的场透镜224形成为与变形例1的场透镜124相同形状的平凹透镜,使平坦的入射面与所有的聚光透镜223的出射面对置配置,且使凹状的出射面与显示单元30c侧对置配置。
[0135]
扩散部件225是使从场透镜224射出的光向整个眼动范围eb扩散的扩散板等光学元件,介于场透镜224与显示单元30c之间。本变形例的扩散部件225与变形例1的扩散部件125相同,使一侧的平面(入射面)与场透镜224的出射面对置配置,且使另一侧的平面(出射面)与显示单元30c的背面对置配置。
[0136]
在该背光单元20c中,与实施方式、变形例1同样地,例如通过与该扩散部件225一起并用扩散特性为顶帽型的透镜阵列那样的元件,从而能够提高使光扩散到整个眼动范围eb时的效率。
[0137]
在该背光单元20c中,从该扩散部件225射出的光成为朝向显示单元30c射出的出射光。
[0138]
本变形例的显示单元30c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显示单元30a(变形例1的显示单元30b)相同。并且,本变形例的车辆用显示装置3被构成及配置为,与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的例示的车辆用显示装置1同样地,显示器10c配置在比反射部件40靠车辆后方的位置,该显示器10c朝向车辆前方的反射部件40射出显示光,基于该出射光的反射部件40的反射光在被投影部rwf中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反转而被投影。
[0139]
在该车辆用显示装置3中,为了与乘客的眼点无关地进行清晰的虚像显示,构成为使控制部50以如下方式进行控制。
[0140]
在该控制部50中,基于作为眼动范围eb的检测结果的检测眼动范围ebd使显示器10c相对于车身进行相对旋转,由此进行与该检测眼动范围ebd对应的显示光的控制(图1、图4和图6)。在此所示的控制部50中,检测与乘客的眼点对应的眼动范围eb,并基于该检测眼动范围ebd使显示器10c相对旋转。
[0141]
因此,在本变形例的车辆用显示装置3中设置有使显示器10c相对于车身进行相对旋转的驱动部80(图15至图18)。该驱动部80通过使显示器10c绕以车宽方向为轴线的旋转轴63的轴相对于车身进行相对旋转,来改变从该显示器10c射出的显示光的出射角度。在此,将该旋转轴63设置于背光单元20c的壳体61,一边使背光单元20c相对旋转,一边使在该背光单元20c的壳体61固定的显示单元30c也一起相对旋转。
[0142]
例如,驱动部80具备:作为驱动源的电动马达81;安装于该电动马达81的输出轴的同心的蜗轮82;以及固定于背光单元20c的壳体61且与蜗轮82啮合的齿条83(图15以及图16)。在该齿条83中,从旋转轴63的轴线观察,在径向外侧排列有多个向该外侧呈凸弧状的齿。该驱动部80一边通过经由蜗轮82将电动马达81的驱动转矩传递给齿条83,从而使齿条83以旋转轴63为中心在车辆上下方向旋转,一边使安装有该齿条83的壳体61绕旋转轴63的轴相对旋转。
[0143]
另外,驱动部80也可以具备:作为驱动源的电动马达85;形成于该电动马达85的输出轴上的外螺纹部86;具有与该外螺纹部86螺合的内螺纹部(省略图示)的动力传递件87;设于背光源单元20c的壳体61,接受来自动力传递件87的力的被动力传递部88;以及沿车辆上下方向引导动力传递件87的引导件89(图17以及图18)。动力传递件87具有朝向车辆上方或车辆下方突出的突起状的动力传递部87a,从该动力传递部87a向被动力传递部88传递力。另外,该动力传递件87具有沿着引导件89的引导轴89a在车辆上下方向上被引导的被引导部87b。此处所示的动力传递部87a朝向车辆上方突出。该动力传递件87在利用由外螺纹部86和内螺纹部产生的轴力而作用有朝向车辆上方的力的情况下,动力传递部87a一边将被动力传递部88向车辆上方上推,一边使安装有该被动力传递部88的壳体61绕旋转轴63的轴相对旋转。并且,该动力传递件87利用由外螺纹部86和内螺纹部产生的轴力而作用有朝向车辆下方的力的情况下,从动力传递部87a作用于被动力传递部88的力脱离,因此,与该动力传递部87a向车辆下方的移动相应地,被动力传递部88也向车辆下方移动,并且使安装有该被动力传递部88的壳体61绕旋转轴63的轴相对旋转。
[0144]
控制部50首先与实施方式或变形例1同样地,基于眼点检测部71的检测信号来检测眼动范围eb。
[0145]
接着,该控制部50控制驱动部80,使显示器10c相对旋转到朝向反射部件40的从显示单元30c射出的显示光的出射角度成为与检测眼动范围ebd对应的出射角度的位置(图1、图4、图6、图14、图19以及图20)。在此例示的显示器10c配置于比反射部件40靠车辆后方的位置,朝向车辆前方的反射部件40射出显示光。因此,控制部50以如下方式控制驱动部80。
[0146]
在检测眼动范围ebd为基准位置的第一眼动范围eb1时,控制部50控制驱动部80,使显示器10c相对旋转至基准显示器位置,该基准显示器位置为使得从显示单元30c朝向反射部件40射出的显示光的出射角度与基准位置的第一眼动范围eb1对应的出射角度的位置(图14)。由此,由反射部件40反射的显示光被投影到被投影部rwf中的与第一眼动范围eb1对应的视点位置pv1。
[0147]
另外,在检测眼动范围ebd为车辆上方的第二眼动范围eb2时,控制部50控制驱动部80,以使显示单元30c的表面朝向比基准显示器位置更朝向车辆下方的方式使显示器10c相对旋转,从而将从显示单元30c朝向反射部件40射出的显示光的出射角度调整为与车辆上方的第二眼动范围eb2对应的出射角度(图19)。由此,由反射部件40反射的显示光被投影到被投影部rwf中的与第二眼动范围eb2对应的视点位置pv2。
[0148]
另外,在检测眼动范围ebd为车辆下方的第三眼动范围eb3时,控制部50控制驱动部80,以使显示单元30c的表面朝向比基准显示器位置更朝向车辆上方的方式使显示器10c相对旋转,从而将从显示单元30c朝向反射部件40射出的显示光的出射角度调整为与车辆下方的第三眼动范围eb3对应的出射角度(图20)。由此,由反射部件40反射的显示光被投影到被投影部rwf中的与第三眼动范围eb3对应的视点位置pv3。
[0149]
如以上所示,本变形例的车辆用显示装置3通过以根据检测眼动范围ebd使显示器10c相对于车身进行相对移动的方式对显示器10c进行控制,从而将从显示器10c朝向反射部件40射出的显示光的出射角度调整为与检测眼动范围ebd对应的出射角度,使由反射部件40反射的显示光投影到被投影部rwf中的与检测眼动范围ebd对应的视点位置。因此,该车辆用显示装置3能够进行与乘客的眼点对应的清晰的虚像显示。
[0150]
另外,本变形例的车辆用显示装置3即使不使用扩散角度大的扩散部件,也能够通过以使显示器10c相对于车身进行相对旋转并改变该显示器10c的显示单元30c的表面的朝向的方式对显示器10c进行控制,从而与多个眼动范围eb的位置对应地使光以宽角度扩散,因此,以往那样的眼动范围eb的变化所伴随的亮度的降低较少,不需要增加光源222的输出。因此,该车辆用显示装置3能够抑制耗电增加。
[0151]
这样,本变形例的车辆用显示装置3能够在抑制耗电增加的同时进行与眼点对应的清晰的虚像显示。
[0152]
然而,本变形例的车辆用显示装置3也可以构成为,使显示单元30c相对于车身的位置固定,并且使背光单元20c如上述那样相对于车身进行相对旋转。在该情况下,控制部50使背光单元20c相对旋转,将从背光单元20c射出的出射光的出射角度调整为与检测眼动范围ebd对应的出射角度,由此将从显示器10c(显示单元30c)朝向反射部件40射出的显示光的出射角度调整为与检测眼动范围ebd对应的出射角度,使由反射部件40反射的显示光投影到被投影部rwf中的与检测眼动范围ebd对应的视点位置。
[0153]
另外,本变形例的车辆用显示装置3也可以构成为,使显示单元30c相对于车身的位置与背光单元20c的壳体61和扩散部件225相对于车身的位置固定,且使背光单元20c中
的基材221、光源222、聚光透镜223及场透镜224相对于车身一起相对旋转。在该情况下,控制部50使基材221、光源222、聚光透镜223、场透镜224相对于车身一起相对旋转,将从背光单元20c射出的出射光的出射角度调整为与检测眼动范围ebd对应的出射角度,由此将从显示器10c(显示单元30c)朝向反射部件40射出的显示光的出射角度调整为与检测眼动范围ebd对应的出射角度,使由反射部件40反射的显示光投影到被投影部rwf中的与检测眼动范围ebd对应的视点位置。
[0154]
另外,本变形例的车辆用显示装置3也可以构成为,与实施方式、变形例1相同地,在反射部件40设置以车宽方向为轴线的旋转轴(省略图示),通过控制部50使该反射部件40绕旋转轴旋转。而且,本变形例的控制部50也可以与实施方式相同地,在使反射部件40旋转的基础上实施上述的控制,将由该反射部件40反射的显示光投影到被投影部rwf中的与检测眼动范围ebd对应的视点位置。在该情况下,控制部50也可以基于该反射部件40的旋转位置来掌握检测眼动范围ebd。
[0155]
在此,该例示的车辆用显示装置3构成及配置为,与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的例示的车辆用显示装置1等同样地,显示器10c配置在比反射部件40靠车辆后方的位置,该显示器10c朝向车辆前方的反射部件40射出显示光,基于该出射光的反射部件40的反射光在被投影部rwf中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反转而被投影。然而,本变形例的车辆用显示装置3也可以是如下的结构以及配置。
[0156]
例如,本变形例的车辆用显示装置3也可以构成及配置为,与在实施方式中作为车辆用显示装置1的其他方式示出的车辆用显示装置同样地,显示器10c配置在比第一反射部件40靠车辆前方且车辆下方的位置,并且在比该第一反射部件40靠车辆前方的位置配置有第二反射部件,显示器10c朝向第一反射部件40射出显示光,基于该出射光的第一反射部件40的反射光在第二反射部件中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反转而被投影,并且基于该投影光的第二反射部件的反射光在被投影部rwf中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反转而被投影(省略图示)。在该情况下,控制部50也与之前的例示相同地控制驱动部80。
[0157]
此外,例如,本变形例的车辆用显示装置3也可以构成及配置为,与在实施方式中作为车辆用显示装置1的其他方式而示出的车辆用显示装置同样地,显示器10c配置在比反射部件40靠车辆前方的位置,该显示器10c朝向车辆后方的反射部件40射出显示光,基于该出射光的反射部件40的反射光在被投影部rwf中在车辆上下方向上不反转地被投影(省略图示)。另外,本变形例的车辆用显示装置3也可以构成为,与在实施方式中作为车辆用显示装置1的其他方式示出的车辆用显示装置同样地,将显示器10c配置在比第一反射部件40靠车辆后方的位置,并且在比该第一反射部件40靠车辆后方且车辆上方配置有第二反射部件,显示器10c朝向车辆前方的第一反射部件40射出显示光,基于该出射光的第一反射部件40的反射光在第二反射部件中在车辆上下方向上不反转地被投影,并且,基于该投影光的第二反射部件的反射光在被投影部rwf中在车辆上下方向上不反转地被投影(省略图示)。
[0158]
即使在如上述那样进行结构及配置的情况下,若检测眼动范围ebd为基准位置的第一眼动范围eb1,则控制部50控制驱动部80,使显示器10c相对旋转至基准显示器位置,该基准显示器位置是使得从显示单元30c朝向反射部件40射出的显示光的出射角度成为与基准位置的第一眼动范围eb1对应的出射角度的位置。
[0159]
另一方面,在检测眼动范围ebd为车辆上方的第二眼动范围eb2时,控制部50控制
驱动部80,以显示单元30c的表面朝向比基准显示器位置更靠车辆上方的位置的方式使显示器10c相对旋转,从而将从显示单元30c朝向反射部件40射出的显示光的出射角度调整为与车辆上方的第二眼动范围eb2对应的出射角度。另外,在检测眼动范围ebd为车辆下方的第三眼动范围eb3时,控制部50控制驱动部80,以显示单元30c的表面朝向比基准显示器位置更靠车辆下方的位置的方式使显示器10c相对旋转,从而将从显示单元30c朝向反射部件40射出的显示光的出射角度调整为与车辆下方的第三眼动范围eb3对应的出射角度。
[0160]
另外,本变形例的车辆用显示装置3示出了基于检测眼动范围ebd进行上述控制的装置,但也可以基于由眼点检测部71的检测信号检测到的检测眼点来实施上述控制。在该情况下,在上述的说明中将眼动范围替换为眼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