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长转换模块与投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95262发布日期:2023-09-19 21:48阅读:21来源:国知局
波长转换模块与投影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关于一种光学模块与投影装置,且特别是关于一种波长转换模块及具有此波长转换模块的投影装置。


背景技术:

1、在固态照明(ssi)投影机的装置中通常配置激光光源模块,荧光轮(phosphorwheel)是位于来自激光光源模块的激发光束的传递路径上,激光光源模块所发出的激发光束为蓝光且投射在荧光轮的光波长转换区,以便激发出黄色转换光束,而达到合成白光的目的。一般来说,荧光轮结构会额外组装金属配重环,作为后续平衡校正使用,且也可在金属配重环上填充平衡物质或平衡胶等。目前金属配重环大都是透过胶合制程与散热基板固定,然而,胶体会受到来自与散热基板的热能而产生劣化问题,进而降低荧光轮结构的可靠度。再者,金属配重环的结构较复杂,且生产成本也较高,荧光轮结构也会因为金属配重环的限制而无法简单化,容易造成荧光轮运转过程中产生振动与噪音,进而影响荧光轮的品质与使用寿命。此外,目前散热基板上皆有设置凹槽以容纳镀膜透光玻璃,而金属配重环需要与镀膜透光玻璃的一部分接触以固定镀膜透光玻璃。因此,若没有设置金属配重环,则无法有效地固定镀膜透光玻璃,且结构可靠度低。

2、“背景技术”段落只是用来帮助了解本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在“背景技术”段落所公开的内容可能包含一些没有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道的现有技术。在“背景技术”段落所公开的内容,不代表该内容或者本发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本发明申请前已被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或认知。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一种波长转换模块,具有较佳的可靠度。

2、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投影装置,其包括上述的波长转换模块,可具有较高的可靠度与较长的使用寿命。

3、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发明所公开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4、为达到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波长转换模块,其包括驱动组件、基板、透光板以及波长转换层。驱动组件连接基板,并驱动基板以基板的中心旋转。基板为金属基板且包括第一凹凸结构以及第二凹凸结构,基板、第一凹凸结构以及第二凹凸结构一体成型。第一凹凸结构以及第二凹凸结构环绕基板的中心配置,而第二凹凸结构环绕第一凹凸结构。基板具有第一平衡孔以及容置槽。第一凹凸结构在基板的径向上位于容置槽以及中心之间。第一平衡孔位于容置槽中并贯穿基板。透光板配置于基板的容置槽,并覆盖第一平衡孔。波长转换层配置于基板上,且与透光板排列成环形图案。

5、为达到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投影装置,包括照明模块、光阀以及投影镜头。照明模块用以提供照明光束,且照明模块包括光源装置以及波长转换模块。光源装置用于提供激发光束。波长转换模块配置于激发光束的传递路径上。波长转换模块包括驱动组件、基板、透光板以及波长转换层。驱动组件连接基板,并驱动基板以基板的中心旋转。基板为金属基板且包括第一凹凸结构以及第二凹凸结构,基板、第一凹凸结构以及第二凹凸结构一体成型。第一凹凸结构以及第二凹凸结构环绕基板的中心配置,而第二凹凸结构环绕第一凹凸结构。基板具有第一平衡孔以及容置槽。第一凹凸结构在基板的径向上位于容置槽以及中心之间。第一平衡孔位于容置槽中并贯穿基板。透光板配置于基板的容置槽,并覆盖第一平衡孔。波长转换层配置于基板上,且与透光板排列成环形图案。波长转换层接收激发光束并产生转换光束,而照明光束包括转换光束以及激发光束。光阀配置于照明光束的传递路径上,以将照明光束转换为影像光束。投影镜头配置于影像光束的传递路径上,以将影像光束投射出投影装置。

6、基于上述,本发明的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其中一个优点或功效。在本发明的波长转换模块的设计中,基板为金属基板,且基板、第一凹凸结构以及第二凹凸结构一体成型,而基板具有第一平衡孔以及容置槽,其中第一平衡孔位于容置槽中并贯穿基板,而透光板覆盖第一平衡孔,并与波长转换层排列成环形图案。借此,可同时达到平衡校正及散热的效果,因而不需要现有技术中透过胶合制程来配置金属配重环,故可有效地减少制程步骤,以降低生产成本并可提高结构可靠度。此外,采用本发明的波长转换模块的投影装置,则可具有较高的可靠度与较长的使用寿命,进而可提升产品竞争力。



技术特征:

1.一种波长转换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波长转换模块包括驱动组件、基板、透光板以及波长转换层,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长转换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还具有第二平衡孔,所述第二平衡孔在所述基板的所述径向上位于所述第一凹凸结构以及所述中心之间且贯穿所述基板,连接所述基板的所述驱动组件覆盖所述第二平衡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波长转换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还包括凹槽,所述凹槽于所述基板的所述径向上位于所述第一凹凸结构以及所述中心之间,且所述凹槽与所述第二平衡孔分别位于所述中心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长转换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衡孔的中心与所述基板的所述中心的第一连线垂直于所述第二平衡孔的中心与所述基板的所述中心的第二连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长转换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凸结构位于所述环形图案与所述第一凹凸结构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波长转换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凸结构为完整的环形凸台,而所述第二凹凸结构包括彼此分离的多个扰流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波长转换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凸结构包括彼此紧邻排列的多个凸台部,而所述第二凹凸结构包括彼此分离的多个扰流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长转换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图案位于所述第二凹凸结构与所述第一凹凸结构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波长转换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凸结构包括彼此紧邻排列的多个凸台部,而所述第二凹凸结构包括彼此分离的多个扰流部,所述第一凹凸结构与所述第二凹凸结构至少其中一个接触所述波长转换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波长转换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凸台部的任一个的第一延伸方向以及与其对应的所述扰流部的第二延伸方向彼此形成v型。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波长转换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凸结构包括完整的环形凸台以及彼此分离的多个延伸凸台部,所述多个延伸凸台部的每一个的一端与所述环形凸台连接且从所述环形凸台朝所述第二凹凸结构呈放射状延伸,而所述第二凹凸结构包括彼此分离的多个扰流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波长转换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延伸凸台部以及所述多个扰流部至少其中一个延伸入所述波长转换层而形成第一径向宽度,且所述第一径向宽度大于1/10的所述波长转换层在所述基板上的第二径向宽度且小于1/2的所述波长转换层的所述第二径向宽度。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波长转换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还包括: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波长转换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凸结构为完整的环形凸台,而所述第二凹凸结构及所述第三凹凸结构分别包括彼此分离的多个扰流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波长转换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波长转换层的外侧及内侧覆盖局部的所述多个扰流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长转换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包括支撑部以及侧壁部,所述支撑部的承载表面凹陷于所述基板的表面,且所述侧壁部连接所述基板的所述表面与所述支撑部的所述承载表面,而所述透光板固定于所述支撑部上,且所述支撑部环绕所述第一平衡孔的至少二侧。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波长转换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波长转换模块还包括: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波长转换模块,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容置槽中的所述第一平衡孔具有不同径向宽度且相邻设置的第一贯穿部与第二贯穿部。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长转换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波长转换模块还包括: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长转换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波长转换模块还包括第一胶层、第二胶层以及反射层,其中,

21.一种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装置包括照明模块、光阀以及投影镜头,其中,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波长转换模块,该波长转换模块包括驱动组件、基板、透光板以及波长转换层。驱动组件连接基板,并驱动基板以基板的中心旋转。基板为金属基板且包括第一凹凸结构以及第二凹凸结构,基板、第一凹凸结构以及第二凹凸结构一体成型。第一凹凸结构以及第二凹凸结构环绕基板的中心配置,而第二凹凸结构环绕第一凹凸结构。基板具有第一平衡孔以及容置槽。第一凹凸结构在基板的径向上位于容置槽以及中心之间。第一平衡孔位于容置槽中并贯穿基板。透光板配置于基板的容置槽,并覆盖第一平衡孔。波长转换层配置于基板上,且与透光板排列成环形图案。本发明的波长转换模块及使用波长转换模块的投影装置可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结构可靠度。

技术研发人员:徐碧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